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四十九日·祭》劇情改動 神父和玉墨都變了

2020-12-10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書娟還是書娟,神父和玉墨都變了

  《四十九日·祭》是小宋佳和張嘉譯繼《爺們兒》後二度合作。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電影版中佟大為飾演的李教官,這次改回原著中的軍官戴濤,並由胡歌接棒,他將與小宋佳展開一段精神之戀。

  黃志忠飾演影版中曹可凡的悲情漢奸一角,曾與玉墨有過一段虐戀。戰爭打響,為了女兒,放下尊嚴,為日本人辦事。

  昨日,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舉行首播發布會,該劇講述了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49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在導演張黎看來,「四十九日」揭示了生命的意義:與其屈辱活著不如尊嚴死去。本劇將於12月1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四十九日·祭》由嚴歌苓親自編劇,張藝謀電影版中「書娟」扮演者張歆怡也將在電視劇版中繼續出演這一角色,更完整的劇情也讓書娟完成了從學生到軍人,從陰鬱問題少女到大屠殺見證人的蛻變,不過電視劇的核心還在張嘉譯、小宋佳出演神父法比和玉墨身上,這兩個角色比起電影版,改動更大,也更接近原著。

  張嘉譯 潑皮神父蛻變記

  張嘉譯此次在《四十九日·祭》中飾演中國神父法比,自幼被老神父收養在教堂,卻不信神,是個不折不扣的「入世」之人,有著小人物的精明和狡黠。他貪酒、好賭。但戰爭和南京大屠殺改變了一切,也激活了他的正義感和責任心,讓他蛻變為一個英雄。

  在張嘉譯看來,法比非常像拉貝和辛德勒,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5萬中國百姓的生命;辛德勒作為一位德國商人,利用金錢和智慧在二戰中保護了上千名猶太人。而這兩個人物不同的是,法比本身就是中國人,更具有那個時代小人物豁出去的潑皮相,「從不靠譜的混球到教堂的主心骨,從聽到槍聲就哆嗦的膽小鬼成長為一個保護女人,頂天立地的男人,變化非常大,演起來過癮。」

  小宋佳 亂世女情歸何處

  用導演張黎的話來講,飾演玉墨的小宋佳在劇中詮釋了一個亂世女人的風情與風骨。劇中,小宋佳不僅與張嘉譯聯手演繹了一對從相斥到相知的「亂世佳人」,還與胡歌、黃志忠有不少感情戲。

  導演張黎表示,玉墨是個有魅力、有故事的女人,她的多情不是狗血,而是感動,「通過她的感情線,我們可以看出整部劇的脈絡,深刻地看到戰爭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摧毀。和法比從排斥到相知,和舊情人孟先生、國民黨軍官有情感糾葛。地位、戰爭、死亡毀了玉墨的愛情,也讓她在絕境中真切感受到情感的撫慰,充滿力量地活下去。」

  ■ 影視版最大不同

  玉墨倖存

  作為原著作者,嚴歌苓此次以電視劇篇幅表現《四十九日·祭》,內容上也更加豐富。她表示《四十九日·祭》增加了「前史」和「後史」,人物故事上也有一些改編。比如玉墨也沒有凋零而是作為戰後倖存者參與了大屠殺清算,而女學生書娟也比電影版更陰鬱,並且增加了她和父親的親情故事。「總體上,劇版更接近原著,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得到了最完整、最虐心的表現。」

  張黎表示:「《四十九日·祭》概括來說,就是幾個男人為了身後各自的女人一個個去死的故事。我們希望打撈歷史,在大悲劇中挖掘生命的本質,真實還原人性的選擇和情感力量。」

