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珍罕的南宋吉州窯錢紋膽瓶,美國哈佛大學有一件類似器|真知堂

2020-08-23 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吉州窯是南宋到元代南方著名的瓷器窯口,以剪紙貼花盞和木葉盞著稱於世。然而,吉州窯在國際市場上最高的拍賣價格,並不是盞,而是瓶一類立件。圖為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收藏的吉州窯梅花鹿紋梅瓶。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件梅鹿紋梅瓶是西方人的叫法。這件器物赫赫有名。它出現在了前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Mowry教授所著的《兔毫、玳瑁、鷓鴣斑,公元400-1400年的中國黑釉瓷》這本書的封面上。除了美感以外,這種手繪的紋飾本身非常獨特和稀有。目前館藏文物類似器尚有三、四件,存世數量屬於極珍罕級別。

瓷器鑑定真知堂:無獨有偶,真知堂也有收藏了一件極為珍罕的吉州窯小膽瓶。瓶身不是這種圓圈紋,而是錢紋。如圖,高19.8釐米。

瓷器鑑定真知堂:黑釉瓷器,是宋代古瓷中一種非常獨特的瓷器。最著名的品種非建盞莫屬。福建的建窯黑茶碗,以兔毫,油滴盞最為出名。近年來炒作得身價百倍。

瓷器鑑定真知堂:而吉州窯的產品也主要分為黑釉和彩繪兩大類。黑釉以茶盞居多,木葉盞,剪紙貼花盞是吉州窯的特色產品。而進入宋末元初,吉州窯瓷器以本色胎彩繪瓷最為突出,是元代景德鎮青花瓷等釉下彩繪瓷的鼻祖。

瓷器鑑定真知堂:哈佛大學收藏的這件梅花鹿紋飾的梅瓶,本身還是屬於黑釉瓷的範疇。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黃褐彩是在黑釉上面添加的。這種工藝和後世景德鎮嘉靖時期著名的黃上紅(紅地黃彩)應該是一樣的。

瓷器鑑定真知堂:而真知堂這件黑釉褐彩錢紋膽瓶,則是在黑釉上用淺褐色的斑花石顏料彩繪。這種工藝和哈佛大學的梅菉紋梅瓶是一樣的,只不過留出了一些空白的地子。

瓷器鑑定真知堂:吉州窯的瓷器很多都不甚精美,立件又特別少。但精品立件往往都是當時的寺廟,道觀等宗教場所定燒器。廣東省博物館有一件天聖觀、四聖臺款吉州窯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件就是廣東博物館藏品,南宋吉州窯天聖觀、四聖臺款黑釉瓶。

瓷器鑑定真知堂:玄而又玄,謂之太玄。黑色總是和玄學密不可分的。黑釉瓷器在宋代非常流行,可能跟宋朝皇帝多喜歡道教有關係。當然,宋徽宗喜歡鬥茶,也是黑釉瓷流行的重大推手。

瓷器鑑定真知堂:近年來設計圈流行一種風格-侘寂。它來源於日本的茶道-侘茶。吉州窯宋瓷的風格,恰好和侘寂非常吻合。在茶文化大肆流行的今天,擁有一件宋瓷茶具,可能是每一個愛茶人的夢想。所以,遇到好的吉州窯瓷器,不妨收入囊中,它未來具有極其強大的升值空間。再過幾年,百萬美元級別的拍賣品,應該成為常態了。你也喜歡飲茶嗎?普洱,巖茶,鐵觀音,還是龍井,金駿眉,碧螺春?誰才是你的最愛呢?

