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們對
兒童霧化治療都不陌生,
有人認為霧化治療
比吃藥、打針更有副作用,
霧化治療藥物就是糖皮質激素,
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那麼,
霧化到底安不安全?
真的有副作用嗎?
如何合理使用霧化治療?
中國醫大一院
兒科專家
和您說說!
什麼是霧化治療?
霧化治療是相對於口服、靜脈注射等另外一種給藥方式。它利用霧化吸入器,將藥物轉化成氣霧的形式,經氣道到達肺部,通過肺上皮細胞吸收到體內。
霧化治療屬於直接局部給藥,藥物起效快,相對於吃藥、打針等全身給藥方式,具有劑量少,副作用少,操作簡單等優點。
哪些疾病可以採用霧化治療?
支氣管哮喘、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伴喘息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伴咳痰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毛細支氣管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
哪些藥物適合兒童霧化治療?
1、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是最常見的兒童霧化藥物,但很多家長「聞之色變」。實際上,ICS的療效和安全性已被大量研究證實。適量、正確使用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國內外有關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治指南也都將ICS作為哮喘防治的主要藥物。ICS還可用於嬰幼兒喘息、急性喉炎、肺炎支原體肺炎、感染後咳嗽等疾病。
目前,國內已有布地奈德混懸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可以用於兒童治療,其中布地奈德能夠用於≤4歲的兒童。
2、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膽鹼受體拮抗劑(異丙託溴銨)等作為支氣管舒張劑常用於哮喘急性發作、嬰幼兒喘息等疾病。
3、對於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難的患兒,可以採用N-乙醯半胱氨酸霧化,雖然氣味欠佳,但是祛痰效果很好。
有時為增強霧化療效或縮短霧化時間,可將有些藥物混合霧化,如布地奈德分別與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異丙託溴銨配伍,沙丁胺醇與異丙託溴銨配伍等。
需要注意的是,非霧化劑型不推薦用於霧化治療,如靜脈針劑、中成藥等。因此,兒童霧化藥物的選擇和配伍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霧化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霧化治療所需藥物劑量並不多,藥物副作用已很少。我們還可以採取有些措施,進一步避免或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1、霧化前不要給孩子塗油性面霜。
2、霧化時面罩應貼合面部,最遠不要超過2cm,以保證吸入效果。孩子哭鬧時不要強行霧化,達不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必要時可待患兒入睡後進行。
3、霧化後可用溼紙巾擦拭面部,避免藥物殘留。稍微大點的孩子,還應用清水漱口,以預防鵝口瘡等不良反應。
如何正確選用霧化裝置?
霧化器的選擇和正確使用對於霧化治療非常重要。
目前,我國醫院主要採用噴射霧化器和超聲霧化器兩種霧化裝置。
研究表明,霧化顆粒的大小決定了霧化藥物的沉積部位。超聲霧化器產生的顆粒較大,主要沉降在上氣道及大氣道,急性喉炎、咽炎、呼吸道感染伴大量粘液咳出困難的患兒可優先選擇;而對於毛細支氣管、支氣管哮喘的患兒應首先噴射霧化器,其顆粒直徑可小於5μm。因為藥物粒徑範圍在1~5μm 時,才能在細支氣管及肺泡中大量沉降。
中國醫大一院兒科已開展兒童霧化治療多年,門診和病房都設有專門的兒童霧化病區。
同時,已開展兒童肺功能、支氣管舒張試驗、呼出一氧化碳等呼吸專科檢查,具有很好的兒童呼吸道疾病診治經驗。
(部分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