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韓國申遺成功後,才不到24小時,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

2020-12-22 騰訊網

文化是人類得以生存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和觀念,它們雖然各有差異,但是都應當值得被尊重。文化遺產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所重視的項目,文化是可以廣為傳播的,但是它總會是有一個起源的,這個起源的地方就是它的發明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地方,每年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產項目。

近期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關於「燃燈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韓國每年都會在農曆的四月初八的時候,為紀念佛祖的誕辰而舉辦燃燈會,這個燈會象徵著點亮世界,讓世界成為每一個人的公平之地。就在16號韓國申遺成功之後,不到24小時的時間,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那就是中國的「太極拳」和聯合馬來西亞關於「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實踐」也申遺成功了,這個消息令人振奮。

太極拳我們大家是不陌生的,太極象徵著一陰一陽,這與中國的「易經」思想是緊緊的掛鈎的,這就反映了我們中國的文化,太極既代表「分」,又代表「合」,那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看似是對立的,其實也是相互轉化、相互融合的,它們誰都離不開誰。太極拳就是參和了這樣的哲學的思想,它既能夠修身養性,也能夠強身健體。

太極拳的動作是很慢的,它在於意志力的修煉與沉穩,呼吸的調整,是對身心都有利的運動,我們平時在公園裡面是經常可以看到打太極拳的老人的,他們都在「中國文化」的環境當中。這項運動形成於中國的河南省,當然很早就已經在我國傳開了,因為它是真的受用。結合中國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中醫的相關的知識理論發展出了多個流派。

再來就是關於「送王船」這個國人不是特別的熟悉,這是中國的閩南一帶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沿海一帶流行的禳災祈安儀式,這是一種民間流傳的習俗,意思是王爺是受到老天的指派的,因為人間存在著海上罹難者的亡魂,他們四處漂泊,靈魂得不到安寧,所以就需要王爺的扶危與拯救。送王船代表著人與海洋的和諧的可持續的發展。

這兩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成功,無疑給我們華夏兒女帶來了無限的喜悅和動力,讓我們更加的會去珍惜我們的文化和習俗,同時這也適應了中國文化復興的歷史軌跡。因為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國內確確實實丟失了不少我們本有的文化習俗,受到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尤其在年輕人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

「中國人為什麼是中國人」「現在的中國人究竟還具備什麼作為中國人的特徵和文明」「丟失了傳統文化我們還是中國人嗎」這樣的問題在網絡上是可以看到的,這也反映了新時代下大家對於中國的反思,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到不需要過多的計較,因為一旦時機成熟,該發生的還是回發生,中國的崛起也必然伴隨著中國文化的重拾,未來中國文化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的「孔子學院」在國外已經興辦了500多所,因為孔子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古代的大聖賢。

儒釋道三家是中國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說句實在的,中國文化的復興主要就是依靠90後、00後,因為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就是那「早晨八九點鐘初升的太陽」我們象徵著未來,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活力和希望,我們不能夠辜負中華民族。

