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與季羨林先生一起做個性情中人!
提起季羨林先生,大家會想到什麼?
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不過先生早就撰文,明確提出要辭去這三頂「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鬥」:「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鬥。我這個泰鬥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其真實而質樸的話語,所傳達出的正是先生的真性情。
毫無疑問,季羨林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反映的人生智慧便是「糊塗」和「瀟灑」。
值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際,《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從季羨林先生畢生的散文中選取最能代表其人生智慧精華的文章,將季羨林先生經歷過的煩惱、歡樂,對人生和社會的思索等呈現給讀者,希望借大師90餘年的人生智慧,幫助大家體悟人生的真諦。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如與季羨林先生一起做個性情中人!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
與季羨林一起做個性情中人!
季羨林十周年散文精選,跨四代共讀。
完整收錄一代大師的人生智慧和生活藝術。
太明白是痛苦,但真糊塗是悲哀;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真實、自在!
基本信息:
書名: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作者: 季羨林/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定價: 55.00元
編輯推薦: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真實。
太明白是痛苦,但真糊塗是悲哀;
瀟灑不是裝樣子,而是真實、自在!
★ 心要樂觀,人要糊塗
人生不可能一直走平路,糊塗一點,是面對人生磨難的自愈力。它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大智慧(601519,股吧),是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忘我、道家的無為。
★ 不完滿才是人生
人生沒有百分之百的完滿,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 淡定從容,瀟灑度世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遇到挫折磨難是自然規律,誰也違抗不得。不用太操心,操心也無用。
★ 紀念季羨林逝世10周年,囊括大師一生精華
精選季羨林1934-2003年創作的文章,時間跨度70年,囊括《清塘荷韻》《聽雨》《賦得永久的悔》等經典篇目。
全書分五章,分別為大師對人生意義和生活煩惱的思索、對社會現象的思索、對真實自我的表達、對生活的喜愛、對人間真情的感觸。
大師百歲人生智慧精粹,質樸中有讓人安靜的力量。
★ 金庸、白巖松、林青霞、錢文忠等極力推崇的大師
季羨林是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梵文和巴利文專家、文學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
他的散文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無論記人、狀物或摹事,筆下流淌的是炙熱的人文情懷,充滿著趣味和韻味,往往在極淺顯的文字中顯出最樸素的哲理和濃濃的真情。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梵文和巴利文專家、文學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
學術著作《印度古代文學史》於1997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翻譯作品有《羅摩衍那》系列等,季羨林於2006年被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季羨林文集》共24卷,並於1998年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內容簡介
季羨林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奉行「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反映的人生智慧便是「糊塗」和「瀟灑」。
本書圍繞這兩個主題,從季羨林的畢生散文中選取最能代表其人生智慧精華的文章,共分為五章,分別是季羨林對人生意義和生活煩惱的思考、對社會種種現象的看法、對追尋真我的要求、對平淡生活的熱愛、對人間真情的感觸。
生老病死、酸甜苦辣,我們生命中要經歷的人生迷思,季羨林先生也同樣經歷過。
本書將季羨林先生經歷過的煩惱、歡樂,對人生和社會的思索等呈現給讀者,希望借大師90餘年的人生智慧,讓讀者體悟人生的真諦,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以更加真實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或者在生活的憂思中得到一絲慰藉。
目錄
第一章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老年
那提心弔膽的一年
論壓力
寂寞
思想鬥爭
終於找到了出路
不完滿才是人生
新年抒懷
第二章 存信仰而安寧
鄰人
送禮
漫談消費
一個老留學生的話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壞人
衣著的款式
給「拆」字亮紅燈
隔膜
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什麼
愛情
第三章 我是自己的主人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辭「國學大師」
辭「學界(術)泰鬥」
辭「國寶」
我寫我
做真實的自己
反躬自省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關於《兩個小孩子》的一點糾正
第四章 生活就是做簡單的事
晨趣
清塘荷韻
烏鴉和鴿子
山中逸趣
上海菜市場
黎明前的北京
喜雨
兩個小孩子
第五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
月是故鄉明
人間自有真情在
我的老師董秋芳先生
重返哥廷根
寸草心
賦得永久的悔
我的家
老貓
(責任編輯:李瑩 HN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