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選自丨頭條號「去讚賞 」
第73屆雨果獎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
劉慈欣獲獎感言:「我讀過許多雨果獎得主的作品,有些有中文版,有的則不得不去閱讀原著,翻譯作品總是在跨越兩個不同的文化和時空。
雨果獎由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主辦,在每年的世界科幻大會(Worldcon)上頒出,用來獎勵過去一年內出版的優秀泛幻想類小說以及其他相關創作。要知道,始創於1953年的雨果獎(Hugo Award)是美國兩大泛幻想類(SF&F,科幻與奇幻)文學獎項之一——另一個是星雲獎(Nebula Award),簡單來說,就大致是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獎了。但你知道大劉拿到這個獎有多曲折麼?
■□
未能提名
但是,僅僅在不到四個月前,我們還在為它未能進入提名而悲傷。
事情源於一個叫「悲傷小狗」的拉票組織,他們認為雨果獎因為某種奇怪的「政治正確」而大幅偏向於少數族裔、女性,這讓他們這些偏保守的人很不爽,他們自稱是「科幻文學右派」。於是,右派科幻作家於2013年發起了「悲傷小狗(Sad Puppies)」行動,列出了符合右派審美觀的作品提名表,並號召持類似政治觀點的世界科幻協會會員參照這份列表投票。
鑑於雨果獎是由世界科幻協會會員投票提名的,而這個會員只要有國際信用卡掏個幾百塊錢就能註冊,每次參與雨果獎投票的世界科幻協會會員並不多,比如今年的提名輪總共只收到了2122張有效選票,而這已經是歷史最高了。這麼小的投票總量和獲取投票的低門檻,意味著一旦有人開始惡意刷票,很容易影響提名結果。所以「悲傷小狗」一直很成功,《三體》成為了這種鬥爭的犧牲品。4月份公布提名名單的時候,本屆「小狗行動」顯得相當有戰鬥力,有網友發現17個獎項共85個提名中,有61個與「小狗運動」一致。於是,好好的一個文學獎,變成了撕逼大戰。
■□
神奇反轉
但好在美國主流社會和科幻界對這種行為並不是沒有聲討。大家覺得這樣一個聲名卓著的獎項,被極端政治觀點和不上檯面的操作手段所控制,顯然對該獎是一種侮辱。
《三體》因為「悲傷小狗」的行動本來未能入圍最終投票名單的,但因為有兩位作者主動從2015年雨果獎最終投票名單中撤回了自己的作品,所有有兩部作品遞補進了最終投票名單,《三體》作為最佳長篇獎的候選作品,才得以入圍最新的2015雨果獎投票名單。不得不說是一次神奇反轉。
其實這兩位主動退出的作者,也是以此表示對「悲傷小狗」的抗議。
馬爾科·克勞斯(Marko Kloos)還在得知《三體》獲得遞補後,發布了微博祝賀《三體》和大劉。
大意是,「說實話,我真想不出有哪部比《三體》(TBP,the Three-body Problem)更讓我想在候選名單上看到的作品了。祝大劉小劉一切順利!」
第二條:「我真是形容不出《三體》撞進最佳小說提名名單裡我有多開心,太實至名歸了。」
■□
最終獲獎
好在三體成功拿下最佳長篇故事將,很想感謝這位兄弟,你可以瞑目了。
北京時間8月23日12時,雨果獎開始頒獎,下午一點左右出爐最重磅的長篇故事獎,成為第一部奪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品。
大劉果然還是以一人之力,把中國科幻拉到世界水平。除了點讚和點讚,小編完全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對了,還要特別感謝下《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老爺子,他在之前曾經預測:「我認為《三體》會成為第一部奪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品。」
長按二維碼,勾搭頭條君
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丨今日頭條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