流香、色種、一枝春,你還記得漳州茶廠的老茶味嗎?

2020-12-11 騰訊網

今天下午14點,漳州頭條在曉風書屋銀都大廈店現場直播一堂「事業單位考試公益課堂」開放給大家,公益課堂由漳州知名的公務員考試培訓老師陳統講課。晚上19點,漳州頭條現場直播百年五四 薪火薌傳——青春心向黨,建功新薌城。5月6日上午10點30分,現場直播兩岸石緣 輝耀五洲——海峽兩岸(五洲城)文化交流中心開幕典禮。宣傳你的品牌和活動,選擇漳州頭條。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可以進入觀看直播。

農村廟會演出,活動會議慶典等都可以通過漳州頭條進行現場直播。直播不僅可以增加活動影響力,還免費幫演出團隊和活動公司做宣傳,讓團隊公司名氣更大,找你們的更多。歡迎同行合作。電話:15280621370

「乘風飛馬大前門,流香色種一枝春。」30年前,這句順口溜的下半句,道出福建漳州茶廠在不少老漳州人心中的分量。流香、色種、一枝春正是漳州茶廠生產的產品,穿越歲月,歷久彌香,見證和傳承了漳州百年茶葉發展史。2018年,在世界茶聯合會第十二屆國際名茶評比中,紅牡丹、特級白芽奇蘭、特級黃旦、流香、一枝春均榮獲金獎。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漳州傳統烏龍茶的制茶技藝,漳州茶廠對「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廠長林燕騰通過茶史檔案,將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間,同時通過漳州市供銷社下撥資金,改造車間,建成了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非遺展示館。

2019年2月,該技藝入選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統工藝幾十年不變

「10多年前接受培訓後,我都是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茶葉種植和管理。」在華安仙都鎮,一家茶葉公司的負責人林持坤說,茶園種植密度、採摘方式、初制茶工藝都按照茶廠要求進行,用的都是農家肥,土壤不板結,做出來的茶湯色濃厚,汁味香爽幹滑。

得益於此,在茶葉質量要求嚴格的日本,漳州茶廠就有自己獨有的標誌——S2嘜號。

「漳州茶廠主要是做拼配茶,堅持傳統做法,重搖重發酵,還注重溫火慢焙,以火攻、外觀見長。」漳州茶廠廠長林燕騰介紹,茶廠傳統工藝製作的濃香型茶葉一般不需要冷藏,也不會變味。

除了制茶工藝外,茶廠產品的包裝工藝和樣式,也始終如一。

秤茶、鋪紙、放茶、對摺,動作十分熟練。在包裝車間,年過七旬的楊美華,從1964年到茶廠工作以來,在多個崗位上待過,如今,在生產繁忙之時,她也主動請纓回廠裡幫忙。

「這紙包拆起來容易,包起來就沒那麼簡單,就是年輕人想要學熟練也得一個月以上。」老人家言語中帶著自豪。她說,包裝時要把包裝紙折成長條形,期間還不能按壓,從年輕待到年老,一兩重的茶葉,我一天能裝近千包。

在包裝上,茶廠還延續了幾十年一貫堅持的「輕裝上陣」。一枝春、色種、流香、黃旦等,基本上都是紙質包裝,半斤裝的也只是用塑料外殼做簡易盒子,對顧客來講,很划算。

茶廠還嘗試對漳州「三泡茶」採用新工藝,製作黑茶工藝的八仙茶、白芽奇蘭、鐵觀音,並通過新的技術來解決漳州茶品種的缺陷。

申報「非遺」保住古早味

「2000年,由於受體制和市場的影響,漳州茶廠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中,裁員眾多,全廠僅剩8名固定工。但現在,茶廠已經開始重新經營投產了。」林燕騰說起茶廠故事,有著不一樣的感情。為了打響老品牌,林燕騰從接手茶廠開始,在漳州供銷社的支持下,重新投產,開發新品種,革新制茶技藝,申報非遺,重拾老漳州茶味道。

與此前上千人的規模相比,這8人要兼顧黨務、廠務、財務,還要當技工、電工、保安和推銷員,如「九牛一毛」。但為了保護老手藝,守護「喉底」的鄉愁,他們堅持下來。

從2015年開始,紅流香等一批老產品和其他產葉一起,入駐位於漳州體育場的漳州味展示展銷平臺,共有18家公司入駐,其中一半是漳州茶廠的產品。負責人老吳說:「紅留香有傳承、有底蘊、有情懷,入駐這裡後很暢銷。」

