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生發展之變革,促教育新境之創建——「你好,暑假」象山項目組研討會在西周小學舉行

2021-02-21 象山縣西周鎮中心小學

   

     9月22日,由家教所主辦,西周小學承辦的「你好,暑假」象山項目組研討會在西周小學舉行。   

   據了解,學校從2016年初就開始了由華東師範大學李家成教授發起的「你好,寒假」學生寒假生活生活研究。本次「你好,暑假」項目吸引了實驗小學、昌國小學的共同參與。在學期末通過徵集家長和學生對暑假的認識,制定了學生暑假生活指導意見,根據融合年級分層、社會實踐、公益、生活技能等設計作業。據悉,本次活動分為象山項目組研討會主會場和以班級為單位,以體驗、展示匯報為主要活動形式。

   

     早上9點,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家成教授來到學校,參觀了學校學生假期實踐團——「暖陽實踐團」、「童心實踐團」、「國學誦讀實踐團」、「西小小記者」、「小粉匠實踐團」、「我的暑假我的八周」、「七彩少年,七彩暑假」等。李家成教授表示,現在的暑假作業看到了學校層面,各個學科教師、家長三個角度來呈現學生暑期的成長與精彩。

 

   中午,李家成和來自20多個兄弟學校觀摩的教師們參觀了學校的分會場。李家成和家長們進行了親切交流,來自401班的歐彌嘉媽媽是童心實踐團的發起人之一。她說:「在暑假期間讓孩子們了解公益、走進公益、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向社會傳播正能量,讓孩子的暑假更加有意義。」403班張新宇的媽媽,是ACC實踐團的發起人。她說:「A代表的是我們家長的愛,CC代碼的是孩子,社會實踐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實踐的意義是認識的來源,是發展的動力,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將來的依靠,我們需要培養孩子更好的成長。」

     



     下午1點,「你好,暑假」象山項目組現場研討會開始。西周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錢曉芬,教育局普教科科長陳嘉裕,教育局辦公室姚俊,教科研副主任宋釐國,家教所所長賴偉良,實驗小學校長勵安平、教師代表陳豔,塗茨小學校長陳海敏,昌國小學校長鮑曉燕、德育主任鮑雙瑩, 西周小學校長奚賽強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本次活動。短短3小時的活動,卻是一場具有前瞻性、開創性教育思維的激烈碰撞,欲以「星火燎原之勢」打開第四層教育世界的大門。

活動開始,來自各個學科的教師、班主任,學生和家長,和其他學校的教師代表進行了發言交流。301班鄒若西分享了「人生第一課  國學第一師」國學學習活動。有開蒙禮、親子敬老活動、誦讀快閃等活動。304班的賴宏宇和媽媽共同策劃了「炎炎夏日,為環衛工人送清涼」,他說:「我從中感悟了環衛工人清掃垃圾的艱辛!提高我愛護環境意識,我以後一定做到平時不隨手扔垃圾,進一步珍惜和愛護來之不易的生活環境!」實驗小學教師代表陳豔分享了關於「你好,暑假」項目促進教師與家長的共同發展。她指出,此次活動孩子們的責任擔當意識、積極主動性、溝通與合作能力及創新意識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升,家長以及我自己在與孩子一起過暑假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和發展。美術教師柯麗麗分享了關於美術作業選修反饋,看到了學生主動的在假期裡學習豐富自己的美術素養,讓小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亮起一盞閃閃的指明燈。

李家成教授肯定了西周小學的展示成果,他提出三個體會。一是一樣和不一樣,自「你好,寒假」到「你好,暑假」看到了更多學校、班級和學科教師的參與,從少到多,體現了更多的創造性和實踐性。二是光亮在我們身邊,教師的總結和評價,活動的意義之光照亮了整個暑假。三是期待,期待西周小學能夠與全國各地的思維碰撞和交流,開啟家校合作,開拓教師發展的新局面,收穫更多成果。

