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還有家譜嗎?

2020-09-18 混沌錄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傳承與延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責任,其間包括種族、國家、家族等。因而,每個人生來接過火炬,傾其一生使得火光璀璨,繼而又匆匆交與後人使其得以傳承延續。於火炬而言,你我皆過客。

因此,國家、種族皆有歷史,家族源頭亦可追溯。那麼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1. 姓氏

自古以來,血脈傳承與延續被視為人生的一大要事,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是因為傳承,方才有了人類腳跨歷史千萬年的延續至今。

那麼對於一個家族而言,姓氏、字輩、家譜等便是一個家族藉為傳承的火炬,正是因此歷經歲月變遷的人方能以此為根據,認祖歸宗尋其源頭。其中,姓氏乃是代表著家族血緣的符號,姓源自於祖先,而氏則使得子孫有別。所謂「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而在我國記載當中,單姓便有6931個,複姓即雙字及以上的姓高達萬餘。至于氏,則相較之下可有多層含義,如以國名為氏、以地名為氏、以姓為氏等。

兩者雖有相同之處,亦有所不同。相同之處在於皆為血脈親屬組織,而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姓所囊括的範圍更為籠統廣闊難以尋其源頭,相較之下氏或可追溯到祖先本人。

而一般每個姓氏的背後,都有著屬於它的緣由或故事。例如,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如這般一姓衍生多姓的不在少數。而姬姓作為上古大姓,由其所衍生出的姓高達411個,繼而再次衍生者不計其數。

因而,正是因為姓氏的存在,才使得一個家族的後世子孫,可以在千萬年以後,通過歷史來「認祖歸宗」。

舜帝姚氏

2. 字輩

字輩的存在是為了使同一家族之人可通過字輩來確定彼此之間的輩分,時常以類詩體或是對聯的形式存在,與此同時在其中寄予美好的祝願抑或一個家族的來歷。例如, 「國正治朝,萬事學道,本在其中,運泰有兆,願復克家,滋大長保。」便是張氏孝友堂宣統年間族譜

引申到我們生活之中,同輩之人,即兄弟姐妹各自的名字之中,常有一字相同,而這個字便是代表著一代人輩分的字輩。而因字輩的緣故亦引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卻又肅然起敬的故事。

闢如,在同一家族之中,有著不同的主脈支脈所構成,而這些不同脈系一直沿用著同一字輩,那麼便會因為婚嫁誕子的時間不同,而導致同一輩分之人年齡相差甚大。闢如,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若按照字輩來算要向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孩叫「姑姑」。如此狀況生活之中極為常見,甚至猶有過之。

不過,對於極其重視血脈傳承的中國人而言,此類情況普遍不會覺得不雅,畢竟血脈之間的歸屬感註定了輩分是極為神聖的一件事情。

3. 家譜

相較姓氏、字輩等口口相傳,家譜無疑是最為精確的實體文獻。

它記載著同宗共祖、同一血緣關係之中的人物與事跡,對於我們後世之人「認祖歸宗」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與價值,同樣對於歷史以及民俗等多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例如,古代某一家族出現一位重要人物,闢如登科及第、為官一方等光宗耀祖之時,除卻會福澤故裡、衣錦還鄉,更會修繕家譜,載入史冊等。

而在家譜之中亦往往包含著,一個家族祖先對於後人的教誨、訓誡等,將先人為人處世以及諸多方面的經驗以此傳承,幫助後人少走彎路。《顏氏家訓》便是南北朝時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其中包含著對於後人的諄諄教誨。

顏之推

而家譜的記錄方式則多是以樹狀圖的形式來記載,通過家譜我們可以逆著歷史河流而上追溯到每一位先祖,其中包含名字與事跡等,更能夠從中看出每一個時代變遷之下的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所謂家國情懷,本就註定了家與國之間的不可分割。因而,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更是把家譜與國史、方志並為一列。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同心,華夏一脈;血濃於水,葉落歸根。」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

