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巫祭篇 第一期」祖巫興起,圖騰法則產生!中國巫術起源...

2020-12-09 錢丟丟

大家好呀,我是錢丟丟

本期開始,丟丟將要開始講述中國神話的【巫祭篇】

現代中國最熟知且廣泛的宗教信仰有兩個

一個是道教,一個是佛教

很巧的是,這兩個宗教都是在漢朝時才在中華大地上創建

而在漢朝以前,中華大地上並沒有道教和佛教兩個宗教

在漢朝以前,佛教還在印度發展

而道家文化雖然起始於老子與莊子

但春秋時期的道家和儒家一樣

都是學術流派,而不具備宗教的性質

直到後來建立了道教,才產生了三清道祖

以及玉皇大帝后土娘娘等諸神

那麼,在道教與佛教之前

中國人到底在信仰什麼呢?

其實,我們可以在盤古開天這則神話之中

看到原始中國人的崇拜

傳說宇宙初始混沌無形

在混沌之中生出一神

歷經一萬八千歲而產生意識取名為盤古

盤古以力破混沌

渾濁者下沉為地,輕盈者上浮為天

天地初始,陰陽相吸,又趨向於回歸混沌

於是盤古又腳踏大地,手擎蒼天

頂天立地一萬八千載,最終力竭而亡

周身骨骼血肉,毛髮皮膚盡皆化為天地萬物

因此,天地之中,不論山川草木,不論鳥鼠蟲魚

都是盤古精氣所化,盡皆都有靈性存身

可以感悟天地大道,順從天意而存活

雖然盤古開天的神話到了三國時期才完整記載

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中國人認為天地初開之時

萬物都是有靈性的

因此「萬物有靈」是中國最為古老信仰的核心

例如在遠古時期,當一個部落發生了瘟疫

此時一個五彩斑斕的大鳥兒飛過

恰好此時瘟疫就好了

於是人們就競相傳頌這件事

開始雕刻出鳥的樣貌,競相來觀看敬拜

並不斷的給這個鳥加上奇異的屬性

起一些奇怪的名字

逐漸的就形成了圖騰崇拜

在《史記殷本紀》中就曾記述

古時候有一個名為簡狄的女子

在郊外吞食了玄鳥的卵

從而孕育生下了商朝人的祖先商契

因此,商朝人以玄鳥作為圖騰崇拜

信仰玄鳥的商朝人

會模仿鳥的舞姿來對玄鳥進行祭祀

他們會在頭上插著豔麗的羽毛

身上佩戴雕刻著玄鳥圖案的玉佩

隨著祭祀物品在火中噼啪作響之聲而起舞

而那些各地諸侯和小的部落首領

也會在商朝玄鳥舞蹈祭祀之人的引領之下

跳起屬於自己部族圖騰的舞蹈

這種祭祀圖騰的盛宴被稱為「百獸率舞」

而這些跳舞的人都有兩個身份

第一個身份,是部族之中掌握知識的「巫」

第二個身份,是部族之中掌控軍隊的「王」

這兩個身份重合之後,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天子」與「皇帝」的稱呼

所以,在中國古代《左傳》中曾經說過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如果你穿越到了那個時代

