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這首《滿庭芳》: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

2020-12-19 江一犁的讀書頻道

滿庭芳秦觀山抹微雲,天黏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清人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評價秦觀這首《滿庭芳》:「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又是一法。」這首詞,無論是寫離愁別恨,還是自傷身世,都將景與情、虛和實的關係處理得十分巧妙。

關於這首詞的創作時間與背景,說法不一。徐培均先生的《秦觀詞新釋輯評》認為該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二年,詞人離開會稽,與越地的一位歌妓離別;沈祖棻先生《宋詞賞析》則支持此詞作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貶離秘書省之際。暫且忽略這些史實性的東西,我想在這裡寫寫學完這首詞後的理解和想法。

開篇「山抹微雲,天黏衰草」句便寫得十分開闊,舉目望去,微雲半掩青山,萋萋芳草連向天際。當此情此景,或許詞人此時,心中已是思緒萬千。然而譙門邊,「畫角聲」哀厲高亢,不僅刺激著詞人的雙耳,更叩擊著他的心,將他拉回現實。

接下來「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句簡短交代歌女匆匆趕來送別。然而停徵棹、引離尊畫面的刻畫,卻不似「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直白敘述。此時此刻,臨此際,觸此景,對此人,感此情,多少舊事紛沓而現,只是無言,只能感慨「空回首,煙靄紛紛」。這回首的煙靄紛紛中,怕是不僅有兒女情長,還有個人遭際的起伏變化。

與此相對,視線遠處,詞人看到的卻是「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這幾句化用了隋煬帝詩句「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用在此處,處處可見「斷腸聲」,甚是精彩。

宋人晁補之《詩人玉屑》中評:「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遊。如『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我認為「寒鴉句」的「好言語」不僅僅精彩在以畫一般的詩句狀此情,還精彩在它與上一句「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句的某種對照性的銜接上。蓬萊舊事,煙靄紛紛,恍惚如夢,如何回首?茫茫前路,兀自望去,恰又只見斜陽脈脈,寒鴉點點,流水孤村。這一回首、一遠望所見之景、所感之情的關聯和對照,怕是更讓人斷腸。

經過上闕的鋪墊與渲染,下闕著重細緻刻畫離愁別恨。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蕭衍),羅帶本結同心,此時卻只是「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林逋)。唯有暗解香囊,聊以寄君。

此去何時見也?或是佳人的關切,或是詞人心中所感,然而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置身此際,或許詞人會發現,相對際遇而言,個人無力改變的事,怕是太多太多。人們本以羅帶結同心,最終恰是「惆悵春閨漸老,羅帶悔結同心」,往往人們希冀於見證某些長久情感、事物的東西,最終都會變成時間、際遇對其最大的諷刺。「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不勝枚舉。詞人只能感慨一句:「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另一方面,此句化用了杜牧《遣懷》中的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在詩中發洩了對現實的不滿與憤懣,秦觀化用於此,亦與上闕「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句相映襯,雖寫離情,而又不僅拘泥於兒女情長,更有身世之感。

詞中對畫面的選取非常巧妙,縱覽全篇,由遠景寫起,人的思緒亦隨之飄離;畫角聲斷,又將人拉回,聊共引離尊;淚眼相對之際,一回首、一遠望,一虛、一實,已是寫遍了心中萬千思緒。此時的基調已是渲染得十分飽滿,再去讀「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更添一份悲涼。

如果把詞與電影相關聯,下闕的描繪則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終是無言,熒幕上轉為漆黑,只聽得陣陣啜泣聲。一段空白過後,鏡頭一轉,人已在江上。高城已隱隱約約,孤村燈火點點。已經走遠了,遠了。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每讀一遍,便越能理解名家所謂「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之何為。詞人寫離情,又不僅僅局限於離情。在對離別之際短暫場景的刻畫中,詞人已經融入了對自己所處的大的時間、空間的反思。

