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溪慈湖,蔣中正長眠於此,帶你去看兩蔣陵寢

2020-12-18 行走的貓菇醬

慈湖位於臺灣桃園大溪,是蔣中正和蔣經國的陵寢。這裡原名「埤尾」,因臨近百吉隧道出口故又稱為洞口。早年間蔣中正覺得此地的山山水水似故鄉浙江奉化 ,於是1959年興建了洞口賓館,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更名為慈湖。

在之前這裡是作為行館之用,1975年蔣中正去世後,蔣經國先生和宋美齡夫人根據蔣公的平日意願,將靈柩暫厝桃園慈湖,由於懷念故土,到目前為止仍未下葬,仍希望等待時機,歸葬故鄉。

後慈湖生態環境保持得相當完整,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這是一處小眾的地方,喜歡歷史的話還是很值得前來的,不僅有人文歷史,還有依山傍水的秀麗風景,頗有江南山水之風貌。

提前訂好的臺北到中壢的臺鐵,出了中壢火車站左轉直走就能看見客運站,坐檯灣好行慈湖線到終點站慈湖,持臺灣好行車票可半價購買後慈湖門票。導覽上午有兩場,十點、十二點各一場,下午的我不太清楚。到達景區後團進團出,有人數限制的,全程兩個多小時。

這是帶我們遊覽後慈湖的導覽志工爺爺,兩個多小時的講解非常生動與精彩。據他講,他自退休後便在這裡當志工回饋社會,每天兩趟後慈湖,已近千次,著實令人敬佩。

去往後慈湖的路上會走過很長一段山路,還要穿過一段隧道。

慈湖有前後兩湖,主要風景在後慈湖,後慈湖建議同導覽組的人團進團出,一是能了解景色之外的人文故事,二是後慈湖自己走的話可能會迷路。

後慈湖對面的山上樹木十分茂密,由於剛下過雨,湖水不是那麼清澈。導覽爺爺說蔣公晚年的時候會帶著夫人在湖裡划船。

人物平生展覽

這裡還有長滿青苔的廢棄碉堡、水泥辦公室、秘密地道等。當年的五所辦公室,現在已經分由不同的主題對外展覽。

這裡掛有人物生平的各種照片,有在大陸的歷史,也有臺灣的歲月。

不同時期的蔣中正造像,圖片可點擊放大看照片的介紹。

還有蔣中正生前住過的臥室以及書房,一切布置都保持原狀。

慈湖陵寢

看過了後慈湖的風景和辦公室及臥房等地的展出,隨後就是此行的重點--慈湖陵寢了。

慈湖陵寢整點的時候也會有衛兵交接,海陸空三軍會定時替換。陵寢坐南朝北,仿照紹興式四合院建築,整體不大,加上正在檢修,看起來不太起眼。

院子裡面四周有走廊,陵寢正廳十分肅穆,牆上是蔣公的遺像,壁爐上供著鮮花與燭臺,兩旁是旗子,前面是放置在黑色花崗巖上的銅棺,棺前是一個十字架,標明了蔣的基督徒身份,至於照片就不在這裡放了。

蔣去世後至今仍未下葬,是因懷念故土,希望等待時機,歸葬故鄉。根據江浙一帶的習俗,人死在異鄉而又暫時未能歸葬老家的話,就先予浮厝方式處理,靈柩離地三寸,在四個角墊高,採用這樣的殯葬方式,是為了讓子孫能在不破土刨墳的情況下,輕易的遷葬先人。

慈湖為什麼是黑天鵝而不是白天鵝?據說也是為了與這種莊重嚴肅的氣氛相融合。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在陵寢的不遠處,還有慈湖紀念雕塑公園,這些雕塑都是陳水扁執政搞去中國化去蔣化的時候從臺灣各地運到這裡來的,後桃園政府經過規劃之後,增設了這個紀念雕塑公園,與陵寢相結合,整合成了兩蔣文化區。

園中大大小小的雕塑應該有一百多座了,各種形態的。

園中有花有草有河流,環境特別好。

在慈湖紀念雕塑公園附近還有賣小吃的,午飯可以在這裡解決,豆乾是大溪的特產,可以買來嘗嘗,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去大溪老街逛逛。

