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突傳3大「變天」信號,今年買房更便宜?經濟學家說了9個字

2020-12-18 房天下

作者: 樓市奇說不管大家承不承認,房地產今天仍然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投資渠道。即使是開局不利的2020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仍然繼續攀升: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5.7%。一句話總結,不管經濟收入有多糟糕,大家對房地產的愛,一如既往。

不僅如此,還有一眾專家跳出來表示,房地產仍然是最好的投資品。

財經作家葉檀日前發文表示,雖然房地產宣告徹底告別黃金時代,但是未來房價將保持在年均6%左右的低速增長。這也和社科院去年底的預測不謀而合。在她看來,很多人之所以說房地產有泡沫,是因為他們沒有房、買不起房,所以陷入極大的失落之中,需要以此來發洩情緒。她更認為,一個城市房價的漲跌,由湧入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資金的數量和信心決定,不是由老百姓口袋裡的錢決定。言外之意,只要房地產的投資熱情高漲,房價就不會降,很多人買不起房,也是自身的賺錢能力不夠,這怨不得別人。

無獨有偶,著名房地產專家孟曉蘇近日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也直言不諱道,「房價上漲能給絕大多數人帶來財富尊嚴」,增量地產時代,房價上漲的趨勢依然明顯。因為老百姓依然還需要房子,一方面是遷徙的需要,另一方面城鎮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還是巨大的。

此外,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也發言表示,房地產上漲勢頭強勁。理由是,未來真實城鎮化率和民意城鎮化率之間,有2億人要實現真正的城鎮化,他們需要買房。意思很明確,中國房地產還有巨大的缺口,房子必須不停建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一二線需求強盛,房屋嚴重短缺的城市,房價仍然會「一直漲」。

部分專家目標一致的託底樓市的說辭,我們不去爭執到底誰對誰錯。畢竟每個人買房都受自身的需求和自身經濟實力的制衡。尤其是在國家提出房住不炒三四年之後的今天,很多人對於專家的話,也有了徹底的改觀——買房人對於專家們殷勤鼓吹的話語,也早就看穿了:立場決定態度,哪些人說的是真心話,哪些人是真的為剛需好,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桿秤。

言歸正傳,對於2020年到底該不該買房?今年買房相比於之後會更便宜還是更貴?我們先不急著給出答案,先說說我們最近看到和感受到的3點樓市突傳的「變天」信號:

第一個「變天」信號:部分城市熱勁剛過,國家發出最強音「施壓」

2020年上半年,樓市在經歷了一輪深V歷程後,我們看到一季度留下的窟窿基本都補齊了。雖然一季度各地「救市」政策沒有施展出來,但是樓市還是在4月份後迅速回暖,到6月底全國各大城市基本恢復到了往年同期水準。諸如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地,房價漲幅甚至出現過快情況,一些價格倒掛嚴重的新樓盤罕見出現了「萬人搖」、「萬人搶」。

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國家對於房地產的定位是穩,這意味著房住不炒的定調和底線是不能違背的。尤其是像今年這種特殊時期,各行各業都比房地產更需要恢復的信心和資金,很多城市除房地產之外的投資都沒有起色,到房地產卻率先啟動了,這無疑向市場傳遞了錯誤的信號,也和國家「穩樓市」的總基調不符。

所以很多城市熱勁剛過,我們就看到國家發出了最強音對樓市進行「施壓」,隨即調控迎來了新一輪收緊,尤其是深圳、南京均祭出了史上最強調控,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向市場傳遞的信號很明確:穩定勝於一切,投資炒作不可取。

第二個「變天」信號:房地產監管融資再收緊,開發商的苦日子到了

眾所周知,資金一直都是樓市繁榮發展的最大支撐。但種種信號顯示,涉房地產融資貸款市場正在發生巨變。一方面,對涉及房地產的融資監管又「嚴」起來了,同花順數據顯示,8月以來,銀保監等部門對國內銀行機構共開出80張罰單,處罰金額近7000萬元。且多張罰單針對商業銀行過往的違規事件,最早的案例追溯到2013年;另一方面,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監管擬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公司發債融資。據報導的新聞看,此事若成真,對開發商融資是重磅打擊,尤其是中小房企的融資將是雪上加霜。毫不誇張地說,未來幾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數額將大幅減少。

事實上,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近日就表示,10年後,中國恐怕不超過20個大的房地產商。其餘一眾小地產開發商要麼破產倒閉,要麼被兼併收購。

