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獨居25年,還寫書懷念他,但始終不願合葬

2020-12-14 騰訊網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陸遊《釵頭鳳·紅酥手》

對於愛情,每個人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在世人的眼裡,曾經的愛情一定都是非常美好的。我們曾無比渴望的追求愛情,也曾收穫過美好的愛情。

然而,愛情的道路註定是無比艱辛的,身處愛情之中的兩個人,也必將承受一定的苦難。這是愛情與生俱來的心酸,也是愛情魔力所在,世人既知道愛情來之不易,卻又窮極一生,樂此不疲。

從古至今,都有讓人讚嘆的愛情故事,古時候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近現代時期的章含之和喬冠華,他們都是愛情的典範,但在他們的愛情故事中,也有很多遺憾存在。

例如章含之和喬冠華的愛情,章含之不顧一切為喬冠華守寡25年,並且出書4本用來懷念喬冠華。但讓人奇怪的是,章含之去世以後,並沒有同喬冠華合葬。

至於其中的原因,還要追溯到章含之的成長經歷。

一、出身低微,經歷坎坷

1935年,章含之出生於上海,因為母親的緣故,導致尚在襁褓之中的她遭到遺棄。雖然父母拋棄了章含之,但好在有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章士釗收養、照顧。

但是,長期生活在章士釗家裡的章含之,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了解過父親。與父親相處的三十年中,她未能與父親進行良好溝通,所以在她心裡一直心存芥蒂,她始終覺得父親跟她不是同一類人。然而,她也只是感念父親養育之恩,並未有太多過分的舉動。

1953年,也是章含之高考那一年,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章含之做出了選擇。當時她想報水利專業,將來投身於祖國的水利建設之中。然而,學校方面卻建議她報考外語專業。

隨後,猶豫不決的章含之找到父親,章士釗經過一番思索,給出了章含之最終的建議。章士釗說到:「孩子,我覺得你學工科不一定合適,說不定學外語倒是蠻好的呢!我建議你報考外語專業,我們的國家如今也缺少這方面的人才,不管對於國家還是自己而言,外語專業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終,章含之報考了外語專業,沒想到卻在外語專業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隨後,章含之開始為期十四年的教書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章含之的才華被主席發掘。並指出了章含之身上的特別之處。

果不其然,章含之在外交部充分發揮出了她的才能,成為中國發展史上為數不多的女外交官。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章含之在國際上的種種表現,圈內人士尊稱他為中國外交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就在章含之嶄露頭角的外交歲月中,她遇到了自己鍾愛一生的男人喬冠華。

二、喬之愛情,終其一生

章含之身處外交部的那段時間,她結識了當時外交部長喬冠華。眾所周知,喬冠華是我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官,他的風採和才華,可謂是世人皆知。然而,當章含之第一次見到喬冠華時,她也真正明白了一見鍾情的含義。

章含之初次見到喬冠華的時候,尚且不知道喬冠華外交官的身份,她只是喜歡喬冠華知書達理,又極具書生氣的氣質,也就是來自骨子裡的那種傲氣。可以說,對於這種傲氣,章含之沒有一點抵抗力。

雖然第一次見面匆匆而過,但章含之心裡卻念念不忘喬冠華,她一直祈禱上天,讓她再一次見到這個優秀的男人。

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在1971年的時候,章含之在外交部見到了喬冠華,此時她才知道自己「暗戀」許久的男人竟然是新中國的外交部長。與此同時,章含之對於喬冠華的感情已經上升到極其愛慕的階段。

隨後,經過兩年的暗戀和默默的追求,喬冠華也間接的感受到章含之的愛意。就在1973年,有情人終成眷屬,章含之如願成為喬冠華的夫人。結婚以後,章含之放棄了外交大使的機會,把所有的心血全部傾注在喬冠華身上。

然而,章含之和喬冠華的美好感情僅僅過了10年,喬冠華便離開人世。從此以後,章含之傷心欲絕,並過起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之後的二十五年裡,章含之一人獨立承擔,為喬冠華守寡二十五年,直到離開人世。

