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想休妻,僅僅因為妻子坐姿?禮儀在夫妻之間也很重要

2020-12-06 歲月小鎮365

小故事有點長:

話說有一天,我國著名思想家孟子回家了。經過了一天的忙碌,疲憊的孟子推開了他房間的大門。等到看清房間裡的情形,孟子頓時面色鐵青,原來房間裡只有孟子妻子一個人,但是她沒有規規矩矩地跪坐在原地,而是箕踞(jī jù)而坐,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坐法。

箕踞是一種什麼坐法呢?就是坐的時候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形狀像箕。

孟子感覺很憤怒,但是他保持著風度,沒有對妻子惡言相向。他默默關上門,馬上去見了母親,他對母親說:「我要休妻!」

孟母覺得很奇怪,問兒子:「為什麼?」

孟子憤怒地說:「她很沒有禮貌,舉止很粗魯。」

孟母覺得更奇怪了,「你為什麼會這麼覺得呢?」

孟子回答:「她雙腿叉開坐著,很不禮貌。」

孟母再問,「你怎麼知道的呢?」

孟子再答:「我親眼看見的。」孟子把事情都告訴了母親。

孟母聽完後,教訓她兒子:「明明就是你沒有禮貌在先,你忘了《禮記》上是怎麼說的了麼?進屋前要先問一下屋裡的人,你直接闖進房間,不是很不講禮嗎?」

孟子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從此不再提休妻的言語了。

(原文請參考《韓詩外傳》的《孟子欲休妻》)

為孟母點讚

首先為孟母點讚,不愧是「孟母三遷」故事中的女主角,一番話有理有據,公正不阿,一下子就把兒子懟回去了。

故事很短,只是孟子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這卻反映出了夫妻之間是否需要注重禮儀的問題。孟子作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境界吾等凡人是難以比擬的。可能有人會說,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亞聖,他對家人要求多當然正常了,普通人哪裡那麼多講究?

但是,你真的一點都不介意你的另一半在你面前大喇喇地挖鼻孔、摳腳丫子、說髒話嗎?你一點都不介意你的對象不梳洗見你、頭髮亂糟糟的嗎?如果你不介意,那無疑是真愛了,這不在我們討論的範疇內。

這下子有人又要挑刺了,兩口子過日子還注意這注意那,見面還得再洗洗臉?本來工作完很累了,回家還要那麼端著,累不累啊!

端著當然累!所以這裡說的夫妻之間的禮儀之道並不是像故事中的孟子那樣,要求對方無時不刻注重著嚴格的禮儀。而是想要表達:夫妻相處的時候也要注意禮儀形象。這絕對有利於愛情保鮮,畢竟他愛上你的時候,你還是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或者小帥哥。

這世間總有人叫囂著,他愛你就要愛你的一切,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他都不能停止愛你。但是這像是愛情嗎?這更像是盲目。既然能夠優雅的愛下去,不比粗魯來得更加動人?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視覺中國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往期文章:

清官都難斷家務事,為什麼老娘舅能「斷」?老娘舅到底是什麼地位

奇特的婚姻習俗,「不落夫家」也叫「長住娘家」,還有「試驗婚」

一燈大師四弟子,「漁樵耕讀」,為何漁夫居首,讀書人最後?