你只掌握了強大的武器是與先進的科技

那麼你完全無法掌控人民和國家

你必須會跳舞,會跳一種如同鳥兒在飛翔

如同猛虎在捕獵的舞蹈

只有掌握了軍隊和祭祀,才能夠管理國家

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說法

這取決於人類自身的缺陷

你會發現,一個人最多能和十五個人發展為信賴的夥伴關係

當一個家族從十五個人擴展到三十個人的時候

只能夠通過親子之間的關係

來維持族長與最小孩子的關係

但當這個家族發展為一百五十個人的部族的時候

這時候的族長就已經認不清誰是誰的孩子了

信息的混亂會導致部族分崩離析

從而分布為幾個由十幾個人組成的家族

這幾個家族會如同蒲公英一樣

去往其他物資豐富的地方生活

當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人

開始定居耕作穀物,從採集遊牧生活

進入到群居農耕生活的時候

因為人口的激增以及定居河岸

人們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分布為小的部落了

於是,統治者開始以一種奇異的動物象徵

來引導人們信仰部族之中能夠帶來好運的生物

這種生物就逐漸的形成了圖騰

在以前,一個人只能夠與十五個人建立親密的聯繫

有了圖騰之後,人們發現

整個部族四五百人都有了團結在一起的理由了

只要你和我信仰一個圖騰

就會在爭奪食物與地盤之中團結一致

在大獲豐收之時,由部族首領帶領人民祭祀圖騰

於是人們逐漸的凝聚起來

成為了一個社會團體

由部落組成了國家,由國家組成了王朝

而王朝又統一供奉一位圖騰

那就形成了國家的祭祀

而這位主持祭祀的人,被人們稱之為「巫」或者是「王」

他是整個國家的核心與象徵

是神權與王權的高度集中產物

有著難以想像的族群精神凝聚之力的人

隨著文明的發展,掌握了巫術祭祀與軍隊兵力的人

將會把圖騰的含義無限的放大

將所有人們美好的品德都填充到圖騰之中

發展到現代最為突出的,是對於神獸龍和鳳的崇拜

龍與鳳在最早的一開始是以部落圖騰崇拜而產生的

最早的含義並沒有如今這樣的高深

但在時間長河之中,隨著人們的崇拜

逐漸的變為了象徵著皇權的產物

因此,我們現代的人雖然感受不到圖騰崇拜

但在遠古,信仰一種圖騰,就是加入一個集體

加入一個集體,才有機會在弱肉強食的古代存活下來

這個集體的首領,被稱之為大祭司、大巫或是大巫祝

不過,在歷史的記在之中,不會這樣直接稱呼

而是以姓氏來稱呼這些最高祭司與統治者

例如三皇五帝中的女媧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

三皇五帝本質上都是最高祭司

掌握著圖騰祭司與國家祭祀的最高技術

三皇五帝最後一位,也就是治水的大禹

在《揚子法言》之中曾經記載過「禹步」這種步法

而這種步法,是大禹治水之時的一種祭祀舞蹈

傳說只要大禹跳起這種舞蹈,治水之事必然順利

可謂是祭祀山河最為神奇的巫舞

在最高祭祀,大巫祝之下,

也有著許許多多其他的男女祭司

男性的祭司被稱之為覡

女性的祭祀被稱之為巫

在巫覡之中,又分為卜卦之巫、行醫之巫、祭祀之巫等等

這些巫與覡在遠古時代

是掌握著龜甲卜卦、行醫藥理、祭祀禮儀的最高知識分子

有著一套祖傳的控制人民言論,引導人民行為

並凝聚人們做一些社會公眾事業的方法

例如軒轅黃帝大戰蚩尤

就需要先通過巫師祭祀,聯繫上天賜下寶物

方才順利的打敗了蚩尤一族

而大禹為了治水,在動員人民挖河造堤之前

需要通過大祭司的身份,召集民眾

以巫的身份,進行佔卜,測算兇吉

祭祀山川河流,獻上美玉和牲畜

跳起取悅神明的舞蹈,以特定的方式來溝通天地

然後宣布山川草木之神已同意他們治水

然後再帶領著不再畏懼的人們去治理洪水

三皇五帝之後,中華文明來到了最初的帝國時代

夏商周三朝的建立使得「巫」這個職業遭到細分

最高祭司,專門掌管祭祀天地祖先

並且有著軍隊管理權利的人被稱之為「君主」

而下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巫覡

則成為了各種各樣的官吏

那些掌控著記載本領的巫成為了史官

那些掌握著甲骨文佔卜本領的巫成為了卜官

那些掌管著祭祀禮儀和儀器的巫祝,則成為了禮官

聽到這裡屏幕前的你可能感覺有點變味了

巫,明明是一種極其神秘且古老的職業

為什麼丟丟這麼一說,就變成官吏了呢?

