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2020-12-14 36氪

編輯 | 佳敏

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合肥微晶」2013年成立於安徽合肥,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公司已取得72項智慧財產權成果,包括36項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其他非專利技術。

石墨烯從本質上來講,是單層碳原子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結構,是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其剛度是鋼鐵的200倍。其導電性能也非常好,電阻率只有10-6Ω·cm,甚至比銀還低。

從2004年被剝離發現,到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被大眾熟知,石墨烯的歷史不過十幾年,但因其近乎完美的理化特性和我國豐富的石墨礦,石墨烯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在工信部印發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石墨烯材料就有9種;中經社發布的《2018—2019中國石墨烯發展年度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的石墨烯規模已達111億。除了在防腐塗料、樹脂、橡膠、電池材料等傳統大宗產品的應用不斷成熟,在新興產業上石墨烯的表現也很優秀,尤其是華為mate 20上石墨烯的應用,更是印證了這一點。賽迪智庫預測到2020年石墨烯導市場將到23.8億元,其中電油墨市場規模將達到2億元。

國家力挺、技術日益成熟,石墨烯產業可謂是藍海市場,引得眾多企業和投資商紛紛下海。據統計,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國與石墨烯相關的註冊單位多達4800家,其中以材料製備、以薄膜和石墨烯粉體為主要產品的就有300多家,並且基本實現量產。

「合肥微晶」就是其中之一。「合肥微晶」發明製作了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能夠應用於5G觸控螢幕手機,目前已經處在中試階段。

公司宣稱,與傳統的ITO材料相比,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具有優異的可撓性、高透過性、高導電性、高環保性,可用於觸控螢幕、可穿戴設備、柔性顯示、薄膜光伏、有機太陽能電池等領域,並將推動以ITO材料為主導的觸控行業變革新浪潮。

將石墨烯應用於柔性觸控,合肥微晶並不是獨一家。2017年,奧翼電子公司研發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顯示屏,這刺激了三星、LG、京東方等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究石墨烯顯示屏技術,爭取搶佔高地。華麗家族子公司重慶墨希從2013年成立以來也一直在研究石墨烯屏幕,2018年恆大用1.44億元認購其35%股權。

目前,石墨烯顯示屏還都處於試驗階段。據了解,「合肥微晶」將石墨烯和成熟的納米銀線技術相結合,這或許會加快石墨烯屏幕的大規模商業化。

團隊成員方面,「合肥微晶」的董事長呂鵬曾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公司正是由他帶領多位博導以及多名博士共同創辦,同時公司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科研平臺的大力支持以及石墨烯相關領域專家博導的親自指導,並和國內其他高校以及英國、美國、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等高校研究所的科技團隊有密切合作。

2014年10月,「合肥微晶」獲得合肥高投領投的A輪融資。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分別創立了宿州晶禾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其股東公司《航天彩虹無人機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合肥微晶已經開始盈利,其營業收入1,600萬元,營業利潤-724萬元,實現淨利潤342萬元。

