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堤邊抬頭,今晚的月亮真亮真圓,又是一個十五,恰逢中國道家學術創始人老子李耳誕辰2590周年,難怪今晚的月更亮圓,緣來是月亮在向老子致敬呢!
《賢文》一書上所說「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呀!月亮誕始至今,夕升朝落,無限循環多少億年了。從古至今,月亮照過無數在紅塵中的眾生,無數眾生又將各種心緒付之於翰墨,湧現出眾多書寫月亮的名篇,月亮成了一種思緒的代表符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中透露出對故鄉的思念。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月亮中透露出戰場的豪邁與英武之氣。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月亮中透露出親人間的思念。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月亮中透露出作者對人生的感慨。
「明月夜,短松岡」,月亮中透露出對亡妻的深情。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月亮中透露出對亡國的無限哀愁。
「千江有水千江有,萬裡無雲萬裡天」,月亮中透露出禪機無限………………,太多的月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端,風花雪月是墨客們常頌的「四大天王」。
月亮本無心,文人總多情。一輪月成就了篇篇詩詞,一輪月曆經千百劫的紅塵,正所謂:
紅塵滾滾,無非愛恨情仇
腳步匆匆,無非功名利祿
社會節奏加快的當代,還有誰能緩下腳步去欣賞月圓月缺,還有誰能緩下思緒去感受花開花謝,還有誰能緩下朗誦詩句詞句。對於當代人,月亮又回歸月亮的本色,不過是一個天體而已。當代人的心早就像水泥一樣硬,早就像絕望的人一樣麻木。
本地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句俗語:正月玩,二月耍,三月做點把
(指農曆),對於當代來說是絕對的一個奢侈品了,當代人有幾個正月十五前不著手忙碌的?月亮如動情,看到現代之匆忙又是何種心情呢?是不是在深深思索,社會是在進步嗎?人為的加快生活節奏,是不是一種大退步呢?不得而知,好歹月亮不會動情,不然月亮也不會永恆。
「天若有情天亦老」,用在月亮身上也是一樣的吧!
今晚的月亮很亮很圓,遠在異地務工的人們,會不會對月思鄉呢,希望會吧
(寫於己亥年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