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來

2020-08-28 勤耕慢讀


瑣記》是魯迅《朝花夕拾》裡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簡單講述了衍太太和沈四太太的一些小插曲,卻能讓人體會到人間真正的冷暖。

那時的魯迅大概十來歲,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也是不怎麼能分辨出好壞的年齡。衍太太是他家鄰居,對自己兒子雖然狠,對別家的孩子卻好的很,無論小孩子們怎麼鬧她決不去各家父母處告狀,因此孩子們最願意在她家裡或她家附近玩。

在南方結冰是很稀奇的事,對孩子們來說也很新鮮。冬天水缸裡結了薄冰,孩子們大清早看見就會去吃冰。沈四太太(周家房客)看到了會大聲說:「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

這話有沒有像是自己媽媽說話的語氣。聽見不自在,但是溫暖呀。只有自家父母才會這樣管孩子的。

一大早空腹吃冰,腸胃弱的孩子會受不了,輕則腸胃受寒,重則肚子疼拉稀。一個外人管閒事已經讓人很不自在了,她還告訴父母知道,讓大家都挨了一頓罵,大半天不準玩。孩子們氣啊,不分是非,給沈四太太取了個綽號,叫作「肚子疼」。

而衍太太看見孩子們吃冰,不但不阻止反而喝彩式的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

小朋友聽到有人喝彩,肯定會使勁兒吃起來。大夏天吃冰淇淋吃快了牙和嘴都會受不了,頭還會冰的痛,更何況是冬天!

衍太太還讓很小的魯迅看春宮圖,讓他感到受了極大的侮辱一般,十多天不去那裡。


魯迅先生在這段沒有用太多語言,只是形容衍太太和藹地笑著說。這樣的表情是最讓孩子們喜歡,不會有任何防範的親近她。

幾個孩子比賽兜圈子,看誰旋得多。衍太太就在旁計著數,說道,「好,八十二個了!再旋一個,八十三!好,八十四……」正在旋著的阿祥,忽然跌倒,阿祥的嬸母走進來看見說道,「你看,不是跌了麼?不聽話,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小時候我們也玩過這種遊戲,幾圈下來頭暈的想吐。轉八十多圈基本上是十來歲孩子的極限,肯定會像個醉漢樣摔倒爬不起來,頭暈的沒有辦法形容。

如果沒有衍太太在旁邊喝彩,阿祥是絕對不會轉這麼多的,只有真正愛護孩子的長輩,才會阻止孩子們不要幹這種傻了吧唧的事情。如果是好事,衍太太怎麼不讓他兒子來轉呢!

頭上碰腫一大塊,衍太太用燒酒調了水粉搽疙瘩上,說不但止痛,還沒瘢痕。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這樣搽皰塊只會火燒火辣的更痛。正常的會用冰塊敷在腫處,讓它慢慢消腫。多麼狠毒的婦人!雖然如此,孩子們總還喜歡去她那裡去。

魯迅父親病故後,家裡已經很窮了,連上學都成困難,只能選擇公費的洋學堂,那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再去衍太太家找她閒談,衍太太便慫恿魯迅去拿他媽媽的錢,她還說道:「母親的錢,還不就是你的錢麼?」魯迅說母親也沒有錢,她卻說:「首飾也可變賣,大廚抽屜角角落落去尋找,總會找出一點珠子這類東西……。」

懵懂的魯迅也聽出了些異樣來,便不到她那裡去了。可是後來就聽到流言,說魯迅已經偷了家裡的東西變賣了,使得這個周家半大孩子如同一下掉水裡,懵圈了。他漸漸明白流言是怎麼來的。那時的魯迅還太年輕,定力還是很好沒有被教壞,換成其他真正不能辨別是非的孩子就很難說了。


最毒婦人心,指的大概就是衍太太這樣的女人吧,連小孩子都要坑害的,還有什麼事情幹不出來!

教人偷東西還傳流言,對衍太太的「罪行」魯迅感到憤怒,因為那時太年輕,遇到流言不知所措,只能選擇離開。衍太太如果遇到是成年的魯迅,肯定會被罵得不敢出門!

魯迅先生不愧是大師級人物,只舉了幾個例子,隨便再簡單的道了句:「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來。」把衍太太這類人諷刺的一毛不值,讓讀者也一起鄙視起她來。

人可以不善良,但不能陰!衍太太這種既不善良又陰險的人更是可怕。對小孩子有極強殺傷力,偽裝的無聲無息,讓人不易察覺,看似人畜無害實際陰險毒辣,讓人防不勝防,魯迅把她比作狐狸恰當不過。

我是勤耕慢讀,品味精典,與偉大的人物對話,與崇高的精神交流,使自己不斷汲取他們身上的力量。讓貧乏和平庸遠離,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

