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名雨果獎 為何《三體》這麼受外國人歡迎?

2020-12-17 中華網文化頻道

【中華網文化頻道綜合】當地時間4月4日,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公布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入圍。

這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摘下雨果獎,劉慈欣實現了亞洲人在這一獎項上的零突破。

如果大劉此次再度折桂,將是中國作家連續三年獲得這一獎項。

《三體Ⅱ·黑暗森林》2016年也被中國科幻迷寄予厚望,然而卻未能入圍雨果獎,就此,有些讀者認為是換了譯者的緣故。《三體》在英語文學界打開市場,除了小說本身優秀,還得益於非常熟悉中美文化的譯者、美籍華人劉宇昆,此前他自己的小說《手中紙,心頭愛》曾獲雨果、星雲兩大科幻獎項。

此次《三體Ⅲ:死神永生》譯者換回劉宇昆,會在本屆雨果獎上有怎樣的表現也令人期待。

《三體》自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連載,2010年11月,第三部小說出版。這三部小說把科幻這個在中國比較邊緣的類型文學帶入大眾視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曾評價說:「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譯介到國外之後,也有不少名人喜歡《三體》。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知名學者齊澤克都曾表示過喜歡這部小說。

2017雨果獎最後的投票程序將於本周開始。而最終獲獎者名單將於2017年8月11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第七十五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公布。

科幻小說界的「奧斯卡」星雲獎到底有多牛?

星雲獎誕生於1966年,是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頒發的科幻奇幻藝術年度大獎,因為它的獎盃為鑲嵌在螢光樹中的螺旋狀星雲,所以大家稱之為「星雲獎」。「星雲獎」共設五個獎項,分別是最佳長篇小說,最佳中篇小說,最佳中短篇小說、最佳短篇小說、最佳劇本。另外,它還會不定期地拋出特別大師獎(獎勵為科幻做出終身貢獻的作家)、名譽退休獎(主要針對老作家)、布拉德伯裡獎(獎勵優秀科幻編劇)。星雲獎可以說是科幻小說界的奧斯卡,得了「星雲獎」,就說明你在全球的科幻小說界都能夠穩穩地佔一席之地。

讓我們來看看獲過星雲獎的牛逼作品吧!《沙丘》《黑暗的左手》《環形世界》《安德的遊戲》等在科幻界一直響噹噹的書名,都曾是星雲獎的獲獎作品。好吧,如果這些作品專業性太強的話,《指環王》三部曲、《哈爾的移動城堡》和《潘神的迷宮》這些作品總聽說過,讀過,看過吧!

我們都知道,英美科幻文學一直比較發達,這有很多原因,比如說科幻雜誌和圖書大量出版,讀者持續不變的興趣和愛好,作家隊伍的相對穩定,以及影視藝術的強勢介入等等。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關科幻獎項的設立,比如說我們今天提到的,被世界公認最具權威和影響的科幻大獎星雲獎和雨果獎。正是這樣的獎項設立,使得科幻創作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終將使得更多的優秀作品問世。

《三體》好在哪裡:美國人為啥喜歡它?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銷量在全球已經超過2萬冊,一度在亞馬遜的「亞洲圖書首日銷量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並登上「2014年度全美百佳圖書榜」。在美國最權威的亞馬遜圖書排行榜的幻想類文學中,《三體問題》曾經衝到第30名,雖然這並不是一個顯眼的名次,但對於華語文學翻譯到國外的作品來說,還是頭一回。

《三體問題》出版前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商周刊》等進行了一系列報導。《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三體問題》不但引人入勝,而且充滿奇想,並結合了一些人曾不得不面對的人類體驗。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曾獲得二十八次雨果獎提名並獲獎五次的著名科幻小說作家Mike Resnick看過後不吝溢美之詞:「《三體》擔當得起任何讚譽,它是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

那麼,《三體》是怎麼收穫這些讚譽的呢?