其實就是這樣的,巫這個職業在歷史的演變中

大部分變為了官吏,行駛國家的職能

而那些祭祀天地的巫術與舞蹈

也變成了中華文明之中的禮儀

那些記載巫術與祭祀佔卜詞彙的書變成了史書

像現在,我們每逢過年過節

祭祀先祖所用的五穀肉類

在祭祀時的三叩九拜

都是由遠古時的巫與巫術祭祀演化而來的

巫術祭祀的行為在中國古代夏王朝時代就已經很完善了

甚至出現了《九歌》來祭祀東皇太一為主的眾神

這種祭祀還是以巫為主導

分別有迎神、頌神、娛神、送神的祭司步驟

這種巫術祭祀的傳統在夏王朝覆滅之後也延續到了商朝

商朝人對於祭祀的狂熱

遠遠超過我們現代人所想像的

在商朝,甚至發展到了規模人祭的情況

據記載,商朝剛建立之初,有七年連續的大旱

於是商朝的君主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求雨

甚至以殺死有著皇族血統的人來祭祀

但眾天神都沒有任何的回應

最後,商朝只好把大祭司當做祭品獻祭給天神

這個大祭司就是商朝的皇帝成湯

只不過成湯剛走上柴堆,點起大火,

上天就降下大雨,才阻止了這場最高規格的人祭

後來這種人祭就屢見不鮮

甚至演化到有權的統治者死後

要殺死大量的婦女和兒童陪葬

這引得後來孔夫子破口大罵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商朝在紂王之時,因為太過於暴虐被周武王推翻

但這時候巫祝就出現了大問題

商朝人進行巫祝祭祀儀式

是為了祭祀祖先和家族圖騰

從而請祖先和圖騰降臨,幫助人們實現願望

但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總不能祭祀商朝的祖先

請商朝的祖先庇佑自己吧

於是,周朝人就為了這件事大費周章

最後產生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說法

說是上天是沒有親人和血脈的

上天諸神只會庇佑有德行的人

這個說法在當時新穎的讓人們眼前一亮

這給巫這個行業開了個大口子

既然上蒼喜歡有德行的人

那麼我是個平民百姓

也可以做大巫祝,也可以做大王

於是,有一些聰明的人開始利用這些官方的漏洞

用一些當時人們看起來靈異且奇異的事

控制人們的精神

引導人們的言論與行為

並產生了對於個人的崇拜

民間祭祀與巫術活動開始猖獗

周朝的政府開始失去對於巫這個職業與人民祭祀的掌控

為了重新在民間奪回對於祭祀與神秘信仰的掌控

周朝發明了一個詞,名為「淫祀」

專門指這種民間泛濫的祭祀儀式

並以官方的口吻訓斥民間這些祭祀

是不正規、沒有用的祭祀活動

不過,官方既然開了口

想收回來卻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民間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分子

