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華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堅強!任正非再次發聲:我們設計的晶片中國造不出。這意味著什麼呢?
「目前我們正在承受百年未聞的打壓和圍剿,20萬員工都在廢寢忘食,公司的生死存亡就在一瞬間,如果我們能夠等到勝利的那一天,我們不會忘了千千萬萬奮鬥在一線的英雄。」
這段話是從任正非口中說出來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華為目前的困境,華為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的堅強!只是他們有著一顆不放棄的心,20萬的華為員工日夜奮鬥著,在他們眼裡加班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華為總部大廈24小時燈火通明,是他們目前最真實的寫照,正如任正非所說的:「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了。」
從9月15號開始華為獲取晶片的途徑已經被完全切斷了,自從那天開始很多事情任正非都開始親力親為,在中科院把光刻機的研發列入首要攻克名單後,次日任正非就拜訪了中科院,進行了相關技術的深入探討。
隨後他並沒有放緩腳步,訪問了清華、北大等眾多名校,在集成電路被納入一級學科之後,很多學校都開始布局相關專業,挖掘培養更多的人才,在最大程度上為自己爭取人才和時間。
華為是在任正非最難的時候成立的,就連註冊公司的錢都是借來的,距離現今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一個民營企業能夠做到如今的規模,足以見得任正非的過人之處。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有這麼一句宣傳語:「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為華為是滿目的自信,在如今看來他們確實做到了。
華為擁有著超前的思維,還沒正式進入4G時代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研發5G技術了,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提前布局,華為的5G才得以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擁有了最多的5G專利,其它國家想要布局完善的5G網絡,都繞不開華為的技術專利,一下子就挽回了中國在通信領域長達幾十年的劣勢,5G時代終將屬於我們中國。
一直以來通訊領域的領頭羊都是美國的企業,然而在5G上由於研發方向的錯誤,導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應的5G技術,甚至都還不知道從哪裡開頭,華為5G在誕生之後,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在通信領域的地位,於是針對華為的一系列打壓措施隨之而來。
剛開始的時候,相關規定只限制於美企和華為的合作,但沒想到的是華為反而利用這樣一個機會,把更多國產化的零部件使用到了手機上,而麒麟晶片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使用國產零部件之後,華為手機的銷量反而達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老美自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不斷地對相關規定進行升級,到最後凡是使用到美國設備以及技術的企業,都被禁止和華為有任何的合作,在臺積電正式斷供之後,華為所有獲取晶片的途徑已經完全被切斷了。
目前國內在整個半導體領域也發展迅速,屏幕製造已經有了京東方,存儲晶片也已經有了長江,但是對於晶片製造就連14nm的工藝都很難完成,更不用說是5nm、7nm的工藝了。
雖然目前國內已經加速了半導體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但科研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而留給華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內獲取相應的解決方案,華為的手機業務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市場份額將會被快速佔領,真等到國產光刻機製造出來了,或許華為手機已經成為了歷史了。
在走訪完高校之後,一個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關於華為的刊文也發表了出來,這主要是針對任正非的一些發言進行了整理,任正非在發言裡面回應了一切,華為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
而任正非親口說的一句話,很好概括的華為目前的困境,那就是「今天遇到的苦難,並不是戰略上的錯誤,而是我們設計的晶片中國造不出來」。
華為的品牌理念是「非極致而不為」,從這幾個字就可以看出華為能夠取得成就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野心」,讓他們的技術成為了全球的頂尖水平,但是差就差在國內的工業水平沒能跟上華為的發展腳步,才導致了這樣的悲劇發生,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