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五十歲前最純情的愛」,川端康成的初戀,為何是個男孩子?

2020-12-15 微影悼紅

1948年,年近天命的川端康成決定將一段隱藏了33年的秘密「付之文字」,在《獨影自命》中,他寫道:

「這是我在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愛情,也許就可以把這稱作是我的初戀吧。 我在這次愛情中獲得了溫暖、純淨和拯救。清野甚至讓我想到他不是這個塵世間的少年。從那以後到我五十歲為止,我不曾再碰上這樣純情的愛。」

彼時的川端,已經49歲,家中亦有妻兒,再看他五十歲後的人生,已經沒有了為外人所知的情感故事,所以,這一段愛情,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純情的愛情。這一段愛情,被他寫進了自傳體小說《少年》裡。

可誰能想到,這段讓川端念茲在茲的愛情,對方竟然是一個男孩子?

純潔的小笠原

16歲那年,川端在茨木中學讀五年級。一天,宿舍來了一位低年級同學,川端是宿舍,在初見這位同學時,他看呆了,他覺得:

學校怎麼會有這樣溫和純潔的少年?

而小笠原對於這位沉默憂鬱的室長,亦心生好感。

兩位少年都不好意思向對方透露內心。直到有一次川端發高燒臥病床上,小笠原心急如焚,半夜裡默默為他禱告,斯情斯景,令川端感動不已。但他為了不讓小笠原感到害羞,也只是裝睡不語。

川端高中時代

此後,兩人漸漸親近了起來。

小笠原性情溫和靦腆,行事妥帖細緻,他會為川端鋪床疊被,縫補衣物。川端則儘量在學業上給他幫助。二人形影不離,川端甚至只許小笠原睡在他的鄰鋪。

一個冬夜,川端起床方便,室外寒氣逼人,回到屋裡時,川端已經凍得牙齒打架,他鑽進了小笠原的被窩,抱住了他,而小笠原也沒有拒絕,反而摟住了他的脖子,兩人的臉頰越貼越近。

「你做我的情人吧?」

「好啊」小笠原未加思索便應了下來。

漸行漸遠漸無書

1917年,川端畢業後考進東京第一高等中學,而小笠原還在原來的中學,兩人只能互通魚雁,緩解相思,兩地分居也讓兩人愛得越加熱烈了。

這一段情感,最終以小笠原順從父親加入一個教會為結束。川端在前往小笠原修行之地探望時,聽著幼稚的教義和朗朗的誦經聲,而小笠原則沉浸其中,連一個敘舊的時間都沒有。

川端離開時,小笠原坐在一塊大巖石上目送他遠去。此後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

川端、伊藤千代和好友三明永無

這一次戀情失敗後,川端才開始與伊藤千代交往,並訂下了婚約,而因為著名的「非常事件」,使該婚約被撕毀。

再往後,川端又與三個千代產生情感糾葛,可惜都沒有結果。直到27歲那年,他邂逅了松林秀子,並在32歲那年結了婚。

所以,小笠原是川端唯一的同性戀人。

可是,為何他的初戀卻是一個男孩子呢?

細細想來,無非因為:小笠原是川端另一個自我的希望

小笠原住進宿舍不久,川端便得知,小笠原自幼體質孱弱多病,深得家人疼愛照顧。這麼一個有著溫暖家庭的小夥子,讓川端倍感羨慕:

世上再沒有第二個這麼幸福的人了吧?

這話許多人聽了不解。因為在旁人看來,孩子被長輩寵愛,實在是正常不過的現象。可在川端看來,這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川端剛出生,就一直在見證死亡:

1歲喪父,2歲喪母,7歲祖母辭世,10歲姐姐病逝。最後剩下年邁的祖父與他相依為命,老人家又聾又啞,眼睛還哭瞎了。因為日常充當祖父的眼睛,使得川端養成了睜大眼睛看東西的習慣,現在看他的照片,仍舊是那種無辜、機警的模樣。