相關焦點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遺產豐富,如今很多已經入選世界級的遺產名錄之中。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文化資源不少,各有自身的文化積澱。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讚支持,這是怎麼回事?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中國網友卻忍不住了:這是我們的歷史文化
    韓國申遺在我們的眼中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但是這卻不是重點,重點是韓國經常的用中國文化進行申遺,這才是最讓我們氣憤的,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而我們的祖先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韓國傳統武術跆根那中國的武術在哪裡?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為何還未上榜?中華武術博大精深,Chinese Kungfu 世界聞名。其實,作為武術中流傳最廣的太極拳,我國是申報過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但5次申報全部落選。太極拳第一次申遺始於2008年,這一年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 韓國泡菜都能申遺成功,中國八大菜系表示不服!
    來源網絡其實,中餐申遺是個老話題了。然而,過去的兩次申遺嘗試都沒能成功。2011年,中餐申遺,報送了「傳統烹飪技藝」項目,卻連文化部的國內選拔都沒通過。2015年,又報送了八大菜系的各種名菜,但還是以失敗告終。日本和食。唐鴨鴨 攝日本、韓國美食早已在世界颳起一陣風難道中餐比不上日本和食嗎?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太極拳已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窗口。世界的遺產,人類的財富。如今,太極拳正不斷向世界邁出「武步」,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彰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申遺的竹林,為什麼又是韓國的
    FAO發布的潭陽竹林系統申遺成功宣傳片韓國潭陽竹鄉,就此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成為農業文化遺產的竹林系統。韓國農業和糧食政策局局長金仁榮欣喜地說:「成功列入GIAHS名錄,可以增加韓國潭陽竹鄉的農業價值,這有助於地區振興,並為『潭陽竹』的品牌做出貢獻。」
  • 19年前韓國申遺成功,拿中國禮樂做文章,將其佔為己有
    這也就給了他們肆意用我國傳統文化去,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曾經用我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而後又要拿中國的傳統禮樂來做文章,並將其佔為己有。2001年,韓國就將「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變成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粵劇申遺成功=前途無憂? 背後有何曲折內幕?
    粵劇聯合申遺背後有著怎樣的曲折內幕?申遺成功對粵劇將來影響幾何?粵劇申遺成功=前途無憂?核心提示2009年國慶期間,粵港澳三地聯合申報的粵劇,被宣告正式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消息傳來,海內外粵劇愛好者為之激動難捺,奔走相告。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
    (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不只是保護藏羚羊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可可西裡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的兩條標準:具有無與倫比的自然現象、自然美景或審美價值,擁有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申遺成功並不意味著生態威脅的解除。
  • 「世遺」保護的中國答卷——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啟示錄
    摘要:題:「世遺」保護的中國答卷——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啟示錄 2000年,廈門頒布了《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2011年通過《鼓浪嶼文化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和《鼓浪嶼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年通過《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它不是單純的一套拳法,而是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所涉及的專業術語太多,如何翻譯也著實下了不少功夫。申遺成功只是助力太極拳發展的有力推手,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目前已經傳播至世界各地。為了適應更多更廣的人習練,陸續出現了簡化24式太極拳、48式太極拳,以及太極操、太極劍等競賽套路。
  • 韓國申遺成功,中國還沒說話,日本網友被點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韓國這些年格外熱衷於申請非文化遺產,不惜和鄰國鬧出了不愉快,這回韓國再度申遺成功,佛教燃燈會成為韓國非文化遺產。
  • 蘭州拉麵計劃申遺,韓國這回你不搶了吧?
    據悉,3月20日,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會長馬利民於表示,目前蘭州的有關部門正在協調,計劃今年將蘭州牛肉麵申遺。馬利民代表同時強調,要將「牛肉麵」納入國家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正式招生,畢業後是大專學歷,包分配到全國的各大酒店。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專家解釋:申遺不是「搶註商標」
    當地時間11月30號,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通過評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中國繼京劇、珠算等第三十一個被列入該名錄的項目。
  • 先後5年嘗試儒家學院申遺,韓國至今心思不滅,如今有可能成功?
    雖然韓國申遺這些東西,都沒有明確點出與中國有關,且在韓國史上也有據可查,可中國也有「端午節」、「釋祭大典」還包含祭奠孔子,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正因為無法講清楚韓文化遺產與中方區別在哪,因此韓國申遺的這些項目,沒法在世界教科組織得到批准。   除了上面這些,被韓方虎視眈眈的還有「儒家書院」。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這下日本人坐不住了
    作者:喻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似乎已成了韓國的常規操作。不過最近,韓國的又一申遺成功,惹怒了日本網友。不過隨著韓國的傳承和演變,這份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對於韓國申遺成功,中國網友也只是一笑而過的調侃:難道佛祖釋迦摩尼也是韓國人?可是這事傳到日本,日本網友們坐不住了。兩國網友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推特下面「撕」了起來。
  • 韓國書藝申遺中國書法驚夢 蘭亭序寫在高麗紙上
    近年,韓國對於申遺非常積極,除了將「端午祭」申遺成功、將「中醫」改頭換面為「韓醫」的申遺工作也正在開展外,現在又將申遺項目投向了書法——甚至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道」等名稱,而統一使用韓國的「書藝」。為此,上海著名作家趙麗宏日前在兩會上提出了「將中國書法藝術向聯合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和提案。
  • 申遺成功!接下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方向是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太極拳申遺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申遺成功感到很激動,很興奮!」75歲高齡的朱天才先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12月17日晚,當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他激動地對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