恰恰就在這二十五年裡,章含之將喬冠華沒有完成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並為喬冠華出書四本,充分展示對於喬冠華深深的愛。

三、出書立著,卻不合葬

喬冠華去世以後,章含之為他整理出《風雨情》、《那隨風飄去的歲月》、《跨過厚厚的大紅門》、《喬冠華文集》這四本書。這些都是關於喬冠華一生的事跡,也是對喬冠華一生的概述,也可以說,這是章含之對於已故丈夫的承諾。

不得不說,章含之對於喬冠華感情之深厚,在喬冠華去世的二十五年裡,章含之臉上很少出現笑容。幾乎無時無刻,她都沉浸在丈夫故去的悲痛之中。

等到2008年,因為長期思念成災的章含之也因思念過度而離開人世。在章含之去世之前,她曾囑咐親人,待她死後,將其埋葬在父親章士釗身邊,請勿同喬冠華合葬。

其實,章含之這樣做也是有她的道理的。

首先,章含之不想死後仍再別人的非議之中,因為他們這段婚姻之前一直處於別人的議論之中,對於這段婚姻很多人不認可。對此,章含之不想過多解釋,更不想在她離開世界後,世人仍對這段愛情指指點點。

其次,章含之這樣做是為了報答養父章士釗的養育之恩,章含之從小在章士釗家裡,與章士釗關係並不太好。在章士釗去世之前,章含之一直叛逆,並不聽章士釗的話。直到章士釗去世後,章含之方才明白父親的不容易。

不過那個時候,父親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此時的後悔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在章含之眼裡,她是感覺非常虧欠父親的,而她埋葬在父親身旁,主要也是為了報答父親養育之恩。

總的來說,章含之不與喬冠華合葬有著屬於她自己的理由,然而這些理由又顯得那麼合情合理。其實,對於章含之而言,與喬冠華合葬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她為喬冠華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讚揚的。

結語:

章含之作為中國近現代時期的傳奇女性,她是一個時代女性的代表,在她的身上,我們既可以清楚看到一個不屈服命運的倔強女子,也可以感受到一個以愛情全部的柔情女子。

可以說,倔強和柔情都成為了章含之的標籤,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人們都會記得為愛付出的章含之,尤其是她對愛情的偉大付出,堪稱愛情男女的表率。