陪著又聾又啞又瞎的祖父,川端的世界只剩下空寂。

可這種空寂的日子,老天爺都不願意給他太久,15歲那年,祖父也棄他而去了。

他成了世界上最孤單的人。

在和祖父相依為命的日子,川端在陷入寂寞和悲傷之中時,他為了尋求家庭的溫暖,會跑到有雙親和兄弟姐妹的朋友家裡玩,有時坐到深夜也捨不得離開。對於那位家庭幸福的朋友,川端甚至還對他有著天然的好感。

川端與好友三島由紀夫

所以,在看到小笠原時,川端覺得那是另一個自己,在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他試圖親近他,想從他那裡獲得溫暖和拯救。

後來川端回憶,小笠原就是他的「救濟之神」,「和他生活,是我精神上的一種解脫。」

川端康成的悽苦生平,形成了他的「孤兒氣質」,戀愛失敗帶來的傷痕又加深了他的精神危機。而他所經受的死亡和孤獨,失戀和悲傷,也成為他編織無數支「人間最美的愛的抒情歌」的養料。

電影《雪國》劇照

在川端的作品中,無不充斥著孤獨與憂傷、虛無和悽美。

長篇小說《女性開眼》中,藝伎阿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禮子雖然在子爵家過活,但是因為庶出,飽受委屈;小女兒初枝雙目失明被父親遺棄,後來眼睛治好,卻被一個流氓伯爵汙辱。母女三人各有各的不幸;

《雪國》中的駒子,自幼失恃獨自闖蕩,後淪落為藝妓,汲汲於愛情,然而最終都是徒勞。最後瘋了;

此外,無論在《千隻鶴》還是《古都》、《伊豆的舞女》還是《水月》中,都能看到無盡的孤獨和落寞。

憑一顆脆弱敏感的心靈和纖柔細膩的體悟,他築就了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了一大奇觀,備受追捧。

1968年,因「以敏銳的感覺,高超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川端成功問鼎諾貝爾文學獎。

自此,在我國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不僅普通讀者,就連許多舉國聞名的作家,對他亦頂禮膜拜。

莫言曾說,《雪國》中的一句話,如同深夜裡的燈塔,照亮他前進的道路

餘華亦稱,川端康成是他的老師;

他的作品,不僅影響了長一輩賈平凹、曹禺等作家,就連年輕一輩的郭敬明、安妮寶貝作品中都有他的影子。

閱讀川端康成,您將能感受到一切,悲傷中有唯美,頹喪中見通透,還有那閃爍著銀光的文字,如滴水般滋潤您的心田。

川端的諾貝爾文學獎三件套,在豆瓣中全部8分以上,原價136的正版書籍目前只要75元,平均下來25一本,不過您的一杯咖啡錢。點擊下面連結,就此進入諾貝爾獎得主的世界暢遊吧。