相關焦點

  • 孟子休妻,找的是什麼理由?聽著都離譜
    離了反倒對兩個人都好,古代人的婚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夫妻之間過日子,總會出現些磕磕絆絆的,當然古代人也有離婚的,只不過相對現在來說是少一點的。當然離婚的理由也有千千萬,不過,我聽過的最離譜的一個是,妻子坐姿不雅,夫君就提出離婚,這算是一個理由嗎?孟子休妻,找的是什麼理由?
  • 古人坐姿趣談:坐姿不對的話,孟子要休妻,劉邦也要受到批評
    但是,在先秦時期,箕踞的坐姿卻是最不合禮儀的一種坐姿,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魏晉之前,漢族人穿衣服的習慣是上衣下裳。裳即是裙,也可以算是袍子,那時人們穿的還不是褲子,所有也就沒有褲襠,當雙腿前伸時,面對客人當然是很不雅的。
  • 這種現代人常見的坐姿方式,孟子卻因此休妻,原因你肯定不知道
    在《孟子》的《韓詩外傳》中,我們通常會讀到一段讓人費解的文字:孟子的妻子獨自待在家中伸開兩腿坐著,孟子看到這一幕,於是向母親請示要休了她。伸開兩腿坐著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而言就是一件相對稀鬆平常的坐姿,孟子為什麼卻要因此休妻呢?
  • 因為妻子坐姿不對,孟子決定打離婚,沒想到孟母出面主持公道
    原來孟子看見在屋裡的妻子,「箕踞」在榻上,樣子非常不雅,孟子覺得有這樣不顧及自身形象的妻子,實在有辱斯文,與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太不匹配,所以才大發雷霆,動了離婚的念頭。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箕踞」?為何「箕踞」能讓亞聖孟子如此氣急敗壞?原來「箕踞」是一種坐姿,就是人席地而坐的時候,把雙腿放到前面,膝蓋自然而然地彎曲。
  • 箕踞不代表無禮:從「孟子休妻」看坐姿中的中國禮儀文化
    一、坐姿的分類:從「孟子休妻」說起  孟子休妻,是在禮儀文化學習中常被提及的一個案例。這則故事說,孟子的妻子因獨自踞坐在家被剛回家的孟子看到,孟子便欲休妻。孟母問明原因,反斥孟子無禮。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1]  在古代漢語文獻中,踞坐常被視為一種無禮行為。如《荀子·修身》說:「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楊倞註:「夷,倨也。」[2]《說文·人部》:「倨,不遜也。」[3]而孟子休妻的故事則表明,踞坐是否應被視為失禮,實則需要聯繫具體的時空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 箕踞不代表失禮:從「孟子休妻」看坐姿中的中國禮儀文化
    一、坐姿的分類:從「孟子休妻」說起孟子休妻,是在禮儀文化學習中常被提及的一個案例。這則故事說,孟子的妻子因獨自踞坐在家被剛回家的孟子看到,孟子便欲休妻。孟母問明原因,反斥孟子無禮。原因是孟子入門而不打招呼,入室而聲不高揚,入戶而目光不低垂,從而使其妻的踞坐之姿暴露於外。
  • 孟子因妻子坐姿豪放要離婚,孟母發出靈魂審問,將其懟到無話可說
    大家都知道,儒家是非常講究禮儀的,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時常強調「克己復禮」。而這個「禮」,其實便是《周禮》。在《周禮》中,周公對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不允許有絲毫的逾矩。而在生活行為方面,儒家則強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如果與禮不符,便會遭到世人恥笑。而孟子便曾因為妻子坐姿不雅,想要離婚。
  • 孟子因妻子坐姿豪放,向孟母告狀要離婚,孟母懟到他無話可說
    而在孔子之後,進一步發揚儒家文化的就是孟子。他自然也是十分重視儒家中強調的「禮」,甚至還因為自己的妻子坐姿不雅而想要離婚。《韓詩外傳》中記載著一則名為「孟子欲休妻」的故事。一天,孟子回到家中,發現只有妻子一個人在家,而她正岔開兩條腿坐著。
  • 孟子休妻/貝一中
    據《韓詩外傳》記載,孟子外出回來,見妻子叉開兩腿坐在那裡,就回頭對母親說,我媳婦缺乏禮儀,請允許我休了她。孟母問,為什麼?孟子答,她劈腿而坐。
  • 孟子看到妻子蹲著就要休妻?還好他的母親攔著了
    曾經有那麼一段故事,就是孟子險些因為一點小事休掉了自己的妻子。讓筆者給您講一講。關於這個故事僅有《韓詩外傳》有相關記載: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這裡的去可以理解為去掉的意思,就是孟子想要休掉妻子。他為什麼要休掉妻子呢,踞,這個字表示了原因。
  • 儒家智慧:孟子為什麼要休妻?
    ,踞,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於是孟子自責,不敢言歸婦。有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個人在屋子裡,伸開兩腿,像八字形那樣地坐著,這種坐姿,在古代是非常不合禮儀的。孟子從外面回來,直接就進屋了,看到妻子這樣後,就告訴孟母說:妻子不守禮儀,我想休妻。母親問為什麼呀?他說妻子伸開兩腿坐著,很不雅。母親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
