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表「聲明」:僅研發出2納米電晶體,並不具備2納米晶片設計...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網絡熱傳中科院已經研發設計出2納米晶片。事實真相只說對了一半,「2納米」確實存在,但「2納米晶片」卻是失真。

據快科技2020年1月13日報導(近期突然火起來,說明炒作嫌疑很高),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生產2nm及以下晶片工藝所需要的新型電晶體——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

電晶體是晶片中的一個單元元器件。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晶片是由一個個電晶體組成。但這些電晶體並不是簡單地堆疊在一起,7nm、5nm、2nm的晶片製程是指電晶體與電晶體之間的距離,電晶體之間能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距離上實現幾十億電晶體「部署」,並保證良品率,可見難度極大。

晶片製程越高,這意味著需要的電晶體越小。此次,中科院只是實現了2納米晶片中的單個電晶體,所以不是實現2納米晶片。

大家之所以理解成「2納米晶片」,一方面是人為炒作博取眼球,一方面是知識體系不足理解錯誤。所以才出現這樣的「烏龍事件」。其實大家稍微想想,就發現這一定是謠言。既然中科院2納米晶片都出來了,為何中芯國際5納米晶片還沒實現商用,十分不科學。中科院的「2納米」是2納米晶片製造工藝中所需要的電晶體,並非2納米晶片設計。

中科院的「2納米晶片」的誤解與中興通訊澄清只設計晶片,不具備製造晶片能力,也有「異曲同工」之意。

國產晶片是中國人的「芯」坎!晶片分前段設計和後端製造。當前環境下,晶片製造暴露出的問題比晶片設計更多。

紫光展銳、華為、中興通訊都實現了7納米晶片的設計,但依然需要與三星或臺積電合作。於是大家便這麼說,中國晶片看製造,晶片製造看光刻!似乎一臺光刻機成了限制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結束:

晶片設計和製造都缺一不可。企業能使用上高端大氣的晶片並不值得驕傲,只有中國實現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才值得大家由衷敬畏。

對於網絡說,晶片設計出來有什麼用,又沒有光刻機的說法,極為不科學。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反觀,假如我們有光刻機,不能設計,結果不也是一樣嗎。再說目前中國還有一些晶片無法設計出來或性能不如人家。晶片設計屬於半導體產業生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同等重要。