不得不說,章含之是一個痴情女子,與「夢中男神」喬冠華在一起後,她的心裡再容不下其他人。從此以後,她也將自己的所有傾注到喬冠華的身上。

她用自己的後半生,向世人展示什麼事真正的愛情,即使她曾遭人非議,但她卻用自己的一生給世人證明:她無愧於喬冠華。

參考資料:《五朵金花》《章士釗族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守寡25年,還寫書懷念他,卻始終不願合葬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令人讚嘆的愛情故事,古代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近代的章含之和喬冠華,他們都是愛情的楷模,但是在他們的愛情故事裡,卻有許多遺憾存在。比如章含之與喬冠華的愛情,章含之不顧一切地為喬冠華守寡了25年,又出了4本喬冠華想念的書。但是很奇怪,章含之死後,並沒有與喬冠華合葬。
  • 「外交才子」喬冠華:不肯葬在八寶山,去世後花2000元買墓地
    當代作家三盅說,凡書大悲憫寫大情懷者,無不於唱盡滄桑聲嘶處,擿一朵野花自珍。情懷,讓生活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還能看到詩和遠方。情懷,讓心有所向,在紛繁複雜、忙碌擁擠的塵俗中,得以靜好安放。情懷,讓人生富足,在功名、財富、 權利俗世之外,無限遼闊。
  • 喬冠華:娶年輕22歲妻子後,堅持過兩人世界,把兒女趕出家門
    中國的外交史上,曾有一位著名的才子,他叫喬冠華。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喬冠華曾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在聯合國講臺上為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他自信的大笑,曾被媒體稱為「震懾議會大廈玻璃的笑聲」。1974年,喬冠華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但僅此兩年多之後,在複雜的歷史時期,捲入了政治漩渦,被免去外交部部長職務。
  • 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
    新中國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外交家,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喬冠華就曾令世界各國心悅誠服。那麼,他去世後,3個子女現狀如何?虎父無犬子作為新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喬冠華曾經備受關注。偉人曾評價:「喬冠華的文章可以頂得上幾個坦克師」,對於解決國際問題的能力和手段也是非常之卓絕。
  • 魯迅第二任妻子,10年陪伴38守寡,70歲去世拒絕與先生合葬
    導讀:魯迅的第二任妻子,10年陪伴38歲守寡,70歲去世拒絕與先生合葬文|二哥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喬冠華:偉人曾贊他的文章抵得上2個坦克師,為何去世後未葬八寶山
    1971年10月25日的聯合國大會上,早已等不及的記者裡三層外三層地圍了上去,他們的心中充斥和代表團一樣激動而熱切的豪情。呼聲、浪潮、一個又一個舉起的話筒,終於,一位記者激動地向當時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提問:"喬團長,能不能講講你現在的心情。"
  • 章含之與喬冠華:史家胡同51號院裡的10年風雨情
    1973年7月1日,章世釗在香港病逝,他的養女章含之與外交部長喬冠華結婚後,搬進了史家胡同51號院,開始了他們相知相伴的十年風雨情。章含之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1973年5月,國務院管理局對四合院進行大修,章含之只能暫時搬到前院的傳達室棲身。那時她正和喬冠華談戀愛,他們就在堆滿家具的傳達室裡泡上一杯清茶,促膝長談。後來由於政治環境,喬冠華的處境十分困難,他們的交往也轉入半地下狀態。
  • 青年季羨林眼中的喬冠華:人還不壞,唯好大言
    雖說是地主家庭,但他父母尚且算開明。1919年,喬冠華6歲時,父親送他去私塾念書。喬冠華自幼天資聰穎,讀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讀完私塾之後,由於太過聰慧,經常跳級插班,喬冠華輾轉讀過各個中小學。1929年,喬冠華16歲,從高中畢業後的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哲學系。大學期間,喬冠華廣泛閱讀,各方面都有所涉獵,也因此了解了許多進步思想,對他後來的人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 名門之後章含之去世 為前外長喬冠華夫人(圖)
    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譯著長篇小說《尋歡作樂》(英毛姆著),散文集《我與喬冠華》《風雨情》《我與父親章士釗》《那隨風飄去的歲月》《故鄉行》《誰說草木不通情》《十年風雨情》等。  本報訊(記者卜昌偉)昨天上午8時25分,上世紀70年代中國傑出的外交官之一、著名學者章士釗之女章含之因肺部併發症於朝陽醫院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3歲。據章含之之女洪晃女士透露,章含之的靈堂搭建在史家胡同51號的家中,從今天起開始接受親友、公眾的弔唁,2月1日將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追悼會與遺體告別式。
