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鍋製造業?任正非:華為的困境在於能設計晶片,國內卻造不出來

2020-11-06 升學霸

作為國內科技大佬,華為今年是真的難,5G布局被打亂,晶片代工被終止。

被美國卡住脖子的難受,華為是體驗最深的。為此,任正非在走訪北京高校時,說出了華為面臨如今困局的根本原因:

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這兩句話令人心碎,也令人無奈。很多人說,這是華為甩鍋給我國基礎工業,但霸姐卻不這麼認為,就像任正非說的,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資源分散,最後反而是什麼都做不成。



我國有世界最先進的晶片設計公司,卻沒有一流的晶片製造企業。

在任正非眼裡,這就是華為目前最大的困境。華為海思在晶片設計領域已經是世界前列,能夠設計出全球最優秀的晶片,比如華為麒麟晶片,是世界首個搭載人工智慧處理器的晶片,但遺憾的是我國的晶片製造卻是世界三流。



那麼我國晶片製造到底差在哪裡?主要在和人上面。

首先我國沒有製造高端晶片的光刻機。目前臺積電已經成功攻克了3nm晶片,預計2022年量產,但由於歐美在高端光刻機領域對我國的限制,導致了我國在高端晶片上面的落後,只能依靠臺積電、三星等企業的代工,如今美國一制裁,我國的晶片就完了。



其次就是我國沒有高端晶片製造的人才。在高端人才方面,雖然世界前10的納米材料科學家中有6個是中國人,但他們都在美國工作生活,對我國在微型材料方面貢獻較低;再次,晶片製造的基礎工程師我國也是大量缺少,這是因為我國晶片製造長期依賴歐美,國內製造商少,就業率和薪資低,大學培養的人才基本都轉行了,最後導致學校在這方面的招生逐年減少,已經沒有培養這方面人才的溫床。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我國高端技工的缺口高達2000萬人,大國「智」造缺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線操作的工程師。



前段時間,網上傳華為為了自我拯救,啟動了南泥灣計劃,準備自己製造晶片。如果這是真實的,這將是華為的英雄壯舉,但卻是我國晶片製造業的悲哀,我們不能讓一個華為抗住所有。

任正非是英雄,華為是英雄企業,但我們國家不能只有一個華為,要在各種領域都湧現出華為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敢於銳意進取,開創先河。