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更多的企業分工協作、聚焦科研、術業專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已設計出2納米晶片?原來是出了「烏龍事件」
    中國芯近日,網絡熱傳中科院已經研發設計出2納米晶片。事實真相只說對了一半,「2納米」確實存在,但「2納米晶片」卻是失真。據快科技2020年1月13日報導(近期突然火起來,說明炒作嫌疑很高),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生產2nm及以下晶片工藝所需要的新型電晶體——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電晶體是晶片中的一個單元元器件。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晶片是由一個個電晶體組成。
  • 中科院研發出了一種2nm及以下工藝的新型電晶體
    打開APP 中科院研發出了一種2nm及以下工藝的新型電晶體 佚名 發表於 2020-01-16 08:48:44 近日,中科院對外宣布,中國科學家研發除了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這種新型電晶體被視為2nm及一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
  • 我們中科院發明了2納米的高端晶片
    2納米晶片工藝龜速發展的晶片被中科院打破,臺積電有落後7納米,我們有先進2納米,所以面對美國科技「卡脖子」需要支持研發人員,用評論鼓勵他們晶片製造很棒!,從長遠來看,中科院2納米晶片會不斷打入消費市場,如果華為採用2納米工藝晶片的假設,那時,美國高通與蘋果公司已完全脫離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溝通,從而減少全球競爭力,我們華為用上2納米全球高端疊層垂直納米環柵晶片,勢必與鴻蒙作業系統成為全球第一。
  • 中國2納米晶片成功破冰後,我們真的是世界第一了嗎?
    據快科技1月13日最新報導,繼華為推出麒麟990 5G晶片之後,中國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生產2nm及以下晶片工藝所需要的新型電晶體——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中國科學家研發了一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它被視為2nm及以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
  • 國產5納米存在嗎?中科院發布聲明,只有180納米
    晶片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晶片能夠生產主要是依靠光刻機。光刻機是生產晶片不可缺少的東西,它決定著晶片的強與弱。我國一直希望在這一領域能夠取得領先的地位。但每次的結果都不盡人意。為什麼中國卻製造不出光刻機呢,是因為光刻機的技術實在太過於複雜。
  • 2020年臺積電技術論壇將聚焦3納米及2納米研發成果
    臺積電年度盛會「全球技術論壇」及「開放創新平臺生態系統論壇」將於25日改由在線方式舉辦,由臺積電總裁魏哲家發表主題演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再起,美國發布更嚴格的華為禁令,業界預期魏哲家將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提出最新看法,同時發布3納米及2納米等先進位程研發成果,以及說明3D先進封裝最新布局。
  • 臺積電 7 納米加持,新一代 WSE2 AI 晶片電晶體達 2.6 兆個
    整合 40 萬個 AI 核心,1.2 兆個電晶體,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不過,這樣的紀錄要被打破了。打破紀錄的不是別人,就是 WSE AI 晶片自己,因為新推出的 WSE2 AI 晶片面積雖然沒有提升,但 AI 核心卻提升到 85 萬個,電晶體更是一口氣翻倍成長,達 2.6 兆個電晶體。
  • 無需美國晶片!中國3納米電晶體研發成功,國產晶片或領先世界?
    本文來源網絡侵刪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殷華湘團隊稱,已研發出
  • 中科院突破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半導體行業未來可期
    中國有句老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通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半導體行業終於傳出好消息,中芯國際的14納米製程晶片已經實現大規模量產而中科院更是傳出了一個近乎爆炸的消息:中科院已經突破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項技術最令人振奮的點在於,該技術是世界上第一個2納米晶片的技術,而且是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設計的。
  • 中科院宣布2nm晶片技術告破,國產晶片終於彎道超車
    在華為事件不斷升級的時候,中科院傳來了讓所有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技術,取得突破性進步,它就給中國的晶片製造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通過多年努力,華為在軟體和cpu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進步,最後還是因為晶片問題處處被制,最尷尬的是隨時可能面臨不能生產自己的技術產品的尷尬境地。此次中科院所宣布的這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晶片領域2納米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方式,有了它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級晶片就能得以實現,就是等於我們找到了晶片領域的大油田。
  • 2019碳納米概念股有哪些?中國3納米電晶體研發獲突破
    綜投網(www.zt5.com)5月29日訊  據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團隊已經研發出3納米電晶體——相當於一條人類DNA鏈的寬度,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能安裝數百億個這種電晶體。中國還在研發一種原子大小(0.5納米)的電晶體。韓國三星計劃到明年上半年完成3納米電晶體的研發,同7納米技術相比,處理器只需用一半的電力,性能卻會提高35%。  業內表示,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納米電晶體的理想材料;理論和實驗研究均表明相較矽基器件而言,其具有5-10倍的本徵速度和功耗優勢,性能接近由量子測不準原理所決定的電子開關的極限,有望滿足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的發展需求。
  • 臺積電2024年將量產2納米工藝電晶體
    IT之家9月25日消息 據wccftech報導,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在2nm半導體製造節點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臺積電有望在2023年中期進入2nm工藝的試生產階段,並於一年後開始批量生產。
  • 晶片代工決戰先進位程,臺積電2納米為何一馬當先?
    此次臺積電在2納米製程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凸顯了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也讓兩大晶片代工巨頭的競爭加劇。臺積電、三星角逐更先進位程摩爾定律誕生之後,晶片的尺寸越來越小,企業不斷摸索新的工藝和材料發展半導體產品、改進性能。
  • 中科院研發者回應5納米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
    《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5 nm Nano 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 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發表5納米雷射光刻研究後刪文,中科院回應爭議
    綜合媒體12月2日報導,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納米快報》。中科院官網當時還報導稱,研究團隊針對雷射微納加工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解決高效和高精度之間的固有矛盾,開發的新型微納加工技術在集成電路、光子晶片、微機電系統等眾多微納加工領域展現廣闊的應用前景。
  • 中科院新型電晶體研發成功,有望彎道超車
    中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不管是基建領域還是5G通訊領域都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過就是這個飛機發動機和高端晶片這個領域還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國產晶片就要來了!中科院院士取得重大突破,將會「跳躍」超車,中國擁有後發優勢,彎道超車即將到來。
  • 中科院宣布2nm晶片技術成功「破冰"
    而繼華為之後,中科院突然宣布,2nm晶片技術「破冰」,國芯未來可期!大家都知道,晶片集成度越高意味著製造難度越大,臺積電擁有最先進的光刻機,可以實現7nm代工,而前段時間傳出中芯國際正在採購荷蘭光刻機,可目前技術方面還是被西方國家壟斷,先進的晶片製程技術還是被intel、臺積電和三星壟斷,好在中國不斷突破,中科院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已經實現了世界上首個具有自對準柵極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研究成果已經在權威雜誌《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 2020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先進納米複合材料創新中心招聘研發人員公告
    2020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先進納米複合材料創新中心招聘研發人員公告已公布,報名時間:招滿為止,需儘快到崗。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先進納米複合材料創新中心招聘研發人員公告   先進納米複合材料創新中心長期致力於納米複合材料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科研涉及納米複合材料設計與表徵、納米材料製備與組裝、工程材料納米改性、納米結構複合材料以及納米功能複合材料等。現根據中心發展需要,擬招聘研發人員3-4名。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要依賴光刻機嗎?
    那麼如今中國晶片技術究竟發展到了哪一程度,有消息稱中科院首創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還要依賴先進的高端光刻機,中國晶片是否就此迎來轉機,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一一揭秘。中國晶片的發展與幾大企業密切相關,首先此次晶片危機事件的主角,同時也是我國優秀的晶片研發企業的華為。
  • 向碳基晶片更進一步:臺積電、斯坦福等聯手開發碳納米管電晶體新...
    並且,導電更快、效率更高。但從1998被提出至今,碳納米管晶片仍存在一系列設計、製造和功能上的問題,比如其在邏輯電路中充當開關時的控制問題。現在,由臺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領導,來自臺積電、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製造工藝,能更好地控制碳納米管電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