相關焦點

  • 川端康成:被初戀摧毀的日本少女
    我承認川端康成的文風一直令我迷戀,雖然他的文字中始終潛藏著如櫻花般淡淡的哀愁,但在這迷惘與哀愁之中卻有著刻骨銘心的愛。這愛清流婉轉、搖曳生姿,一個個讓讀者心生愛憐的下層舞女形象便在川端的筆下向我們緩緩走來。《伊豆的舞女》中的燻子便是其中的一個。
  • 川端康成:與初戀男友分開後,又因未婚妻被僧人性侵而再次失戀
    川端康成:與初戀男友分開後,又因未婚妻被僧人性侵而再次失戀川端康成是整個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奶奶去世;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姐姐去世……在他14歲的時候,只剩下雙目失明的爺爺與他相依為命,那時候,他時常在爺爺的床前瞪大眼睛望著爺爺,也因此,他留下了一個瞪著眼睛看人的毛病。
  • 川端康成初戀失敗的深層秘密
    [摘要]在他還沒品嘗過愛為何物之時,愛就繞過他,遽然遠去了;在他還沒真正地走人實在生活之前,生活就睥睨著他,把他拋棄了。作者:張石(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媒體人,著有《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等。)就這樣,川端康成從「每天早晨醒來,紛紛的喜淚都要打溼枕頭」的愛的頂峰,又一次跌進了孤寂的深谷。在青春漫長的趑趄中剛剛萌發的一點點人生的自信連同濃縮全部生命創造的童年的夢,遂化作了永恆的蒼白和空寂飄蕩在他的心中。在他還沒品嘗過愛為何物之時,愛就繞過他,遽然遠去了;在他還沒真正地走人實在生活之前,生活就睥睨著他,把他拋棄了。
  •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初戀情書曝光
    原標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初戀情書曝光 日本媒體13日報導,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與初戀情人伊藤初代之間往來的信件被發現。這些信件飽含戀人之間的思念,成為考證川端作品寫作背景的珍貴資料。
  • 性侵毀掉了川端康成的初戀?這並不是深層原因
    在他還沒品嘗過愛為何物之時,愛就繞過他,遽然遠去了;在他還沒真正地走人實在生活之前,生活就睥睨著他,把他拋棄了。》),而在川端康成的創作生涯中,有一個「事件」,對他的人生和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給他帶來了深深的憂愁,這種憂愁像一種永不結痂的傷痛,痛得透徹,痛得悠久,貫穿在他的許多作品之中,而這個事件就是他和少女伊藤初代(1)的初戀的失敗。
  • 神經質的「變態」作家川端康成,對情愛的描述,都是初戀的陰影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的信號所前停了下來。"這是小說《雪國》的開頭,雪的憂傷和哀泣落滿了載重的火車,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上最美的小說畫面就此展開。川端康成的小說總是極美的,但卻常常帶著一股子清冷寂寞的悲傷。他的文學是以悲傷和孤獨作為底色的,他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只有經歷刻骨銘心的悲痛,才能寫下刻骨銘心的作品。
  • 川端康成筆下的危情少女和風情熟女
    常有人說,川端文學是一種描寫女性與愛情的文學。《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搬上銀幕,山口百惠飾演的舞女燻子,一直是小印心裡純潔的初戀的象徵;獲諾貝爾獎的三部曲《雪國》《古都》《千隻鶴》中,女人也是最重要的描寫對象。01川端筆下的少女和熟女分別有何特點?
  • 感受川端康成筆下的京都
    他們或許也和我一樣,想在川端康成筆下古都的街道上走走,感受一下日本的傳統文化。川端康成出生於京都附近的茨木市大字宿久莊。從794年桓武天皇建都京都,一直到明治維新,京都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川端康成一直認為「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1968年,川端康成憑《雪國》、《古都》和《千隻鶴》三部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
  • 贈書丨戀人、繆斯、女優…川端康成生命中的女人們
    今天要跟大家推薦的是他的另一本書《歲歲年年》中文版,不懂日語的小夥伴不用擔心。老規矩,還是從留言中精選十名讀者,贈送川端康成《歲歲年年》一本,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說家。- 聲明:如需轉載先請私信聯繫 -川端康成在獲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的發言致詞題目為《我在美麗的日本》,他所說的「美麗的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就是他筆下千姿百態的美麗的日本女性。
  • 感受川端康成
    正好,日本文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傳《天授之子》最近在中國出版,讓我們一起在川端康成的自傳中,體味獨特的日式文學審美。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自傳體小說集國內首發  《天授之子》為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集,收錄《故園》《東海道》《感傷之塔》《天授之子》四部小說。
