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開始建造2納米製造工廠 2024 年實現量產
據報導,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TSMC)已開始建設其2納米製造工廠。根據@chiakokhua在Twitter上翻譯的DigiTimes報告,除了建造2 nm研發中心外,TSMC還已經開始建造該節點的製造設施,因此它將及時準備就緒。請注意,節點名稱不代表電晶體的大小,因此實際上不會是2 nm寬。
-
臺積電2nm晶片技術突破,2024年或量產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表示,計劃擴建工廠提升2nm晶片的產能。據最新報導,臺積電在2nm晶片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目前尚未透露具體細節。但有消息稱,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實驗,並於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臺積電還表示,2nm的突破將再次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並繼續推進1nm工藝的研發。
-
臺積電工藝將從2024年開始落後?
確實,在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我已經注意到臺積電本身並沒有特別快地發展,也落後於摩爾定律曲線:臺積電正從5nm過渡(N5 )到3nm(N3)的周期比通常的2.5年更長,而密度的增加也遠少於摩爾定律所要求的2.0倍:例如,SRAM密度僅提高了1.2倍。為此,我認為,這將給英特爾一個追趕的機會,但是英特爾隨後推遲了其7納米製程。
-
臺積電有望在2024年量產2nm工藝晶片
臺積電在2nm半導體製造節點方面取得重大研究突破,有望在2023年中期進入2nm工藝試生產階段,並在一年後開始批量生產。目前,臺積電的最新製造工藝是5nm工藝,已用於生產A14仿生晶片。據介紹,臺積電的2nm工藝將採用差分電晶體設計。
-
臺積電將在24年量產2nm工藝 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
根據外媒報導,臺積電在2nm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在2023年進入試生產階段,在2024年進行量產。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的2nm工藝採用了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這種架構能解決3nm和5nm中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的一些缺陷,臺積電也是目前全球首家具備2nm工藝的半導體企業。
-
臺積電2nm製程取得突破:2024年就能量產
晶片製程的提升是有瓶頸的,當晶片尺寸小於5nm時就會產生量子隧穿效應,電子會自行穿越電晶體的柵極和源極通道,造成0和1的邏輯錯誤。因此很多業內人士都說3nm製程很可能就是矽基半導體工藝的極限,2017年張忠謀也表示臺積電的2nm製程工藝需再等數年才能下結論。
-
臺積電2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樂觀認為2023年下半年的風險試產產量可以達到90%。供應鏈還顯示,與使用FinFET的3nm和5nm工藝不同,臺積電2nm工藝採用了一種新的多橋通道場效應電晶體(MBCFET)架構。考慮到成本、設備兼容性、技術成熟度和性能,2nm採用了基於環繞門(GAA)工藝的MBCFET架構。這解決了由於工藝收縮引起的FinFET電流控制洩漏的物理限制。臺積電此前透露,2nm製程的研發和生產將在保山和新竹兩地進行。計劃在P1到P4之間建設4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90多公頃。
-
臺積電3nm晶片將量產 華為2024年有望用上國產5nm晶片
到15%的提高,臺積電還將推出一些技術創新,包括納米片和納米線,以及碳納米管等新材料用於晶片的研究,因為矽可能會在3nm之後被淘汰。,不過三星也緊緊盯著臺積電開始進攻3nm工藝的晶片,兩家最大的不同則是臺積電將繼續採用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而三星則改用環繞柵極電晶體(GAA)。
-
2nm工藝將在2024年批量生產,臺積電瘋狂的先進工藝製程之路
讓人更加絕望的是,臺積電在先進位程研發上面的腳步絲毫沒有慢下來的意思。根據相關報導,臺積電3nm工藝的提升版本「3nm+」工藝,已經計劃在2023年量產,也就是意味著最遲在2022年,3nm工藝就可以進入量產的階段。和目前最先進的5nm工藝相比,3nm的提升幅度著實不小。
-
臺積電突破2納米工藝,有望24年量產,1納米製程也已提上日程
在甩開三星之後,臺積電作為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在新工藝的道路上一路狂奔,7nm工藝全面鋪開,5nm工藝一騎絕塵,如今3nm已經箭在弦上,甚至2nm工藝也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最新報導顯示,臺積電已經在2nm製程工藝上取得了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雖然報導沒有披露詳細細節,但據估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試產,量產可能在2024年實現。臺積電方面表示,2nm工藝上的突破將進一步拉大自己與競對的技術差距,同時摩爾定律也得以延續,臺積電將繼續加大對1nm工藝的研究。
-
臺積電2nm晶片技術實現突破,預計2024年實現量產
2nm晶片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目前尚未透露具體細節。但有消息稱,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實驗,並於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臺積電還表示,2nm的突破將再次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並繼續推進1nm工藝的研發。
-
臺積電有望在 2024年進入 2nm 工藝的批量生產
最新的消息進行顯示: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在 2nm 半導體製造節點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就是意味著在明年或者是不久的將來,臺積電的技術是有了質的飛越的,不知道市場上臺積電的地位會不會再次發生變化呢?
