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孟浩然》李白

2021-01-15 綜藝大觀園




《贈孟浩然》[唐代]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此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此時他常往來於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


我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高山似的品格怎麼能仰望著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


注釋: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稱。

風流:古人以風流讚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採,善詞章,風度瀟灑,不鑽營苟且等。

紅顏句:意謂從青年時代起就對軒冕榮華(仕宦)不感興趣。


醉月頻中聖:曹魏時徐邈喜歡喝酒,稱酒清者為聖人,酒濁者為賢人。中,動詞,本應讀去聲,但此處需讀平生才合律。


迷花:迷戀花草,此指陶醉於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是詩壇上的一段佳話。二人彼此結識,固然不乏飲酒唱和、攜手邀遊的樂趣,但是至為重要的,則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諧一致,尋求靈性飄逸的同伴和知音。這首詩就是二人友誼的見證。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吾愛」二字,親切摯懇,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敬愛慕之情。「孟夫子」,點出所愛之人,扣緊題目。孟浩然比李白長十二歲,年歲既長,襟懷磊落,生性瀟灑,詩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欽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稱。「風流」指浩然瀟灑清遠的風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學才華。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作者刻畫了一幅高人隱逸圖,勾勒出一個高臥林泉、風流自賞的詩人形象「紅顏」對「白首」,當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長的人生旅程,「軒冕」對「松雲」,則象徵著仕途與隱遁,象徵著富貴與淡泊.前者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一邊是達官貴人的車馬冠服,一邊是高人隱士的松風白雲,浩然寧棄仕途而取隱遁,通過這一棄一取的對比,突出了他的高風亮節。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紅顏」句與「迷花」句,「兩聯意頗相似」,其中運用「互體」,耐人尋味:「棄軒冕」、「臥松雲」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這樣寫,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搖曳錯落之美。詩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見斧鑿痕跡。如「中聖」用曹魏時徐邈的故事,他喜歡喝酒,將清酒叫作聖人,濁酒叫作賢人,「中聖」就是喝醉酒之意,與「事君」構成巧妙的對偶。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聯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進一步升華。「高山"一句用了《詩經·小雅·車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後來司馬遷又在《孔子世家》中用來讚美孔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體化了,但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嘆,只能在此向他純潔芳馨的品格拜揖。這樣寫比一般地寫仰望又翻進了一層,是更高意義上的崇仰,詩就在這樣的贊語中結束。


