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六十歲再婚,子女堅決反對,結果全被趕出家門,後來如何?

2021-01-16 網易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愛情婚嫁都要講究門當戶對,這樣的愛情也最容易得到他人的祝福和認可。而我國發展至今,人們思想相較古代都變得更加開放,如今各種黃昏戀也並不少見,但是為了自己的愛情把自己兒女都趕出家門的只此一人。

  此人就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官喬冠華,相信大多數人對於他的印象就是那張在聯合國大廈狂笑的照片。事實上陳冠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外交官,被稱為「政治風雲裡的鳳毛麟角,山鷹中的山鷹」,他一生共有過兩段愛情,每一段愛情裡他都付出了真心,甚至為了自己第二段婚姻還做出了把子女趕出家門這種令人驚愕的舉動。

  天資聰穎,被保送出國留學

  喬冠華出生於1913年3月8日,生不逢時,這個年代正是大清氣數將盡改朝換代之時,因此社會很不安定。喬冠華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地主,家中也有良田百畝,所以喬冠華從小衣食無憂,被當作小少爺一般寵著


  喬冠華從小就愛看書,年紀輕輕的他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活潑,反而還很安靜,他喜歡自己一個人讀書。年紀稍長,沒等父親跟自己提,他就主動要求要去學校讀書,當時也讓他的父親大為驚訝,就這樣喬冠華被安排進了叔父的私塾讀書

  喬冠華學起習來肯下功夫,又天資聰穎所以他學東西很快,在小學時就接二連三的跳班,被周圍人都稱作「天才」。喬冠華也沒有愧對他天才的名號,在他年僅16歲時就考上了當時的清華學堂。在他們那一屆同學裡他是年紀最小的一個。進入清華學堂的喬冠華仿佛獲得了新生,他依舊愛看書經常往圖書館裡跑,在書裡他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因此對外面的世界心懷嚮往。

  他決定要到外面闖蕩一番,因此在他畢業那一年他申請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由於他在大學期間一直都表現優異,所以他的申請很快就被批准,他被安排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留學。


  為拯救國家而學習

  喬冠華到了日本後特別珍惜這次留學的機會,因此他一直都很老實,生怕自己犯下什麼錯誤被勒令回國。但是當時的日本國內已經有了要發動戰爭的苗頭,經常會大肆的發表演講來蠱惑人心。

  喬冠華由於愛國心切也顧不得什麼安分守己,當時日本國內有不少中國留學生發起了反對遊行,他也加入了這股浪潮中。因為這件事,喬冠華被日本驅逐,於是在國家安排下他又來到了德國進修,並且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博士學位。

  在德國的時候,喬冠華就很關心國際形勢,因為他知道我們的祖國隨時都可能陷入危難之中,所以他開始研究軍事以及各種政治方面的東西,希望能夠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出所料,1937年全面戰爭開始,國家一時間危在旦夕,喬冠華雖身處國外卻非常著急,他當即放下了手頭的一切事情選擇回到祖國。


  當時他的很多同學都對他這一行為非常不解:中國此刻戰火不斷,國內隨時都有人死去,很不安全,此時待在國外不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嗎?他們不能理解的是喬冠華的一腔愛國熱血。喬冠華回到祖國就立即加入了中國的革命事業中,他創辦了「中國通訊社」並擔任社長,在當時為抗戰力量發表新聞。

  遇到人生伴侶,幸福美滿

  喬冠華的第一段感情就出現在他剛剛回國之後。由於工作的原因他認識了總理的秘書龔澎,龔澎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女人,她獨立,知性並且長相也很漂亮。在總理辦公室裡喬冠華第一次見到龔澎就被她的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好似上天在特意撮合他們一般,由於喬冠華的工作調動,本不該有交集的兩人竟成為了同事,需要每天都見面商討政要。

  兩人的性格很投緣,在平日裡他們不僅談工作偶爾也會談談自己的生活,一來二去兩人就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喬冠華心中還一直對龔澎很愛慕,只是不敢表露。喬冠華的心思很快就被龔澎所知曉,龔澎雖然並沒有挑明卻也並沒有因此遠離他。