-
曝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3納米晶片,蘋果或將首發
據業內相關消息爆料: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3納米製程工藝晶片,再將晶片製造提升到新高度。據悉,3納米晶片量產後,首月產量預計產能在5.5萬片左右,而隨著3納米工藝的日漸完善和成熟,到2023年晶片每月產量將推高至10.5萬片。
-
臺積電2nm獲得突破,最早2024年就能量產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的報導,臺積電的2nm工藝在近日獲得了重大的突破,研發進度超前,甚至可能在2023年的風險試產中達到90%的良品率,商用的時間將比原本預計的時間提前許多。而且,距離臺積電的2nm研發團隊創立也僅僅是過去了1年的時間,所以臺積電的本次突破也出乎了業界的預料。
-
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3納米晶片:相比5納米提升有限
據Digitimes報導,臺積電3納米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單月產能5.5萬片起。在此前10月的業績發布會上,臺積電就曾表示,3納米製程晶片將會在2022年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高性能計算機平臺上。
-
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3納米晶片:相比5納米提升有限
據Digitimes報導,臺積電3納米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單月產能5.5萬片起。在此前10月的業績發布會上,臺積電就曾表示,3納米製程晶片將會在2022年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高性能計算機平臺上。
-
晶片代工決戰先進位程,臺積電2納米為何一馬當先?
對此,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周鵬給出了更具體的信息:臺積電早於2018年4月宣布實現7納米製程量產,獲得了蘋果、華為海思、AMD、高通等客戶的大量7納米訂單。而三星在2018年10月宣布其7納米工藝實現量產,時程的落後導致大量客戶訂單流失。在先進位程領域,臺積電和三星不斷展開「角逐」。
-
臺積電進一步拋離三星!2納米獲重大突破2024年量產
臺灣傳媒報導,臺積電(2330.TW)2納米製程研發獲重大突破,根據供應鏈消息,該公司2納米製程將改為採用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而非3納米與5納米所採用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
-
臺積電將啟用GAA技術與2nm工藝
據業內人士透露,臺積電未來的2納米工藝會利用GAA技術,目前正以超過預期的速度進行開發。雖然三星已經計劃在2021年的3納米節點(量產)上改用GAA技術,但臺積電錶示,其3納米節點將繼續使用FinFET工藝,而基於GAA技術的2nm節點將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不過,目前臺積電遙遙領先於其韓國競爭對手,大多數晶片製造商希望2021年採用5納米工藝,繼蘋果之後。
-
蘋果A17或將首發臺積電3nm Plus工藝
臺積電今年已經量產5nm工藝,而下一個主要節點是3nm,已經宣布將投入2022年開始量產。3nm之後又會是什麼呢?今天,臺積電突然宣布它將在2023年推出3nm工藝的增強版本,名為「 3nm Plus」,第一個客戶是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