漳州味展示展銷平臺是由漳州市商務局牽頭打造的線上線下綜合體,於2015年5月成立,是全省首個o2o電商特色產業區,主要是讓顧客能購買到漳州最本土、價格最實惠、質量最保證的好產品。

由於漳州茶廠基地質量好,傳統加工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制茶技藝精湛,如今逐漸恢復出口日本以及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從2017年5月開始,漳州茶廠開始申報「非遺」,以更好留住「紅流香」等茶葉製作老手藝。「漳州茶廠每年產量以50%的速度遞增。」林燕騰說,接下來茶廠還將爭取更多的支持,規劃建設新廠房,以及茶文化園。(朱亞聖)

來源:原載《薌城鄉訊》2019年4月19日

相關焦點

  • 漳州茶廠用堅持守住百年烏龍茶的製作工藝
    漳州茶廠內員工正用傳統手法包裝茶葉  盧麗娟攝東南網漳州8月15日訊(本網記者 林永清 盧麗娟 實習生 李禎 戴鈺城 林潔 文/圖 視頻)「乘風飛馬大前門,流香色種一枝春」,老一輩的漳州人曾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
  • 漳州百年烏龍茶香 非遺傳承人為它守望
    百年烏龍茶香 有人為它守望  □東南網記者 林永清 李姍姍  「乘風飛馬大前門,流香色種一枝春」,這是老一輩漳州人曾流傳的一句順口溜,說的是半個世紀前漳州人心目中的「奢侈品」。其中,「流香色種一枝春」,曾留下漳州烏龍茶的輝煌。
  • 「一枝春」正青春,漳州六旬老品牌當起「偶像派」
    臺海網7月5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 年過六旬的漳州茶「一枝春」,如今也走起了「偶像派」路線。7月1日,位於薌城區延安北路的「小湊茶」正式掛牌。這是一家由薌城區供銷社牽頭,漳州一枝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茶飲品牌。
  • 感受漳州古城煙火,從舌尖上的非遺開始
    食在漳州,這些非遺味道定會驚豔你的舌尖味蕾!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漳州百年傳承的「老茶味」「乘風飛馬大前門,流香色種一枝春」,這在老一輩的漳州人口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道出福建省漳州茶廠在不少老茶客人心中的份量。漳州人好飲烏龍茶由來已久,而對於老一輩漳州人而言,總有一個特殊的地道老味道,那就是漳茶。漳茶,是福建省漳州茶廠的簡稱。
  • 味與藏,普洱老茶的時間價值
    新茶外形顏值高,幹茶條索飽滿,呈墨綠色,毫毛較顯;香氣清新明快,植物本身的青味明顯;湯色呈黃綠色,明黃中略帶青綠;入口鮮爽,回甘生津迅猛強烈,青澀味明顯,口感滋味特點鮮明;茶性偏涼
  • 殿堂級老茶盛宴——品味歲月沉澱下的醇厚滋味
    2020年5月21日晚21:00 〓絕品佳茗 九天流香〓 殿堂級老茶盛宴 歲月知茶味 舊藏得佳韻 原裝絕版上世紀70年代崇安茶廠出品 —茶葉進出口公司監製武夷流香兩盒 含量:共約200克 倉儲:幹倉 此款茶精選流向澗原生茶種精製而成,制茶工藝經量,保存轉換完美
  • 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非遺傳承人林燕騰:只將茶品肖為人
    林燕騰示範烏龍茶精製補火工序   2018年,漳州茶廠非遺項目「漳州傳統烏龍茶精製工藝」獲漳州市政府批准,廠長林燕騰為第四代非遺傳承人。   1980年,林燕騰大學畢業後選擇到漳州茶廠工作。出於工作需要和興趣,他覺得不懂茶葉就無法進行管理和銷售。從走進茶廠那一刻起,他決定以能者為師,從零開始學習茶知識、茶製作。1981年,他跟著茶場收購組人員到漳浦景壠茶場,向安溪老師傅學習工藝最複雜的烏龍茶毛茶初制技藝,參與精製茶每道工序。
  • 06年金孔雀熟餅,興海茶廠輕發酵品牌熟茶,經典勐海味!
    「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其中,興海茶廠的熟茶發酵技術,以標準的「勐海味」享譽茶界。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興海茶廠的經典茶品之06年金孔雀熟餅!
  • 商檢8582:勐海茶廠武將軍,詮釋中年男人之味的勁茶!