  喬冠華心想自己可能會有機會,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便向龔澎表白了,龔澎其實對喬冠華也是頗有好感,兩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兩人的結合可謂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主席在他們新婚當日還特意贈詩兩句:「天生麗質雙飛燕,千裡姻緣革命牽」。

  婚後兩人的生活很幸福,龔澎在工作上是個女強人,到了家裡卻是個賢妻。他們二人感情很好,在家裡就互稱darling,龔澎甚至還把自己被提拔的機會讓給了丈夫。喬冠華一直覺得自己這輩子能夠娶到龔澎是上天對自己的眷顧。但是這樣幸福的生活並不長久,特殊期間喬冠華和妻子龔澎毫無疑問也遭受到了非人的批鬥,龔澎最終也沒能熬過那段時光,在1970年因病逝世。

  為了自己戀情趕孩子們出門

  龔澎的離開是喬冠華這輩子經受過的最大的打擊,他無法從這裡面走出來,只能將自己的一切時間都用來工作,只有在工作時他才不會想起他那過世的妻子。每次到家裡他都會淚流滿面,不願去面對這個悲痛的事實。但是無論自己再怎樣難過他都依然是中國的外交官,不可能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國家間的交涉。因此喬冠華開始慢慢的把這份悲痛深藏在心裡,開始重新振作起來


  1971年喬冠華被派往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就在這期間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二個戀人。在工作中他結識了章含之——一個和龔澎同樣優秀的女性。或許是因為章含之身上和龔澎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從一開始喬冠華就注意到了她。逐漸的喬冠華從一開始的注意變成了關心,隨之變成了強烈的照顧欲,喬冠華愛上了這個和龔澎相像的女人。

  章含之的家庭也並不幸福,她的丈夫出軌,她為了名聲只是在忍辱負重才未離婚。而喬冠華的示愛讓章含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希望,她隨即與丈夫離婚,開始了和喬冠華的婚姻。令人沒想到的是,喬冠華並未將此事告訴自己的孩子們,當孩子們知道了此事後都表示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喬冠華此舉對不起已經去世的母親。

  誰知喬冠華卻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知道龔澎深愛著他,絕不會願意看到他孤獨終老,他相信自己過世的妻子一定會支持自己的。面對孩子們的強烈反對,他一氣之下竟然將所有子女都趕出家門。他認為自己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力更生,不該再來耽誤自己和妻子的二人時光。


  他的孩子被趕出家門後都各奔去處,卻都不約而同的再也拉不下臉面去見父親。從那以後,喬冠華也從未主動和孩子們聯繫過,曾經的一家人似乎真的斷了聯繫。一直到喬冠華臨終前,他的孩子才最後去看望他,在他離世之前也得到了自己孩子們的原諒。