相關焦點

  • 能設計出先進晶片,卻造不出來,任正非:教育同質化不易產生天才
    華為如今的困境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晶片問題導致的,美國方面的制裁讓華為進退兩難,一心想要突破求變,然而現實與理想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要想完全脫離美國的依賴哪有那麼容易,想要替代美國晶片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搞定的,所以
  • 任正非:華為設計了先進晶片,但國內造不出來
    「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託全球化平臺,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有什麼錯誤,而是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10月27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發華為創始人任正非9月14-18日北京高校行時的發言,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 華為任正非:華為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造不出來
    ,不被允許找代工廠商進行晶片代工,臺積電、中芯國際都被限制無法為華為代工,華為自研處理器麒麟處理器被迫停產,麒麟9000處理器成為絕唱。,針對這個問題,前不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對外談到了這個問題,任正非表示,華為目前最大的困難是華為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華為不可能有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 任正非罕見發聲:「華為能設計先進晶片,無奈國產造不出來」
    餘承東談及自己對華為禁令的看法,他表示華為目前的困難千千萬,但是只有一條路能看到明天,那就是繼續堅持科技創新,為合作夥伴和用戶帶來更多的新技術,華為不會因為任何事情停下腳步。 就在餘承東對禁令表態之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罕見發聲了! 目前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內部講話,當談到華為晶片困境的時候,任老表示:「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產基礎工業還是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製造晶片」!
  • 任正非:華為今天的困難 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10月28日消息,華為心聲社區日前發布《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任總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的發言》的總裁辦電子郵件。在發言中,任正非表示,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託全球化平臺,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有什麼錯誤。
  • 任正非很無奈,華為設計了世界先進的晶片,國內工業卻造不出來
    但面對美國的限制,華為其實也非常無奈,雖然華為擁有先進的晶片設計能力,目前華為海思是全球最具有實力的晶片設計企業之一,他們有實力設計出7納米甚至5納米的晶片,但是這些設計出來的晶片,如果沒有晶片製造廠家生產出來那也是白搭。
  • 設計的先進晶片 國內還造不出來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姝)華為心聲社區10月27日刊發《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任總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的發言》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任正非在座談時表示,華為目前遇到的困難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
  • 華為任正非表示:今天的困難是「設計的晶片國內還造不出來」
    10月27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發了一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今年9月14-18日北京高校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主題為《向上捅破天任正非發言表示,和平需要實力相當才可獲取,祥林嫂式的和平是不存在的。美國的科技發展史就是一面鏡子,以此來反思我國的科技發展戰略的系統性、科學性。
  • 任正非談製造晶片,為什麼中國能設計卻造不出晶片?
    大家都知道美國現在害怕中國5G勢力崛起,不開放科技給我們了,但是我們有能力設計出晶片,卻國內的基礎工業沒技術造不出來。這就是現狀!如同海爾冰箱當時與德國合作,技術學到了 品牌還是民族企業的,這完全可以複製這條路。談及武漢弘芯從臺積電請到高級技術人才,卻留下巨大的爛尾工程而言,缺的不是錢和技術人才,而是造晶片材料和軟體設備了。
  • 任正非: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
    昨天,華為 心聲社區刊發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於 9 月在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 昨天,華為 「心聲社區」刊發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於 9 月在訪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 任正非發聲,國內設計出晶片但造不出,是基礎工業不行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華為現在的困難是,設計出晶片,但是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這是華為 "心聲社區"刊發的任正非9月拜訪清華、北大等國內高校的發言,其中提到,華為現在的困難就能夠設計出晶片,但是國內工業卻造不出來,甚至表示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造晶片,短期內難度確實很大。
  • 華為究竟有多難?任正非回應一切:我們設計的晶片國內造不出來
    手機少了其他東西都有國內替代方案,少了三星和LG的屏幕國內有京東方可以取代,少了美光和海力士的存儲國內有長江,但唯獨達到5nm、7nm以及10nm工藝的手機處理器,國內完全是無能為力。可是華為等不起啊!就算如張召忠所說的只需三年時間這些晶片國內就滿大街都是了,但別說等三年了,就算只等三個月,蘋果、三星以及其他國產品牌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華為手機市場份額瓜分的乾乾淨淨。
  • 任正非發聲,國內設計出晶片但造不出,中國芯又該如何崛起?
    大家好,我是老曹 華為現在的困難是,設計出晶片,但是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 這是華為 "心聲社區"刊發的任正非9月拜訪清華、北大等國內高校的發言,其中提到,華為現在的困難就能夠設計出晶片,但是國內工業卻造不出來,甚至表示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造晶片,短期內難度確實很大。
  • 華為並沒有那麼堅強!任正非再次發聲:我們設計的晶片中國造不出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華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堅強!任正非再次發聲:我們設計的晶片中國造不出。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段話是從任正非口中說出來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華為目前的困境,華為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的堅強!雖然目前國內已經加速了半導體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但科研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而留給華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內獲取相應的解決方案,華為的手機業務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市場份額將會被快速佔領,真等到國產光刻機製造出來了,或許華為手機已經成為了歷史了。
  • 任正非最新演講: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9 月 15 日,美國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正式生效。華為 「心聲社區」 近日刊發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年 9 月 14 到 18 日走訪北京高校時發表的主題演講《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任正非明確說出了,「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這樣的無奈話語。同時他也向高校師生表達了自己的建議和殷切期許。
  • 國內為啥造不出華為設計的晶片,看了這本書,你就明白了
    #國內為啥造不出華為設計的晶片#這是現實,也是無奈,國內雖有齊全的產業鏈條,卻缺乏晶片領域的基礎研究,目前來說對國外晶片技術有一定的依賴。但是國內又造不出華為設計的晶片, 在斷供的情況下,不自己動手,怎麼獲得晶片
  • 華為困境之因!任正非最終說了實話
    華為遇到了那麼多困難,讓樂觀的任正非也很無奈,最近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的一個講話, 任正非在裡面談了談對華為現狀的看法。他表示「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託全球化平臺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有什麼錯誤。而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 任正非:設計的晶片國內製造不了;網友:華為太快,產業鏈跟不上
    眾所周知,前幾天網上最火的一則新聞是任正非稱,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是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而昨天在華為Mate40發布會上,餘承東又再次講了一句與晶片無關,但卻類似的話,他說華為已經掌握了120W甚至200W的充電技術,但電池受不了,所以放棄了。
  • 道路沒那麼明朗,任正非發聲:華為可設計晶片但沒法製造晶片
    政策剛出的時候,華為的對外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底氣,因為在很早以前它就儲備了足夠的晶片和核心組件,儲量可以保證華為在一個季度內的生產不受到影響。同時,華為也成立了相關的晶片部門來進行獨立研發晶片工作。比如聯合中科院進行晶片技術的商討,從技術上來實現自己造晶片的可能。同時臺積電、聯發科等也相繼向美國發出申請要求繼續為華為供應晶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晶片的困境在好轉,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 華為的痛!任正非老實的說:我們設計的晶片國內做不出來
    華為總裁任正非說: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是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澎湃新聞報導,任正非指出,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託全球化平臺,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有什麼錯誤,而是我們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我們不可能又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