    曾聽老茶人說過,二者合稱文武將軍,7542為文,8582為武,是勐海茶廠早期的兩虎大將也!如今開設《普洱老茶講堂》,將多年研究老茶經驗,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PS:這篇也是老茶講堂的第27講!1、8582之緣起及意義1985年,勐海茶廠成功研製出首批8582七子餅,即1985年中茶綠印8582。
  • 普洱茶老茶,越陳越香
    可能很多朋友就要疑惑了,尤其一些稍懂普洱茶歷史的朋友更懷疑,普洱茶作為獨立茶葉主體在中國打響名號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嗎,怎麼就能代表中國茶文化?別急,請聽我說,大致有以下幾條1,普洱茶保留著明朝之前一直流行緊壓茶的加工工藝,盡顯古意盎然之美。
  • 「南倉」遇見「北倉」,老茶的「倉」,您選對了嗎?
    祖國地域廣闊,包含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等六種氣候類型,每種氣候類型對曬青綠茶(主要指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主要包括武夷巖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等)、紅茶(主要包括正山小種等)等倉儲轉化都會啟動不同的作用。喜歡喝老茶、藏老茶的小夥伴,一般會將中國老茶倉儲按照地域概略以分成「南倉」和「北倉」。
  • 茶史篇 | 晚清民國時期漳州茶業史話
    他在1942年至1953年,也沿著祖父的茶路,到漳州、詔安、汕頭等地銷售茶葉,後於1956年5月進入到漳州茶廠成為烘焙技術骨幹。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清末分別在廈門和雲霄設立茶棧和分號,茶運漳浦、詔安、東山等地,銷售茶葉有大紅袍、鐵羅漢、鐵觀音、色種、水仙等數十個品種,其中以「三印水仙」名氣最大,膾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葉。在經營上,他們注意保證茶葉加工質量,等次分明,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並開發海外市場,信譽極佳。當年奇苑茶莊出口海外的茶葉,佔漳州地區出口茶葉量的80%以上。
  • 漳州茶廠的那些年、那些事兒 電商路路在何方?
    『喉底』的鄉愁 —— 漳州茶廠的那些年、那些事兒   輝煌時津津樂道員工上千人 帶出萬元戶  經過一位曾在漳州茶廠工作的同事介紹,記者才得知,曾經聲名顯赫的茶廠如今「蝸居」在人聲鼎沸的漳州立人學校裡。
  • 「越陳越香」的老茶,你了解多少?
    眾所周知,普洱茶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有著「越陳越香」的特點。作為一款具有「後發酵」類型的茶葉,普洱茶根據工藝分為生茶、熟茶兩個品類。而這兩種茶葉通過科學合理的存放,都能隨著時間過程進行不斷變化,從新茶轉化為老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老茶的一些事兒。
  • 三年陳的白牡丹喝起來有綠茶味,正常嗎?老茶客指出了一條明路
    正常嗎?」難道茶友在2017的白牡丹裡,喝到清新的茶香,嬌媚的花香,鮮活的茶味?這般味覺組合體驗,著實神奇啊。乃至看了茶友發來的幹茶照片,才找出了些許頭緒。那款「三年陳的白牡丹」,顏色偏黃褐,色系較統一單調,不過芽葉傳遞出來的質感卻帶有幾分新鮮模樣。
  • 普洱茶知名品牌:國營黎明茶廠「八角亭」,經典勐海味!
    提及普洱茶知名品牌,黎明茶廠「八角亭」應該榜上有名!黎明普洱茶以獨特的「勐海味」而著稱於世,其中有不少經典中期普洱茶!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說說黎明茶廠八角亭!
  • 漳州這六種茗茶,全喝懂的算「茶仙」
    以漳州六泡茶品鑑為引,平和白芽奇蘭、詔安八仙茶、南靖丹桂、華安鐵觀音、雲霄黃觀音、古雷水仙等各式茶史在漫溢茶香中徐徐展開,格外引人入勝。漳州茶廠書記、國家一級評茶師林瑞祥還現場對漳州茶品鑑要點進行了詳細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