正是因為無數家族的存在方才奠定了一個國家,亦正是一段段家族史方才凝聚成了整個中國的數千年歷史文明。

章學誠

然而,歷史變遷,時至今日,對於很大一部分人而言,他們的姓氏究竟起源於何處尚可追溯,但是字輩卻有所遺失,甚至對於許多家族而言族譜已然如若無物。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當然,沒有人會刻意的去造成這些,畢竟家譜的遺失就像是丟了親人的孩子,斷了根源的巨樹一般。究其原因,多是為時代變遷所影響,其中尤以戰爭最為主要。

戰爭的發生便意味著大批人的犧牲,同時也意味著大範圍的遷徙,而這這一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普遍會造成,一個家族之間的成員互相走散,繼而在不同的地方定居。正是因此,方才形成了我國各個地區姓氏駁雜的現狀。

那麼,你還知道你的姓氏來歷以及你的字輩嗎?家譜尚存否?若有,那麼無疑是幸運的。而對於沒有的人,不妨從歷史著手,或有所獲。

4. 「根」文化

中華兒女歷經五千年的歲月變遷,仍然可以追溯宗族之起源,銘記先人之往事,實屬不易。這在世界範圍是近乎獨一無二的。

首先,是因為我國最初便誕生出的血脈延續傳承之理念,將姓氏創造亦是將傳承的火炬點燃。

其次,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在這一期間傳承從不曾斷絕過,此乃又一幸事。

另一方面,亦是因為我國自古以來由「孝道」衍生而出的根文化根深蒂固,方才導致了後人無論行至何處,對於先祖從不敢有一日忘卻。

根生於土壤,而人亦生於大地,兩者皆自大地汲取營養,繼而開枝散葉呈繁茂之勢。因而,無論人行至何處,對於自己的「根」,始終情有獨鍾。

例如,年邁之人時常面向一石一樹傷春悲秋,他渾濁的雙目之間所看到的,又豈是一石一樹?那些藉以憑藉的事物,對於他們而言如同「文物」一般,其間歲月留下的痕跡便是他們一步步長大成人的見證。

試想昔年間,他們父母健在尚未稚童,便是同一樹下,依偎於父母懷中,那些童真稚語、父母教誨似尤在耳,然故人已逝,唯此一物「血濃於親」,陪伴他走過一生。彼時,樹已非樹,石亦非石,而是親情的寄託,是他們曾經存在的「證據」。

然而現如今,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推進便意味著的無數的地區換了「新裝」,對於許多老人而言,他們亦失去了聊以慰藉的「一石一木」。即便是對於我們年輕人而言,似乎童年時期的「遺蹟」也難以找尋。