詞人傷離別、傷身世,亦或更多是情之所感而發,並未經過後來讀者這般理性的考量。詞人寫詞在於抒其懷,讀者讀詞在於感其懷。因此,一首詞,細細玩味,便越會體會到不同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讀秦觀《滿庭芳》,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直接抒寫文人士大夫的性情懷抱,秦觀詞的另一重要內容是表現傳統詞的男女戀情,這部分詞基本上也是走著「詩客曲子詞」的道路,以雅詞的形式出現,其中常常寄託著文人士大夫的心情意緒、身世之感,並且這一點比他的前輩晏殊、歐陽修等表現得更為明顯,以至於秦觀詞的特點被概括為「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
  • 傷心人的傷心詞,淺析秦觀名作《滿庭芳》
    秦觀在詞史上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他的詞作雖受師父蘇軾的影響,書寫自我真情實感,可是又有不同,不是直接傾訴內心的苦悶與哀痛,而是另闢蹊徑,將辛酸苦水融入作品,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詞,所以情韻兼勝,自成一家。所以他詞作裡可見淚水,可見悽苦,可見無邊的愁緒,且情調異常悲苦,這都與他的人生經歷和個人的心理特徵與情感分不開。下面我們來看這首作品。《滿庭芳》: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 那個專寫情詞的秦觀,用人生的血與淚成就了北宋婉約派大家
    其三: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秦觀作詞,向來是靈心善感而寄情深微的,他對於萬事萬物的洞察力、感受力是很深的,如《浣溪沙》其一: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用字極妙,不愧為千古名篇,蘇軾都讚嘆不已
    我們知道,北宋大文豪蘇軾有「蘇門四學士」,分別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蘇門四學士雖然拜蘇軾為師,但是他們詞作的風格與老師卻大不相同,比如蘇軾的詞豪邁曠達,而秦觀的詞大多纏綿委婉,他的這首代表作《滿庭芳》便是如此。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道盡了傷心事,別離黯銷魂,聊共引離尊
    一次,他在會稽太守的宴會上結識了一位歌女,兩人相談甚歡,展開熱戀,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然而最後卻還是不得不揮手告別秦觀萬般不舍,在傷心之餘作了這首《滿庭芳》,道盡了傷心事。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 這是秦觀的一首千古名篇,其中六字讓範成大拍案叫絕,並建亭紀念
    說起秦觀,很多人都背過他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然而很多人卻對秦觀這個人知之甚少。
  • 這是秦觀的一首千古名篇,其中六字讓範成大拍案叫絕,並建亭紀念
    說起秦觀,很多人都背過他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然而很多人卻對秦觀這個人知之甚少。
  • 每日讀詩:楊廣這首小詩,是秦觀《滿庭芳》馬致遠《秋思》的靈魂
    楊廣這首詩的題目為《失題》,是後人加上去的,意思是找不到這首詩當初的題目了。還有些人將此詩加題為「野望」、「無題」等等。詩人用「寒鴉」、「流水」、「孤村」、「斜陽」等分別處於天上與地上的四個意象,渲染了秋日一派蕭瑟、凋敝景象。作足了景物鋪墊之後,最後一句人物出場,"一望黯消魂",抒發詩人面對荒蕪秋景,生出諸多人生滄桑的感慨,難免消魂。
  • 自在飛花輕似夢:正宗婉約詞人秦觀
    仿佛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他更憂傷,難怪宋代詞人葉夢得嘆他是「古之傷心人」。他就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稱讚他「有屈宋之才」,民間也給他配了一個叫蘇小妹的老婆,洞房對對聯的故事令人津津樂道。總之,是一個憂鬱的婉約詞人,名叫秦觀。在北宋初期的詞壇上,最有名的是柳永。「凡有井水處,皆歌柳詞。」但隨著詞這以語言藝術的發展,很多文人有了新的看法。
  • 秦觀一首《滿庭芳》,寫離別之苦恨,悽涼婉轉,成就千古絕唱