  • 探討丨孔子、孟子、荀子的休妻理由各是什麼?
    孔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體現了孔子對女性的不友好,讓人不禁聯想到孔子說的這句話最初是在針對他的結髮妻子。丌(qí,姓。)官氏是孔子之妻,在孔子19歲時即與他完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叫孔鯉,字伯魚,據稱是因為在他出生時,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祝賀,孔子因為感到榮幸所以為他取了這個名字。
  • 孟子因妻子一個坐姿不合禮儀,便要休妻,母親一句話讓他無地自容
    孟子長大成人後,也同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由於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我們無法知道孟子有著怎樣的婚姻生活,不過《韓詩外傳》記載的孟子不敢去婦的故事,或許可以從中窺見一些蛛絲馬跡,同時更可看出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嚴格教育。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臥房,因為沒有他人在旁,所以比較放鬆、隨意,踞坐在席。
  • 「孟子休妻」的啟示(原創)
    而在生活中,父母翻閱孩子日記,夫妻偷看對方手機,比比皆是,甚至還有特意躲在門外或牆角的聽風者……信任無需防,設防無信任。由此想起了「孟子出妻」的故事。一個夏日中午,天氣異常炎熱,孟子的妻子田氏自己在屋裡織布,因酷熱難耐,就脫掉了上衣。
  • 孟子因為妻子沒有褲子要休妻?談談古人漢服下都穿什麼?
    孟子因為妻子沒有褲子要休妻?談談古人漢服下都穿什麼?大家好,我是小瑤,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酷,叫忘穿秋褲。對於物資豐富的現代人來說,褲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誰要是沒穿褲子或是裙子,那可是有問題了。
  • 從孟子休妻窺探古人「坐有坐相」的辛苦
    文/洪與(跪坐)先講一個可能你覺得好笑而又不可思議的故事:孟子休妻。《韓詩外傳》記載: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而《大戴禮記》也有類似的記載。「蹲坐」,或「安坐」「正坐」,或「跪坐」「經坐」「恭坐」「肅坐」,或「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雙手垂坐……古人的「坐」,細分起來,頭都大了,據說,一個宮女要學會所有的禮儀,當然包括坐姿,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裡,僅僅介紹幾個帶奇葩色彩的坐姿。
  • 孟子不為人知的一面——一言不合就休妻,最後卻又一次被孟母完虐
    孟子孟子休妻的故事,一切源於孟子的妻子一個在我們今天來說很不起眼的動作,而差一點釀成的人間悲劇。一日,我們的主人公孟子的妻子獨自一個人蹲在屋裡休息,突然孟子進來了,看到了妻子的樣子,眼睛都綠了,揚言要休妻,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古代禮儀太繁瑣!一個小小「箕坐」都可以是休妻的理由
    基本禮儀總是和生活習慣密不可分的。先秦時期沒有凳子也沒有椅子,只能席地而坐。如果大家都穿著外面走過的鞋子入室就地而坐,一來會把別人家的地給弄髒了,二來也會把自己衣服弄髒。因為古人的標準迎客的坐姿是正坐,即跪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標準的正坐也就是跪坐。
  • 孔子三代休妻,孟子的理由很搞笑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古代有不少離婚的案例,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幾個,孔子三代都曾離過婚,而孟子離婚的理由很搞笑。我們都知道,孔孟提倡「仁」,兩個人的思想觀念應該是差不多的,沒想到兩個人對於婚姻的態度也挺像的。孟子曾經向妻子提出過離婚,理由竟然是因為妻子的坐相難看,真的是挺搞笑的。
  • 古代坐姿很重要,孟子老婆因在家箕踞差點被休
    趙佗很羞愧,立刻恢復了正統坐姿,自嘲道:「在蠻夷之地混久了,連中原的禮儀都忘掉了。」最終,陸賈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趙佗向漢室稱臣。這個故事不僅反映了陸賈的口才,也說明在那時怎樣坐的確是個大問題,已經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