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屠岸先生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

2020-09-05 長洲一騷人

讀屠岸先生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

文\長洲一騷人

屠岸先生翻譯莎氏十四行之得失

屠岸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功名卓著,久聞大名。個人認為屠岸先生譯文的優點是精確簡練,氣韻生動。

對於詩歌翻譯者以及讀者來說沒有完美的譯本。這幾乎是翻譯界的通識。屠岸先生譯文的某些用詞不夠優美也是事實,我考慮是因為屠岸先生力求用詞精準而不得已為之罷,有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另一方面因為行文追求簡練,所以某些章節的節奏就容易有窘迫感、生硬感,造成很多英語中的抒情氣韻無法模擬,英語的那種韻律感無法完全轉換,這也是有人詬病屠岸先生譯文的原因。

十四行詩集的內容結構

莎翁用126首十四行來表達對一位美男子的傾慕,後來截然而止。126首後則是描述一位黑女郎的。所以說詩集的內容結構也許並非是莎士比亞最初的設計。

還有就是十四行詩集中有部分詩歌似乎與以上兩個主題也沒有直接聯繫,最多是有內在情感的共通而已。

十四行詩集是在莎翁四十五歲時出版的,在此前他已經寫出『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偉大的作品,可謂功成名就。然而縱觀十四行詩集,似乎有失莎氏水準,蓋因其整體構思似乎並非是詩人精巧設計之作。

後世對莎士比亞十四行的評價

莎士比亞十四行的內容主旨似乎千篇一律,前126首不厭其煩的歌頌一位美男子似乎讓人有心生嫌惡之感。只能如此理解這樣的寫作:如此反覆,莎翁旨在說明「真善美三位歸一」的美。

詩集本身對於研究莎士比亞的生平也非常有意義。有人就根據十四行詩集的曖昧內容,懷疑莎士比亞是雙性戀。權當花邊新聞吧!

但就詩歌的內核來看,我們毫不懷疑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天才的、純粹的、崇高之作,時至今日西方尚沒有能與之媲美的愛情詩篇!

