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

2020-12-04 騰訊網

作為我國駐各國辦理外交事務的官員,外交官不僅代表了整個國家的形象,身在他國,還要練就一身硬本領。「國之興盛,與有榮焉」,在外交場合,中國外交官所處的位置往往與所在國對我國的重視程度和態度有關。一位出色的外交官當然也可以充分表達出中國的態度,中國政府的自信。

外交官行走在外,總能最深切的體會到世界各國在世界舞臺上的榮辱起伏。如今,我們的國家由貧窮到富強,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自然也日益強大。

新中國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外交家,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就曾令世界各國心悅誠服。那麼,他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

虎父無犬子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喬冠華曾經備受關注。偉人曾評價:「喬冠華的文章可以頂得上幾個坦克師」,對於解決國際問題的能力和手段也是非常之卓絕。

喬冠華1913年出生於江蘇鹽城東喬莊,經過幾次跳級插班,16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同屆中年齡最小的學生。大學畢業之後前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繼續攻讀哲學,由於日本反動派驅逐,喬冠華又到德國圖賓根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德國哲學博士學位。

在德國期間,他研討了歐洲戰爭史和軍事地理等書籍,這為他日後寫出的國際評論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在外交工作中的自信增添了籌碼。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喬冠華輾轉回國,投身於抗日求救亡運動。用他手中的筆寫下了諸多政論、國際評論文章,影響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和國際輿論。

1943年夏天,喬冠華結識自己的第一任妻子龔澎,龔澎作為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給各國通訊社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與喬冠華珠聯璧合,也是事業上的好夥伴。

他們的兒子喬宗淮在他們結婚後第二年出生,夫妻倆為了不耽誤工作,經常將喬宗淮帶在身邊。受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喬宗淮自小成績非常優秀,大學時考入清華大學,1983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

喬宗淮也繼承了父母衣缽,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外交官,2001年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真正演繹了那句「虎父無犬子」。

應母親心願學醫

女兒喬松都出生於1953年,她隨父母經歷了最艱難的時刻。特殊時期的到來,深深影響到了這一家人。母親遭到批判,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家裡被抄了兩次,1968年起,一家人下鄉分到各處,母親在這時徹底病倒了。

1970年9月20日,龔澎因病去世,成為家中人最大的遺憾。這位傑出的外交家沒有將餘熱散發在鍾愛的外交事業中,而是死在了被迫害之時。

母親最大的願望是女兒喬松都能學醫,喬松都後來考入天津醫科大學,在解放軍262醫院工作。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先後前往法國和美國學習。一生低調而從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貢獻著全部的力量。

喬松都的另一重要貢獻是著作了《喬冠華與龔澎——我的父親母親》一書,本書詳細的介紹了兩位傑出外交家的工作細節,將他們的才幹和人格魅力盡數表達給世人。用公正、廉明的態度書寫了父母的一生。

在女兒筆下,母親是熱情奔放的女人,深受仰慕,但是沒有人會因為暗戀而生出事端,這是大家對她的尊重,也是龔澎的個人魅力使然。龔澎對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存在一種馴服能力,沒有人會在她面前放肆,私下也不會。

名門痞女洪晃

龔澎去世後,喬冠華傷心欲絕。在特殊時期,他也是被「打倒」的對象,恢復工作之後卻又站錯隊,不得不說,這位外交奇才也曾在國內局勢中判斷失誤,好在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工作。

第二任妻子章含之也是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官,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與前夫洪君彥育有一女洪晃,也就是喬冠華的繼女。

喬冠華與章含之度過了幾年平靜的普通生活,相濡以沫,傾心相待。喬冠華去世之後,章含之曾在痛苦中掙扎多年。

女兒洪晃是她唯一的孩子,「名門痞女」的標籤陪伴她到此時。她是「中國最後一位名媛」章含之的女兒,是章士釗的外孫女,是著名導演陳凱歌的前妻,也是一個口無遮攔的媒體人。

2015年起,洪晃成立工作室,進軍自媒體,如今已經擁有1400多萬粉絲,用女性獨特的視角講述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但大家記住的仍然是洪晃的「叛逆」,以及在婚姻一事上的大膽選擇。

她敢於為不公發聲,無論對方與自己是否熟識,她敢愛敢恨,她討厭被外界貼上諸多標籤,似乎一生的叛逆都只是為了反抗。她不漂亮,但是有趣,在這個人人迷失自我的時代,她只想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面對嘲諷,她從不斤斤計較,盡顯通透、豁達的大女人作派。自由、率性、落拓不羈,現實中的她與別人顯得格格不入,但這才是最真實的洪晃。

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去世後,大兒子喬宗淮繼承父母衣缽,成為了優秀的外交官;女兒喬松都應母親心願成為了優秀的醫生;繼女洪晃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披荊斬棘,活的灑脫,足以令喬冠華欣慰了。

小結:

人的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即使曾經閃耀一時,在歷史的長河中,終究會歸於平靜。有人在失落中含恨而終,有人在思念中備受煎熬,在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會釋然。

