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候群患者能用生物製劑嗎?應該怎麼選?

2020-12-17 黃閏月教授談風溼

乾燥症候群(SS)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外分泌腺中的淋巴結浸潤和炎症,特別是唾液和淚腺的損害,從而導致患者口腔和眼部乾燥。

此外,該病還可累及肺、腎、肝、關節等多個器官系統。SS好發於女性,男女發病比率為1:9。

目前乾燥症候群並無根治方法,主要治療原則為對症治療改善患者乾燥症狀,增強外分泌腺的殘餘功能,通過系統用藥改善其免疫病理過程,保護臟器功能。

在系統用藥方面,目前的主要選擇為激素、羥氯喹、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本文總結了乾燥症候群的生物製劑治療現狀。

靶向B細胞抑制劑

1、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抗CD20單抗,關於利妥昔單抗治療SS 的臨床研究較多,但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2016年乾燥症候群基金會(SSF)專家組對利妥昔單抗的指導意見如下:

(1)利妥昔單抗可考慮作為乾燥性角結膜炎及傳統治療無效的pSS患者的治療選擇。

(2)利妥昔單抗可考慮用於成人pSS和以下任何系統表現情況:血管炎、有或無冷球蛋白血症、嚴重的腮腺腫脹、炎性關節炎、肺疾病或周圍神經病(尤其是多發性單神經炎)。

(3)利妥昔單抗也可用於有殘餘唾液腺、經由臨床醫師確診的嚴重口腔損害以及傳統治療(局部保溼劑、促分泌劑)無效的口乾症患者。

以上內容提示,利妥昔單抗對SS患者的乾燥症狀及系統損害均有一定幫助。

2、貝利尤單抗

貝利尤單抗是直接針對B 細胞活化因子(BLyS)的生物製劑,目前關於貝利尤單抗治療乾燥症候群的研究較少。

在一項納入30 例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的開放性試驗中,發現貝利木單抗治療28 周可降低SS 疾病活動指數,改善患者腮腺腫大、關節炎/關節痛、血免疫球蛋白及類風溼因子水平。

但唾液流率、Schirmer 試驗和唾液腺活檢局部評分並沒有變化。

但在隨後6個月隨訪中發現,對貝利尤單抗治療有反應的患者的症狀進一步改善,尤其是疲勞症狀。2019年EULAR更新了乾燥症候群的治療指南,其中也提出貝利尤單抗或可考慮用於難治性乾燥症候群的治療。

TNF-α 抑制劑

TNF-α 抑制劑並不推薦用於治療SS患者的乾燥症狀(而利妥昔單抗則可以)。

乾燥症候群患者發生淋巴瘤的風險可較正常人升高8.7~44倍,雖然目前尚無證據表明乾燥症候群合併類風溼關節炎(RA)患者使用 TNF-α抑制劑會增加罹患淋巴瘤的風險,但醫師在使用治療 SS 合併 RA 或其他相關重疊疾病時,應注意警惕和監測。

因此, TNF-α 抑制劑可能並不能改善乾燥症狀,但TNF-α 抑制劑在乾燥症候群中並非禁止使用,對於SS合併RA的患者或仍可考慮使用,但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用藥和定期安全監測。