以祭祀或是巫術蠱惑人民成立宗教或是學術流派的事情

明朝人許仲琳就以這個時代為背景編寫了《封神演義》

講的就是在商朝過後

周朝放開了巫的職業與祭祀權利

導致民間各地列國紛紛湧現出一批

有著各式各樣,花裡胡哨大神通的神祇的故事

並且,知識分子們還利用祭祀權利的寬鬆

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流派

有的人以五行陰陽為教義

宣傳祭祀應該遵照五行陰陽

而有的人則覺得天地之間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大道在約束人們

人們應該遵從自然而適應天道

而有的人則比較務實,

喜歡機關和物理學的那一套方式來認知世界

這種在思想上極為活躍的事情

在周朝衰微的春秋戰國時期達到了頂峰

行成了陰陽家、道家、墨家等著名的流派

而最為著名的還是儒家

儒家堅持周朝的禮儀與祭祀

認為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墨家的兼愛非攻

都是屬於淫祀的範疇,是不正規的祭祀方式

春秋戰國時期的淫祀以楚國最為出名

楚國的屈原,是管理楚國祭祀的最高祭司

可以說屈原是一名極為出眾的大巫

不過,在楚國,祭祀這個行業

已經不能被稱之為「巫」了

而是改稱為了「三閭大夫」

三閭大夫主持著楚國宗廟祭祀職權

屈原所記載的《九歌》就起源於夏朝的祭祀

是記載了以東皇太一為首的九位神明

而想要祭祀這九位神明

就必須有巫覡或巫女的出現

以特定的的方式召喚神明,祭祀神明並送別神明

不過那已經是我們以後要說的故事了

春秋戰國以後,秦朝一統天下

把那些妖言惑眾的方士

和進行淫祀的知識分子全部活埋

並且銷毀了大量民間留存下來的

各種祭祀、巫術的方法

可以說,焚書坑儒是秦朝將祭祀與精神凝聚力

重新收歸國家掌控的關鍵一步

而秦二世而亡,楚漢相爭之後漢朝建立

漢武帝沒辦法像秦朝那樣焚書坑儒

於是就在董仲舒的建議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將所有祭祀活動又歸於中央集權掌管

但,董仲舒卻並不大明白這個道理

後來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理論

認為漢武帝建元六年祖廟起火

是因為漢武帝的行為引發上天所產生的

漢武帝聽說了這件事執意要殺死董仲舒

因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這套理論

已經嚴重的幹擾甚至是破壞國家祭祀大權的掌控

作為最高祭司,作為最高的大巫祝

皇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不過,漢武帝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殺掉董仲舒