《三體》剛登陸美國時,《紐約時報》曾報導稱這本書「可能改變美國科幻小說迷的口味」。在劉慈欣看來,《三體》更多瀰漫著上世紀30至50年代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復古味,「可能西方讀者看膩了那種特別前衛、現代的科幻小說,想要回歸下傳統」。

除了作品風格備受歡迎,劉慈欣認為西方讀者能夠接受這部作品還因為科幻小說的世界性。「《三體》就是一部比較標準的科幻小說,不是一本很有中國特色的書,它所描述的問題是全人類所要面對的危機,特別是第二本和第三本。其中的主角雖然是中國人,但並不是作為一個民族來呈現的,而是把中國人作為人類的一部分來描寫的。」 《三體問題》只是《三體》系列小說的第一部,嚴格意義上只交代了故事背景,就已經受到西方如此多的認可。

「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劉慈欣絲毫不擔心西方讀者會有閱讀障礙,「而且科幻小說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文學來說很好翻譯,儘管有很多專業的名詞,但這些詞都是科技名詞,本來就是從英語來的。不像比如莫言的作品,有些文字是純粹本土化的東西,很難用英文表達。」

此外,優秀的翻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原作者劉慈欣最滿意的就是譯者劉宇昆對其小說從故事到語言的忠實保留。「最可貴的一點是,劉宇昆本身也是位科幻小說作家,但是他翻譯我的小說完全沒有他自己的語言風格,特別像我的語言風格。」劉慈欣概括自己的語言特色就是「特別平實」,不注重文字的華麗,「一切的表達都是為了把故事表達清楚,儘量使語言透明,能夠讓讀者忽略我語言的存在而直接看到我想闡釋的東西,這是我努力想要做到的一點。」

中國科幻文學現狀:沒有基石的空中樓閣

一些評論界人士認為,這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長篇被西方出版界關注並接受,本身就是一個大事件,它至少扭轉了海外對中國科幻文學的全然陌生感。「這是首部中國科幻長篇小說入圍『星雲獎',不管結果如何,劉慈欣都創造了歷史。」《科幻世界》雜誌副總編姚海軍認為,能入圍「星雲獎」說明國外越來越關注中國的科幻作品,以前國內外的科幻作品交流都是單向的,都是我們看外國的東西,現在中國的科幻小說能受到國外讀者的關注,會逐漸更新他們對中國科幻作品那種陳舊的印象。

然而數來數去,中國科幻焦點總落在僅有的一位作家身上,熱議較多的也只是屈指可數的作品。

「劉慈欣打響了頭炮,但炮聲能否持續響下去,則相當考驗中國科幻小說家的整體實力。科幻文學走出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這需要一支專業隊伍作品量的累積以及創作水平的穩定性。」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教授對此很清醒。

中國的科幻「基石」尚未建好。在中國科幻文學三十幾年的發展中,作家有限,長篇小說屈指可數。在這個尚顯小眾的圈子裡,全職作者用兩隻手就數得過來。在原科幻電子雜誌《新幻界》主編、科幻研究者三豐的統計中,21世紀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科幻作者大約30人。科幻作家陳楸帆說,目前能夠持續創作科幻作品的作家不超過50人。

雪上加霜的是,科幻作家的發文途徑也不暢通。12月11日,有二十年歷史的老牌科幻雜誌《新科幻》停刊,業界一片唏噓,純科幻刊物僅剩《科幻世界》。網絡據點也屈指可數,只有蝌蚪五線譜網等三五家,不成氣候。

寫科幻的人少,看的人也少,因為它不是那麼吸引人。「現在很多作品不能引起大眾注意,是因為質量還不行,好的人物和情節不多。」吳巖說。即使讚譽最高的《三體》,其缺陷也是很明顯的。「《三體》也不是沒有缺點,」吳巖說,「構思的豐富、規模的宏大、價值觀的嚴峻,掩蓋了它的不足。但如果對它做作品分析,可以吐槽的地方也不少。」

