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不多見的一首佳作,含蓄蘊藉,中間兩聯尤為精彩

2020-12-14 品詩賞詞

提到晚唐的詩人,大家立刻就會想起李商隱和杜牧。晚唐社會動蕩不安,才子們的仕途也是經常受阻。他們雖有柱國之才,卻無人賞識和提拔,最後只能將滿腔幽怨化作詩行,留給後世慢慢欣賞。

杜牧雖然比李商隱多活了幾年,卻都是命運多舛、遭遇坎坷。他的很多詩篇寫法精湛,有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令人感到暢快淋漓。下面介紹杜牧不多見的一首佳作,含蓄蘊藉,中間兩聯尤為精彩。

柳長句

唐代:杜牧

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

巫娥廟裡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帶風。

不嫌榆莢共爭翠,深與桃花相映紅。

灞上漢南千萬樹,幾人遊宦別離中。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晚唐傑出詩人。他自小聰慧、胸懷大志,26歲中了進士,曾任校書郎、觀察使幕,以及黃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他善於寫景,也工於詠物,很多作品都深受讀者喜愛。

這首詠柳之作,將依依垂柳之婀娜斜拂、柳條垂漾的形態,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出來,而且中間含有巫山神女與宋玉的故事,尤具無限情韻,誠為詠柳妙句。

這首詩創作於作者外放黃州期間,當時作者只有39歲,正是年富力強,大有作為之時。可是詩人背井離鄉,不僅薪俸很少,而且生活很不習慣。惆悵之餘,詩人步行到戶外散心,寫下此詩。

黃昏時分、夕陽西墜,溪流卻一往無前地繼續向西流淌。詩人沿著溪畔獨自徜徉,煦暖的春光輻照臉龐,也將夕陽的餘暉灑到岸邊的柳樹上。

作者在首聯借景抒情,「西復東」,描寫水流朝夕不停,也暗喻時光飛逝,令人感到歲月蹉跎。「柳何窮」,表現出楊柳嬌柔的姿態,更傳達出春景迷人。

接下來詩人繼續寫景,並借用典故,抒發內心的情感。因為不久前剛下了一場雨,巫娥廟裡的柳條低垂帶雨,而宋玉宅前也是風拂柳條,顯出勃勃生機。

「含、帶」二字,刻畫出柳條因雨重而低垂,也因風拂而斜飄,既彰顯出一種動態之美,也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的喜愛之情。

巫娥,象徵作者美好高潔的情趣;宋玉,是作者自比,也表達了雖然宦途失意、卻矢志不渝的操守。

頸聯轉而展現柳樹的不同凡俗,柳條並不與榆莢爭比翠色,卻映襯了周圍其它的繁花,一旁的桃花也顯得特別紅豔。

作者描繪了色彩豔麗的春景,「翠、紅」都是春天裡常見的顏色,此處既突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也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青青楊柳的愛憐之情。

詩人一邊沐浴著傍晚時的春光,一邊欣賞著紅花綠柳,愁情也慢慢地有些化開。尾聯抒情,漢南的灞上有成千上萬的柳樹,有多少人因為仕宦而傷心離別啊!

因為詩人的現狀並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最後的詩句中依然融入了自身離家宦遊之情,不僅扣緊詠柳之題,又觸發人們傷離念別之情,不禁使人心有悽悽。