此外,依帕珠單抗、阿巴西普、CFZ533(抗CD40單抗)等其他新型生物製劑治療乾燥症候群的研究也在不斷推進,但其實際的臨床療效仍需更多的證據支持。

相關焦點

  • 乾燥症候群患者的入秋指南
    炎炎夏日已過,天氣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加大,意味著進入秋季,秋高氣爽,氣候也由春夏的潮溼變得乾燥。但對乾燥症候群患者而言是不利的季節,面對秋季,我們的乾燥症候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哪些呢?下面由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谷麗梅主任為乾燥症候群病友做詳細講解!
  • 乾燥症候群這樣治 |你「藥」知道
    原創 陳新鵬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來自專輯你「藥」知道乾燥症候群怎麼診?怎麼治?乾燥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以淋巴細胞增殖及進行性外分泌腺體損傷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
  •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具有異質性,其主要表現為以眼乾、口乾為主的腺體分泌減退症狀,是一種可累及腎、肺、腦等多系統功能的一種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女,48 歲,因「右手手指遇冷變色伴疼痛3 周」入風溼免疫科住院治療。患者3 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手手指遇冷變色伴疼痛,以食指為重,伴眼乾、口乾,於我院外科急診就診,給予貝前列素鈉靜點,疼痛症狀可緩解,遇冷變色緩解不明顯。患者病來無發熱、口腔潰瘍、皮疹、脫髮、光過敏。
  • 秋燥來襲,乾燥症候群患者怎麼過?醫生給出3個「加溼攻略」
    這是乾燥症候群患者的日常,要是遇上乾燥的秋冬季節,無疑是雪上加霜,網友調侃:真是幹到沒朋友!冬季來臨,天氣一方面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加大;另一方面「燥邪當令」,天氣變得愈發乾燥。那麼,面對「幹到沒朋友」的秋冬季節,乾燥症候群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加溼措施」?
  • 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的福音,先聲藥業艾拉莫德片來了
    早前,恆瑞醫藥完成了卡瑞利珠單抗新的適應症開發,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新藥鹽酸安羅替尼膠囊也獲批了新適應症,而近日,先聲藥業研發的抗風溼新藥艾拉莫德片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也獲得批准。先聲藥業的艾拉莫德片於2011年上市,是全球首個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小分子藥物,也是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1類抗風溼新藥。
  • 乾燥症候群一般能活多少年?
    乾燥症候群總體預後良好,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壽命。 大多患者症狀輕微,伴有口乾、眼乾等症狀,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其生命周期接近普通人群。伴有內臟損害的患者,經規律及時治療,大多數也可以達到病情控制和緩解,嚴重臟器損害的患者預後不良。乾燥症候群主要是侵犯外分泌腺,尤其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口乾、眼乾為其最常見的症狀,若控制不佳,部分患者會伴有內臟損害,並出現多種臨床表現。
  •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患者能活幾年?
    核心提示:很多患者都知道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是一種較難治療的血液病,目前用藥物治療還沒有能夠治好這個病的方法。專家表示,mds患者有短時間內死亡的,也有長期生存甚至康復的,主要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的選擇。那mds患者能活多長時間?
  • 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症候群
    出現這些症狀請警惕 秋季氣候乾燥,皮膚乾燥、眼乾、口乾,常常被很多人當作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有一種病,在這個季節常常「渾水摸魚」,讓你出現一系列症狀還蒙在鼓裡,它就是乾燥症候群。那麼,它與普通的乾燥到底怎麼區別呢?
  • 眼乾口燥 當心乾燥症候群
    是否有過皮膚乾燥到皸裂,塗抹任何護膚品依然不緩解……殊不知,有了這些明顯症狀,您可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究竟有哪些具體症狀?怎麼判斷,會給身體帶來哪些損傷?如何治療?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陳雁飛進行了詳解。  專家簡介:陳雁飛,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甘肅省醫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理事,風溼免疫病醫聯體聯盟理事。
  • 先聲藥業「艾拉莫德片」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臨床申請獲批
