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2020-12-1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趙青 時憶寧

2020年,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藝術學院迎來了建院15周年。

在11月25日的藝術學院慶祝大會上,「思政+藝術」專場匯演精彩紛呈:陳軼群副教授傾情演唱抗疫原創歌曲《生命相託》,聲樂教師樓依妮獨唱《浙江頌歌》,學生雙人舞《同行》……演出匯聚了師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對抗疫精神的贊詠,對歷史英雄的敬畏。這是藝術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呈現。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

「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浙旅院藝術學院院長羅曼麗表示。

頂層設計:精準施策是關鍵

11月,亞太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朝興第三次來到藝術學院為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傳授青瓷技藝。他親自示範修坯、跳刀等技藝,手把手傳授技藝。在「青瓷人生」專題講座中,他結合自64年的求藝經歷與師生分享了他心中的「工匠」意義。

「非遺特色、設計核心、技藝主導是我們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陶瓷藝術、木雕雕刻模塊以大師領銜、導師指導、行業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寫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教研室主任王冠說。

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評價制度是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關鍵。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研究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點的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如在學院平臺課中推出《職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等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課程。此外,學院修訂《教師年度綜合業績考核辦法》,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加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教學科研:共繪育人「同心圓」

今年,藝術學院專業教師團隊憑藉《青瓷香器設計與製作》課程,榮獲2020年浙江省高職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課程以前導課程《動物雕塑》《計算機輔助設計》《青瓷設計》《木雕》等為基礎,在夯實技能的前提下融入文化元素,以香器設計為載體,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升勞動職業素養。

「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技能比賽,形成全員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氛圍,是我們著力推進的工作任務。」副院長王珏說。

「藝文學苑」是學院重點打造的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展示平臺。學院的教學能手、科研達人、青年骨幹、資深教師紛紛主動展示優秀的教學、科研案例,推廣課程思政優秀建設經驗。學院還積極「引進來」,邀請校內外優秀教師和行業專家,以專題輔導,教學觀摩等形式,加強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目標及原則的理解,指導教師科學有效地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實踐育人:有「新」更走「心」

日前,藝術學院與義烏市義亭鎮缸窯村共建課程思政示範實訓基地。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在現場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以及非遺技藝。「缸窯村以制陶聞名,已有近千年制陶史,它的歷史積澱及代代相傳的制陶技藝讓整個村子充滿了鮮活的文化氛圍。通過此類技能實踐,可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工匠精神教育。」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副教授王亞紅表示。

「創新課程思政載體,充分發揮第二課堂陣地的實踐效能,是我們學院落實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重要手段」。羅曼麗說。

除了建設好課程思政示範實訓基地,開展「思政+藝術」系列展演活動、勞動教育實踐、專業技能競賽活動,也是學院結合專業特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舉措。

11月23日至29日,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舉辦了主題為「工藝築夢人 青春向黨行」的作品展。此次作品展參展的作品涵蓋傳承非遺技藝的黃楊木雕、龍泉青瓷、扇藝書畫,響應「一帶一路」號召的絲巾設計作品,追根溯源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立體畫面雕刻的皮具箱包作品。

不久前,空中乘務專業主辦職業技能大賽剛剛落下帷幕。同學們圍繞空中乘務專業的核心技能,展現職業禮儀、語言表達、急救技能等綜合素質。「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一直積極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到學生的技能比賽中,一方面通過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技能、素養,另一方面通過技能競賽展示和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兩者相互融合,助推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空乘專業教研室主任葛婷婷說。

除了作品展覽、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勞模先鋒故事會」成為了學院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品牌活動。全國勞模陳霞娜、陳美芳、丁衛松等先後為師生作講座。