  喬冠華這種為了自己愛情趕孩子出門的舉動確實讓人驚訝,有人會覺得他太過自私,竟不顧骨肉親情。其實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與不愛只能自行了斷,喬冠華的做法確實有些過激,但從根本上來說他也不算有錯,大家怎麼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喬冠華:娶年輕22歲妻子後,堅持過兩人世界,把兒女趕出家門
    中國的外交史上,曾有一位著名的才子,他叫喬冠華。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喬冠華曾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在聯合國講臺上為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他自信的大笑,曾被媒體稱為「震懾議會大廈玻璃的笑聲」。1974年,喬冠華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但僅此兩年多之後,在複雜的歷史時期,捲入了政治漩渦,被免去外交部部長職務。
  • 父親去世繼母被趕出家門 重組家庭該如何繼承?
    「父親去世後,原配子女迫不及待將後媽趕出家門,現任配偶走投無路求助律師......」這看似電視劇的狗血劇情,卻是現實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前不久,我們錦盾就接到了這樣的一起案子。案例簡介:家住許昌的吳女士近日仿佛走到了人生的低谷。
  • 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
    新中國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外交家,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就曾令世界各國心悅誠服。那麼,他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虎父無犬子作為新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喬冠華曾經備受關注。偉人曾評價:「喬冠華的文章可以頂得上幾個坦克師」,對於解決國際問題的能力和手段也是非常之卓絕。
  • 張北海:趕出家門
    就這樣,我給趕出了家門。出了我家那條街,上了和平東路,沒帶自行車,我有公共汽車學生票。我先去找一個同學,說我給父親趕出來了,要他先告訴另外兩個哥們兒。我叫他不要同別的同學提,我會照常上課,就像沒事一樣。他問我晚上去哪裡睡,我隨口說公園、火車站。錢夠嗎?我說暫時還可以。
  • 陳布雷堅決反對子女從政,他的七子二女遵守了嗎?後來結局怎樣
    陳布雷堅決反對子女從政,他的七子二女遵守了嗎?後來結局怎樣眾所周知,陳布雷有「國民黨第一支筆」的美譽,當時國民黨的重要公告,大多由他一手包攬。然而,他畢竟是一個文人,有著自己的傲骨和堅守,從政之後,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他倍感煎熬,然而「後悔已來不及了」(陳布雷語)。
  • 我不顧兒子反對選擇再婚,三年後現任老公去世,我被掃地出門
    我不顧兒子反對選擇再婚,三年後現任老公去世,我被掃地出門當一位堅強的母親,在丈夫去世後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拉扯大,後來兒子成家了,她也把孫子帶大了,雖說兒孫滿堂,可她卻越來越感到寂寞。每當這位母親去公園散步,看到人家夫妻慢悠悠地散步,而她從來都是孤獨一人,她非常羨慕,後來在別人介紹下再婚了,可三年後這位母親後悔不已。
  • 73歲上門女婿被趕出家門:這和73歲媳婦被趕出家門有啥區別?
    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有難處就應該把老人趕出家門,假如被趕出家門的是73歲的媳婦,一換位思考,什麼道理也就能明白了。至今為止,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女人嫁給男人說男人的光榮,而男人嫁給女人則被認為是不光彩。其實很多事情換位思考,就不會那麼極端。像上門女婿,也是正常人。
  • 60歲再婚女人的覺醒:直到繼子女前來賀壽,我才恍然大悟
    PART01.前夫的逝去我今年60歲了,我和前夫是我在23歲時通過相親認識的。後來結婚育有一兒一女生活還算美滿幸福。我們夫妻倆共同經營一個飯店,起早貪黑地幹活,夜以繼日的工作,雖然幸虧但是覺得很幸福,通過打拼總算是積累了一定的財富,讓我們娘叄個度過餘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父母都是再婚,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離婚、再婚、重組家庭已經不是罕見的事。重組家庭的繼承糾紛也成為近幾年的爭議話題。繼子女的代位繼承權存在嗎?具體而言,包括: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等晚輩自然直系血親:(1)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的親生子女。(2)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3)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