中國的頂尖科幻作品尚且如此,遑論其他。習慣腳踏實地的中國人,何時才會抬頭仰望星空呢?或許就像網友江波在《新科幻》停刊時說的,「時間會有合適的出口」吧,我們期待著。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三體Ⅲ:死神永生》提名雨果獎
    時光網訊  當地時間4月4日,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公布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入圍。這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摘下雨果獎,劉慈欣實現了亞洲人在這一獎項上的零突破。2017雨果獎最後的投票程序將於本周開始。而最終獲獎者名單將於2017年8月11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第七十五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公布。   《三體Ⅱ·黑暗森林》2016年也被科幻迷寄予厚望,卻未能入圍雨果獎,有分析認為是換了譯者的緣故。
  • 《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為何再次提名雨果獎?
    單仁平中國80後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中短篇小說《北京摺疊》獲得了科幻界最高榮譽獎「雨果獎」,這是繼去年劉慈欣憑《三體》獲得雨果獎之後,中國科幻作家再一次獲此殊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這次力壓獲獎熱門史蒂芬·金的《訃告》,堪稱很不容易的一次勝利。
  • 劉慈欣不開心:《三體》開始被刷出提名名單,貴人相助射落雨果獎
    《三體》斬獲雨果獎,劉慈欣卻不高興,因為一開始《三體》連提名都沒進去。如果不是有同行實在看不過去,最後階段把提名讓給了劉慈欣。否則,引得上到美國總統、中到知名企業家、下到普通學生都熱愛、追捧的《三體》,根本無緣雨果獎。
  • 2015雨果獎公布:《三體》獲獎
    [摘要]2015年雨果獎結果公布,劉慈欣的《三體》獲獎。此次參評的《三體》英文版是由美國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譯出。雨果獎主辦方對騰訊文化表示,未來或許會有中文科幻小說獲得雨果獎。《三體》的英文版由美國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譯出,去年由著名的託爾出版社推出,英文版名為《三體問題》(The Three-Body Problem)。《三體》英文版一推出就受到美國主流媒體關注,並廣受好評。《紐約時報》稱,《三體》系列「有可能改變美國科幻小說迷的口味」,因為在美國頂尖科幻小說家紛紛摒棄傳統外星人入侵情節時,人們對《三體》這類黃金時代經典科幻小說的需求並沒有消失。
  • 劉慈欣《三體》奪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8月23日,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辦的2015年「雨果獎」結果最終揭曉,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不負眾望,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太空人Kjell Lindgren在國際空間站為劉慈欣頒獎。英文版翻譯者,華人科幻作家劉宇昆代領獎項。《三體》此次獲獎是中文作品和中國作家第一次在國際科幻作品大獎中獲得獎項。
  • 你知道《三體》拿到雨果獎有多不容易麼
    要知道,始創於1953年的雨果獎(Hugo Award)是美國兩大泛幻想類(SF&F,科幻與奇幻)文學獎項之一——另一個是星雲獎(Nebula Award),簡單來說,就大致是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獎了。但你知道大劉拿到這個獎有多曲折麼?■□未能提名但是,僅僅在不到四個月前,我們還在為它未能進入提名而悲傷。
  • 新京報:如何評價《三體》獲科幻雨果獎?
    原標題:如何評價《三體》獲科幻雨果獎?   美國科幻經過長期發展,現在處於各種風格的混雜期,很多作者追求文學感、文化意識,像《三體》這樣以古典主義風格構造宏大的太空史詩的作品已不多見。據說,譯者劉宇昆也並未完全拘泥於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甚至還調整加強了一些字句,使其突出了女權色彩。
  • 劉慈欣著作《三體3死神永生》再度入圍雨果獎
    【PConline 資訊】近日,雨果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其中劉慈欣的三體第三部的《三體3:死神永生》入圍, 這也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提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科幻迷必讀的優秀的科幻小說。而「雨果獎」更是被譽為「科幻屆的諾貝爾獎」。
  • 劉慈欣著作《三體3 死神永生》再度入圍雨果獎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陳健】近日,雨果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其中劉慈欣的三體第三部的《三體3:死神永生》入圍, 這也是《三體》三部曲第二次入圍雨果獎。提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科幻迷必讀的優秀的科幻小說。
  • 2015年雨果獎公布《三體》獲世界科幻小說最高獎
