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

2021-02-19 新華日報

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這位在情感教育領域孕育出無數「種子」的園丁,把自己最美麗的面龐留給了校園,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眾多接受情感滋養的孩子們。

老師眼中的她

是個做事沉穩,對人真誠的人

1960年到1966年,朱小蔓在南京第九中學上初、高中。「九中的基礎教育為她的個人發展埋下了種子,也可以說,是她教育研究最開始的地方。」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林啟紅告訴交匯點記者:「朱小蔓與九中淵源頗深,她的母親是學校的語文教師,女兒高中階段也在這裡學習。」

交匯點記者輾轉聯繫到朱小蔓在南京第九中學讀書時的初中任教老師陳平。「我是當時學校語文組的老師,記得當時她來找我輔導她朗誦,篇目是高爾基的《海燕》,她語感很好,一說就能非常快地領悟,練習還非常認真。」陳平回憶,當時朱小蔓被《海燕》背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感染,將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付諸在朗誦中。初高中階段,朱小蔓常主動與陳平交流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和想法。「她是個做事沉穩,對人真誠的人」,陳平說。

林啟紅介紹,近年來,朱小蔓教授對母校的支持和關心從未間斷,一直保持與母校的聯繫與交流。2015年10月,南京市第九中學舉辦90周年校慶,當時已經患病的朱小蔓克服病痛,堅持來到校慶現場,為所有教師做了一場生動的教育學講座。「她關心情感教育、學校道德教育,不少觀點和建議給了學校發展極大啟發。」林啟紅說,朱小蔓教授對師長,對母校飽含感情,常常回憶、感念當年學習時的點滴。「她對人對事的感恩之心、以及對教育學的一腔熱血,感染激勵著所有九中人。」

學生眼中的她

是個執著的人,有著和風細雨般的溫柔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朱曦是朱小蔓教授的第一位碩士生。在他的眼中,朱小蔓教授是一個充滿教育情懷的人。「她對教育有著一種天然的愛好,朱老師經常對我們講,自己是教育的痴迷者。」朱曦說:「朱老師對自己的學術很執著,研究情感教育的她獨具魅力。」

讓朱曦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參加完學術會議,專業領域中的同行們就會圍上來跟朱小蔓教授交流。「大家喜歡她講的東西,可以說,她擁有各界的『粉絲』。」朱曦回憶,「記得我有一些教育界的朋友想見朱小蔓老師,見之前心裡特別忐忑,想著她那麼厲害,心裡有些不安。但是見了面,說了幾句話之後,大家馬上就放鬆了。朱老師對待每一位前來請教的同行,永遠是和風細雨般地平等交流。」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朱小蔓就開創性地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理念,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打磨這一學術理念。「當時我跟著朱教授讀書,她經常會帶著我們深入到中小學校園當中,在教學一線向我們展示該如何用教育理論去看待和指導教育實踐。」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易曉明回憶恩師感慨良多,「朱老師身上那種對學術的執著追求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深深地影響著我」。易曉明告訴記者,如今,隨著人們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情感教育思維理念的價值越來越凸顯出來。 

治學之外,朱小蔓教授對待學生更是關懷備至。據易曉明回憶,當年自己在寫論文時,沒有電腦,很多文獻資料都要靠手動查閱。她說:「朱教授除了給我們細緻地修改論文,還會把看到的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剪下來送給我們。今天回想起來,心裏面還會湧出一股股暖流。」

同行眼中的她

是個純粹的人,是一門「行走的課程」

8月10日下午3點左右,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校長陳永兵得知朱小蔓教授去世的消息後非常感慨。2014年,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成為朱小蔓教授領銜的「全球化時代的『道德人』培養——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項目種子學校。隨著項目的推進,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的教育教學實踐有了一個全面的提升。

陳永兵介紹,在朱小蔓教授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努力讓校園變得更具有情感溫度了;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學校更加注重「立德樹人」,建立起了能夠滋養學生心靈成長的德育課程。

「朱小蔓教授每一年都會到我們學校一到兩次,每次都不會少於一個星期。她和學生、老師、家長交流,帶領我們不斷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陳永兵告訴記者,2015年至2016年間,朱小蔓教授在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提出了她最後一個教育思想——建立「情感—交往型課堂」。「這一思想的提出為我們推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陳永兵說。

近5年時間裡,在朱小蔓教授教育思想的浸潤下,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在教學實踐中更加注重學生身心協調發展,重視教師的情感表達,教師與學生構建起了非常緊密的情感關係,由此也帶來了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如今在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已經形成了一個「校園情感生態場」,身在其中,一草一物都具有感情,都具有育人的效果,學校也因此做出了品牌。

「與朱教授相處,非常舒服。在全校老師心裡,朱小蔓教授就是『行走的課程』,她是一個純粹的人。」陳永兵說:「朱教授離開了,但我們要在接下來的教育實踐中,把她留給我們豐富的學術內容用好,在行動中指引我們繼續前行。」