天眼查

相關焦點

  • 邦得凌納米銀線光阻劑與傳統ITO導電膜的優勢對比
    邦得凌研發的光阻納米銀系列產品的特點一、可靠性高1、水性納米銀線導電膜性能需要做多層結構才能保障,工藝繁雜。2、光阻納米銀線導電膜性能達到工控顯示級要求(雙85裸測,強uv1000小時)。3、光阻納米銀線導電膜的光阻材料可靠性高,解決了銀遷移問題和耐久性問題。
  • 柔性屏幕涉及的薄膜材料種類有哪些?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陸續加入到柔性屏的開發和推廣。柔性屏一般是指OLED,和傳統屏幕相比,柔性屏幕有很明顯的優勢。不但體積輕薄,而且功耗較低,對設備的續航能力有所提高。同時由於其可彎曲、柔韌性強等特點,耐用程度也更高。那麼,柔性屏幕涉及的薄膜材料種類有哪些呢?下面模切之家帶您一起詳細了解。
  • 光阻式納米銀線材料生產商邦得凌宣布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05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邦得凌」獲本翼資本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研發光阻有機納米銀線。光阻式納米銀線材料生產商邦得凌宣布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本翼科技領投,某產業資本跟投。本翼科技是本翼資本旗下專注於智能製造領域的早期股權投資基金。本輪融資將主要用在基於黃光工藝的光阻銀線產品研製及其透明導電膜、觸控sensor的量產方面。
  • 探究柔性顯示技術
    柔板顯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顯示技術,通過很多的研究者和工程師的努力開發,柔性顯示技術發展迅速。在不久的將來,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將使得信息的顯示更加靈活多樣。依據目前國內外柔性顯示襯底的研究進展,柔性顯示襯底主要分為五類:塑料、金屬箔片、超薄玻璃和最近引起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紙質襯底、生物複合薄膜襯底。這些襯底提供的裝置性能與傳統玻璃襯底接近,對於大多應用使用極低成本的柔性襯底發展柔性顯示是非常重要的。
  • 大尺寸觸控:納米銀線,IN-CELL攜手前進
    TPK產品開發處副處長江耀誠博士,甚至直接表示「納米銀線相對於其他柔性觸控材料、如金屬網格、石墨烯等材料,其性能的優越性更為全面」。 從大屏到小屏,納米銀線和IN-CELL在一條鏈上 傳統觸控半導體,無論是on/in-cell還是外掛產品,本質都是基於ITO技術的觸控產品——這一技術最大的問題是「脆性」。也就是很難適應未來柔性顯示,摺疊顯示的需求。同時電阻率高,對大尺寸觸控不友好。
  • 柔性顯示屏即將到來,觸控面板技術將如何進入柔性時代?
    對於OLED廠商來說,如何在柔性屏幕上實現柔性TP技術,將會是新的挑戰,對比硬性TP,柔性TP需要實現厚度薄、耐彎折、內嵌式三方面,主要的幾個要求指標是可柔性、透光性好、工藝製備容易、支持多點觸控。 柔性屏時代將至,TP技術將如何進化?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納米銀線電容屏,憑什麼成為大尺寸觸控螢幕最佳選擇方案?
    隨著屏幕大尺寸化、柔性化,傳統ITO材料已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其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均不易克服,因此,廠商開始尋求ITO材料的替代品,金屬網格、石墨烯、納米銀都是這些年興起的觸控材料,而且認為未來將取代ITO材料。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後觸控顯示時代 「納米銀+」如何實現賦予顯示新「定義」
    (55、86及105寸觸控屏展示)事實上早在2012年,TPK就已經開始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開發納米銀線的觸控技術,專攻應用在柔性屏上納米銀線觸控技術,以期在未來的中小尺寸及大尺寸終端應用上搶佔市場先機目前,TPK從20、30寸一直到86寸都有出貨,這表明客戶已對TPK的納米銀線觸控技術的認可。納米銀線特性是透光度高,霧度低,電阻值低,非常適合於大尺寸的觸控屏。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
  • 柔性觸控屏的成型過程是怎樣的
    LCD和OLED等顯示屏幕最重要的觸控層材料。然而,由於ITO本身是一種脆性材料,不適合做大曲率甚至可隨意彎折的柔性觸控層,而且造價和成本高昂,目前大約佔到整個觸控屏幕產業上遊材料部分30%-40%的成本,又使用了「銦」這種儲量有限的稀有金屬,因此隨著曲面和柔性時代的到來,大有被取代的態勢。 黃漢鋒表示,目前對ITO材質最主要的替代品有:石墨烯、碳納米管、納米銀和金屬網格等。
  • 當前柔性屏市場及石墨烯在柔性屏領域的應用前景
    柔性OLED產能增加,催生PI膜需求電子顯示領域,驅動PI膜需求增長的主要是柔性AMOLED技術的發展,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7年三星的剛性AMOLED量產,儘管剛性AMOLED產線並不需要PI薄膜,但拉開了手機領域OLED取代LCD的序幕;第二階段是2013-2018年柔性AMOLED的發展。
  • 華科創智:納米銀線改變觸控格局 「屏聯萬物」時代還有多遠?
    曾西平跟隨他的導師溫維佳教授在港科大讀博士,主要的研究課題就是ITO的替代材料納米銀線在顯示技術中的應用。2014年,溫維佳團隊的納米銀線材料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技術+市場」的組合推動下,華科創智從最基礎的銀納米線原材料的合成生產開始,目前已經實現了柔性透明電極、大尺寸電容屏和PDLC智能液晶調光膜的產業化,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1、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  柔性超級電容器與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可分為雙電層儲能機制、贗電容儲能機制和複合儲能機制:  (1) 雙電層儲能機制是利用電極材料與電解質的接觸面存儲電荷,形成兩個電荷層,整個過程不發生化學反應,僅是離子的吸脫附。
  • 華科創智實現納米銀線技術突破!打破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
    曾西平跟隨他的導師溫維佳教授在港科大讀博士,主要的研究課題就是ITO的替代材料納米銀線在顯示技術中的應用。2014年,溫維佳團隊的納米銀線材料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在「技術+市場」的組合推動下,華科創智從最基礎的銀納米線原材料的合成生產開始,目前已經實現了柔性透明電極、大尺寸電容屏和PDLC智能液晶調光膜的產業化,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
  • 觸控材料優劣勢:石墨烯/納米銀線/金屬網格對比分析
    且隨著觸控螢幕行業的發展,對ITO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作為稀有金屬的銦,不但價格隨之不斷上漲,而且將會有告罄的危險,所以在此進行分析的烽煙四起的觸控材料,主要為替代ITO的石墨烯、Metal Mesh和納米銀。  東莞市鑫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文珍表示,三種材料中,納米銀線是唯一一個具有現實應用前景的。
  • 全球柔性光學導電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日久光電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為ITO導電膜,該產品為具有優異導電性能及光學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製備觸控螢幕等器件最常應用的高透光學導電膜材料。產品可應用於各類觸控方式的人機互動終端場景,包括消費電子、商用顯示、工業控制、辦公、教育等場景。
  • 走進「柔性星球」,記錄一筆一划 | 柔宇工廠參觀回顧
    8 月 14 日,數字尾巴受邀,來到深圳龍崗柔宇國際柔性顯示基地,參加柔宇媒體品鑑活動。活動現場,我們參觀了柔宇創新展廳的諸多柔性產品,走進柔宇無塵顯示屏開發車間參觀柔性屏的整個製作過程,並試用了柔派摺疊屏、最新發售的智能手寫本「柔記 2 」等多款柔宇產品。
  • 光刻新材料「光阻納米銀線」為產業發展和升級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光阻納米銀線複合材料以其「三低」(低能耗、低成本、低資產)以及「三高」(高性能、高效率、高收益)的優勢為產業化發展和產業升級換代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光阻納米銀線複合材料具備柔性可摺疊、低電阻方值、高可靠性等特點,在功能、性能、環保和投資成本方面遠優於其他傳統工藝,是世界觸控產業的一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