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接觸半導體電子技術時間不長的小夥伴們來說,大家普遍會感覺模擬電子技術不是太好學,不如數字電子技術容易理解。為什麼好多人會有這種感覺呢?主要是模擬電子技術存在以下幾個特點,另外一些教材和資料講解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看教材就等於看天書!
對抽象能力要求高
半導體技術與高中時學的基本電學知識有明顯區別,基本電學知識有些電學的量是很明確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但是半導體電子學有些電學量在不同電路中有時要考慮,有時又不需要考慮,比如三極體的結電容,高頻電路中不能輕易忽略,但是低頻電路中就可以忽略。比如分析三極體放大電路中常用到的直流等效電路和交流等效電路,分析運放電路中用到的虛短和虛斷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理解。
電路中經常用到近似或經驗值
在模擬電子技術中經常會遇到哪個量遠遠大於另一個量,或者電流電壓值近似相等這種描述,還有一些典型電路中電阻的取值也經常出現經驗值的情況,對於剛開始學習模擬電子技術的小夥伴們可能感覺有點暈菜,不知道哪種情況可以近似,哪種情況不能近似,對於經驗值則更是不知道怎麼取值了。比如要用12伏的穩壓二極體對輸出12伏的直流電壓進行穩壓,輸入電壓是15,18或24伏都可以,但哪個更合理呢?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大家可以通過仿真軟體分析和實際焊接電路進行測試分析,來不斷積累經驗。要把模擬電子電路學好,多想多動手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專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從小白到入門」也對上面這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分析和講解。
有些資料或教材講解的角度不便於理解
現在大家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非常方便,網絡上關於模擬電子技術的知識也很多,但是好多內容都是抄來抄去的,對於新人真正要問的一些問題卻避而不談,導致一些不易理解的內容講解的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講解。比如下圖中所示是一個三極體的等效模型,上面的二極體表示集電結,那麼當三極體工作在放大狀態時電流是如何從C流到射極E的呢?上面的二極體是反接的,不是應該截止嗎?怎麼能穩定的產生從C到E的電流IC呢?
再比如下圖所示的三極體分壓偏置共射放大電路的射極電阻RE起什麼作用,交流等效電路的輸入電阻RI為什麼等於Rb1//Rb2//[rbe+(1+&)Re],而不是Rb1//Rb2//(rbe+Re)呢?
還有好多類似這種問題,對於新手來說都是一道道的坎兒,而認真講解這些問題的教材或資料卻不多,現在「魔道電子」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從小白到入門」專欄對這些新手常遇到的問題都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分析,不用大家再到處去浪費時間找資料了。
有些本應詳細講解說明的問題教材卻沒講
有些電路在實際電子產品設計中應用的很廣泛,比如下圖是用NPN管驅動蜂鳴器的電路,左右兩個電路哪個是合理的,為什麼?為什麼接口輸出電路中PNP管用來控制電源,而NPN管要控制「地」?
類似這種看似簡單,但仔細一想卻有深層原因的問題估計有些工作多年的工程師都沒細想過,只是大家都這麼用,就照著做罷了,而其實對這些基本問題的深入理解恰恰能反映出一名電子設計工程師的水平。
-END-
#推薦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最新華為模擬電路講義上下冊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