  • 龔澎去世後,喬冠華多次對著照片哭泣,感情空白3年60歲才再婚
    那是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年輕女子,清純漂亮,優雅迷人。低眉抬首間就俘獲了喬冠華的心,那時他正好坐在第一排,就這麼怔怔地看著她,一下子忘記了周圍的存在。 女子好像也感受到了他目光中的灼熱,四目相對,她的臉不覺微微的泛紅。 這是喬冠華與姚錦新的第一次相見。
  • 獨身老人再婚難:多數對伴侶存戒備 子女擔心財產繼承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如何保障?《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獨身老人難再婚  在北京市朝陽區的福怡苑小區,記者採訪到一位老人,他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說自己姓金。  金大爺今年80歲,老伴在7年前去世。  「我有兩個兒子、1個女兒,他們都挺孝順。前些時候,我們還在一起過了端午節,一起吃了粽子呢!」
  • 有你才幸福:子女堅決反對父母找老伴的背後,暴露了人性的暗面
    人,是需要情感的,不管是20歲,還是60歲。人對情感的需要就好比鮮花對陽光雨露的渴求一般,沒了它,非死即傷。近來在追一部劇,名為《有你才幸福》,講述的是老年人的真實生活狀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宿命。但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沒有幾個人能夠應付裕如。更多的人只是在跌跌撞撞中把日子熬下去,而不是過下去。
  • 再婚老人到了最後怕的是什麼?3位70歲的老人說了內心實話
    導語:老年人的再婚,不過是為了尋個伴一起抵禦生活裡的寂寞孤獨,他們最怕到了最後還是剩下一個人,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再婚老人,在老伴過世後,被老伴的子女掃地出門,自己當時一心跟著老伴,自己的兒女也不怎麼待見自己。到這個時候,才是老人最苦的時候,老伴走了,自己有無依無靠,不知道往後餘生該如何度過。
  • ​再婚家庭,繼子女繼承房產問題可能很複雜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偉東個案回放繼父去世,繼女想繼承房產未如願如今,離婚、再婚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果牽扯到房產繼承問題,處理起來有時就沒那麼簡單了,尤其是再組合家庭有自己再婚前子女的
  • 六十歲的男人,如果是單身,要不要找個老伴結婚?
    文/二十六畫叔哥圖/來自網絡六十歲的男人,找個老伴是應該的,必須的,少年夫妻老來伴,上年紀了,沒有老伴,子女的孝心,是不能緩解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獨的。何況有的老人,也不願意隨子女去城裡住。習慣不同,觀點不同,難免會有很多摩擦。
  • 學者:古代未曾禁止婦女再婚 陳平妻子共嫁六次
    陳平從小由哥哥扶養,除了讀書之外不務正業,因為他嫂嫂發了幾句牢騷,他哥哥就把妻子趕出了家門。陳平雖然長得魁梧漂亮,但因為家中貧窮,長大了娶不起老婆。那個時候他的家鄉有一個叫做張負的富翁,有個孫女前後嫁了五個男人,嫁一個死一個,所以誰也不敢娶了。陳平不在乎,一心想娶這個女人為妻。有一次他幫助人家辦喪事,被張負看見,認為他相貌出眾,前途無量,就把孫女嫁給了陳平。
  • 2個66歲再婚老人哭訴:人到晚年就別再婚了,太難熬了
    周大爺/66歲我今年66歲,我的老伴去世了6年,當時我剛好退休,一個人生活特別的孤獨,以前老伴沒走的時候,都是她照顧我的,而且我也習慣了她的存在,可她突然去世了,我生活不能自理了,因為我不會洗衣,做飯也不會做家務,經常點外賣吃。
  • 為啥晚年父母再婚難?跟經濟學有關,對任何親密關係都適用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得知親戚家因為老爺子再婚一事鬧得沸沸揚揚。老爺子是我姑爺,姑奶奶前幾年去世,七十來歲的老爺子一直單著,如今找到了第二春,想要續弦卻遭子女們強烈反對,氣得老爺子揚言要和他們脫離父子關係。
  • 65歲老頭自述:在兒子反對下,我堅持再婚8年,現在依舊不後悔
    一位65歲老頭自述:在子女的反對下,我選擇了再婚6年,如今我依舊過得特別幸福,從來沒有後悔過。孟大爺/65歲我今年65歲,我只有一個兒子,我的老伴去世了10多年,如今我和我的再婚老伴,再婚了6年,當初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兒子不贊同,總是想要拆散我們,可是後來,通過老伴的付出,兒子同意了我們兩個人的婚事,讓我們一家人過得特別的幸福。
  • 71歲父親與小保姆喜得子,被兒女趕出家門,稱不敢老去
    而且子女們也擔心,老人自己一個人在家裡不安全,為了照顧老人的生活,特地找保姆來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老人的情感寄託,由於子女都忙,能陪自己說話聊天的就只有保姆,老人不得不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保姆身上,甚至有的老人會從友情發展成「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