因此董仲舒被罷官免職

從此就再也沒有大動作了

再後來,東漢建立

佛教自印度流傳而來

而道教也隨之產生了宗教形式

巫術也與佛教與道教融合

產生了許多奇異的反應

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了

好啦,到了這裡,丟丟已經將原始圖騰崇拜

巫的起源與巫與國家祭祀權利的融合全部講完了

下一期,丟丟先不開啟巫術九歌東皇太一的講述

而是會講述古老中國的一項可怕的祭祀產物

那以活人向天地鬼神獻祭的人祭

以及文明興起,人祭到現代的變種儀式

大家的收藏對丟丟非常重要

喜歡這個視頻的話也請收藏一下

這樣對丟丟的幫助會很大

那麼我是錢丟丟,我們下期中國神話巫祭篇再見吧,拜拜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道教篇 第一期」道教是什麼?道教的產生與興起
    大家好呀,我是錢丟丟,本期開始丟丟要開始講述道教的神話了,在講述之前要說明的是,道教篇這個系列因為涉及到民族宗教信仰,所以在這個系列之中,丟丟只會講述道教的文化,而不會闡述道教的信仰問題,以免視頻引起爭論,被平臺刪除或屏蔽。
  • 【中國神話-巫祭篇 第三期】東皇太一,中華始祖神明.
    大家好呀,我是錢丟丟我們中國神話巫祭篇經過了兩期視頻的鋪墊終於要來到核心部分,開始講述《九歌》神話
  • 「中國神話-巫祭篇 第九期」太陽神東君、黃河神河伯、山鬼、國殤...
    鑑於九歌神話反響的確不高,本期將是九歌神話的完結篇。在本期之中,丟丟將會把太陽神東君,黃河神河伯,山神山鬼一併講完,並將祭祀人魂的《國殤》一篇講述完成,從而完整的結束這場九歌的祭祀儀式。在中國古老的巫祝祭祀之中,第七位要祭祀的主神是太陽神東君。東君的神格是太陽,是力量與生命的象徵,但對於太陽神東君的祭祀,卻不僅僅是巫對於神明的祈求,還有上古之時巫祝對於太陽神東君的幫助。在上古的傳說之中,關於太陽的傳說有兩個,一個是帝俊的妻子羲和女神生育了十個太陽,這十個太陽白天輪番照耀大地,晚上則在湯谷的扶桑木上休息。
  • 中國古代黃帝神話中的儀式和圖騰研究
    -原型批評」是指20世紀50、60年代產生於歐美的一種文學研究和批評方法, 以研究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與古代神話、儀式、巫術、圖騰崇拜等宗教現象之間的關係為基本特徵。這篇文章試圖以現存黃帝神話和傳說的文本分析為基礎, 借用神話-原型批評的方法, 來考察在不同類型的巫術-儀式中的黃帝形象及其演變情況
  • 山海經:靈山十巫變成洪荒「十二祖巫」,設定是否合理?深度剖析
    《山海經》全書的性質一直成謎,其中不可忽視的聲音之一,便是源自魯迅先生所謂的「巫書」說,魯迅在其《中國小說史略》這樣認為:「記海內外山川神祇異物及祭祀所宜,以為禹、益作者固非,而謂《楚辭》而造者亦未是;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
  • 「信文化」:從神話到圖騰與巫術
    圖騰信仰,是一種「錯認他鄉是故鄉」般的意識和行為,真正的「他的親族」,其實並不「在場」。  中華原古,曾經經歷過一個漫長的「信文化」時代,原始初民的生活、思想和理想,以信仰神話、圖騰與巫術為主要文化特徵。神話、圖騰與巫術這三種文化形態,構成一個原古文化的三維動態結構。
  •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終極武力排行榜(四)
    今天我們接著來說一說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終極武力排行榜,上一篇文章說了第30到第21名,現在說一說第20名到第11名。巫妖大戰以共工怒撞不周山結束,最終妖族只剩下十太子陸壓,巫族十二祖巫,只剩下了共工一人,巫妖大戰以共工怒撞不周山結束,巫妖大戰之後妖族、巫族損失慘重,被迫退出了歷史舞臺,之後人族興起,帝俊與太一墮落之後,天庭無人掌管,故天道選中昊天為帝,為玉帝,掌管天庭至今。
  • 中國文學的源頭是原始巫術
    這些禱辭都可看作宗教祭祀頌詩,都具有濃厚的巫術色彩。  綜合分析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可知,原始巫術對中國早期詩歌的起源與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詩歌的源頭實應追溯至此。這段充滿巫術色彩的敘述,既是楚人崇巫傳統的體現,也是原始巫術文化在敘事散文中的遺存。  依此觀之,中國散文的起源與巫風傳統有著密切淵源,從甲骨卜辭到清華簡《楚居》,原始巫術的基因一直伴隨著敘事散文的產生與發展。
  • 《山海經》靈山十巫:中國最古老的巫文化,南方文明起源
    在巴渝文化中最古老的文化首推巫文化,巫文化被稱為南方文明的起源,據《山海經》記載,大荒之中有靈山,靈山之上有十位巫師,她們擅長善醫藥及佔卜,合稱靈山十巫。今天筆者為您盤點靈山十巫。九、巫謝巫謝是主卜筮禮讚的巫師。姓謝氏族在巫鹹國自黃帝時期起生息繁衍了數千年,一直延續到了商朝時期,後商時期,這一姓謝的氏族南遷至謝水流域。他們和當地人一樣,從事農業生產,不再以巫術為生活。
  • 藝術起源的巫術說