名門之後,他們身負重任,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爭議也隨之而來。作為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的子女,喬宗淮、喬松都和洪晃都備受關注,但他們自始至終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與他人無關。

相關焦點

  • 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獨居25年,還寫書懷念他,但始終不願合葬
    例如章含之和喬冠華的愛情,章含之不顧一切為喬冠華守寡25年,並且出書4本用來懷念喬冠華。但讓人奇怪的是,章含之去世以後,並沒有同喬冠華合葬。 至於其中的原因,還要追溯到章含之的成長經歷。
  • 「民國四大渣男之一」鬱達夫去世後,11個子女現狀如何?
    在相對長一段時間內,鬱達夫一度被人們認為是"漢奸",直到建國後才得以正名。鬱達夫的一生有過三位妻子,一位情人,在現代人看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渣男",在當時的人看來卻是才子風流,民國的百姓早已見怪不怪。多情的鬱達夫英年早逝後,留下了11個子女,早年喪父的他們現今過得還好嗎?
  • 章含之與喬冠華:史家胡同51號院裡的10年風雨情
    1973年7月1日,章世釗在香港病逝,他的養女章含之與外交部長喬冠華結婚後,搬進了史家胡同51號院,開始了他們相知相伴的十年風雨情。在外交部遇到喬冠華後,雖然年齡相差22歲,而且地位懸殊,但並沒有阻止他們,在隨後的艱難歲月裡,他們彼此譜寫了一段傳奇愛情。
  • 龔澎去世後,喬冠華多次對著照片哭泣,感情空白3年60歲才再婚
    生命中的三個倩影從他眼前掠過,她們的眉眼裡,藏著喬冠華一生的風景...... 龔澎政治上比較成熟,善於和人打交道,喬冠華則是學者型人才,為人耿直質樸,兩人形成互補,更是被同行們稱為「絕配」。 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喬冠華和龔澎相互扶持、相互關心,一起走到了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他們有了自己真正的家,但他們依然在外交事業上奔忙,每日裡回到家也經常是各自一桌,埋頭工作。
  • 喬冠華六十歲再婚,子女堅決反對,結果全被趕出家門,後來如何?
    此人就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官喬冠華,相信大多數人對於他的印象就是那張在聯合國大廈狂笑的照片。事實上陳冠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外交官,被稱為「政治風雲裡的鳳毛麟角,山鷹中的山鷹」,他一生共有過兩段愛情,每一段愛情裡他都付出了真心,甚至為了自己第二段婚姻還做出了把子女趕出家門這種令人驚愕的舉動。
  • 她是毛主席英語老師,後嫁外交部長為妻,也是當代一著名導演嶽母
    章含之章含之,生母名為談雪卿。談雪卿為上海灘上有名的交際花,人稱西施。談雪卿配偶為陳伯權,是軍閥陳調元之子。兩人未婚同居,談有身孕後,不願為妾。陳調元請章士釗出面調解私了,將談所生女兒託付給章,取名章含之。章含之是標準的上海女人,說的上海話很純。她貌美如花,打扮入時但很有分寸,熟諳國際事務,操一口純正牛津腔英語,但同時又是性情中人。
  • 喬冠華:偉人曾贊他的文章抵得上2個坦克師,為何去世後未葬八寶山
    那一刻,代表了新中國重新踏上聯合國寶座的輝煌,也是喬冠華豪邁人生的剪影。他為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講壇上爭了一口氣,他的笑容成為自信外交的代名詞,被別國媒體稱讚擁有震懾大廈玻璃的力量。回國後,喬冠華先是投入了軍旅生活,負責內部報刊的策辦。工作十分出色的他得到了餘漢謀的賞識,被點將前往香港辦報。在喬冠華的操刀下,走在時代前列、擁有獨特評述論點的《時事晚報》隨之創刊。其中的各類國際述評文章不僅動人心魄,還讓人民對昏暗的時局燃起了一絲希望。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去世,他的2個子女現狀如何?
    俗話說得好,虎父無犬子,如果父母格外優秀,大家就會很關注他們的下一代,覺得既然父母成就這麼高,那子女肯定也不會差。這樣的觀點雖然不算特別正確,但事實證明很多時候孩子真的會繼承到父母的優良基因,表現也格外突出。
  • 一家牛人:父親是外交部長,母親是外交司長,兒子也有大出息
    首先看這張照片,照片上這位情不自禁地仰天大笑的人物,大家肯定很熟悉,他就是是時任外交部長的喬冠華。1971年,中國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口吐璣珠,喜怒笑罵,皆成文章。喬冠華因此成為紅極一時的人物,為大家所熟知。喬冠華,1913年出生於江蘇省鹽城縣東喬莊的一個地主兼工商家庭,父親算是開明紳士。16歲的喬冠華即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大學同屆中最年幼的學生,後赴日本及德國留學。
  • 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守寡25年,還寫書懷念他,卻始終不願合葬
    章含之身在外交部期間,與當時的外長喬冠華相識。我們都知道,喬冠華是我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他的風度和才幹,在世界上為人所知。不過,當章含第一次見到喬冠華時,她也真正明白了一見鍾情的含義。章含之第一次見到喬冠華時,尚且不知道喬冠華外交官的身份,她只是喜歡喬冠華知書達理,又極具書生氣,即出自骨子裡的傲氣。