相關焦點

  • 南宋吉州窯滿天星膽瓶
    南宋吉州窯滿天星膽瓶南宋吉州窯滿天星膽瓶品相:口頸部有修,頸部一小飛皮尺寸:高12.8釐米,口徑2.5釐米,底徑3.8釐米小膽瓶造型古樸雋秀,小唇口,長直頸,圓鼓腹,狀若懸膽而得名,腹下漸斂,圈足。口內及外壁通體施黑釉,外壁在黑釉地上有規律地點灰黃色斑點。整器釉色斑斕,瑰麗潤澤,獨具韻味。足脛流釉,底足露胎,胎體灰白堅緻。2020 吉州月葉 - 吉州窯古陶瓷展
  • 南宋吉州窯玳瑁紋雙耳琴爐
    南宋吉州窯玳瑁紋雙耳琴爐南宋吉州窯玳瑁紋雙耳琴爐玳瑁釉是吉州窯變色中極有特色以及富有美感的一種,以其色形似玳瑁而知名,「玳瑁釉」為江西吉州窯的代表品種之一,它是在黑色釉面上灑以不規則的黃褐色斑塊,在燒制過程中,由於釉層的龜裂、流動、填縫,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狀的斑紋,故稱「玳瑁釉」。
  • 宋代吉州窯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吉州窯瓷器值多少錢?
    吉州窯很講究裝飾,它採用剔花、印花、彩繪、剪繪、貼花和堆塑等多種裝飾方法。尤以茶盞的木葉紋和黑釉剪紙貼花鳳鳥、梅突出。木葉紋是吉州窯的創燒產品,利用天然樹葉為標本,將其貼在坯體上,然後施釉,入窯燒制後樹葉的脈絡便清晰地留存在器物上,圖案清新極具自然情趣。代表器物如吉州窯燒制的黑釉木葉碗。
  • 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
    南宋 吉州窯白地黑繪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南宋吉州窯水禽紋鼎式爐外壁以白地黑繪作裝飾,繪水禽紋,一面開光內繪仙鶴與水草;一面繪對鵝遊水圖,可見水波泛起,蘆葦數從,以寫意的手法,雖寥寥數筆,但生動傳神,饒有情趣。整體畫面構圖豐滿,布局嚴謹,主題突出。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
  • 南宋龍泉窯板沿洗,此器型僅見於故宮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館|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龍泉窯是宋元時期民窯之最精者。在南宋都城杭州的遺址中,經常發現龍泉白胎青瓷殘片,且不少刻有「德壽宮」、「壽成殿」、「坤寧殿」、「慈寧殿」、「慈福」、「慈」、「皇」等銘文。可見其珍罕。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無獨有偶,臺北故宮也收藏了一件同類器,不過器型較小。此洗口徑16.8cm,足徑9.6cm,高5.7cm,口沿平折,器壁深直,圈足。釉色粉青偏白,足端無釉顯示出胎呈灰白色。
  • 章生二所燒南宋龍泉,又叫弟窯或生二窯,供皇帝使用|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說到龍泉窯,有個膾炙人口的故事,說的是龍泉兩兄弟都燒瓷器。其中的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章生二。他燒的瓷器歷史上被稱為弟窯。本圖集都是南宋時期的龍泉窯館藏文物精品,多數屬於弟窯瓷器,圖為龍泉弟窯出戟花斛。仿青銅器造型。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有弟窯,就有哥窯。哥哥所燒的窯就叫哥窯。哥哥叫什麼名字呢?圖為南宋龍泉弦紋梅瓶。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吉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吉州窯很講究裝飾,它採用剔花、印花、彩繪、剪繪、貼花和堆塑等多種裝飾方法。尤以茶盞的木葉紋和黑釉剪紙貼花鳳鳥、梅突出。木葉紋是吉州窯的創燒產品,利用天然樹葉為標本,將其貼在坯體上,然後施釉,入窯燒制後樹葉的脈絡便清晰地留存在器物上,圖案清新極具自然情趣。代表器物如吉州窯燒制的黑釉木葉碗。
  • 南宋吉州窯黑釉長頸瓶
    南宋吉州窯黑釉長頸瓶南宋吉州窯黑釉長頸瓶品相:頸部有修,腹部細微衝線,底足一處小磕尺寸:高22釐米,口徑4釐米,底徑7釐米瓶唇口外撇,細長頸,溜肩鼓腹,圈足,瓶身比例勻稱,線條自然流暢,通體施黑釉,釉色黝黑呈半目光,古樸清麗,深沉凝重,極具古意,耐人尋味。
  • 吉州窯彩繪瓷器簡述
    由於元代青花的器型較多,紋飾布局的類型更加明顯,但是,其間的承續關係仍然是北宋磁州窯、南宋吉州窯、元代景德鎮窯青花。紋飾之間多採用傳統粗細弦紋分隔,器物的口沿與底部分別裝飾濃重的醬褐色,給人以穩重之感。