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對於我們每個人的誕生而言,都承載著祖祖輩輩幾千年的傳承,而當我們接過祖傳的「火炬」之時,亦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匆匆過客,即便如此,亦應高舉火炬,以生命之璀璨,使此一炬光耀華夏!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文/張秀陽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後來在民族融合中,逐漸在各民族中開始出現家譜。家譜是一種家族制度規範,能夠規範人倫,是對社會法律和制度的一種重要補充。
  • 年初一供家譜,你家有家譜嗎?是個什麼存在
    年初一,許多大戶人家都要供奉家譜,民間所說的供家譜,其實還是供祖宗,大家族、人丁興旺,往往更有儀式感,小編今天就來說說家譜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家譜是這樣的嗎?家譜是這樣的嗎?或者說再老一些,家譜是這樣的嗎?最後一種,家譜是這樣的嗎?以上幾種,朋友們感覺哪個像是正規點的行貨,最後一種,對不?因為它寫的細,第一種只有一個排位、第二種只有一個名字、第三種有名字和集中介紹,第四種最厲害了,所有先人挨個介紹。
  • 現代人,你還在乎家譜嗎
    主持人的話  家譜,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都是老古董了,但是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家譜卻是尋根問祖、探究家族淵源的第一手資料。眼下,上海熱衷於修家譜的人士逐漸增多,他們多半為離退休老人,部分白領為了了解家族歷史,也委託家人或親自展開調查。你家有家譜嗎?你和你的家譜之間有什麼精彩故事嗎?
  • 你家孩子會用家譜輩分排序的字取名字嗎?避免爆款重名尷尬,蠻好
    剛剛得知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取的名字居然和自己家孩子名字一樣,不過其中一個字不同,只是音同,自己家孩子比她家孩子輩分大上一輩,卻整了一樣的名字,這不亂了輩分嗎?主要是兩家平時走動的不是很頻繁,而且親戚家只知道草莓家兒子的小名,根本不知道大名,草莓是去賀喜時才知道兩家孩子名字一致的,當她希望親戚家改名時,親戚卻不以為然,覺得無所謂,說這個名字很好,不想改。
  • 名門修譜:網際網路家譜普及,家譜還有必要修嗎?
    網際網路家譜 有的人認為,修家譜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告訴後代,讓他們知道來自哪裡。其實這只是修家譜的其中一個方面。因為家譜涵蓋的面太大,正所謂:小家有根,家族有史,村有村傳統,縣有縣誌,國家有國家的傳統文化與歷史記載。所以興修家譜為什麼一直很受關注,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一個人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家庭和眭,家族興旺,鄉村振興,縣級文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奮鬥中。要有責任心,要有奮鬥目標,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要有歷史責任感。修譜就成了承載這一切最好的載體。
  • 前人不修譜 後人尋根苦 你家有家譜嗎?
    小公司做大家譜數位化文章「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倦鳥已知歸巢,何況人乎。有史以來,人類對其先祖有著獨特的情結,而最傳統的保存祖先事跡的載體就是家譜。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宗譜等,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 宗譜、族譜、家譜、支譜、家乘...你知道它們的聯繫和區別嗎?
    什麼叫家譜?古釋:「有夫有婦然後為家。」又「家,謂一門之內」。所謂家譜,狹義地講應是一直系內的本家之譜。漢以前,見之於正史載錄的譜牒類書多以「世家」為名,且屬王侯大夫及有社會重大影響的人物才具有。如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至漢,以「世本」為書目,專門記錄姓氏、世系、居、作。例:世本十五篇。至隋,屬譜牒的籍名多樣,如:家傳、家紀、家記、家史、世系、家牒、譜記等。
  • 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
    原標題: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12-17 18:22 你見過自己家族的家譜嗎?你參與過家譜的編寫與整理嗎?你見過其他名門望族的家譜是怎樣的嗎?昨日,一場「追溯家族歷史」精品家譜展在淄博市圖書館舉行,這也是我市今年全民讀書月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
  • 什麼是家譜嗎?中國人為什麼要修家譜?