相關焦點

  • 國內首位完整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翻譯家屠岸先生逝世
    余光中先生前腳剛走,又一個詩人也遠行了。12月16日晚近10點,封面新聞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出版家,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原名蔣壁厚。自幼家學深厚,並受母親影響熱愛詩歌和文學創作。
  • 莎士比亞紀念日 詩人屠岸:從莎士比亞裡找繆斯
    我問屠岸先生,翻譯時這些押韻的字好找嗎?他像講課一樣認真地說:「漢語能入韻的字比英語少,但一個字的內涵很豐富。英語準確,漢語豐富,用漢語來翻譯英詩是綽綽有餘的。」翻譯過程中,很多前輩也給過他幫助。有一次,他覺得某句詩的語法十分彆扭,不知該怎麼翻譯,就「冒冒失失」寫信給復旦大學英文系教授葛傳槼。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翻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2017年12月17日訊,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昨日在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自幼家學深厚,並受母親影響熱愛詩歌和文學創作。屠岸一生著述豐厚,有詩集《萱陰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夜燈紅處課兒詩》,散文詩集《詩愛者的自白》,文化隨筆《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文學評論集《詩論·文論·劇論》,散文集《霜降文存》,口述自傳《生正逢時》等。1950年,屠岸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
  • 莎士比亞詩歌翻譯中的文化取向:屠岸和辜正坤比較研究
    對翻譯策略的選擇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交鋒,國家實力對譯者翻譯策略的選擇也起決定作用。身處不同年代的譯者屠岸和辜正坤就採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 屠岸在 1943 年便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以歌頌友誼的詩歌紀念張志鑣。1950 年春,他譯完 154 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 詩人、翻譯家、出版家屠岸逝世,他的一生與詩歌纏繞
    他創作的詩歌作品有《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屠岸詩選》、《詩愛者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詩》、《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詩選》、《夜燈紅處課兒詩——屠岸詩選》等;文藝評論、隨筆、自述等有《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詩論·文論·劇論》、《霜降文存》、《生正逢時——屠岸自述》(李晉西、何啟治採寫)。他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於1950年出版,為中國首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漢譯本。
  • ...93歲翻譯家屠岸撰新序-屠岸 1950年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翻譯家...
    這是該社首個出版眾籌項目,計劃用傳統繁體直排、宣紙印刷、手工裝訂的方式,以著名翻譯家屠岸的權威譯本為底本,印製400套線裝珍藏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共154首,大約寫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1609年在倫敦首次印刷出版,這也是莎翁出版的最後一部非戲劇類著作。
  • 屠岸:來世,我還做詩人 | 紀念屠岸先生去世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時,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消息一經傳出,眾多媒體、出版界和文學界人士紛紛發文表示了紀念。屠岸(1923年11月22日-2017年12月16日),江蘇省常州市人。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
  • 譯者||93歲屠岸翻譯莎翁,與原詩貼心擁抱
    明天,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上海圖書館、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辦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線裝珍藏本新書首發暨詩歌朗誦會將在滬舉行,屠岸特地從北京趕赴上海,親自用英文吟誦莎翁原詩句;同一天,思南讀書會2016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聚焦「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從翻譯看東西方文化交流」,屠岸作為嘉賓,將與讀者分享他在翻譯十四行詩時的點滴收穫。
  • 九旬屠岸手抄詩集會莎翁 用最中國方式紀念莎士比亞400誕辰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共154首,大約寫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1609年在倫敦首次印刷出版,這也是莎翁出版的最後一部非戲劇類著作。上世紀30年代起,十四行詩被梁宗岱、方平、梁遇春等陸續譯介到中國,但直至1950年,才有了第一部中文全譯本,這就是由屠岸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屠岸曾獲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屠岸永遠走了 曾最早推出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譯本
    原標題:94歲「詩的戀者」屠岸永遠走了   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消息,前天下午5時,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 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屠岸先生逝世,享年94歲
    屠岸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出版家,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原名蔣壁厚。自幼家學深厚,並受母親影響熱愛詩歌和文學創作。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寫詩,到現在八十年筆耕不輟。歷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藝處幹部,華東文化部副科長,《戲劇報》編輯部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六、七屆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 93歲屠岸翻譯莎翁,與原詩貼心擁抱(1)
    (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許暘儘管譯文已爐火純青,是公認的權威譯本,但屠岸依然說:「如有機會,我還將再進行修訂,這是我一輩子的工作。」他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但名片上卻始終印著三個「頭銜」:詩愛者,詩作者,詩譯者。他從不以「翻譯家」自稱,卻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這是國內翻譯行業的最高榮譽。
  •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著名翻譯家屠岸
    中國網12月2日訊 記者馮竹 12月2日9:30中國外文局舉行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著名翻譯家草嬰、許淵衝、屠岸、沙博理、李士俊5位先生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屠岸,常州人,1923年生。1942—1946年肄業於上海交通大學。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被稱繆斯派來人間的天使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微博16日晚發消息稱,當天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他學魯迅,用母親的姓作為筆名的姓,名為叔牟。
  • 評論|屠岸身上最閃耀的不止於「首位完整翻譯莎翁十四行詩」
    屠岸先生昨天走了。在各種紀念文章和悼念報導中,「國內首位完整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其身上最閃耀的符號。但當我們過分聚焦於「首位」「完整」等等大標籤時,我很擔心這些前輩先賢真正能夠垂之久遠的遺產,就在文字的夾縫中輕飄飄溜走了。
  • 【讀書會第120期】屠岸、王家新詩歌朗誦會:你好,莎士比亞時代的浪漫
    曾經布滿莎士比亞、艾略特、普希金等無數璀璨巨星的詩歌的天空已經徹底暗淡了?「在五七幹校砍高粱杆的時候,我用濟慈的詩歌為自己伴奏。」這是詩歌對於作為詩人的屠岸的力量。在文革期間,他通過默默吟誦莎士比亞的詩和濟慈的詩來緩解政治壓力。王家新在讀到葉芝的《當你老了》的時候,感覺「它照亮了也提升了我,甚至使我在一剎那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 屠岸:從事翻譯不是為了謀生 是對繆斯的崇拜
    譯莎翁 只為悼念亡友  屠岸的書房四壁陳列書架,觸目皆是中外詩選。他的書桌上放有去年的新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這本詩集譯成中文已有60多年。提起翻譯詩集的往事,老人說:「我在上海交大求學時,跟我最好的同學叫張志鑣。1943年他到了重慶,我送他上路。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卻得了嚴重的肺結核。」
  • 翻譯家、出版家屠岸逝世 享年94歲
    【財新網】(記者 劉爽爽)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詩人、翻譯家、出版家、文藝評論家屠岸,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一生著述頗豐,有詩集《萱陰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散文詩集《詩愛者的自白》、文化隨筆《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文學評論集《詩論·文論·劇論》、散文集《霜降文存》、口述自傳《生正逢時》等。  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寫詩、翻譯,代表譯作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莎士比亞歷史劇《約翰王》《濟慈詩選》等,《濟慈詩選》譯本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
  • 最"中國"莎翁詩集在眾籌網站上線 93歲翻譯家屠岸撰新序
    這是該社首個出版眾籌項目,計劃用傳統繁體直排、宣紙印刷、手工裝訂的方式,以著名翻譯家屠岸的權威譯本為底本,印製400套線裝珍藏版《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共154首,大約寫於1590年至1598年之間,1609年在倫敦首次印刷出版,這也是莎翁出版的最後一部非戲劇類著作。
  • ...百餘場讀書活動吸引市民欣然前往,93歲翻譯家屠岸現場「譯詩」
    無論是屠岸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還是《湯顯祖戲劇全集》英譯本,起點都與上海有關。「上世紀30年代後期,我借住在上海姨母家中,表兄在光華大學英文系求學,我經常看他的《英國文學史》、《英國詩歌選》,最後反而是我愛上了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