  • 吉州窯彩繪瓷器簡述
    由於元代青花的器型較多,紋飾布局的類型更加明顯,但是,其間的承續關係仍然是北宋磁州窯、南宋吉州窯、元代景德鎮窯青花。紋飾之間多採用傳統粗細弦紋分隔,器物的口沿與底部分別裝飾濃重的醬褐色,給人以穩重之感。
  • 吉州窯幾大名品全解
    在 東京國家博物館內收藏的一件吉州窯木葉天目盞,已 列為國寶級文物。木葉天目盞中的木葉紋是將天然桑葉貼在貼在施好黑釉的胎壁上,再在葉子 上施上一層薄黃釉通過高溫一次燒制而成。桑葉脈絡得以在高溫窯火的淬鍊下後 依舊清晰展現。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所以每個木葉盞也是獨一無二 的。
  • 全球17隻著名宋代吉州窯珍品茶碗,包羅萬象的禪意之美
    「剪紙貼花」又稱「漏花」,很多人一直誤認為「剪紙貼花」是宋代吉州窯的首創,但據考古資料,早在唐朝,已有剪紙貼花藝術與陶瓷相融合案例,唐代的壽州窯、長沙窯、定窯皆有應用該技法,以瓷枕上的剪紙貼花最多見。,將製作好的剪紙紋樣貼在所需位置,最後再施一層含鐵量稍低的釉料,揭掉剪紙紋樣後入窯燒成,成品表層釉色呈現出類似蛋黃色斑的窯變色,下層為褐黑色剪紙輪廓。
  • 吉州窯不倒翁盞,在茶盞中到底贏在哪裡?
    南宋 ·吉州窯不倒翁黑釉茶盞|不倒~ 這張動圖就顯而易見的展示了為何這種類型的盞叫·吉州窯黑釉盞|2015年12月2日香港佳士得 成交價124萬港幣 不倒翁茶盞現在屬於比較受市場追捧的種類,這與2015年香港佳士得中的一件拍品有莫大關聯。
  • 古代名窯大賞南方篇:建窯、吉州窯有何異同?
    >(6)主要器型吉州窯器型主要有盞、盤、瓶、壺、爐、玩具等。但並未形成真正的「吉州窯系」,且吉州窯除主打的貼花、灑釉盞外,可能為拓展市場打算,有受建窯影響仿燒兔毫盞,部分產品造型也有建窯束口盞痕跡。※館藏現狀:吉州窯珍品主要藏於國內兩宮博物院、吉州窯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海外在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荷蘭等國家的知名博物館中均有列藏。
  • 瓷上波濤——磁州窯、吉州窯與耀州窯瓷器上的水波紋
    宋元吉州窯陶瓷上的水波紋吉州窯彩繪瓷器上水波紋表現突出,在枕、爐、罐、瓶等多種造型上都有水波紋,以一些實物為例:圖4 南宋 吉州窯彩繪水波紋鬲式爐南宋 彩繪水波紋鬲式爐(圖4),口徑12.1圖6.1 南宋 吉州窯詩文枕(前側)圖6.2 南宋 吉州窯詩文枕(後側 水波紋)楊永德捐贈廣州南越王博物館的一件南宋吉州窯詩文枕上,正面的枕牆裝飾獅戲紋(圖6.1),後側則為水波紋
  • 南宋吉州窯灑花黑釉盞
    南宋吉州窯灑花黑釉盞南宋吉州窯灑花黑釉盞尺寸:高6.5釐米,口徑16釐米,底徑4.8釐米品相:口小修,內壁有縮釉線,點藏品說明:碗口微斂,深弧腹,淺圈足,器內外施黑釉,內裡灑以條狀黃色釉,釉色在窯火中交織變化,形成灑花釉。
  • 中國名窯入門:越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景德鎮窯有何特色?
    (4)裝飾風格吉州窯與建窯一樣是以「釉裝飾「為主的瓷窯,只不過建窯是「自然釉「的代表,吉州窯以人工裝飾著稱,裝飾品種豐富多樣,主要有木葉、剪紙貼花、玳瑁、窯變花釉以及剔花、繪花等。>(6)主要器型吉州窯器型主要有盞、盤、瓶、壺、爐、玩具等。
  • 吉州窯六種獨特的制瓷工藝
    根據文獻記載和實地調查,可知吉州窯創燒於晚唐,發展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元代雖仍有燒造,但已漸趨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過小規模的短期生產,隨之便廢棄停燒了。吉州窯是一座同時掌握南、北方著名瓷窯制瓷技藝,生產多種器型、釉色、紋飾產品的綜合性瓷窯,其燒造的瓷器品種多樣,古樸典雅,富有濃鬱的地方風格和民族藝術特色。
  • 極珍貴的元青花龍紋扁壺,大英博物館有同類器,存世極少|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著名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也是這時候流失出去的。元青花大件以梅瓶和大罐為主,然而,大英博物館卻收藏了一件扁壺,據學者研究,此類器型全世界館藏文物存世不超過10件,遠低於梅瓶和大罐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