相關焦點

  • 《四十九日·祭》湖南首播 張嘉譯首演潑皮神父
    電視劇《四十九日?祭》將於12月1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導演張黎攜演員張嘉譯、宋佳、黃志忠、張歆怡等演員亮相為該劇造勢。 李成 攝改編自《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今日舉行湖南衛視首播發布會。張嘉譯、宋佳再次合作,演繹亂世中的潑皮神父和風塵女子。
  • 《四十九日·祭》中的美女帥哥都有誰?
    《四十九日·祭》中的美女帥哥都有誰?《四十九日·祭》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來看下劇中演員都有誰吧!宋佳飾演玉墨宋佳,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女演員,《四十九日·祭》中飾演玉墨,她敢愛敢恨,卻又柔情中不失剛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義而令人難忘的奇女子。玉墨不會說英語,她沒有「凋零」而是作為戰後倖存者,參與了大屠殺的清算。作為秦淮河的頭牌,玉墨有著不一般的膽識和心性,其情感歷程也更為曲折。
  • 導演張黎談《四十九日祭》:導演與劇本是翻譯
    但他也坦言,電視劇版與電影版相比改動頗大,也有更大的空間塑造豐富人物。   >>談初衷   忘記屠殺就等於再次屠殺   《四十九日祭》還原了1937年12月南京那段不堪回首的災難。談及《四十九日祭》名稱的由來,張黎說:「南京大屠殺經歷了42天,我們的劇本是從大屠殺開始前的一周開始敘述,所以加起來是49天。」   拍攝過程中,張黎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場罪行清算的戲,「劇本中沒有這場戲,後來經過我們的反覆商議才決定加上。在那段浩劫中,死去的人是不幸的,活下來的人也完全被毀,他們的一生都活在戰爭和死亡的陰影下,這種傷痛是我們所無法體會的。
  • 《金陵十三釵》與《四十九日·祭》有什麼不同?
    電視劇《四十九日·祭》名字起得十分古怪,一點也不商業,但的確飽含寓意。四十九日指的是南京淪陷後日軍屠城六周,再加上故事發生前的一個星期,正好是四十九日,而七七四十九天在中國傳統中,也是人去世後靈魂得以超度的節點;祭,祭奠亡者。
  • 《四十九日·祭》曝劇照 張嘉譯神父造型曝光
    史詩巨製《四十九日·祭》將於12月1日登陸湖南衛視。昨日片方首度曝光劇照,劇中飾演中國神父「法比」張嘉譯情緒多重,飽滿而極具張力。 網易娛樂11月26日報導 由張黎執導,張嘉譯、宋佳主演,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史詩巨製《四十九日·祭》將於12月1日登陸湖南衛視。
  • 四十九日·祭
    原標題:四十九日·祭   標籤:  導演:  主演:  簡介:  本片以南京大屠殺這場浩劫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普通的南京民眾,一群手無寸鐵的男人和女人,在這個城市歷史上最為嚴酷寒冷的四十九日裡,在不見天日的民族危亡之際,勇敢地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 《四十九日·祭》首爆劇照 張嘉譯演神父(組圖)
    《四十九日·祭》首爆劇照 張嘉譯演神父(組圖)2014-11-26 15:48:33來源:???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昨日,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史詩巨製《四十九日·祭》爆出官方海報,由張嘉譯、小宋主演。
  • 《四十九日祭》胡歌命運堪憂 跪求文章手下留人
    十年過去,胡歌不斷超越自我,在湖南衛視熱播的史詩巨製《四十九日祭》中顛覆出演鐵血狙擊手戴濤,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內在氣質都令人耳目一新。隨著該劇熱播,戴濤的命運也牽動著無數粉絲的心。  後勁十足 《四十九日祭》硬漢胡歌奪眼球  改編自著名小說《金陵十三釵》、導演張黎與編劇嚴歌苓強強聯手、集結三帝一後的豪華演員陣容、斥資1.2億……站在這些大數據的肩膀上,《四十九日祭》開播之時便備受矚目。
  • 《四十九日·祭》:歷史在場與藝術面對
    【尖鋒話題】  可以看出,在面對歷史的再現和藝術的演繹,導演和編劇由此所表現出來的欲言又止、欲說還休和欲罷不能的一點猶豫、小心以及善意的改編。儘管如此,《四十九日·祭》依然是一部好戲,它起碼以強烈的在場感讓我們正視那場殘酷的戰爭和戰爭中的我們自己。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歷史上抹不去的痛和恥辱。
  • 四十九日祭劇情介紹1-30集分集劇情