慈湖快線的車票保留好,回去的時候還能夠用到,不然還要重新買票。搭乘慈湖快線到中壢火車站,然後坐火車回臺北 。

慈湖陵寢實用信息

如何到達:先坐台鐵從臺北到中壢,出了中壢火車站左轉直走就能看見客運站,搭乘臺灣好行慈湖線到終點站慈湖

門票:當時只記得拿著臺灣好行的車票 慈湖陵寢的門票打半價,具體的價格已經不記得了,但應該是不超過100臺幣,臺灣的景點要門票的不多,即使要門票價格也很低。

建議遊覽時間:3-4個小時

因為對歷史感興趣,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分別去了中正紀念堂、士林官邸還有大溪慈湖,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信息的開放,一些真實的故事也慢慢的填充了人們新的認知,對於這樣一位在海峽兩岸毀譽參半的風雲人物,也應該有一些新的認識,現在的評價與四十年前不同了,後人的評價還會不同,功過是非就讓後人去評價吧。

距離第一次去臺灣已經五年過去,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在家被困這麼久,可能很多素材都來不及整理,也剛好是這次,讓很多旅途中的圖片、故事、見聞得以面世。

圖文均為原創,侵權必究

我是「行走的貓菇醬」90後妹子,經常一個人獨自旅行,多平臺籤約旅行達人,持續產出原創內容,分享一路上的風景與見聞,如果你喜歡,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兩蔣陵寢重開放 將暫缺衛兵交接式(圖)
    兩蔣陵寢重開放 將暫缺衛兵交接式(圖) 2008年05月30日 0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蔣陵寢衛兵交接儀式(圖:臺灣TVBS)   中新網5月30日電 據臺灣TVBS報導,去年底關閉的兩蔣陵寢,確定5月31
  • 臺灣桃園縣長爭陸客觀光:兩蔣特色別處無法取代
    資料圖:臺灣慈湖兩蔣文化園區中的儀仗隊正前往蔣介石陵寢大門前表演。資料圖:臺灣最大的蔣中正銅像被安放在臺灣桃園縣慈湖。位於高雄市的蔣公銅像被卸成兩百多塊後,2008年由桃園縣政府委託藝術家重組完成。中新網6月9日電 因應即將開放的陸客自由行,臺灣桃園縣長吳志揚日前接受臺灣《新新聞》採訪時表示,桃源縣的兩蔣特色別處無法取代,桃園縣政府觀光局已採取多種措施,將以「開發具臺灣特色的桃園行程」,以桃園獨特的魅力景點,來吸引大陸觀光客。
  • 臺灣民主紀念館保留蔣介石銅像
    臺海網12月24日訊今年五月起關閉到現在的「臺灣民主紀念館」(原中正紀念堂)二樓蔣中正銅像區,臺灣「教育部」敲定明年元旦重新開放。臺灣「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表示,「教育部」決定保留蔣中正銅像,不會拆除。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莊國榮說,要呈現蔣介石的功過,不一定要透過拆銅像,保留蔣中正銅像,更可以突顯專制時代,獨裁者胡作非為的程度。
  • 白崇禧和蔣中正爭鬥了一生,晚年去臺灣後,日子過得怎麼樣?
    第二天,當他死亡的消息登上報紙後,人們開始有了懷疑,有人表示,他是不是被蔣中正毒殺的?那麼問題來了,真實死因究竟是什麼?「李白」曾三次逼迫蔣中正「下野」。第一次是1927年;第二次是中原大戰後;第三次是1948年。1949年,白崇禧的軍隊被我軍擊潰,白崇禧去了臺灣。去了臺灣後,他的處境怎麼樣?
  • 蔣介石忌日將至,臺灣卻「手起刀落」兇猛「去蔣」
    1975年4月5日,八十九歲的蔣介石在臺灣病逝。他臨終留下遺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將來有一天葬到大陸去」。無釐頭的有之——日前,長著蔣中正模樣的樹脂公仔被臺文化部門勒令下架、不得在中正紀念堂銷售,同時,也狠狠打臉「同為民進黨、曾經鼓勵研發『兩蔣』商品的陳水扁」;綠營民代更是花樣迭出
  •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蔣中正在臺灣的最後歲月 蔣中正畢生照片全集
  • 臺灣拆匾風波未平 陳水扁又操弄遷「蔣陵」
    據臺灣媒體報導,明年島內「立委」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民進黨發動的「去蔣化」又開始掀起來勢洶洶風潮,臺灣中正堂拆匾風波未平,民進黨又開始操弄「兩蔣陵寢」遷葬。民進黨主席陳水扁昨天稱,明年元月後,臺軍將不再派員駐守兩蔣陵寢。
  • 高以翔棺木運回臺北:將在金寶山長眠 與鄧麗君為鄰
    (原標題:高以翔水晶棺由上海運回臺北,將在金寶山長眠,與鄧麗君為鄰)
  • [臺灣萬象]神秘的慈湖
    進入[臺灣萬象]>>    央視網消息(臺灣萬象12月7日播):點擊觀看視頻 >>>    視頻截圖民進黨大搞「去蔣化」活動,陳水扁宣布 「兩蔣陵寢」關園撤哨,「兩蔣陵寢」的命運又將如何?12月7日CCTV-4 17:50分播出的《臺灣萬象》為您講述神秘的慈湖。 責編:魏宇