相關焦點

  • 智能時代中小學數學教育變革研討會珠海舉行
    央廣網珠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 郭翔宇 通訊員 羅詩冰)教育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影響中小學數學教育?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智能時代的中小學數學教育變革研討會」在珠海舉行。
  • 象山心學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象山心學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發布時間:2019-10-28 11:16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信陽市勝利路小學:新學期「以學促改 以研促教」
    2020年8月27日開始,信陽市勝利路學校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暑期校本教研培訓活動:舉行校本教研開班儀式;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動員三軍,開啟創建新徵程;邀請專家教授、知名學者前來講學;選派學校省級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為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專業進行培訓以研促學,分年級分組開展集體教研。
  • 大邑縣「美麗而有溫度的鄉村教育」發展經驗成果學術研討會舉行
    作者:《行知縱橫》記者 邱滋培當前,成都市大邑縣開展「以評促建」「美麗而有溫度的鄉村教育」已有五年,五年間,大邑教育質量有了穩步提升,鄉村學校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學校參加「美麗而有溫度的鄉村教育」品牌建設工程之後具體發展情況如何
  • 中外大咖匯聚北京暢談未來教育變革與發展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未來教育研討會暨第二屆PDC國際教育大會開幕式在京舉行。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未來教育研討會暨第二屆PDC國際教育大會開幕式在京舉行,來自英國、芬蘭、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尼泊爾以及中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們共話「全球視野下未來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 2020年高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探討新時代高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領域的前沿問題、重點難點問題,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12月4日,2020年高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古北校區舉行
  • 河南信陽市勝利路小學新學期「 以學促改 以研促教」
    2020年8月27日開始,信陽市勝利路學校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暑期校本教研培訓活動:舉行校本教研開班儀式;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動員三軍,開啟創建新徵程;邀請專家教授、知名學者前來我校講學;選派學校省級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為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專業進行培訓以研促學,分年級分組開展集體教研。
  • 中山路小學、江科大附小加入省「影響力學校建設共同體」
    」專題研討會在黃海之濱的鹽城召開中山教育集團參加此次活動、校長陶靜受邀作題為《歸全返真 讓每一個學生雅學樂長》經驗分享交流。疫情面前,作為仁章教育的師者,我們努力追求「博學於文、守之以禮、仁而愛人、持而久之」的仁愛境界。全體教師用一顆仁愛之心和大愛之量,廣泛而持之以恆地關愛和呵護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在學習和生活中涵養學生的大愛品格。事實證明,中山教育集團人和所有教育人一樣,懷揣愛心、慧心和責任心,在危機中尋求教育的契機,展現了教育人的專業引領、擔當作為,向社會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較好地提升了教育的美譽度。
  • 學術四中|探索「開端」之妙,綻放「統整」之美
    天府四中舉行了「學科核心素養視閾的初小課程統整實踐研究」第四期學術研討會暨「明日之星」第十七期精品課程下午14:00,天府四中葉俊宏老師為七年級四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意蘊悠長的文言文短篇小說主題統整課程——《奇妙的開端》。
  • 北京市東城區:以評價促進中小學生品德發展
    北京市東城區「以評價促育人模式建設」項目啟動暨研討會日前舉行。在前期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東城區形成了以科研項目帶動區域內實驗學校的實踐探索、以評價促進中小學生品德發展水平提升的模式。學生品德發展水平一直是教育評價中的難點,也是亟待突破的領域。
  • 走進「語數外」教學觀摩研討會:顧明遠等名師聚焦教育創新
    在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著名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顧明遠提出六條建議:一是堅持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二是樹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念;三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五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六是辦好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  顧明遠指出,現在已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它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改變著教育生態、教育方式。
  • 2021當代少年研學營地課研專項培訓暨研討會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28日—30日,2021當代少年研學營地課研專項培訓暨研討會在當代少年農耕年華勵志研學營地順利展開,來自當代少年北京、武漢、成都、日照、浪口5個大區的同事們如期參加本次專項研討會。廣義上來講,研學旅行作為旅遊行業的垂直細分領域,以「旅遊+教育」的模式不斷升級著旅遊行業的體驗方式,同時也肩負著提升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多部門多次下發了關於研學行業的政策意見,伴隨著行業需求的逐步釋放和政策人口紅利的惠及,研學旅遊這一細分賽道一路高歌猛進。然而,就在這千億級市場迎來高速發展之時,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給研學行業按下了「暫停鍵」。
  • 為明教育集團成功舉辦2019年小學語文研討會
    同時集團每年都舉辦小學語文研討會,通過主題引領將各級教師大賽與名家示範課、講座相結合,指向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提升。2019年12月13日—15日在為明學校廣州校區隆重舉行的小學語文研討會,更是在各校區教師自主性與專業度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形成了主題為整合·聚焦·突破的綜合性教研活動。
  • 研究溼地教育的三年,我們做了什麼|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
    ▲2020年10月,在鹽城開展溼地教育-學校課程培訓在與溼地教育工作者緊密的聯繫中,項目組意識到,在中國建立溼地教育中心並不缺乏從業人員的情懷與努力,缺乏的是一套有理論支持和實踐檢驗、又適應中國溼地發展現狀的溼地教育中心創建和運營指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九城市同步舉行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促外語教育變革
    5月26日,由上海高校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英國文化教育委員會和英孚教育協辦的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北京、南京、青島、南寧、大連、武漢、昆明和廣州九地舉行,圍繞聯合國提出的全球17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呈現當今英語教學在大學中的最新成效。
  • 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 真愛之聲第114集
    本周五,「無界學習」素養教育峰會在上海正式召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學者的參加,大會以「無界學習」為主題,對素養教育的方式、內容,前景進行探討,大家帶著對教育變革的思考開啟了新的對話。代表教育技術前進發展方向,在提高學習效率、優化教育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教育內涵等方面值得去深入實踐和研究。然而我認為無界學習的真實實施,需要學生的自覺和家長的有有效陪伴教導,在高素養的教師有效組織下進行無邊界學習,無界學習只適合部分孩子,決不適合所有的孩子,無邊界學習只能成為現行教育學習方式的重要補充,代表未來幾年學習賦能的重要學習變革方式。
  • 西周時代發展教育制度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西周時代有小學和大學,小學和大學是怎麼演變過來的呢?那時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現在教育制度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教師的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西周的教育目的是什麼?」這是原始社會教育兒童的方法,到了西周時期貴族教育子弟的學校,已經較為完備了,有所謂小學和大學。
  • 社會情感教育照亮成長之路
    12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主辦,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與學校管理改進」項目辦公室(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承辦的「社會情感教育暨教師專業素養及校長領導力建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舉行
    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12月15日,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州蘭裡研學大本營正式舉行。浙江省內專家學者以及省內百餘位名師、名校長出席了本次會議,共話研學生態發展。
  • 強強聯手 中國海洋大學附屬銀海學校與北京五一小學舉行課程共融研討會
    跨地域強強聯手,研課程共謀發展。為了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通、共融和共享,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優質化發展,進而不斷提升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2020年7月27日下午,中國海洋大學附屬銀海學校攜手北京五一小學在青島銀海教育集團舉行了兩校課程共融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