其實據開發商高管自己透露,屬於地產商的苦日子也到了,首先,今年上半年倒閉破產的地產商數量高達300家,甚至還出現了千億級房企「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重大新聞;其次,特殊情況,銷售不暢,很多地產商都在為融資發愁,一二線城市有龐大的購房需求支撐,開發商勉強好過,但三四線城市面臨購房需求枯竭,以及棚改的退場,很多開發商「房子嚴重滯銷」,回款壓力巨大。

另據多位開發商高管透露,9月後,將有大批開發商「投降」:真的撐不住了,採取以價換量的方式讓利購房者,以「降價投降」的方式換取購房者的購房欲望,來實現賣房回款,進行自救。

我們此前也說過,其實上半年50強房企中,就有7成採取了「降價投降」的方式在賣房了,其中不乏恆大、萬科、碧桂園、融創、金地等大牌房企。開發商降價的幅度一度高達25%。

第三個「變天」信號:投資炒房客在加速離場中,買房「造富」時代終結?

在降價賣房方面,開發商的優柔寡斷式降價,顯然不能和炒房投資客們的疾風驟雨式降價相提並論。

我們不止一次說過,當國家高喊出「房住不炒」那一刻,其實就意味著房價「普漲時代」終結,投資炒房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過去十年,投資買房確實是穩賺不賠且堪稱「暴利」的生意,但是未來隨著高壓調控不斷深入,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城鎮化增速放緩,投資買房賺錢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事實上,今年已經有更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開始清醒,開始撤離拋售了。據房天下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以來,全國大中城市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拋售大潮,尤其是重慶、杭州、廣州三地,單月二手房拋售幅度陡增30%以上。7月底,重慶二手房在售數量陡增至21萬套,成交均價趨勢下降6.46%。

樓市為何再現「拋售潮」?答案很明確:其一,資金鍊緊張,賣房是籌措資金的最好方式;其二,不看好後市,賣房是止虧的最好選擇;其三,也存在高位套現的比例,尤其是三四年前買房的人,雖然過去兩年很多城市房價沒漲,但是前期也賺到了。當前的處境,沒有比套現落袋為安更安心的了。

樓市突傳3大「變天」信號,開發商高管也透露,將採取打折降價的方式向購房者「投降」,那麼2020年到底該不該買房呢?

以上第二、三條也很好地說明了,當前階段剛需購房迎來階段性「窗口期」,不管是開發商降價優惠,還是投資炒房客降價甩賣,表現在房價上都更便宜。所以,對於某些一二線城市來說,中長期房價仍然有上漲的趨勢,但今年買房確實會更便宜。平心而論,有需求且有條件的購房者,真的可以行動起來了。

對此,經濟學家朱海斌說了9個字:剛需隨意,投資客打住。

上述經濟學家認為,對於需要掏空6個錢包湊首付的剛需而言,高房價和收入不匹配的問題長期存在,這是他們買房路上揮之不去的痛點。所以不管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剛需買房都佔不到便宜,只要資金到位,買房隨意,有需求就行動。與其挖空心思找房價的低位,不如加強努力多賺錢。

對於投資性購房,他的建議也很明確:房產投資邏輯已經變了,過去是閉眼買房都能「躺賺」,但從2016年伊始,房價就告別了「普漲」,尤其是國家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不拿房地產拉動經濟」,基本宣告了投資買房賺錢時代的終結。雖然不是所有房產都徹底失去投資價值,但是95%的房產將回歸居住屬性是大勢所趨。更主要的是,投資買房未來必須要長持才有希望,所以那些依然懷抱快炒快賺思想投資買房的人,可以打住了。因為當前的樓市,不管如何一個城市,都很難做到5年內快速升值賺錢。

最後我想說,雖然仍然有很多人對房地產抱有幻想,但是我們也要認清局勢的轉變,過去人口、金融、經濟對房價都有支撐,這才導致中國樓市二十年「屹立不降」。但今天局勢已經發生顛覆性變化,不管是人口、城市化、金融都對房地產不構成重大利好,這意味著繼續大手筆投資樓市,很難再獲得高額利潤。