相關焦點

  • 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這位在情感教育領域孕育出無數「種子」的園丁,把自己最美麗的面龐留給了校園,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眾多接受情感滋養的孩子們。
  • 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朱小蔓曾呼籲「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丨關注
    如果良性的、讓人愉快的經驗多一些,我相信一個教師會更多地生長出職業幸福感。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這位在情感教育領域孕育出無數「種子」的園丁,把自己最美麗的面龐留給了校園,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眾多接受情感滋養的孩子們。
  • 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
    8月10日下午,知名教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前會長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作為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和實踐者,長期以來,朱小蔓教授在實踐中結合哲學架構與科學意識,用現代科學知識綜合考察教育問題,彰顯教育中的「情感」維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領域提出了許多帶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原創性理論並付諸於實踐,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備受尊敬。
  • 「教育女神」朱小蔓走了,她是情感教育的奠基人
    反對重認知、輕情感的教育,始終提倡情感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師生間的心靈溝通……8月10日下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
  • 她在校園播下情感教育「種子」
    著名教育家,中國情感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朱小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和南通淵源頗深。她多次來南通傳經送寶,在南通許多教育人的學術和生活上,指引了方向,樹立了榜樣。
  • 73歲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開拓了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新領域
    據中國教育學會官方微信消息,8月12日上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和教育家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殯儀館(西天寺)舉行。兩日前,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現場。「半路出家」投入教育研究朱小蔓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1947年。1970年,朱小蔓考入安徽師範學院(今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即留在高校從事教學行政工作。此後,她兩度深造,於1985年考入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攻讀哲學碩士,畢業後不久,又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師從魯潔教授進行德育研究,於1992年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
  • 73歲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開拓了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新領域
    據中國教育學會官方微信消息,8月12日上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和教育家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殯儀館(西天寺)舉行。兩日前,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李萍亦稱,與朱小蔓彼此引為同道,為她的離世痛苦難言:「我知道她還有很多教育的規劃、理想尚未實現,還有許多心中牽掛的學生、朋友,怎麼就這樣悄然離開了……她的善良、智慧依然那麼美麗與光芒!」「半路出家」投入教育研究朱小蔓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1947年。
  •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朱小蔓認為情感是人的生命健全和道德成長的重要內容和機制,因此,她選擇將研究重點放在「情感教育」這一領域,圍繞「情感」這一核心,探究人的情感世界的發展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培育。情感教育成為此後幾十年她進行學術研究的主線,她也因此被稱為我國情感教育的開拓者、奠基人。
  • 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
    本報北京8月10日訊(記者 楊桂青)今天下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同志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她學養深厚,道德純粹,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對工作執著奉獻的精神令人尊敬、讓人感動。」
  •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逝世
    ,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1947年出生,1992年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博士,1992-1993年在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做訪問學者,專攻道德哲學。1993年以來為碩士生、博士生開設了「教育哲學專題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情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德育專題研究」「農村教育專題」等理論課程。
  • 深切緬懷:回歸情感的教育實踐家朱小蔓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原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小蔓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
  •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著名教育家朱小蔓 江蘇教育報微信公眾號 圖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等方面獲悉,著名教育家、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
  • 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10日在寧逝世
    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訊(記者 王贇)11日,南京師範大學官方公眾號發布悼文,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朱小蔓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原主任、
  • 73歲朱小蔓去世,一輩子紮根情感教育:做教育,尤其不能忘本
    文丨趙碎碎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就在昨天下午,也就是8月10號,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在教育領域多年的學者,都知道這位園丁,她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不忘初心。
  • 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研究的知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教授逝世
    2020年8月10日,知名教育學家,我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實踐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
  • 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研究的知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教授逝世
    2020年8月10日,知名教育學家,我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實踐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
  • 朱小蔓和情感教育
    朱小蔓1986年開始與吉塔連科教授建立通信聯繫,1992年去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倫理學教研室做吉塔連科教授的訪問學者。其間,她在國內再次入學,1989年開始師從南京師範大學魯潔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學位論文即是情感教育研究。《情感教育論綱》一書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朱小蔓教授情感教育思想探析
    朱小蔓教授情感教育思想的產生具有豐富的人生成長體驗基礎、長期的教育工作實踐基礎和紮實的研習倫理哲學理論基礎,並隨著她從南京師範大學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再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中心的崗位轉變,以及國際國內社會發展和教育變革,情感教育研究領域不斷得到延伸和拓展。
  • 南師大連失兩位教育大家:魯潔、朱小蔓師徒今年相繼離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京師範大學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論家,改革開放後中國教育學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德育學科的奠基者和領導者,新世紀義務教育德育課程改革的引領者,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科的重要領導者、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魯潔先生於2020年12月25日8:30因病於家中逝世,享年90歲。
  • 美德懿行,她是用生命在做教育——沉痛悼念朱小蔓教授!
    2020年8月10日下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這位為教育而生,為教育事業勤勤懇懇服務了一輩子的優秀教育家,永遠離開了我們。朱小蔓出生於1947年的江蘇南京,在紅色家庭文化薰陶下,在長期生活、研究與求索過程中,朱小蔓養成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