相關焦點

  • 墜入困頓,人情冷暖,魯迅從來都是伴著流言蜚語長大的
    魯迅在 《吶喊》自序中這麼寫道:有那麼四年多,我幾乎天天往返於當鋪和藥鋪之間,從比我一倍高的櫃檯送上典當物,又從和我一樣高的櫃檯給父親抓藥。開方的醫生雖然最有名,但所用藥引極難尋到: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配的。於是,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年輕的魯迅魯迅意識到,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者無意的騙子,也正是因為這場變故,他也逐漸看清世人的真面目。在很多名人的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家道中落與年幼喪父的故事,但家道中落和奮發圖強只是概率問題,兩者並沒必然聯繫——可是魯迅確實是做到了。
  • 魯迅:在流言傷害中挺立不屈
    1927年秋,魯迅到上海不久,就陸續的有流言傳出,先是說魯迅要經商開店:「我初到時,報上便造謠言,說我要開書店了,因為上海人慣用商人眼光看人。」(《致廖立峨(271021)》)後又傳出魯迅到藝術大學做教務長的流言,「這是他們有意散布的,是一種騙青年的新花樣」。
  • 罵遍民國無敵手的魯迅,到底都罵了誰?
    1928年8月,魯迅寫在《革命咖啡店》一文中說「革命文學家,要年青貌美,齒白唇紅,如潘漢年葉靈鳳輩,這才是天生的文豪;樂園的好料……」來諷刺葉靈鳳。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齒白唇紅」呢?魯迅牙齒不好還酷愛吃甜食這點大家都知道,跟葉靈鳳同屬於一個派別的署名為心光的文人,竟以此來諷刺魯迅,說「他看見旁人的努力他就妒忌,他只是露出滿口黃牙在那裡冷笑。
  • 面對流言,青年魯迅也抵擋不住,只能出走
    是什麼樣的流言威力如此之大呢?這要從衍太太說起。這個人物出現在魯迅先生的散文《瑣記》一文中。衍太太衍太太在17歲的時候加入周家,她的丈夫是魯迅先生的叔祖周子傳。丈夫去世之後的衍太太竟然和小一輩的族人周衍住在了一起,所以魯迅先生才會稱呼她為衍太太。衍太太這個人對自己的兒子很嚴格,但是對別人家的孩子卻很好。無論是鬧出了什麼亂子來,也絕不去告訴各人的父母,因此孩子們都喜歡到她家或者在她家四周玩耍。雖然衍太太會在我們打旋子的時候說假話,但是孩子們總是喜歡到她那裡去。
  • 魯迅《朝花夕拾》裡不可不讀的46段話
    就是怕要渾身發熱之後,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廣告道:「看哪!狗不是仇貓的麼?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於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5.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
  • 罵遍民國無敵手的魯迅,到底都罵了誰
    1928年8月,魯迅寫在《革命咖啡店》一文中說「革命文學家,要年青貌美,齒白唇紅,如潘漢年葉靈鳳輩,這才是天生的文豪;樂園的好料……」來諷刺葉靈鳳。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齒白唇紅」呢?魯迅牙齒不好還酷愛吃甜食這點大家都知道,跟葉靈鳳同屬於一個派別的署名為心光的文人,竟以此來諷刺魯迅,說「他看見旁人的努力他就妒忌,他只是露出滿口黃牙在那裡冷笑。「這不是揭魯迅的短嗎?
  • 網友妙文:魯迅和他罵過的人
    像魯迅這樣會「罵人」,並把它訴諸文字,說明了魯迅是非之心不泯,愛其所愛,憎其所憎,並且不虛偽,不造作,敢說敢罵,其實還是十分可愛的,魯迅說:「我想,罵人是中國極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罵而沒有知道何以該罵,誰該罵,所以不行。現在我須得指出其可罵之道,而又繼之以罵,那麼,就很有意思了,於是就可以由罵而生出罵以上的事情來的罷。」
  • 魯迅最經典的三句「罵語」,聽完以為被誇贊,卻已被罵得體無完膚
    所以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用如椽之筆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挺起民族的脊梁。從《狂人日記》,他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淡淡的血痕中,當愚昧成為主流,那麼清醒就是犯罪,諷刺國人的愚昧無知。魯迅先生的文字中,反諷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位,最經典的莫過於這三句話,受到此評價的人,本想暗自竊喜受此讚譽,怎料早已被罵暗地無影。
  • 魯迅:《阿Q正傳》的成因
    我沒有什麼話要說,也沒有什麼文章要做,但有一種自害的脾氣,是有時不免吶喊幾聲,想給人們去添點熱鬧。譬如一匹疲牛罷,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廢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張家要我耕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轉磨,也可以的;趙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帖出廣告道:敝店備有肥牛,出售上等消毒滋養牛乳。
  • 你有藥嗎?我有魯迅
    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
  • 魯迅 || 二十四孝圖