  • 川端康成筆下的伊豆與舞女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不知你是否看過?這是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於1926年發表的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裡的一段話。小說描寫了20歲的「我」,一個日本舊式高中的學生,在去伊豆天城山旅行時,與一位14歲的舞女發生的初戀故事。初戀的感情朦朦朧朧,而且發生在伊豆這樣美好的地方,就形成了川端康成最為唯美的文字。
  • 近現代東方文學|川端康成《雪國》
    從時間上看,川端康成的整個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戰前、戰時和戰後①戰前重要的作品如《十六歲的日記》《參加葬禮的名人》等,如實地紀錄了作家自己早年作為孤兒的坎坷的人生經歷;還有不少是描繪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悽慘的生活境況,以《淺草紅團》和《伊豆的舞女》最為著名。
  • 川端康成:自殺前留下半瓶酒,曾在弟子遺體前說:「該死的是我」
    而這個時候新房子的鄰居們聞到了這新搬來的川端康成家有著很刺鼻的煤氣味,眾人便找來人把川端康成的新房子的門打開,進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才發現川端康成已經咬著煤氣罐倒在了地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生命跡象。在川端康成自殺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也就僅僅半瓶沒有喝完的威士忌。
  • 川端康成《雪國》
    川端康成自幼失怙,漂泊無著,孤獨憂鬱伴其一生,自身受佛教思想以及個人身世和經歷的影響,使他的作品都有一股哀愁、虛無但很唯美的基調。 這部川端的美學代表作在1957年曾被改編為電影                              川端康成(1899年-1972年),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
  • 推薦:川端康成必讀的幾本書
    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
  • 川端康成情書曝光:繆斯對文豪到底有多重要?
    [摘要]7月8日,川端康成的情書在他神奈川縣鎌倉市故居被發現。這些情書包含一封川端康成在大學期間寫給初戀伊藤千代的書信,以及十封千代給川端的回信,這些情書對解讀川端的作品非常關鍵。這些情書包含一封川端康成在大學期間寫給初戀伊藤千代的書信,以及十封千代給川端的回信,這些情書對解讀川端的作品非常關鍵。巧合的是,在文學之路開始前,川端曾遇到過四個名為千代的女孩,情書中的伊藤千代是他的第四個千代。這是首次能夠看到川端康成情書的全文。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少女是他永恆的繆斯。即使在晚年,川端康成的作品裡仍然不乏對於少女的細膩描寫。
  • 日本的伊豆半島,在川端康成筆下比初戀還美!
    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當我失去你,即便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一切顯得落寞,虛空。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伊豆川端康成用一篇小說描繪了一段青澀而美好的初戀,同時也當了回導遊,帶著讀者遊歷了日本的伊豆半島。那麼,川端康成筆下的伊豆,真實中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地圖上看,伊豆半島在東京和大阪之間,屬於日本本州的靜岡縣,島的南部伸向太平洋。
  • 川端康成婚約為何被毀?未婚妻一封絕交信,多年後才知她被人玷汙
    後來卻發現千代對他並無此意,但山本千代依舊是川端內心深處的美好,他將對她的思慕寫成了處女作小說《千代》,將愛情的美好留在了字裡行間。川端遇到的第二個千代是他進入大學前,在伊豆旅行時遇到的一個舞女。第三個千代不如說是一次百無聊賴的邂逅。川端康成在大學期間和同學去酒館時,一同看上了一名面容姣好的女招待,但還沒來得及展開攻勢,他們便聽聞女招待已經有了未婚夫。
  • 川端康成婚約為何被毀?未婚妻一封絕交信,多年後才知她被人玷汙
    山本松這樣的不義之舉遭到了鄉親們的唾棄,也許是深感愧疚,山本松在臨死前囑咐女兒山本千代要還50元給川端康成作為謝罪,並要善待他。後來卻發現千代對他並無此意,但山本千代依舊是川端內心深處的美好,他將對她的思慕寫成了處女作小說《千代》,將愛情的美好留在了字裡行間。川端遇到的第二個千代是他進入大學前,在伊豆旅行時遇到的一個舞女。他與舞女千代一見傾心,互生情愫,相伴了一路。
  • 川端康成諾獎獲獎作品推薦:《雪國》最美,《古都》最悽涼
    川端康成諾獎獲獎作品推薦:《雪國》最美,《千隻鶴》最悽涼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的泰鬥之一,1968年憑藉著《雪國》、《古都》和《千隻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悽慘的命運造就了他的多愁善感;一生多次旅行也造就了他易感傷的性格。命運和性格成為他的文學作品奠定了基調,他善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康成的一生獲獎無數,但是還是沒能拯救心裡的陰影,在1972年,他以最痛苦的方式自殺離開了人事,沒有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