杜牧的這首七律情景交融,寫景詠物都非常細膩。作者首先總寫溪邊的柳樹,用「無窮」二字就概括了其枝葉繁茂的樣子。頷聯借用典故,更加生動含情,令人遐想無限。

頸聯堪為佳句,不僅色彩對照鮮明,而且充滿憐愛之意。最後詩人表達了因柳而起的思鄉之恨,也融入了遊宦他鄉、仕途不暢的遺憾。全篇含蓄蘊藉,不愧為風情無限的詠柳佳作。

相關焦點

  • 許渾的一首七律,若刪去中間兩聯,氣象雄渾,不輸李白的絕句
    下面介紹許渾的一首七律,若刪去中間兩聯,氣象雄渾,不輸李白的絕句。金陵懷古唐代:許渾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詩人回顧了金陵由盛轉衰之後,接下來的兩聯就開始具體展現其衰敗的模樣。首先出現在作者眼帘的是遠近各種樹木,掩蔽著無數王公大臣的墳冢;而六朝殘敗宮廷的遺址上,也長滿了綠色的莊稼。詩人再放眼望去,天空中時雨時晴,石燕鳥在雲端展翅飛翔;江豚在大江中追波逐浪,夜深時又颳起一陣冷風。
  • 多少人喜歡詩詞的含蓄蘊藉,是從這一首唐詩開始的
    他們每個人都在唐代的詩歌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少年時代都曾經學過。用四個字概括這首唐詩的情感表達和思想意義,那就是妙不可言,有多少人喜歡詩詞的含蓄蘊藉,就是從這首唐詩開始的。
  • 中唐一首七律,含蓄深沉描述戰爭的創傷,一唱三嘆,堪稱詩中佳作
    七律首聯寫的是詩人正在旅途中,他是走的水路,因而乘船。起首這一聯就是呈現出一種隱隱沉鬱的氣氛來。 這一聯從前兩聯那種在日常漂泊中隱約可感的沉鬱中,直接迸發出沉痛清晰的情緒,使得全詩的節奏隨之加緊。
  • 歐陽修的一首漁家傲,生動活潑,真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下面分享歐陽修的一首漁家傲,生動活潑,真乃不可多得的佳作。漁家傲宋代:歐陽修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時時盞裡生紅浪。這是歐陽修以《漁家做》為題寫的六首採蓮詞之ー,將漁家少女的純真浪漫、和荷田花香的自然環境有機融成一體,是宋詞中描寫少女生活的一首佳作。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荷塘邊清風徐徐、碧波蕩漾。放眼望去,荷花塘中一片翠綠,荷花故娘卻含羞帶怯地躲在荷葉疏影中,悠悠地躲避著夏日的驕陽。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懷親詩,沉鬱頓挫,蘊藉含蓄
    《月夜憶舍弟》是一首懷親詩,是詩人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到達秦州(今甘肅天水)以後在白露節的晚上寫的。詩文如下: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讀李商隱的《宮辭》,全詩一語雙關,顯得含蓄蘊藉
    這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李商隱題下的一首小詩。全詩短小精悍,紙短情長,語言雋永華麗,遣詞造句極盡優美,且情感豐富充沛,情真意切含蓄蘊藉。全詩採用了一語雙關、典故和託喻的手法,更凸顯出了詩詞含蓄別致的特徵,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 王維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自然之景與深摯之情妙合無間
    比如他的名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景語就是情語;再如,「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短短的詩行,含蓄深厚,曲折別致。下面介紹的是王維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自然之景與深摯之情妙合無間。送沈子福之江東唐代: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 張九齡一首詩託物言志,含蓄蘊藉,哲理深厚
    這首詩以物喻人,含蓄蘊藉,給讀者以很大的審美想像空間。頸聯「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詩句中的「繡戶」、「華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隱喻朝廷。「雙」指詩人和李林甫兩人,詩人沒有把對方當成敵人,為了朝廷而忘記了個人的私事,也表現出詩人的開闊心胸。「日幾回」,表明了對工作的任勞任怨和對事業的兢兢業業。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
    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九日唐代: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細味李商隱的這首七律,用典無痕、含蓄蘊藉。作者懷念恩師、難忘美好的過往,同時又悔恨自己曾年幼無知走了彎路。首聯描寫精彩,短短14個字,就再現當年歡聚的動人場景;頷聯飽含深情,作者前思後想,感慨無限。可惜李商隱乃蓋世英才,卻屢屢沉淪下僚,到處漂泊。他經常在旅途中思鄉卻又歸期無定,總是進退兩難、如履薄冰。
  • 讀李商隱的《無題》,纏綿悱惻含蓄蘊藉,抒發相思之情
    這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李商隱題下的一首愛情詩。全詩語言綺麗、辭藻華麗,格調悱惻委婉,纏綿不已,而在這首詩當中,詩人主要含蓄地敘述了自己與一名女子相戀卻遭受別離的故事,著重敘述兩人之間深深的思念與相思之情,體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與堅持,情深似海,因為別離而柔腸百轉,難以忘懷。而這份愛情也會一直留存在詩人的心中,令他戀戀不忘,刻骨銘心、永誌不忘。