相關焦點

  • 2020年該不該把存款變房產?曹德旺9字建議,李嘉誠曝樓市新方向
    2020年該不該把存款變房產?曹德旺9字建議,李嘉誠暴樓市新方向在人們的印象中,可能沒有一種商品會像房子的走勢,這樣讓人如此關注。究其原因,房子對一個家庭來說太重要了,不僅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也是一種財富象徵。
  • 國家表態樓市,2020年樓市迎來3大「好消息」,沒買房的恭喜了?
    但是,今年不同了,受當前這場風波的影響,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暫停了售樓處開放,隨後不少開發商通過電商平臺、直播APP等方式轉向線上銷售。 不過,線上銷售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售樓處,購房者也只是圖個熱鬧,開發商更不能獲取到客戶的有效信息,所以對促進銷售的實際作用十分有限。那麼,面對這種情況,今年的房價會繼續下跌呢?這是目前業內人士都十分關心的話題。
  • 剛剛徐州樓市迎來3大變局!買房人心碎
    樓市的變化,總是在悄無聲息中發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差別。就在剛剛,徐州樓市迎來3大變局,買房人心碎!殘酷!徐州市場競爭激烈,依然有不少樓盤開盤即售罄!買房更難了!到了年底,各大開發商的壓力不言而喻,所以徐州樓市的市場競爭也是相當激烈!上周是八家樓盤領取了預售,還有不少樓盤拿了一張預售,立馬就開始申請第二張預售,新房市場相當熱鬧。
  • 無錫樓市3大信號曝光!未來房價...
    無錫樓市3大信號曝光!未來房價......)貨幣政策風向已變 1年期LPR為3.85%,5年期LPR為4.65% 與上月保持不變 3幅底價成交 不得不說,每年的土拍似乎都像是一個輪迴。上半年熱度高漲,各大房企為了吃飽爭相出手,而一到下半年,土拍市場就又跟著天氣一起降溫。
  • 樓市連打兩針「冷卻劑」,今年買房,未來10年還能「大賺一筆」?
    尤其是國家今年給樓市打了2針「冷卻劑」,切換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首先,舊改接替棚改。2020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 萬個(去年為1.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去年為352萬戶),規模已經翻倍。要知道,棚改對於房地產的發展可謂是一大助力,尤其是前幾年,棚改對於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推進,更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2021年買房難不難,這3個信號很重要!
    對於現在的合肥樓市,腦海中浮現出一位樓市專業人士說過的一句話,「市場熱、剛需苦」!那麼,為何會這樣說呢?一、肥西傳言全款優先?首付5成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就是肥西已經連續4個月未供地。據記錄,肥西今年最後一次供地是8月,當時出讓的兩塊地都還尚未公布案名。而在那次供地前,肥西已經有兩個月未供地。
  • 樓市出現3大「反轉」?孫宏斌9字提醒,買不買房有答案了
    當然,也有一些剛剛走出校門,還沒來得及買房的年輕人,他們無疑是最為糾結的。如果父母幫忙湊足首付款還好,否則只能望房興嘆,這就是當下樓市的百態。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迎來2021年。今年樓市整體發展比較頹廢,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樓市還會不會迎來轉機呢?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會比較小,因為目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總體趨勢其實是清楚的。
  • 樓市「斷水斷糧」?新規下,未來3年或許是剛需買房的「好時機」
    房產說實話,用「閉眼買房」這四個字來形容過去樓市的買房狀態是非常貼切的。何為「閉眼買房」?簡而言之,就是買房是不需要經過「思考」的。我認為這裡面有兩層深意。其二,買房是不允許購房者「思考」的。在過去的樓市,有一句俗語,叫做「今年不買房,一年又白忙」,這句俗語也被各大開發商當作樓盤宣傳的廣告語,這句話雖然看起來比較扎心,但是,卻也真實地反映了過去樓市的發展趨勢,可能這次不買,等下次要買的時候,就要多花「一大筆」錢。
  • 真被馬雲說中了?樓市發出三個信號,「房價如蔥」有戲了?
    但是,即使房價一直保持上漲狀態,看衰房價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過,網傳馬雲曾經勸過年輕人不要把錢投在房子上,因為未來「房價如蔥」。雖然馬雲有沒有說過這個話我們不得而知,這種說法確實也是有點誇張,但起碼說中了一點,那就是房地產並不是我們普遍認為的穩賺不賠的投資,只要是投資必定有風險。
  • 剛剛六安樓市5大真相曝光!樓市格局變了!
    這些天,六安樓市出現了5大信號: 1.優惠收緊、價格上調!房子永遠是昨天的便宜! 2.銀四樓市供應量持續增長!備案價最高9765元/㎡! 3.老盤清盤、新盤上市!六安樓市將迎來新一輪大洗牌! 4.年後首場土拍4月15日來臨!一批開發商虎視眈眈!
  • 2021年起,樓市或「全面降價」?專家:3個信號,房企不得不降價