  • 龔澎:新中國首任新聞司司長,傑出的女外交家,二任丈夫是喬冠華
    在建國初期,有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外交發言人龔澎,學生時代是校花,後來她是新中國第一任新聞司司長,中共的第一位新聞發言人。 先是她自己生病,7月她的父親去世,正是脆弱的時候,自己丈夫卻因為工作不能在她身邊,家信是她最大的安慰,然而幾個月都沒收到丈夫來信,她去打聽後得知,丈夫在前線患了急性盲腸炎去世了。 當時正是龔澎父親的葬禮,害怕她接受不了打擊,所以其他人就瞞下來了。
  • 喬冠華:娶年輕22歲妻子後,堅持過兩人世界,把兒女趕出家門
    喬冠華外長出生於1913年3月8日,是江蘇鹽城人,爺爺以上5代是秀才,他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後曾先後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和德國圖賓根大學留學,最終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38年回國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2年秋到達重慶,開始正式接受周總理領導。
  • 「外交才子」喬冠華:不肯葬在八寶山,去世後花2000元買墓地
    有情懷的生命裡,必定一路暖陽,一路花香,一路縱情,滿載抵達心之所向外交才子喬冠華,一生功績斐然,離世後卻不願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喬冠華一生簡樸,離世後,他的妻子章含之按他臨終所託,用2000元稿費為他選擇了一處符合他生前意願的公墓。能夠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是對他一生功績的肯定,是對他生前所作貢獻的紀念,可是為什麼喬冠華卻放棄了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他又選擇了一個怎樣的安息之地?也許,能夠對自己的身後事做出這樣安排的,正是情懷使然。
  • 張伯駒:向故宮捐贈1136億藏品,家人子女現狀如何?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又變得慷慨無私,向故宮捐贈1136億藏品。作為這樣的一位傳奇人物,那他的家人子女現狀如何呢?張伯駒張鎮芳有兩個子女在很早的時候就去世了,張伯駒是過繼到張鎮芳名下的。張伯駒沒有其他的愛好,也不好顯富,生活也不追求奢侈,唯一的愛好就是收藏。
  • 焦裕祿去世後,子女現狀如何?子女:別人借光,我們「低人一等」
    圖為焦裕祿 父親去世之後,焦裕祿一家人都很難過,頂梁柱一朝坍塌,只能由另一個人頂上去。 在蘭考的一年裡,焦裕祿不曾休息,他患上了慢性肝病,拖著病體他也要走在人民的前邊,全縣一共有149個大隊,他走過了120多個。 他每天都在關注縣裡的受災情況,關心糧食如何了,沙丘治理的怎麼樣了,關心人民的生活如何了。
  • 「魯迅的三弟」周建人96歲去世,留下7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建國後,周建作為促進會代表參加政治協商會議。隨後多年,他相繼出任過中央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浙江省省長人大常務委員、人大常務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和副主席、民進中央主席等重要職位,在政治上貢獻卓著。1984年7月29日,於北京去世,享年96歲。
  •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其實,金庸寫小說也是一種巧合,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梁羽生寫出《龍虎鬥京華》,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很看好金庸,就讓金庸也寫寫試試,金庸就從自己家鄉浙江海寧的民間傳說「乾隆身世」寫起,《書劍恩仇錄》應運而生。
  • 說說喬冠華的「校花」夫人龔澎的傳奇人生
    提起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喬冠華,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一生一共有過兩位夫人,一位是龔澎,一位是章含之。巧合的是,這二人皆同喬冠華一樣,也是外交家。其中,龔澎更是被稱為燕京大學的「校花」。而今天這篇文章,便要來好好說一說龔澎的傳奇人生。
  • 章含之提到喬冠華仍會落淚 稱不再做名流附屬品
    我永遠是別人的附屬品」30年前,就在這棟古老的房裡,38歲的章含之和61歲的喬冠華舉行了婚禮。為了這一天,他們的愛情歷經磨難,壓力不僅來自社會、喬冠華與前妻所生的子女甚至還來自於高層。次年,喬冠華出任外交部長,他的才華享譽國際外交舞臺,這也是其事業的鼎盛時期。那是他們一生中最甜蜜的一段時光,那時喬冠華的所有照片全都是滿面的笑容。
  • 「大漢奸」汪精衛61歲因病去世,留下6個子女,如今現狀咋樣?
    民國美男子鬥爭的一生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1883年5月4日生於廣東三水一戶商人家庭,「精衛」是他初出社會後給自己起的筆名,取自於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故事。在他十三、四歲時期遭遇父母相繼去世。 幼時寄人籬下,並飽受家族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