    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自從所謂「文學革命」以來,供給孩子的書籍,和歐、美、日本的一比較,雖然很可憐,但總算有圖有說,只要能讀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北京現在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
  • 罵徐志摩無病呻吟,罵胡適郭沫若梁秋實,為何魯迅越罵越牛?
    不論是誰,只要被他罵過,一定「名揚萬裡」,其中當屬民國時期的文人最悽慘,大多都遭遇過「文化界平頭哥」魯迅的口誅筆伐,被他罵得體無完膚,那麼,當年哪些文化名人被魯迅先生「噴」過呢?在我看來,那一定非郭沫若莫屬,要知道他們之間的「罵戰」幾乎伴隨了兩人的一生,屬於你來我往,精彩非常。當年飽受新文化新思想薰陶的郭沫若因不喜歡包辦婚姻的原配妻子,卻又無法反抗家長,於是留下休書一封休了妻子,自己為了名聲也為了學識遠走日本,並因緣際會結識了一個日本貴族女子,相識相知相愛在一起後一連生下了五個子女。
  •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魯迅先生經典至理名言
    >不過我並非要大家不看批評,不過說看了之後,仍要看看本書,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別的書也一樣,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而已集讀書雜談》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重輕,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來,也糊塗——《書信致顏黎民》詩須有形式,要易記,易懂,易唱,動聽,但格式不要太嚴。
  • 魯迅是怎麼罵人的,言辭犀利不帶髒字,但是讓被罵的人想吐老血
    魯迅是怎麼罵人的,言辭犀利不帶髒字,但是讓被罵的人想吐老血要說中國歷史上,那個文壇的人物最活躍,魯迅先生肯定是要佔據一席地位的。民國年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人不說太多,一百餘個還是有的。管你什麼手持重兵的軍閥大員,還是頗有聲名的文壇才子,我魯迅看你不爽,覺得你的事情做得不地道,我就要在文章裡罵你。正如魯迅先生在自己的日記裡寫的,看到有的人做的事說的話寫的文章實在是有氣,就像罵他,不然心裡覺得過意不去。魯迅先生雖然將唾沫噴遍了一眾有頭有臉的人物臉上,但是他的文字裡卻沒有半個髒字,但字字誅心,讓人忍不住吐三口老血。
  • 那些年魯迅罵過的大師!魯迅深諳風險痛斥國民黨卻從沒罵過蔣介石
    除了這些,民國還出大師,更出大咖!哲學家如馮友蘭,國學大師章太炎,王國維,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胡適,魯迅,許地山,徐志摩等人。在這些洋洋灑灑的大師中,魯迅是一個比較具有個性的存在。一生以筆為刀,戰鬥不止。魯迅的文章讀來,如「投槍匕首」,戰鬥力爆棚。可以說,民國時期,如果沒有被魯迅「罵過」,那說明腕不夠大!
  • 抓捕周樹人和我魯迅有什麼關係,魯迅名言得正譯、反解
    (魯迅)  正譯:習慣成了規矩。反解:盲目跟風,最後成就了別人。6、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魯迅)  正譯:這句話告誡我們,不要為偷懶沒時間找藉口,關鍵你自己要行動起來。(魯迅) 正譯:勇於承認錯誤,有當擔。反解:魯莽大意,不知悔改。不敢正視自己。12、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 郭沫若四字罵魯迅,魯迅只加了一個字反擊,表達出郭沫若的作為
    郭沫若四字罵魯迅,魯迅只加了一個字反擊,表達出郭沫若的作為在我國近代史出現了很多知名的文人學者,他們也用自己寫出的文章來發表自己對社會,對其他人的看法,而作為當時最有才的魯迅和郭沫若還因為不同的看法而在自己的文筆下進行互相對罵,而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魯迅為何喜歡罵人是狗?背後原因是魯迅的性格缺陷
    關於魯迅,雖然對他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但是對他的評價基本上都是褒大於貶的,畢竟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當做中小學的教材,簡單來說,如果魯迅的貢獻沒達到一定程度,也不會有今天這種對他的推崇,但是畢竟人無完人,魯迅雖然在文學和教育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本人還是有很多缺陷的
  • 李敖說:魯迅從來沒有罵過日本人
    魯迅的所有文字李敖都見過嗎?又怎麼知道魯迅從來沒有罵過日本人呢?這個「從來」何從說起。再說罵日本人的問題。日本也有好人,中國也有漢奸。我們應該罵日本帝國主義和日本法西斯,而不是所有的日本人。李敖先生有一個證據能表明:魯迅與日本法西斯和日本帝國主義來往嗎?能指出來魯迅的日本朋友中有一個是日本法西斯或者日本帝國主義嗎?
  • 魯迅祖父:罵皇帝,罵太后,罵老婆,罵孫子,唯有不罵牢頭與強盜
    這種由翰林下放到地方上的官員就像現在由中組部派下來,人稱「老虎班」,一般官員不敢惹他們。周福清性情耿直,誰不順他的心就懟誰。他的頂頭上司是江西巡撫李文敏,比他高好幾級,周福清毫不畏懼,照樣頂撞,把李文敏氣得鼓鼓的。周福清在家裡也嘴巴不饒人。周福清的原配夫人孫氏,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魯迅父親周伯宜,周伯宜還很小時,孫氏病逝。周福清續娶蔣氏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