    公攤面積、商品房預售制這2個制度一直以來買房人很嫌棄,為啥只能被動接受?因為這是利好開發商的遊戲規則。買房人希望購買毛坯房,但是為啥開發商反其道而行之,大量建造精裝房?因為市場由開發商說了算。 不過,專家們認為,2021年起,樓市或「全面降價」,3個信號已現,房企不得不降價。
  • 2021樓市迎來首個「降價潮」?專家預測:未來房子越多,負擔越重
    還有哈爾濱,目前因為房子庫存量過大,為了儘快去庫存,竟然鼓勵開發商降價賣房,可見,目前的樓市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閉著眼睛買房就能賺錢的日子了。今年以來,樓市疲軟,青島、武漢、鄭州、天津、石家莊、瀋陽等大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一些樓盤流動性小的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價在今年也終於迎來下跌。
  • 剛剛3大信號曝光,南京樓市迎來艱難時刻
    剛剛3大信號曝光,南京樓市迎來艱難時刻) 10月,南京樓市出現分水嶺,樓市迅速降溫,政策層面的調控紛沓而來,開發商愈發艱難。
  • ...四大信號「道破」2020年房價走向,買不買房清楚了下跌已成定局...
    而且很多時候,房價的波動都還是比較大的,由於房子現在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房子有一點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很多人的心。老百姓現在最關注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收入,再就是房子的漲跌了。很多剛需住房想要買房子,都關注著房價,希望房子能夠保持穩定,或者下跌一點,這樣自己可能就有機會買房了。對於手上有著多套房子的炒房客來說,他們肯定是希望房子漲價漲得越高越好。
  • 國家一錘定音,樓市釋放3大「信號」,2021年房價「走向」將如何
    2020年即將結束,離2021年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新的一年中國樓市會迎來什麼樣的轉機呢?到底能不能買房?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先看一下現在樓市釋放出的3個信號,這些變化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 樓市「心臟」出現停頓!付出了3個「代價」,再等20天,將有轉機
    這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沒了買房的人,市場人氣似乎一瞬間就被抽空了。人氣,就是房地產的「心臟」,現在樓市的「心臟」則出現了短暫的停頓。沒人買房,再多的房子擱在那裡,也是不折不扣的鋼筋水泥。筆者認為,這樣的狀況,會導致2020年樓市付出3個「代價」。1,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增大。現在已是1月末,返程客流越來越多,今年的返鄉置業潮消失,已經毫無懸念,這個春節不少城市會出現低成交乃至零成交,也絲毫不會讓人意外。
  • 一場吹風會,「央媽央爸」發出3個信號,明年樓市或有「新規」
    譬如根據融360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首套房平均執行利率為5.5%,5月是5.32%,9月是5.2%,顯示房貸實際利率是一路走低的。 當然,考慮今年特殊情況,房貸執行利率的適當降低是可以理解的。但從10月起,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房貸利率有所上升。究其原因,個人認為必然與文章開頭談到的4組數據有關。
  • 經濟學家馬光遠的「三字準則」指明方向
    買房不過,樓市在4月份復工以後,市場迅速回暖,不少城市甚至出現「排隊買房」「萬人搖號」的現象,這也讓很多購房者對於下半年的房價產生擔憂,擔心下半年的房價會大踏步的上漲,這樣的擔心是否有必要當然,這話可不是亂說的,而是有一定依據的。
  • 3個信號傳來,三四線樓市「危險」了?內行人:房價下跌50%才合理
    在2016年9月份國家對一二線城市樓市出臺調控政策之後,大量炒房客湧入了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所以,就算國家開始調控房地產行業之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了大漲。很快,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在短時間內翻了一倍不止,房價從三四線的水平漲到了七八千元,不少樓盤的房價也都突破了萬元大關。更讓人意外的是,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回調之後,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依然堅挺,不降反升。
  • 黃金周樓市突然降溫 房地產市場要變天?
    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100城月度掛牌價環比下跌城市個數,今年3月至5月都是每月19個,6月25個,7月19個,而8月則驟增到47個。事實上,為了摁住房價上漲的衝動,進入下半年後,各地樓市調控在持續增加,調控方式先從限購、限售、限價等限制性措施,發展到多部門聯手出擊,集中打擊投機炒房鏈條上各主要環節。在經歷過長期的調控之後,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對房價上漲預期在稍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