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國家軟實力應於大國地位相匹配
表現在許多方面,如中國的文化產品,出版物、報紙、電影、電視等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外國人了解中國信息的渠道還目前絕大多數是通過其本國和西方主流媒體所獲得。我國的新聞媒體及輿論宣傳在國際輿論界並不佔主導地位,也沒有太多話語權。特別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得十分突出,中國在國際舞臺發出的聲音並未能引起太多國家的關注和反響,反而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在世界輿論界牢牢掌控著話語權。
-
軟實力排名研究報告:歐洲國家表現亮眼,美國排名持續下滑!
最近英國和美國的研究機構發布了一份關於全球軟實力排名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用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一系列指標評估了世界各國的軟實力。我們總說軟實力這個詞,其實說白了就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各國老百姓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度。我們知道,近幾百年來這個我們說這個世界一直處於西方的話語壟斷之中,這種話語權的壟斷表現在方方面面,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比如來自西方的流行文化總是可以風靡全球,西方的流行偶像總是可以在全世界備受推崇,西方國家可以吸引到世界上最多的外來移民。
-
準確把握軟實力概念的內涵
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等,其核心是「軟實力」的發揮,特別是價值觀的吸引力,而不是強迫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情。小約瑟夫 奈提出「軟實力」概念的重要價值,是將它提高到了與傳統「硬實力」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地位。
-
社科院:今後二三十年美國超級大國地位難撼
中新社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社科院9日發布的《美國藍皮書》表示,未來20到30年內,美國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不會動搖。就其國家的自然稟賦和發展潛力而言,美國的國力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供職於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的陳寶森研究員直截了當地說,至少在看得見的未來,談不上「美國衰落」。社科院的一項調查結果也支持陳寶森的觀點。在中國八個城市進行的一次抽樣問卷調查顯示,多數中國受訪者尤其是擁有較高學歷的人認為,美國將保持甚至提升其現有國際影響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有關「美國衰落」的評論與預測再次鋪天蓋地。此時,美國GDP佔世界GDP總和的比重不斷下降。
-
軟實力:從美國到中國
在美國,軟實力概念自其誕生之日起,就是在為實力基礎上的霸權服務 「power」是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核心語彙之一,更是經典現實主義的核心話語。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引入中國的過程中,對於這一詞語的翻譯出現過多種的版本,包括「權力」、「實力」、「力量」之分。這種分歧因為學術描述的客觀性得到了緩釋,並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案。
-
面對西方誤解 中國該如何提升軟實力?
這一觀點有助於理解當今西方社會對中國軟實力存在偏見的原因。不過,中國在自身發展過程中,軟實力呈現出許多不足之處。第一,軟實力資源與軟實力能力並不相稱。中國具有豐富的軟實力資源,例如傳統文化、成功的發展模式等,但並未能有效的轉化為競爭力。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以及它達到的高度,遠不及中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影響力。不僅如此,中國自身的文化正面臨著現代化轉型和重構,也面臨著挑戰。
-
軟實力構建——傳媒業的使命與機遇
「軟實力」(SoftPower)概念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以來,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根據約瑟夫?奈的界定,軟實力是國家通過自己在文化、制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吸引力來實現發展目標,而不是靠武力威脅以及經濟制裁等來達到目的的一種隱性能力。
-
代金平:西方意識形態攻勢與中國軟實力建構
西方國家的集體行動不是偶然的,根本在於其政治制度、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使然。當然,國際形勢與國際格局的深刻調整,尤其是中國近期以來的迅速崛起對西方構成的直接挑戰,則是其重要的現實原因。其一是中國和平發展勢頭不可阻攔,硬實力的迅猛增強趨勢引起整個西方社會的恐懼和焦慮,擔心中國領導世界。
-
增強軟實力是當前的硬任務
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是順利推進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增強我國社會制度軟實力的客觀需要。我們正處於大開放的重要時期,確保文化安全的新使命使增強我國軟實力面臨著新考驗。文化領域的爭奪,本質上是意識形態之爭。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階段的結束,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西方國家在向我輸出文化產品的同時,也在隱蔽或公開地推銷其價值觀。
-
高端晶片被西方國家壟斷的背後,光刻機的研發才是難題