    家譜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表,主要記載你從哪來的問題。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主要記載你是誰,在家譜中的排位問題。第三部分是附錄,是對前兩部分的有效補充。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有每個朝代的歷史,而且修史是朝廷非常重要的工作。這麼說來,家譜就是一個姓氏的歷史。故可以這麼說:國有史、州有志。而家有譜。它也許會比一個朝代還要長,最著名就是孔氏家譜,綿延至今。
  • 【只要你已經認識到家譜非常重要,那麼現在動手新修家譜不算晚】
    我對他說,由於你不知道祖籍地的詳細情況,也不知道你家是不是曾經修過家譜?確實有點遺憾。但是,你還是可以新修新建家譜。哪怕你只有小學文化,你也可以看著「修譜說明」的步驟,親自把自己家的《家譜》新修新建起來了。}你問的親戚們知道有關你們家或他們家的哪些情況?他們起碼應當告訴你一些他們的祖輩曾經給他們說起過一些情況吧?比如關於祖籍地名的較詳細的情況應該會比你知道得多一點吧?他們也是鎮江的周氏家族嗎?祖籍地點必須確定到縣,鄉,鎮。連這一點你們的親戚們都不知道嗎?
  • 這家譜有你的名字嗎?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問:什麼是家譜?答:「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別而已,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集。而現今以「姓氏」為代表家譜、族譜、宗譜系統記載等!
  •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人口大規模南遷,你家的家譜有記載嗎?
    家譜就是這種特殊感情的產物,家譜也促進了這種感情的世代相傳。通過家譜,可以了解到自己家族的源流,也可以跟隨祖先的足跡了解到中華民族的歷史。你家是由北方南遷的嗎?來看看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這是因北方戰亂導致的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或許很多人家的家譜上會有記錄。
  • 「網際網路+「讀我的家史:新家譜來了
    「家」是人類最持久,最原始,最質樸的組織形態。  家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理想,「家國情懷」更是當前社會所缺失和提倡的精神。  在家文化中,家史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家譜是家史體現的一個物化的實體。
  • 娃娃手制創意家譜 「家文化」浸潤童心
    娃娃手制創意家譜 「家文化」浸潤童心 原標題:   長沙晚報7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你知道姑爺爺是指誰嗎?」「原來是爺爺的姐夫或妹夫。」標準答案揭曉,許多人恍然大悟。
  • 長沙「家和館」裡手制創意家譜
    昨日在芙蓉區韶光社區,孩子們展示寫有家風家訓或繪有家譜圖的創意風箏。長沙晚報記者陳飛 攝   長沙晚報記者 胡媛媛   「你知道姑爺爺是指誰嗎?」「血濃於水,要讓包括親屬稱呼在內的家文化代代傳承!」昨日,市文明辦、芙蓉區文明委主辦的「日照百家故事 傳承中華文明」活動現場親情蕩漾:孩子們不僅在新穎的「家和館」裡聆聽家風故事、了解親緣傳承,更自製大樹狀、風箏狀的家譜,創意十足。   堂表親分不清,「家和館」教你識   「逛上一圈,真學了不少常識。」
  • 外國人有家譜嗎?
    外國人有家譜嗎?他們的家譜又是怎麼樣的,和我們的是否一樣。宗教信仰和家譜會衝突嗎?此文將帶你了解國外的家譜知識。隨著這份家譜的曝光,引發了國外新一輪的家譜熱。義大利家譜樹國外的家譜,他們叫做「family tree」,家族樹,和我們的家譜基本是一樣的。
  • 家譜,原諒我把你想簡單了!
    最近聽到這樣一個笑話:有個小孩子考他爸爸,提了個繞口令般的問題——您知道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叫什麼名字嗎?於是,他打電話委託一位長輩幫忙,經過查找以前的家譜,終於查到了要查的老祖宗的名字。 但他卻有些哭笑不得,原來,爺輩和孫輩隔了幾輩,重名了。他只好對兒子說,你的名字就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名字。 這個故事是否真有其事無法考證,但由此引發出的問題,即一個家族要不要修個家譜,卻值得我們深思。
  • 族譜就是家譜?錯!它們的區別和聯繫你知道嗎?
    什麼叫家譜? 古釋:「有夫有婦然後為家。」又「家,謂一門之內」。所謂家譜,狹義地講應是一直系內的本家之譜。漢以前,見之於正史載錄的譜牒類書多以「世家」為名,且屬王侯大夫及有社會重大影響的人物才具有。如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
  • 家譜能隨便入嗎?你不知道的家譜入譜規則和編寫方式!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跟每個人都有關係,因為這涉及到你是否能入本族的家譜和入譜編寫規則。創作不易,還望以關注激勵錦秋。家譜雖說是本家族中的族譜,但並不是說只要是本族人就可以被編寫在內,家譜上是明確寫著入譜人員標準的。
  • 祠堂文化和家譜文化還有必要去傳承和發展嗎?
    祠堂文化和家譜文化還有必要去傳承和發展嗎?祠堂文化是家族傳統和家族精神藉助於祠堂建築而體現的;而家譜文化是家族傳統和家族精神藉助於族譜的文字記載而體現的一部完整的家譜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