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開拓了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新領域

2020-12-09 教育信息速報

據中國教育學會官方微信消息,8月12日上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和教育家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殯儀館(西天寺)舉行。兩日前,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

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現場。(網絡直播截圖)

朱小蔓生前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督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等職。她既是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和實踐者,被譽為「情感教育聖女」,又是一位在教育領域富有實績的官員,參與推動了我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

她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海內外多所大中小學的校長、教師及教育學者們紛紛在網上留言或撰文,為之紀念、送別。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朱永新通過微博哀悼:「小蔓大姐的教育情懷與道德文章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小蔓大姐近年來一直頑強地與病魔鬥爭,從不言棄,讓人感佩而心疼。」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李萍亦稱,與朱小蔓彼此引為同道,為她的離世痛苦難言:「我知道她還有很多教育的規劃、理想尚未實現,還有許多心中牽掛的學生、朋友,怎麼就這樣悄然離開了……她的善良、智慧依然那麼美麗與光芒!」

「半路出家」投入教育研究

朱小蔓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1947年。1970年,朱小蔓考入安徽師範學院(今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即留在高校從事教學行政工作。此後,她兩度深造,於1985年考入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攻讀哲學碩士,畢業後不久,又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師從魯潔教授進行德育研究,於1992年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情感教育論綱》,1993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後,很快引起學界重視,被公認為「開拓了中國現代教育理論研究的新領域」,也奠定了她其後數十年的生命主題。該著作分別於2007年和2019年兩度修訂再版。

年輕時的朱小蔓。

為何朱小蔓對情感教育研究情有獨鍾?答案就藏在這本書的自序裡。她這樣寫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人的內心持續、內發、內控地生長、壯大著品性,從而使一個人成為善人、好人、有德之人呢?」在大量閱讀文獻、親身參與教育改革實驗之後,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情感是道德生長的基礎,她提倡教育者不僅要關心學生學到了什麼,首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情緒狀態。

2019年3月6日,朱小蔓在《中國教師報》上發表《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一文,其中也回顧了她1980年代轉向情感教育研究的緣由:「在當時的教育學文獻中,很少看到對學生負面情緒影響的研究,也很少看到怎樣培養學生正面情緒情感的研究。我想做這件事,想從教育學的視角研究人的正面態度、正向情緒情感是怎麼產生的,怎樣去保護它們,怎樣轉化負面情緒情感……」

幸運的是,適逢國家先後推進素質教育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她的思考得以不斷在實例中探索和驗證。據北京師範大學資料,1996年至2000年代初,朱小蔓先後參與了多項與青少年、兒童情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有關的省部級「九五」規劃項目,其間還出版了《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情感德育論》等經典著作,主編了《中小學德育專題》、《道德教育論叢》(1、2卷)等,學術影響廣泛。

任教育要職推動新課程改革

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同時,自1994年起,朱小蔓開始兼任行政職務。她曾於1996年至2002年間擔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並於2000年就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長;2002年至2007年,被教育部任命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2007年後,調入北京師範大學工作,並受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和培訓中心主任。

身居教育領域要職,朱小蔓從學術的立場出發,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設,例如在中央教科所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和訪問學者制度;此外,也利用自身學術影響力,將理論研究成果用於實踐中,直接推動了教育改革和創新。她參與了教育部委託的新世紀初中《思想品德》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研製,並於2012年出任教育部統編教材《道德與法制》總主編,這一初中教材至今仍在全國範圍內使用。

年屆古稀,朱小蔓仍有新的教育思想誕生——建立「情感—交往型課堂」。2014年起,她主持著香港田家炳基金會與北京師範大學的合作研究項目「全球化時代的『道德人』培養——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率領研究團隊奔波於北京和江蘇南通兩地的項目「種子校」,同時針對幼兒園、小學、初中分別推敲、編制《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係構建——教師操作手冊》。但據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林啟紅追憶,那時,朱小蔓已經患病,日常出席活動都需要克服病痛。

