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轉涼,兒科門診又開始擁堵,其中出現咳嗽症狀的孩子,都佔了一大半。孩子在門診此起彼伏咳嗽,一聲比一聲更響,家長心也揪緊了,希望醫生趕緊能把這咳嗽治好。
治療歸治療,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醫生能簡單開點藥,孩子吃了就能好。要是額外開了霧化、輸液等治療手段,心理都有點不情不願,因為朋友圈老是傳:「霧化對身體危害大」「霧化藥裡全是激素」等聳人聽聞的謠言,不少偽中醫的文章也說,肺最嬌嫩,千萬不能用霧化等方式來傷害它……家長難辨真假,只能簡單的認為,孩子能不做霧化就儘量別做霧化。
霧化到底是什麼呢?霧化裡的藥全都是激素嗎?霧化對身體危害大嗎?
No.1霧化是什麼?
霧化吸入,是吸入治療的一部分,歷史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4000年前的印度。
當時的人們將曼陀羅屬的植物燒成粉末,通過管子吸入,用來治療哮喘及其他肺部疾病。
到19世紀中葉,法國人發明了霧化器,隨著醫學的逐漸進步,就有了現代霧化吸入裝置。
霧化吸入,目前在國內應用非常廣泛。它通過特殊的霧化裝置,將藥物溶液、乾粉或混懸液霧化分散成細小的霧滴或微粒,懸浮於氣體中,並吸入鼻咽、喉、呼吸道及肺泡等部分。使藥物沉積在病灶區以治療疾病。
由於霧化吸入的藥物可以直達患處,不需要肝臟進行代謝,相對其他治療方式來講,包括口服藥物,它也算得上療效好、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的一種手段。
No.2霧化全都用激素藥嗎?
不少父母擔心,聽說霧化裡全都是激素藥,激素會幹預孩子生長發育的,是不是吸一次霧化,真能讓孩子停止發育好幾天?
這種觀點當然是錯誤的。霧化用藥裡,並不全是激素藥。
霧化吸入治療藥物有以下幾種在臨床較為常見:
01控制症狀發作的吸入藥物—支氣管舒張劑
支氣管舒張劑,是哮喘病人預防或緩解症狀的必需用藥,臨床上常用愛全樂、科比特等。
02控制炎症的吸入藥物—吸入型糖皮質激素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氣道局部抗炎最強的藥物,是哮喘長期治療和慢性氣道炎症的首選藥物,目前臨床上常用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的霧化劑型。
父母不用擔心,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安全性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全身給予糖皮質激素,對於血糖、骨密度等影響小。
目前,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 批准的唯一可用於4 歲以下兒童的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霧化劑型。
03清除氣道分泌物的吸入藥物—乙醯半胱氨酸等
孩子若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氣道分泌物增加,為了讓痰液容易清除,這時候可以在加入祛痰藥。
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是乙醯半胱氨酸溶液,不僅有去痰作用,還可以增加肺泡表面活性劑的分泌。另外,還有一種祛痰藥是鹽酸氨溴索,一般選擇靜脈輸入,霧化劑在國內並未上市,不建議霧化吸入。
04其他藥物
除了上述藥物外,3%的高滲鹽水可以作用於急性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一種)。另外,國內也有一些抗菌藥、中成藥、抗病毒藥等作為霧化吸入,但是國內缺乏相應的研究,不建議使用。
父母完全不必擔心霧化中的糖皮質激素,《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及2017年版均指出,糖皮質激素是控制氣道炎症最有效的藥物,對於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嬰幼兒喘息急性期和緩解期、感染後咳嗽、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期等,它已成為呼吸道疾病常規治療手段之一。
No.3一咳嗽就要霧化嗎?
除了害怕霧化對孩子帶來傷害的家長,還有一部分是只要孩子咳嗽,立馬就想給孩子霧化治療的家長。
如果孩子咳嗽時間比較長,家長甚至會主動要求醫生進行霧化治療。
比如感染後的慢性咳嗽。對於兒童來說,感染後咳嗽一般是指超過 4 周的慢性咳嗽,始發原因為呼吸道感染,而且大多為病毒感染。一般孩子咳嗽2周,家長就焦慮得不行,當孩子咳嗽超過了4周,恨不得把所有的治療手段都用上。
但是,這種咳嗽多數可在 8 周內自行緩解,如症狀並不嚴重,也沒有明顯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原則上是沒有必要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只有在病情嚴重或明顯影響生活質量時才考慮霧化吸入療法。
因此,當孩子患病,醫生尚未建議給孩子霧化治療時,家長也無需太過焦慮,謹遵醫囑即可。
No.4做霧化,一定要注意這些
孩子霧化前:
霧化吸入治療前1小時內不應進食,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霧化過程中氣流刺激引起嘔吐;
霧化前建議洗臉、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藥物吸附在皮膚上(可用溼紙巾擦拭乾淨);
對於嬰幼兒和兒童,建議保持平靜呼吸,宜在安靜或睡眠狀態下治療。
孩子使用霧化時:
孩子吸入時,選擇舒適體位,可以坐著或半躺著,這樣膈肌下降,胸腔擴大,增加氣體交換量,效果更好;
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如孩子出現頻繁咳嗽、氣促、氣道痙攣等症狀時,應立即暫停霧化治療進行觀察,待緩解後評估是否適合繼續治療。
孩子霧化後:
孩子使用面罩霧化後,需要及時洗臉,或用溼毛巾抹乾淨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而且,嬰幼兒面部皮膚薄,血管豐富,殘留藥液更易被吸收,需及時洗漱。
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棉籤擦拭口腔再適量餵水,特別是使用激素類藥物後,以減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積,減少真菌感染等情況。
霧化完後,也可以為孩子翻身拍背,有助於把粘附於氣管、支氣管壁上的痰液脫落,保持呼吸道通暢。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編寫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 2019 年版)
【2】李凡、張會芝,霧化吸入治療的應用及效果評價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18),2838-2841
【3】洪建國,進一步規範兒童霧化吸入治療,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6,31(12),88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