他們結合個人經歷、實踐活動講述了不忘初心、不懈奮鬥、收穫耕耘的精神與信念,向師生們傳遞了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榜樣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建設要著眼於彰顯辦學特色
    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無聲育人。教學內容是我們進行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過程中的載體,辦學特色的凸顯要通過充分挖掘本校獨特資源入手。經過長期辦學治校的積累和沉澱,學校都會在辦學理念、學術風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長此以往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
  • 上海打造課程思政2.0升級版
    近年來,上海實施高校課程思政改革「領航」計劃,立項建設一批整體改革領航高校、重點改革領航學院、特色改革領航團隊、精品改革領航課程,發揮「三好生」的示範效應,使課程思政建設目標看得見、能落實、做得好。站在新的發展階段,瞄準思政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的「老大難」問題,上海召開課程思政推進會議,出臺《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制度規範層面,進一步鞏固確立上海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先發優勢,重點解決教師不主動做、不知道怎麼做、不能長期堅持做的問題,著力將課程思政改革能夠內化到學校的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中,讓改革成果落地生根,逐步固化為現代大學制度內在組成部分。
  • 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 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時說。她認為,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 做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專業課教師也要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思想引領有力度,課堂教學才能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
  • 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她認為,最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  做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2)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重點不清晰,教學體系不完善,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許多專業課教師知道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但不知道課程思政的目標重點在哪裡,心有餘而力不足,找不到課程思政建設的主線和抓手,不知道如何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打造應用型工科人才培養特色陳志國 陳燦芬 劉鑫 汪力 謝柳 教育近年來,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打造以課程思政為引領的應用型工科人才培養特色,解決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問題,滿足了社會對應用型工科人才的需求。
  • 【課程思政】新聞學院:以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 ,培養新時代...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新聞傳播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教書育人,回答好「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這個首要問題。建設好關鍵課程,示範帶動全院課程思政建設
  • 「行芸流水」名師工作室 : 讓網絡思政育人更走心
    工作室通過主持和協調建設2門思政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持續開展戰疫思政課、法治思政課等網絡教學與展示,並利用網絡課程平臺開展網絡育人,有3位團隊老師獲得省市教學展示一二等獎5項。(二)建特微信公眾號,傳遞「好聲音」工作室堅持以小平臺傳遞好聲音,以平凡的小故事講述校園大精彩,推出更為豐富、更加有用的內容吸引學生主動關注、及時了解校園內外。
  • 創新指尖上的思政教育,打造網絡育人新格局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動學生網絡素養教育培育工作,通過構建網絡育人矩陣、建強網絡育人隊伍、打造網絡育人作品,努力提升網絡育人工作質量,積極探索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 課程思政、輔導員隊伍建設功夫下在哪?國科大思政會上說...
    「但是任何事業和工作,都必須有完善的制度機制和必要的條件保障,才能夠持續、穩定、高質量的發展。」牛曉莉指出,近年來,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都突出強調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相關要求,凸顯了一線學生工作及輔導員工作隊伍的重要地位。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天津大學5門課程入選天津市高校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
    本站訊(通訊員 劉潔)近日,天津市教委印發了「關於認定和建設100堂天津市高校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的通知」,我校5門課程入選「2018年天津市高校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課程思政」是通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
    重點打造「匠人引路 匠心築夢」和「師說新時代」思政育人品牌;「師說心語」、「師說新時代」、「最美電網人」師德文化品牌;「大國工匠進校園」、「明德講堂」、「戲曲進校園」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品牌等。進一步豐富了立德樹人活動陣地,在課本教材之外構建了學生成長空間,為他們點亮理想之燈、照亮前行之路。目標化,以「星」聚人。學校充分發揮榜樣與模範的「雙重合奏」,大力弘揚電力工匠精神。
  • 山東財經大學—系統設計三方聯動 構建財經特色課程思政教育體系
    同時,緊扣新財經人才培養實際,聚焦課堂革命,以思政課程創新為重點,積極探索「思政+」教育模式,在「融通」上做真功,形成以「三全育人」為主線,以馬院建設為龍頭,以課堂思政為抓手,以實踐思政為紐帶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及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本期關注》走進山東財經大學,呈現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成功案例,以饗讀者。
  • 創「守心」思政課程新體系,磨好為黨育人試金石
    濰坊市育才學校堅持「思」字當頭,「政」上把關,緊扣立德樹人目標,推動思政創新改革,狠抓思政教師隊伍,豐富思政課程形式,著力構建以主題特色課程、學科融合課程、活動拓展課程為三大板塊的「守心」思政課程體系,形成了思政特色品牌,強化了思政課程育人實效,為廣大的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拔節孕穗期」的第一粒扣子。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黨委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一、加強領導,確保思政課改革有序開展學校黨委將課程思政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4個課時思政課。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2個課時思政課。
  • 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推出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上海打造課程思政2.0升級版
    站在新的發展階段,上海此次出臺《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制度規範層面,進一步鞏固確立上海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先發優勢,重點解決教師不主動做、不知道怎麼做、不能長期堅持做的問題,著力將課程思政改革能夠內化到學校的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中,讓改革成果落地生根,逐步固化為現代大學制度內在組成部分。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完善課程思政內容體系,統籌規劃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要把專業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課程建設要求,分類推進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型企業:課程育人的理論與實踐
    ,而「課程」則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在專業課程中不斷嵌入思政要素,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近年來,為應對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挑戰,積極響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偉大戰略,凝練教學團隊長期科學研究成果,2013年環境學院依託學科特色,新建本科生通識課(新生研討課)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型企業」。
  • 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 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大河網
    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根本指引,落實貫徹教育部相關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我們要深刻認識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統一關係。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二者有著同一的問題意識,都是要解決高等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