2019年12月底,多年來一直追隨朱小蔓從事情感教育研究和實踐的30多名專家學者和一線校長出席了一場「朱小蔓情感教育座談會」。會上,朱小蔓總結說,自己從事情感教育研究30多年,至今還在摸索中,還有許多需要發展的地方。她寄望後來的研究者,「甘坐冷板凳、多吃苦,中國的情感教育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採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73歲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開拓了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新領域
    據中國教育學會官方微信消息,8月12日上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和教育家朱小蔓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殯儀館(西天寺)舉行。兩日前,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網絡直播截圖)朱小蔓生前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督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等職。她既是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和實踐者,被譽為「情感教育聖女」,又是一位在教育領域富有實績的官員,參與推動了我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
  • 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逝世
    本報北京8月10日訊(記者 楊桂青)今天下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同志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她學養深厚,道德純粹,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對工作執著奉獻的精神令人尊敬、讓人感動。」
  • 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10日在寧逝世
    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訊(記者 王贇)11日,南京師範大學官方公眾號發布悼文,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朱小蔓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原主任、
  •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著名教育家朱小蔓 江蘇教育報微信公眾號 圖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等方面獲悉,著名教育家、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
  • 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研究的知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教授逝世
    2020年8月10日,知名教育學家,我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實踐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
  • 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研究的知名教育學家朱小蔓教授逝世
    2020年8月10日,知名教育學家,我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實踐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
  • 美德懿行,她是用生命在做教育——沉痛悼念朱小蔓教授!
    2020年8月10日下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這位為教育而生,為教育事業勤勤懇懇服務了一輩子的優秀教育家,永遠離開了我們。朱小蔓出生於1947年的江蘇南京,在紅色家庭文化薰陶下,在長期生活、研究與求索過程中,朱小蔓養成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優秀品質。
  • 73歲朱小蔓去世,一輩子紮根情感教育:做教育,尤其不能忘本
    文丨趙碎碎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就在昨天下午,也就是8月10號,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在教育領域多年的學者,都知道這位園丁,她一輩子紮根於情感教育,不忘初心。
  • 沉痛悼念 | 朱小蔓: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享年73歲。「我們失去了一位很有思想、非常勤奮的教育學家。」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我與朱小蔓老師交往多年,她是我最尊敬的研究者之一。」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說。1973年,朱小蔓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1988年在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1992年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 「教育女神」朱小蔓走了,她是情感教育的奠基人
    反對重認知、輕情感的教育,始終提倡情感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師生間的心靈溝通……8月10日下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
  •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去世!曾是中小學政治課總主編!當代陶行知
    【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丨一哲】近日,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從北京師範大學處獲得消息,我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小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10日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教授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她對中國教育界的貢獻,完全可以用當代陶行知來形容。她不僅是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還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的首任所長。同時,朱小蔓教授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她是俄羅斯教育科學院的特聘外籍院士。在她逝世後,多名國際國內教育家表達了深深地懷念。
  • 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
    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這位在情感教育領域孕育出無數「種子」的園丁,把自己最美麗的面龐留給了校園,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眾多接受情感滋養的孩子們。老師眼中的她是個做事沉穩,對人真誠的人1960年到1966年,朱小蔓在南京第九中學上初、高中。「九中的基礎教育為她的個人發展埋下了種子,也可以說,是她教育研究最開始的地方。」
  • 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10日下午,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這位在情感教育領域孕育出無數「種子」的園丁,把自己最美麗的面龐留給了校園,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眾多接受情感滋養的孩子們。
  • 深切緬懷:回歸情感的教育實踐家朱小蔓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原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小蔓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
  • 「教育界女神」逝世
    反對重認知、輕情感的教育,始終提倡情感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師生間的心靈溝通……8月10日下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
  • 著名教育家朱小蔓逝世
    ,國家督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兼黨委書記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1947年出生,1992年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博士,1992-1993年在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做訪問學者,專攻道德哲學。1993年以來為碩士生、博士生開設了「教育哲學專題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情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德育專題研究」「農村教育專題」等理論課程。
  • 南師大連失兩位教育大家:魯潔、朱小蔓師徒今年相繼離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京師範大學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論家,改革開放後中國教育學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德育學科的奠基者和領導者,新世紀義務教育德育課程改革的引領者,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科的重要領導者、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魯潔先生於2020年12月25日8:30因病於家中逝世,享年90歲。
  • 沉痛悼念朱小蔓教授!她曾呼籲「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
    8月10日下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朱小蔓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朱小蔓同志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她學養深厚,道德純粹,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對工作執著奉獻的精神令人尊敬、讓人感動。」教育部原副部長、江蘇省原副省長王湛說。「她是為教育而生的,為教育事業勤勤懇懇服務了一輩子。」
  • 痛悼朱小蔓 | 中國教育界的一根頂梁柱
    2020年8月10日下午15:00整,我國知名教育學家朱小蔓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江蘇南京溘然長逝,享年73歲。多年來,她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個人專著《情感教育論綱》,主編著作《反思與構建——小學素質教育模式理論研究》,對話性著作《教育的問題與挑戰》
  • 那位播下情感教育種子的人走了
    8月10日下午,知名教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前會長朱小蔓逝世,享年73歲。作為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和實踐者,長期以來,朱小蔓教授在實踐中結合哲學架構與科學意識,用現代科學知識綜合考察教育問題,彰顯教育中的「情感」維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領域提出了許多帶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原創性理論並付諸於實踐,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備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