  • 龔澎去世後,喬冠華多次對著照片哭泣,感情空白3年60歲才再婚
    她與喬冠華開始了鴻雁傳書的異地戀時光。 後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通訊一度被中斷,魚傳尺素的日子也戛然而止,他們都無法獲知對方的消息。異國他鄉的姚錦新有了一絲恐慌,她不知道戰爭會持續多久,歸國的希望好像也十分渺茫。於是在幾個月後,她與同樣赴美留學的文學家陳其驤在華盛頓舉行了婚禮。
  • 他俯首說書六十年,娶大8歲的女子,妻子去世後,獨自生活了26年
    讓人難以釋懷的不僅是「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對傳統文藝流失的傷感,更有對老先生「一人一桌一摺扇,俯首說書六十年」為人處世的尊敬與緬懷。單田芳老先生一生只娶了一人,那便是大他八歲的結髮妻子王全桂。
  • 李詠去世兩年,遺願曝光身背罵名?喪葬習俗還他清白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在美國去世,去世兩年後,李詠仍被網友抹黑,遭到了部分網友的痛罵,身背莫須有的罵名。近日,網上突然出現多篇關於李詠遺願的文章,稱李詠在去世前曾拉著妻子哈文的手,留下遺願將他葬在美國,別把他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
  • 最後一位妻子李淑賢:溥儀有我很幸福,但我死後不願和他葬在一起
    從古至今雖有很多夫妻經歷美好愛情結合在一起,可最終貌合神離,苦撐至死都未分離,死後更不願葬在一起。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一生經歷4段婚姻,娶過5個女人。最後一位妻子李淑賢跟他過完一生,實則不過是溥儀的一廂情願。李淑賢死後不願和溥儀合葬就可見一斑。
  • 溥儀最後一任妻子去世,為何不願與丈夫合葬,聽後原因讓人寒心
    ——科林伍德(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46字,閱讀約3分鐘末代皇帝溥儀雖然結過幾次婚,但偽滿洲國滅亡後,他的妻子並沒有和他離婚,而是死了此後,溥儀接受了多年的改造,1959年特赦出獄他最後一個妻子的名字叫李淑賢
  • 長眠在嶽麓山的開國上將,富貴不忘糟糠之妻,去世35年後終合葬
    陳明仁13歲就與同鄉謝芳如結婚了,東徵之後陳明仁發跡,多有人為他介紹達官顯貴人家的女兒,但均被他堅定拒絕,陳明仁富貴不棄糟糠之妻的事,一時成為佳話。謝芳如後來也苦學文化,從一個目不識丁的童養媳,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識大體的將軍夫人。在這段美談中,除了陳明仁的一身正氣之外,謝芳如的付出同樣是讓人肅然起敬的。
  • 他拋棄家庭與情人同居20年,情人去世後卻讓親兒子為其披麻戴孝
    何慶魁終是跟妻子攤牌,與原配妻子在一起數年,始終讓他放不下的是與其志同道合的女人高秀敏。這個女人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中幫助自己,哪怕他明白這樣做可能傷害到自己的家庭,但他自己沒有辦法離開她。兩人開始相愛,不止在生活中相輔相成,只有他明白這個女人給她的是不知是這些。自始至終,何慶魁認為自己是渣男,但他不願去傷害兩個女人,他寧願自己承擔一切後果,也不願傷害兩個愛他的女人。
  • 妻子去世後他為自己立墓碑,好友說不吉利,他說:她怕黑我要陪著
    不過馬三立和妻子的愛情故事,了解的人就相對少一些了,馬三立的妻子名叫甄惠敏,妻子去世後,馬三立也為自己立了墓碑,好友都說不吉利的時候,馬三立仍然堅持,甚至給自己開起了「追悼會」,看起來很奇怪,實際上馬三立只是一直忘不了妻子。
  • 喬冠華六十歲再婚,子女堅決反對,結果全被趕出家門,後來如何?
    為拯救國家而學習  喬冠華到了日本後特別珍惜這次留學的機會,因此他一直都很老實,生怕自己犯下什麼錯誤被勒令回國。  在德國的時候,喬冠華就很關心國際形勢,因為他知道我們的祖國隨時都可能陷入危難之中,所以他開始研究軍事以及各種政治方面的東西,希望能夠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出所料,1937年全面戰爭開始,國家一時間危在旦夕,喬冠華雖身處國外卻非常著急,他當即放下了手頭的一切事情選擇回到祖國。
  •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此後到寫完《鹿鼎記》封筆,先後有將近20年的武俠創作時期,期間金庸創辦了自己的報紙,左手寫政論,右手寫小說,一步步成為傳媒大亨。其實金庸一開始是想成為外交官,但是後來被外交天才喬冠華婉拒,他的這一夢想才破碎。後來的他進入職場一直和報紙打交道,從記者當起,到成為主筆,再到媒體創辦人,和報紙的緣分相當深。
  • 大限將至,他寫情書給嬌妻:願來世做犬馬補償,轉頭囑咐與原配合葬
    第二次怦然心動正當馮亦代的心充滿痛苦四處流浪的時候,有個人悄悄走進了他的生活,她就是黃宗英。彼時,她也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在解放前他們就已經認識,得知彼此都有同樣的遭遇後,通過鴻雁傳書兩人漸漸走到了一起,還親暱地互稱二哥和小妹,他們跟年輕人熱戀一樣,一天就有兩三封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