    今天討論藝術發展論範疇的一個有趣話題,藝術的起源假說。最早讓我注意到「藝術起源」這個話題,是讀作家阿城的《閒話閒說》,裡面談到他本人篤信的藝術起源學說就是巫術說,「為什麼巫使藝術發生呢?因為巫是專職溝通人神的,其心要誠。表達這個誠的狀態,要有手段,於是藝術來了."
  • 《降妖伏魔錄》即日釋出火神宿敵「祖巫共工」絕密情報
    以不老神話《西遊記》為題材的G妹遊戲《降妖伏魔錄》即(07)日更新驚世天神「祖巫共工」,玩家將有機會啟動七十二變化身「祖巫共工」,感受上古水神之力的爆發效果。官方同步釋出絕密設計圖及遊戲截圖,供有興趣的玩家參考。    據古老的《山海經》記載,共工,乃中國神話中的水神,掌管人間江河水文,還能自由操縱洪水走向。
  • 「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質疑
    「第一種含義,圖騰是作為親屬的某種物象,這種含義產生最早」;「第二種含義,圖騰是作為祖先的某種物象……進而有了本群體起源於某一物的圖騰傳說(神話)」;「第三種含義,圖騰是作為保護神的某種物象,這是圖騰文化晚期產生的……原有的圖騰祖先便升格為氏族或部落的保護神」。這三個含義無疑對圖騰功能作了一個簡潔、明了的概括:血緣關係、原始宗教功能及保護功能。
  • 中國音樂的起源淺談
    中國的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發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且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密切相關。關於中國原始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時代。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
  • 「十二祖巫」由盤古身體所化?你可能對中國神話有什麼誤會
    中國的神話繁多且雜,所以它很難想其他神話體系一樣得到系統的整理,這導致在人們眼中中國的神話體系好像永遠都是雜亂無章的樣子。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總會有些帶著個人猜想的組合出現,比如如今大家比較熟悉的「十二祖巫」。
  • 在上古十二祖巫中的雷之祖巫,竟然在印第安古神話中也出現了
    在上古神話中,十二祖巫那可是最頂尖一級的戰力,尤其是十二祖巫合體後,能組成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凝結出盤古真身的肉身;在巫妖大戰之前,由於祝融和共工兩位祖巫在不周山雙雙戰死,所以導致巫族在巫妖大戰中與妖族兩敗俱傷,祖巫全部命隕。
  • 古代中國 樂官與戲劇之起源及形成 古之樂官變而為今之戲子(2)
    事實上,樂官雖未必為戲劇之源,卻對戲劇的形成甚至成熟均產生過很多影響。有關問題,前文或多或少已有涉及,以下再略為申補。近年來,較流行中國戲劇起源於宗教儀式一說,如龍彼得《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式考》即持此說。「源於」一詞,似應作「形成於」較妥,因為宗教儀式也有更早的起源,如巫術儀式—本文也稱為原始宗教儀式。
  • 黃 澤|神話學與中國文明起源的聯繫
    在中國文明起源、夏商周三代研究方面,考古學研究成果突出。張光直先生認為,西方文明是一種破裂性的文明,反而是文明的特例,中國文明的型態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轉進的主要型態,是世界文明發展的主流。西方制定的文明標準和法則並不適用於中國,中國自身的足夠資料可能擬定新的社會科學法則,如文明如何在中國開始。
  • 揭秘巫文化︱中國古代的「巫」
    最近作者在寫一部春秋時期的小說,涉及古代楚國的巫文化,所以一直在查相關的資料。借著這篇文章,也向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巫文化。相信很多人聽到「巫」這個詞,就會立即與祭祀、佔卜以及尊事鬼神產生聯想,甚或人們會將「巫」自然地認為是巫師一種「裝神弄鬼」的手段。
  • 《山海經》中民族舞蹈的起源與流變之二:從巫舞到儺舞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圖騰舞開始向巫舞演進。巫舞是圖騰崇拜和巫術信仰相結合的產物。與圖騰蹈有所不同,巫舞只能由巫覡來表演,通過舞蹈達到娛神的目的,也只有這些神職人員才有資格實現人與神之間的溝通。傳說中的大禹,不僅是位治水英雄,而且也是一位大巫。傳說大禹因長期治水和長途跋涉使兩腿落下毛病,只能用小碎步來挪動,這種步伐後來在祭祀儀式中反覆地出現,後世將其稱為「禹步」。
  • 童恩正:中國古代的巫
    中國現存的文獻典籍、金文、甲骨文所見的古代歷史、神話傳說,大多數均是這一地區古代民族生活的反映。所以這裡是本文討論的重點。萊斯利·懷特(Leslie White)和拉德克理夫·布朗(Radcliffe-Brown)均認為,巫術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中國的情況可能也是如此。巫出現的時代早於文明史,故《藝文類聚》引《古史考》曰:「庖犧氏作,始有筮。」操此業者有男有女,僅名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