    《三體》作者劉慈欣8月23日,備受矚目的雨果獎在美國西雅圖附近的斯波坎市頒出。2014年第一部小說的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反響熱烈,曾獲得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提名(最終並未得獎)。   目前,《三體》 電影版的拍攝已經殺青,由張番番執導,劉慈欣擔任監製,馮紹峰、張靜初、唐嫣、杜淳等人主演。計劃定檔於2016年7月。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時光網訊  北京時間23日下午2時許,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項。       本屆雨果獎的「最佳長篇!」
  • 掌閱獨家上架《孤獨深處》 收錄雨果獎提名作品《北京摺疊》
    今年4月,中國科幻界再次傳來喜訊,第74屆雨果獎初賽結果公布,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入圍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作品《三體》獲雨果獎之後,中國科幻界的再一次奮起,也無疑讓眾多科幻作者以及科幻迷被注入了一記強心針。
  • 科幻迷很激動 外國人怎麼看《三體》?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三體》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美國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普遍認為,《黑暗森林》比第一部水平更高,故事更精彩。有意思的是,中西文化差異之下,美國編輯對大劉書中的「性別歧視」格外敏感。  三體為啥在國外這麼火?
  • 《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我喜歡《三體》,它很可能獲雨果獎
    「許多人推薦一本叫作《三體》的書,我自己還沒來得及看,不過有許多我尊敬的人都高度讚揚這本書。」5月3日,著名奇幻作家,《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終於讀完了《三體》這部中國科幻小說,並在博客中撰文談感受。他表示「我喜歡《三體》,但還不到熱愛的程度」,並認為劉慈欣的這部作品當得起獲雨果獎提名,並很有可能獲得雨果獎,而且他還很確定《三體》非常有望獲得星雲獎。
  • 《三體》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國際科幻文學獎項提名/獲獎情況Ÿ   2017年5月,《三體》德文版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獲獎結果尚未公布)Ÿ   2017年4月,《三體》英文版入圍百年星艦(100 Year Starship)2016-2017年度老人星獎(CanopusAward)提名。
  • 劉慈欣冷靜看待獲雨果獎
    北京時間8月23日下午1點多,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第73屆雨果獎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英文版第一部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他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稱,得知獲獎消息時正在睡午覺。受到「小狗門」事件影響很多好作品落選,獎項空缺,這讓大劉覺得本屆雨果獎含金量不足。
  • 《三體》之後,中國作家再奪雨果獎!兩次中國作品獲獎背後這個人功...
    《三體》之後,中國作家再奪雨果獎!兩次中國作品獲獎背後這個人功不可沒 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同志了。很多人在《三體》中記住了這一句話。
  • 外國人怎麼看《三體》(組圖)
    《三體》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美國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普遍認為,《黑暗森林》比第一部水平更高,故事更精彩。有意思的是,中西文化差異之下,美國編輯對大劉書中的「性別歧視」格外敏感。
  • 中國首位獲「科幻界諾獎-雨果獎」的美女作家 地位堪比《三體》?
    雨果獎是一個頒發給科幻或奇幻小說的文學獎。每年由世界科幻年會的參加者投票,從上年度內的作品中選出獲獎者。與星雲獎同為科幻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獎項,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2015年雨果獎結果公布,劉慈欣的《三體》獲獎,此次獲獎是亞洲作品首次獲獎,也創造了中國科幻的一個記錄。郝景芳,天津人,小說作者,散文作者。2002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6-2008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現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在讀博士生。
  • 雨果獎作品《三體》《北京摺疊》的譯者都是劉宇昆,他有什麼過人之...
    8月20日,第74屆雨果獎在世界科幻大會上揭曉,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獲得了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憑《三體》(英文版)獲獎後,中國作家第二次獲得世界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劉宇昆成家後,再次轉換了職業,成為了波士頓一名專攻高科技專利案件的訴訟顧問,這樣一來,他便有閒暇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劉宇昆在2002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至今,其小說作品已數百篇短篇,其中大部分作品集中於近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