  • 臺灣兩蔣陵寢,可以讓你感受到歲月薄薄的蒼涼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被暫時安葬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蔣介石死後,棺木一直沒有安葬,只是「暫時安放」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與復興鄉交界處的慈湖。慈湖原名「埤尾」,本是一個呈牛角形的人工水庫,水碧山青。過慈湖,繞過一個小山包,見一個很小的四合院掩映在樹林之中,這就是慈湖賓館,原為蔣的行館。據說也是他的「反攻復國」的指揮部。但從外觀看,這個四合院狹小且簡陋,沒有「帝王之氣」。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另外,臺灣的身份證有點遜,是一張紙然後加上護膜(臺灣叫護貝),不像大陸身份證是一張有晶片的卡片,很高科技。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是,臺灣身份證的背面,有你家庭的成員,你的父母和配偶,你的出生地以及住址。而且,我們沒有「有效期限」,可是大陸的竟然有。最重要的不同當然是身份證的字號。
  • 兩蔣陵寢封園在即 衛兵儀隊將撤哨 遊人暴增
    都12月底了,白天氣溫竟然還高達20幾度,穿個短袖也不覺得冷,這兩天到慈湖謁陵的遊客特別多,因為大家都聽說兩蔣陵寢從    慈湖旅遊導覽志工蕭淯宏說,他在園區內協助旅遊諮詢、導覽解說三年,但是自從扁當局拋出「去蔣」議題之後,來園區的觀光客逐日遞增,大陸客一天平均有三團到訪,不管是臺灣遊客還是島外觀光客
  • 高以翔遺體2日運回臺灣,長眠地金寶山有鄧麗君等相鄰
    高以翔遺體2日下午會運回臺灣,他的遺體在凌晨5點時從杭州殯儀館載出,高以翔的親屬也準備在臺北第一殯儀館對面的金寶軒設置靈堂,供親友弔唁。他的遺照父母也已幫他選好。他過去拍攝寫真《戀愛0.01的距離》和《巴黎遇見你》時,便帶著媽媽一起工作,工作人員曾透露,「他很愛他媽媽,母子感情好到讓旁人感動羨慕」。
  • 蔣中正日記如何記載南京淪陷?
    身為抗戰最高統帥,面臨國都南京淪陷的悲愴,蔣中正又顯難勿忘勿助,不到一個星期之前的十二月七日清晨五時三刻, 蔣中正才離開了指示防務多日的南京,轉赴江西,面對國民政府賴以建立的江浙滬要地一一失守,蔣中正也只能自下決心「對倭(日本)政策惟有抗戰到底,此外並無其他辦法。」
  • 三百臺灣老兵在蔣介石陵前揮淚痛罵李登輝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2日消息三百多名老兵前日在蔣介石陵前控訴「罪人李登輝」,他們在致祭文念到臺灣的前途時,老兵們都熱淚盈眶,司儀更嚎啕大哭。  據香港《商報》今天報導,許歷農等人前日率三百餘名老兵,手持「罪人李登輝」等標語前往大溪慈湖、頭寮陵寢謁陵,同時向蔣介石控訴蔣經國錯用了李登輝,讓李登輝有機會串通陳水扁,企圖把臺灣帶向戰爭的痛苦深淵,一步一步有計劃的欲消滅臺灣。這些老兵痛斥「臺獨」和李登輝,一個個泣不成聲。(永忠)
  • 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鬥,萬餘人長眠於此
    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戰鬥,萬餘人長眠於此 2020-11-1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蔣家後人對祖父輩在大陸和臺灣的歷史觀——致敬蔣友柏
    蔣友柏,1976年9月1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祖籍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加拿大籍華裔企業家,現居臺灣,現在是橙果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他沒見過曾祖父蔣中正。蔣友柏少年時代舉家移民加拿大,隨後蔣友柏加入加拿大國籍。蔣孝勇患癌後,全家首次回到中國大陸,去奉化溪口祭拜高祖母王太夫人墓,同時密談兩蔣移靈問題。
  • 為什麼帶孩子去旅行?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告訴你!
    臺灣遊出境遊國內遊曾經讀過一篇關於帶孩子去旅行的遊記,感觸頗深。於是就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一旦錯過了,你就會發現以後再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帶著孩子五湖四海、千山萬水了。臺灣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臺在《目送》裡有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