    此次臨床申請獲批,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藥物,這是繼獲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後拓展的第一個新適應症。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之外的又一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疾病主要特徵為外分泌腺受累,常見臨床表現為口乾、眼乾、疲勞和關節痛等症狀,這三種症狀見於80%以上患者,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先聲藥業艾得辛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此次臨床申請獲批,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藥物,這是繼獲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後拓展的第一個新適應症。由於 pSS 尚無滿意的治療措施,無論是乾燥、疲乏、疼痛或內臟器官損害均缺乏經循證醫學論證的有效藥物,特別是用於控制並延緩系統損傷的藥物,現使用的藥物多為經驗性治療,或借鑑類似病變的治療。臨床上主要還是採用涎液和淚液的替代治療以改善口乾和眼乾症狀,使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減輕肌肉、關節痛等,這些對症治療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症狀,但是不能真正緩解疾病進程,且對於其他重要臟器受累的患者療效不佳。
  • 診斷乾燥症候群被延誤10年?不要怕,新指標來了
    研究根據pSS患者的五個常見的症狀(疼痛、疲勞、乾燥、焦慮和抑鬱)分成四個亞組,分別為:低症狀負擔(LSB)亞組、高症狀負擔(HSB)亞組、以乾燥為主的疲勞(DDF)亞組和以疼痛為主的疲勞(PDF)亞組,以評估不同亞組對羥基氯喹以及利妥昔單抗治療反應的差異。然而,當基於亞組分層重新分析統計後,卻發現高症狀負擔組使用羥基氯喹治療有效有統計學意義,而乾燥為主的疲勞亞組中,使用利妥昔單抗治療效果更好。
  • SLE藥物在突破,你還沒有「get」這些生物製劑的用藥知識嗎
    生物製劑對系統性紅斑浪川(SLE)的治療應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和患者重視,SLE的治療進入了生物製劑治療的新篇章。哪些SLE患者可以使用生物製劑?使用生物製劑有哪些注意事項?關於生物製劑的這些知識我們可以了解一下。
  • 「前沿傳遞」乾燥症候群患者懷孕常發生不良妊娠結局
    【摘要】背景:乾燥症候群是一種自身免疫相關性結締組織病,影響身體腺體的分泌。一些研究發現乾燥症候群對母體及胎兒的結局有不利影響,但樣本量太小,檢查的結果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對大量的資料進行研究,探討乾燥症候群對母體妊娠結局及胎兒的影響。
  • 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認識乾燥症候群
    最近一個月,市五院風溼免疫科一病區接連收治的幾個患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患者甲,女,37歲,以「反覆關節腫痛15年,間斷髮熱伴頸部包塊半年」為主訴入院。患者乙,女,58歲,以「發現肝功能異常5年,咳嗽4月」為主訴入院。
  • 別掉以輕心,這6個症狀,暗示為乾燥症候群
    但由於此病起病比較輕微,甚至沒有太明顯的症狀,所以患者都是不適的情況已經不能忍受了才會來看病,這時候幾乎都很難再完全回復,因為身體器官經過常年的破壞,往往已經是不可逆了。比如乾燥症候群的特徵口乾,如果你問患者口乾不幹?
  • 滿足這三個條件,可能就是乾燥症候群!小心累及臟腑!
    乾燥症候群患者淚液分泌會減少,淚液分泌量少於5毫米則可能存在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患者會頻繁眨眼 眨眼時,眼球表面會形成淚膜,保護角膜、結膜不與空氣接觸,如果發生了乾燥症候群,患者的淚液質量會下降,導致淚膜保護時間變短,患者只能頻頻眨眼來形成持續的淚膜保護。
  • 乾燥症候群不只是「眼乾口乾」,還會造成這些損傷
    乾燥症候群,大家並不陌生,口乾舌燥和欲哭無淚是常見症狀。可是如果你以為乾燥症候群就只是「口乾、眼乾」,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義診現場,彭翔耐心接受市民諮詢。彭翔指出,乾燥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遠非是單一的口乾眼乾性的疾病,而是一種可累及全身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50多歲的乾燥症候群患者張先生(化名)有多年抽菸史,經常咳嗽、呼吸困難,尤其是在上樓梯時表現更為明顯,由於一直被診斷為老慢支、病情一拖再拖,導致肺部組織纖維化,進而引起I型呼吸功能衰竭。
  • 類風溼打生物製劑好嗎?身體出現這類情況就別再使用了
    核心提示:生物製劑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需要生物製劑是很常見的。事實上,生物製劑也是靶向治療藥物。腫瘤患者可以整合它們。但有些類風溼患者在生命垂危時並不適合生物製劑的應用,使用生物製劑後為什麼要持續6個月?   生物製劑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
  • 春季乾燥症候群易發!泰州四院專家提醒:女性出現眼乾、口乾、關節...
    就乾燥症候群的發病原因、症狀及易發群體等,楊克勤作了簡單介紹。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免疫系統多因性疾病,與遺傳、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亂有關。乾燥症候群的好發年齡為40-70歲,老年人群發病率在3%-5%,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