溫馨提示:《綜藝大觀園》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贈孟浩然》李白
    《贈孟浩然》李白吾愛孟夫子"夫子",詩人對孟浩然的尊稱;"紅顏",指年輕少壯;"軒冕",古代官吏出行時的車轎傘蓋;"頻中聖",頻頻酒醉;"高山"句:引詩經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達對孟浩然的崇敬之情;"徒此",惟有在此;"揖清芬",向孟浩然的高風致敬。
  • 李白詩歌《贈孟浩然》淺析賞評,作者,潭影(單明錄)
    李白詩贈孟浩然李白詩歌《贈孟浩然》淺析賞評,作者,潭影(單明錄)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李白詩贈孟浩然李白運用比喻的筆法,把孟浩然貼切地比作高不可仰望的山。李白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大家,其才其名遠勝於孟浩然,用高山來比喻他人,這即能表達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也表現出來李白的謙虛有度。李白的性格與孟浩然有很多類似的接近,他們都有著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在詩歌創作中,能把這種對自然的風景的情感融入詩中,就使整首詩歌超脫世俗,猶如一縷清風徐來,清新而雅致。
  • 李白這首《贈孟浩然》,毫不保留地表達了對孟浩然的傾慕和讚美
    《贈孟浩然》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年期間,李白居湖北安陸,他經常到襄漢地區遊玩,就是在這個時期,李白結識了比自己年長12歲的孟浩然,更因為仕途多難的相似遭遇,二人成為忘年之交,經常一同飲酒作樂,共同出遊。李白對孟浩然的人品、詩歌和風採十分仰慕,這一首《贈孟浩然》中就毫不保留地表達了對孟的傾慕和讚美。
  • 李白為什麼如此敬重孟浩然?一首《贈孟浩然》告訴你答案
    李白的一生雖然仕途不順,但是卻結便當時天下好友,李白與賀知章是忘年之交,與元丹丘是志同道合的知己,與杜甫和高適也曾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對於終生布衣的孟浩然,李白則充滿了崇敬之感。在公元727年到736年期間,26歲的李白暫居在湖北的安陸,途徑陳州時結識了李邕,由於他經常來往於襄漢一帶,在此期間結識了他一生中更重要的人,也是他的偶像:孟浩然。
  • 贈孟浩然古詩翻譯 贈孟浩然詩意思
    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代傑出詩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李白寫了一首詩名為《贈孟浩然》,大家知道這首詩的內容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譯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贈孟浩然》  唐·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 李白贈詩孟浩然,表達什麼意思?結尾兩句含義深刻
    但是他們兩個人有點特別,雖然友情深厚,但是只有李白給孟浩然寫詩,孟浩然卻沒有回贈,這種情況恐怕在詩友中是很少的。這當然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孟浩然要大李白十二歲。而且孟浩然品行高潔,不只是一個隱士,還有顯赫的詩名,他的山水田園詩和王維已經齊名了。而這時李白還剛出茅廬,沒有名氣,孟浩然的這些成就正是他李白在孜孜以求的。
  • 唐詩三百首|《贈孟浩然》李白
    《贈孟浩然
  • 李白寫給孟浩然的一首贈詩,寫得非常經典,看看你讀過了沒有?
    李白與孟浩然那都是唐詩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而且他們兩個友情,那也是世人皆知,為此李白還寫過詩作給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那便是他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信大家對於這首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這首詩也是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時所作,當時孟浩然去揚州,李白非常的傷感,於是便寫下了這首流芳千古的送別詩作
  • 《贈孟浩然》:豪氣沖天的"謫仙人"李白,原來也搞塑料花社交
    在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中,《贈孟浩然》、《送孟浩然之廣陵》情感強烈,藝術成就突出,被列為千古佳作,供人們學習。李白一生十分高傲,很少會在詩文中對人大肆讚美,但這兩首對孟浩然卻很推崇。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在孟浩然現存的200多首詩歌中,並沒有看到孟浩然給李白的酬和詩,也沒有看到關於李白的任何字眼,這於理不合呀!公元740年,孟浩然去世,公元745年王士源就及時編纂了有關他的文集,雖然詩文有缺失,但&34;。當時李白已經如雷貫耳,如果孟浩然有涉及李白的詩歌,編寫者應該不會漏收,畢竟能和&34;攀上關係,可以增加傳主在文壇的曝光率。
  • 文人軼事:李白與孟浩然的關係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一生未入仕。李白(701年-762年),李白比孟浩然小12歲,因而李白一直認為孟浩然是自己的前輩詩人。李白與孟浩然第一次相見是李白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中,特地去拜訪他。
  • 杜甫愛慕李白,李白愛慕孟浩然,孟浩然愛慕王維
    《冬日有懷李白》:寂寞書齋裡,終朝獨爾思。《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做夢都想李白,《夢李白》: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在杜甫的心目中,李白是如此的才華橫溢,是如此的天下無敵,《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贈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 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首先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李白,李白天性瀟灑,最為不羈,流傳下來許多古詩,像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多麼的豪情大氣,也讓我們大家所喜愛。我們讀過許多古詩以及一些故事都知道,對於「詩聖」杜甫來說,李白正是他的偶像,他深深地喜愛著李白,一生為李白作詩有十首之多,有《冬日有懷李白》、還有《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
  • 李白、杜甫、孟浩然簡述
    李白,作大唐極具代表性的的詩人,當然深受追捧。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大唐另一個偉大的詩人杜甫。杜甫作為李白的資深迷弟,光是特地為李白寫的詩就有十幾首。如《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簡單來說就是杜甫一年四季都在想念李白。
  • 唐詩解讀:《聽蜀僧濬彈琴》,《贈孟浩然》出自李白的溢美之辭
    唐詩解讀:《聽蜀僧濬彈琴》,《贈孟浩然》出自李白的溢美之辭李白也曾是一位風雅之人,他不是只喜歡喝酒,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白的一首詩歌《聽蜀僧濬彈琴》,來一睹李白與高僧之間的情誼吧!接下來第二首是李白對另一位偉大詩人的由衷讚美。那就是《贈孟浩然》。這首詩一開始便直接表達自己的心意,大聲呼出我最喜歡孟夫子了,他的風流雅趣文明天下呀!確實是,孟浩然才華出眾,心境淡泊之人,李白對他的人品和才華十分欣賞,於是就作了這首詩來讚美自己所傾慕之人孟浩然。
  • 李白為什麼那麼喜歡孟浩然?
    李白寫孟浩然的詩很多,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贈孟浩然》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作者: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那麼李白為什麼那麼喜歡孟浩然?
  • ​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那麼李白又愛著誰呢,李白也寫過許多贈友人的詩句,但是從《贈孟浩然》中能夠看出,李白是愛著孟浩然的,而且這個喜愛之情不是後人推測出來的,是李白在詩中直接表述出來的,第一句就是「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而且還誇了孟浩然整整一首詩。
  • 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王維誰也不崇拜
    贈孟浩然【作者】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賀知章說李白「莫非太白星精耶」,李白到處跟人炫耀:賀監誇我是謫仙人呢。杜甫一個勁兒誇李白,也沒見李白拿去曬。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寓居安陸。李白不赴杜甫的邀約,倒是專程跑到襄陽去拜訪孟浩然了。不料孟浩然已外遊,李白沒見著。
  • 李白《贈孟浩然》:一個顛倒黑白的笑話
    難為李白好意思在這裡睜眼說瞎話。把孟浩然誇得天花亂墜,簡直才能直追孔明伊尹,品德高尚比肩聖人。都說歷史是位小姑娘,想怎麼妝扮就怎麼妝扮。可李白在孟浩然都還沒成為歷史的現實中,就開始急心火燎的為其歌頌生平,吃相是不是太難看了點?話說在孟浩然並不算太長的一生(689—740,活了51歲),他不是在求仕,就是在求仕的路上。
  • 唐詩的脈絡之:李白與孟浩然
    前言:李白與孟浩然。有很多詩的酬贈。歷史對孟浩然的評價:殷璠《河嶽英靈集》:浩然詩,文採豐萁,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體。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一味妙悟而已。後於襄漢遇李白,結為好友。這時李白25歲,孟浩然37歲。
  • 詩風詞韻 贈孟浩然
    贈孟浩然   [唐]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