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精密設備之一,事實上,除了晶片的生產,也有用於封裝的光刻,或用於LED製造的投影光刻。目前,我國高端光刻機基本上都是從荷蘭ASML進口。其實無論在高端晶片的製造還是設計上,晶片設計製造一條龍服務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了,我國的這些產業目前正處於受制於人的地步。
-
中國之治終結西方時代:一本書讀懂中國將如何引領世界
《中國之治終結西方時代》一本書讀懂中國將如何引領世界。開啟盛世中國之路,引領全球治理航向,在後西方時代,中國之治將重塑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內容介紹】中國的崛起,使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受到挑戰,全球力量平衡正在發生轉變。
-
教育:國家軟實力提升的助推器
第一是文化產品的輸出,就我手頭的資料來看,美國的文化產業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25%,僅次於軍工業。美國的「三片」(薯片、大片、晶片)成為了很多國家須臾不可離的產品。日本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文化產業大國,其文化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0%。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重點發展動漫和遊戲產業,其動漫產品佔到世界的60%,遊戲產業佔到世界的1/3強。日本的電影亦培養出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宮崎駿這樣的國際電影大師。
-
汪段泳:中國在非硬實力不及西方 軟實力停在口頭上
由於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中國通常習慣通過協商解決的方式來處理類似中國海外利益問題,而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會採用武力或軍事途徑。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1月25日凌晨潛入索馬利亞,並成功將一名健康狀況惡化的美國公民傑希卡·布坎南和其同事救走。美國副總統拜登稱,歐巴馬總統親自下令實施了本次解救行動。整個解救行動順利結束。此後,歐巴馬對全國發表了國情諮文。
-
中國軟實力提升:問題與出路
學術界一些人存在著一種把中國當成病灶、把西方理論當成藥鋪的心理,從而把西方學術神聖化、把中國問題簡單化,在現實中常常削中國實踐之足,適西方理論之履。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內部已經開始對其傳統政治經濟制度進行反思,國內一些人卻依然將其奉為圭臬。不破除這種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形成獨立的話語體系,中國的軟實力就難以真正發展壯大。 (三)文化輻射力影響力有待在全球文化競爭中進一步提高。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依賴一定的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軟實力對硬實力也有反作用,會為硬實力營造良好環境和條件,推動硬實力更好的發展。 軟實力和硬實力如影隨形,一個國家沒有硬實力,講軟實力就會成為空談。回顧歷史,西方文化歷經幾個世紀,逐步成為世界強勢文化,離不開其船堅炮利的海外殖民擴張進程,離不開通過工業革命、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所展現出的強大硬實力。
-
軟實力的文化分析:文化國力與軟實力
第54屆書展上,20餘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中,國內圖書只佔786平方米,不足0.4%;參展的34萬種圖書中,我國圖書只有4610種,僅佔1.37%。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演出交易會上簽訂的82項意向書中,大部分也是「引進」項目。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當我國硬實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時,以文化產品出口為標誌的軟實力,卻遠遠不能與之相稱。
-
5nm蝕刻機獲臺積電認可,打破西方技術壟斷
光刻機很重要,但另一種設備也是一樣,蝕刻機,而是不同於光刻機的製造領域,在晶片製造領域當中,光刻機和蝕刻機都是晶片製造領域中必不可缺的,目前, 全球幾乎被ASML一家壟斷,在蝕刻機的市場份額佔比例,依舊是西方產商略勝優勢。
-
世界認可中國的軟實力嗎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1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推行軟實力,世界認可嗎? 長期以來,中國專注於打造硬實力,尤其是經濟和軍事實力。近些年來,北京日益認識到軟實力的價值。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在全球發起了前所未有的軟實力行動。 觀察人士傾向於高估北京為提升軟實力而做出的努力,並誇大其對美國的不利影響。
-
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概念到實踐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在《註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的演變》一書中,首次提出「軟實力」的概念,把軟實力界定為幾個方面: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掌握國際話語權的能力。「軟實力」的概念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也被我國一些學者注意到了。
-
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打敗西方的技術壟斷,一年進帳超過19億
不過,不同於光刻機製造領域,全球幾乎被ASML一家壟斷,雖然目前蝕刻機市場的份額佔比依舊是西方廠商優勢明顯,但在諸多蝕刻機製造廠中,有一家中國蝕刻機製造企業,已經成功打破西方技術壟斷。這家中國企業當屬中微半導體,其不僅是中國半導體行業領軍者,更是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