  • 兩首送別詩:愛不釋手、難以釋懷的唐詩,千年流傳下來的佳作名篇
    兩位好友相交一場,各奔東西之時,把酒敘舊,臨別時候贈送一首送別詩,而遠行的人一般也會回贈一首。兩首絕美的送別詩,讓人讀起來不忍釋手,更難以釋懷。01.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唐詩三百》中唯一一首七言樂府詩傳誦千古
    那麼,在這三百餘首唐詩中,唯一一首七言樂府詩是哪一個呢?《古意呈補闕喬知之》沈佺期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徵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中間四句用兩兩對稱形式刻畫這對少年夫婦生離死別的哀愁。用明暗兩條線索:明寫長安的妻子,暗寫遼陽的丈夫。最後兩句更從正面對表現全詩主題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盧家小婦在深秋月夜,思念久別遠戍的丈夫。愁腸百結,情景是夠悽慘的了。
  • 《桂殿秋》朱彝尊:這是首情詞,在清代詞壇上很受推崇,含蓄蘊藉
    其詩清新渾樸,與王士禎並稱南北兩大詩人。詞與陳維崧齊名,並稱「朱陳」;為清代詞壇浙西派的創始者,主張「不師秦七(秦觀),不師黃九(黃庭堅),倚新聲玉田(張炎)差近」。朱彝尊還以他對詞的見解,採輯宋金元詞五百餘家,編了一部《詞綜》,標榜其理論。
  • 杜牧的一首佳作,以小喻大,含蓄雋永,值得細讀
    下面介紹杜牧的一首佳作,以小喻大,含蓄雋永,值得細讀。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唐代:杜牧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作者以愛孤雲之閒,見自己之閒;愛僧侶之靜,見自己之靜。這樣就把閒靜之味,一種抽象的情感,形象地表達了出來。詩人在長安生活安逸,經常侍弄花草、煮茶聽雨。有時也與三五好友一起,徜徉在清溪幽村。或駕一葉扁舟,賞魚躍清波、觀荷塘月色。可是長此以往,詩人卻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煩躁。
  • 七絕聖手的一首邊塞律詩,揭露戰爭的殘酷,開頭10個字尤為精彩
    而他的詩詞中,更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或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或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都流傳甚廣。當「七絕聖手」寫出律詩,說明詩人在進行詩體上的探索,也說明詩人所要表達的內容,與之前所擅長表達的有所不同。
  • 清代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境界開闊,後兩聯尤其精彩,充滿愛國情懷
    清代末期有一位詩人,就在這一天寫了一首詩,不僅描繪了一幅壯闊場景,而且抒發了一腔豪情。下面分享清代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境界開闊,後兩聯尤其精彩,充滿愛國情懷。頸聯描寫尤其精彩,不僅格調高昂,而且描繪了一幅壯麗的畫面。藍天中雲彩摩擦、雨水衝刷,海面上驕陽炙烤、狂風翻浪,不時地會湧現一幕幕驚險的場景,令人頗感震撼。「天如碧、水泛紅」,色彩對比鮮明;而「雲磨、雨洗,日炙、風翻」,更顯意象豐富,盡顯詩人不俗的文學才華。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
    下面一起欣賞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劉過這首《唐多令》,蘊藉含蓄,耐人尋味,最適合清冷的秋天讀
    秋天最適合靜靜地看書,讀一首宋詞,感悟當下生活的美好。有一首宋詞不算出名,甚至知道的人不多,卻十分適合這樣清冷的秋天讀一讀,蘊藉含蓄,耐人尋味。讀劉過的這首詞,仿佛在秋天品了一壺桂花酒,既有濃鬱的香又有蕭索的味,蘊藉含蓄,耐人尋味。他的詞沒有於拘泥於個人的狹隘情感,沒有訴說個人的呻吟愁苦,反而將自己的眼光放眼於整個國家,在憂國憂民之時,訴說自己對國家的擔憂。
  • 讀趙令畤的《浣溪沙》,閨怨詞中道閨怨,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玉窗紅子鬥棋時」這是宋朝詞人趙令畤所作的一首閨怨詞,春日勝景百花盛開之際,閨中女子卻陷入惆悵與哀怨中,閨怨詞中道盡女子的悵惘、孤寂與怨情,全詞婉約雅致,言淺意深,含蓄蘊藉,十分的耐人尋味、引人深思。這也是該詞最大的一個特徵,言有盡而意無窮,蘊含無限情思,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水滿池塘花滿枝」中,詞人率先寫景,描繪出春水漲池鮮花滿枝的春日畫面,清澈的春水溢滿了澄碧的池塘,鮮豔嬌俏的花朵堆滿了枝頭。這一句中詞人連續用了兩個「滿」字,第一處是水滿春池,第二處是花朵滿枝,讀起來頗有韻味,可見詞人之匠心獨運。
  • 「詩佛」王維的一首《觀獵》緣何被譽為盛唐佳作?
    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人嘗論王維詩詩中有畫,品《觀獵》果不虛言。王維這首《觀獵》,以一個「獵」字貫穿全篇,生動鮮明地描繪出了一組將軍冬日狩獵圖。這組將軍狩獵圖又分為出獵圖和獵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