    嚴有翼《藝苑雌黃》有載:「程公闢守會稽,少遊客焉,館之蓬萊閣。一日,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因賦長短句,所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是也。」而秦觀正是於同年春季,前往會稽訪其祖父承議公與叔父秦定。郡守程公闢對秦觀厚禮相待,邀之暫居蓬萊閣內,並有佳人為伴。
  • 秦觀這首名作滿庭芳,開頭三句便驚豔千秋,末二句同樣美極
    比如下面這首《滿庭芳》便極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後世有人評論他這首詞說,「因觀景物而思故人,傷往事且詞調灑落,託意高遠,佳制也。」此話不虛,這首詞,誠然是秦觀的佳作之一,詞以景語起,以景語終,但是卻曾曾鋪敘,表現了作者那種懷人之心緒,讀來極其動人。
  • 秦觀《滿庭芳》,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樽。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首詞今人沈祖棻以為作於宋哲宗紹聖元年貶離汴京之際,實誤。
  • 秦觀的這首《滿庭芳》,抒寫離別惆悵,因一個字的妙用成千古絕唱
    秦觀善寫離情別緒,他的一首《滿庭芳》剛寫出不久,便「盛行於淮楚一帶」,歌妓們爭相傳唱,名噪一時。這首詞寫情侶告別場景,堪比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罇。
  • 《滿庭芳》佳作之二:秦觀、周邦彥等名家創作的三十首作品
    滿庭芳·碧水驚秋【宋代】 秦觀碧水驚秋,黃雲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 《滿庭芳》是秦少遊足以自矜驕人,讓人目眩的一塊金字招牌
    秦觀雖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詞風卻迥異於蘇軾。蘇為豪放派領軍人物,詞風豪邁雄健,如大江東去,一瀉千裡;秦詞婉約細膩,如深谷幽蘭,香遠益清。對秦觀的這首代表作,東坡先生的心情似乎有點矛盾。一方面,他非常欣賞這位大弟子的「山抹微雲」句,稱秦為「山抹微雲君」;另一方面,對秦少遊的詞風,東坡先生卻頗不以為然,曾譏消道:「不意別後,公卻學柳七詞。」
  • 觀宋填詞110 魯逸仲這首詞 和秦觀《滿庭芳》相似到如同雙胞胎
    前言《宋詞三百首》雖然沒有《唐詩三百首》地位那麼高,但也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這本書收錄了宋代詞人八十八家,詞三百首。其中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名字叫做魯逸仲。魯逸仲僅有一首《南浦》被錄入,不過這首詞向來被評價很高,被認為可與秦少遊的作品媲美。恰至冬至,順便欣賞一下他的詠梅詞《水龍吟》,也是詠物詞中的佳作。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豔詞,只是開頭8個字,便足以流芳詞史!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滿庭芳·山抹微雲》,便是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豔詞。《滿庭芳·山抹微雲》是秦觀的代表詞作之一。這首詩主要描寫了他與越地一位歌伎的戀情。雖然是寫豔情,但秦觀在詞中還融入了仕途不遇,前塵似夢的身世之感。在眾多豔詞中,秦觀的這首可以說是別具一格。只是詞的開頭8個字,便出語新奇,別有意趣,足以流芳詞史。
  • 秦觀的另一首《滿庭芳》,寫傷離懷舊,經典之作
    之前的文章裡有說到,秦觀因為《滿庭芳·山抹微雲》而被稱作「山抹微雲君」。他還有另一首《滿庭芳》寫傷離懷舊。,也是極好的作品。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也是作者心境的體現。第四句,洞房:並非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洞房,其最初的意思就是深邃的房間,後引申為夫妻的婚房。而「洞房人靜」正用來襯託作者的不靜,詩詞裡常有這種用法。第六句,點明時節,重陽將近。砧杵:古代的搗衣工具。古時,九月要製作寒衣,謂之授衣。「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這句化用了李益的詩「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只有心懷故人,才會有這樣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