    洋人神父焦急不安來到教堂門口向阿顧打探神父法比的去向,法比正在進入南京城的道路上,由於汽車拋錨無法行駛,法比焦急不安在路上四處尋找可以幫推車的人,百姓們顧著逃命沒有心思幫法比推車,法比只得將希望寄托在軍官戴濤身上,戴濤顧著執行任務沒有心思理睬法比,法比陪起笑臉跟戴濤打招呼,戴濤不堪煩惱掏出手槍對準法比的腦袋,法比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不敢再說話,戴濤警告法比不要再煩他,否則他就一槍打死法比
  • 《四十九日祭》紅綾獲贊 孫翌琳飆戲宋佳遭掌摑
    孫翌琳飾紅綾  搜狐娛樂訊 挽著軍官的手臂,翹臀一扭一扭,頭髮燙成了時髦的小卷,還有那身花哨的旗袍下是她姣好的腰身曲線……這是《四十九日祭》紅綾的出場。在張黎鏡頭下,紅綾無論是眼神還是言行都洋溢著別樣的風情。
  • 四十九日祭24集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1-46大結局演員表
    四十九日祭24集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1-46大結局演員表  四十九日祭演員表  小宋佳 飾玉墨:秦淮河畔頭牌  張嘉譯 飾 法比:教堂神父  胡歌 飾 戴濤:陸軍少尉,鐵血硬漢  黃志忠 飾 孟繁明  張歆怡 飾 孟書娟  文章 飾 日本軍官:日本軍官  黃品沅 飾 李全有  張可佳 飾 豆蔻  馬浩博 飾 王浦生  孫翌林 飾 紅菱
  • 四十九日祭47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1-48大結局
    四十九日祭47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1-48大結局  四十九日祭演員表  小宋佳 飾 玉墨:秦淮河畔頭牌  張嘉譯 飾法比:教堂神父  胡歌 飾 戴濤:陸軍少尉,鐵血硬漢  黃志忠 飾 孟繁明  張歆怡 飾 孟書娟  文章 飾 日本軍官:日本軍官  黃品沅 飾 李全有  張可佳 飾 豆蔻  馬浩博 飾 王浦生  孫翌林 飾 紅菱  四十九日祭
  • 《四十九日·祭》胡歌登場戳淚點 不是表演是體驗
    原標題:《四十九日·祭》胡歌登場戳淚點 不是表演是體驗    為紀念12.13第一個國家公祭日的抗日大劇《四十九日·祭》昨晚在湖南衛視首播。劇中飾演守城軍官戴濤的胡歌一登場,因為一段臺詞直戳觀眾淚點。
  • 《四十九日祭》張黎拍「南京」求真不求新
    張黎認為,《四十九日祭》講的是一個「生存」的故事,在災難面前空談大義總顯得蒼白,當她們努力「活著」的欲望被侵略者輕易地打碎,這種「難」與「易」會更讓人明白這場浩劫的殘酷。   採訪中,張黎反覆強調一句話:「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這是巴爾扎克的態度,也是我創作《四十九日祭》的態度。」
  • 四十九日祭電視劇41-43集 全集劇情1-49分集介紹大結局
    劇情梗概: 《四十九日·祭》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由光線傳媒和湖南衛視聯合出品。 演員表 小宋佳 飾 玉墨 秦淮河畔頭牌 張嘉譯 飾 法比 教堂神父 胡歌 飾 戴濤 陸軍少尉,鐵血硬漢 黃志忠 飾 孟繁明 張歆怡 飾 孟書娟 文章 飾 日本軍官 日本軍官 黃品沅 飾 李全有 張可佳 飾 豆蔻 馬浩博 飾 王浦生 孫翌林
  • 《四十九日祭》熱播 導演張黎:太多慘劇不忍直視
    原標題:「太多慘劇不忍直視 太多救贖讓人感動」   根據嚴歌苓原著《金陵十三釵》改編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12月初開播以來引發強烈關注。該劇導演張黎近日接受記者郵件採訪,他引用巴爾扎克的一句話表達自己拍攝《四十九日祭》的心情——「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他說,希望能有更多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視作品出現。
  • 《四十九日祭》導演張黎:不要為你的麻木找藉口
    原標題:《四十九日祭》導演張黎:不要為你的麻木找藉口   《四十九日祭》是一部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的電視劇,「太沉重」、「太血腥」、「不敢看」等說法不絕於耳。  對此,張黎回應「不要為自己的麻木找藉口」,「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 《四十九日祭》12月將播 眾主演「靈魂」重建
    《四十九日祭》1.2億打造民族自救劇   湖南衛視紀念12.13第一個國家公祭日的熱血鉅制抗日風暴《四十九日祭》,將於12月1日隆重開播。為原汁原味地呈現小說深刻而悲憫的人文情懷,《四十九日祭》的劇本由嚴歌苓親自操刀。劇中,倖存者無望而絕然的抗爭猶如「困獸之鬥」,對歷史的個體化解讀讓南京大屠殺的悲劇意味更顯濃重。   《四十九日祭》白描式手法再現災難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在接下來的6周內,有20萬以上甚至30萬以上的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