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2020-12-17 鄭州經濟發展網

  「外語課堂除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也要引導他們理解語言表達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由衷的自豪,這種熱愛與自信可以成為他們的愛國之源。」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她認為,最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

  做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專業課教師也要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思想引領有力度,課堂教學才能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

  多年來,徐筱秋老師和她的團隊一直在專業教學中強化思政教育的自覺意識,處理好知識與道德、教書與育人的關係,做到以德潤學。根據《高級英語》課程的若干主題,如自然生態、文化文明、科技創新、藝術哲學等等,老師們認真梳理每個單元蘊含的德育內涵和德育元素,找準各主題和學生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入進去,打造有情有義、有思想、有溫度、有愛的教學過程。

  面對疫情這一時代大考,《高級英語》團隊教師將疫情「危機」轉化為開展課程思政的「契機」,把德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在灌輸知識的同時,做好學生價值觀塑造和家國情懷培育,講好中國故事、發揚中國精神,讓戰「疫」的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感在課堂裡自然流淌,讓青年學子不僅具有「國際眼」,更具備「中國心」,凸顯出了課程思政的鮮活場景。

  而關於環保主題的課文教學中,老師推薦學生拓展閱讀《寂靜的春天》,通過作品賞析了解濫用農藥對環境帶來的不可修復的危害,要求學生以調查周圍水環境狀況為題,做課外實地調研報告,並在課內交流。語言學習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增強了學生們的課堂融入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意識到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更是每個公民責任。

  「通過一年的高級英語課程,我們在田野調查研究中感知了真實的環境問題,在英文資料查閱中了解了中國生態問題與發達國家的異同。同學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居然隨著英語課文的學習消化增強了!這是我們最驚喜的收穫。」學期末,大三學生劉陽陽回憶這門課時候,仍感慨收穫滿滿。

  教學團隊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效銜接起來,探索課程思政的新路徑。課堂內外,老師鼓勵指導學生們參加各類英語演講、辯論、寫作等賽事時,有意識的引導大家關注脫貧攻堅、垃圾分類、航空航天、人工智慧、疫情防控、紅色文化等話題,啟發其聚焦國情、放眼國際,暢抒青年學子的時代之聲。如此一來,青年學子獲得書本知識的同時,更堅定了理想信念。

  作為《高級英語》課程的實踐環節,學生們得以走進南昌「藝術與和平」高端論壇現場。中外學子參加詩歌創作、作品翻譯、博物館參觀等文化實踐活動,體驗中國建築、美術、書法、陶瓷、音樂、文學等藝術,強化了人文教育。留學生直觀近距離接觸到大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到了中國製造和民俗之美,對異於母國文化的異文化產生了理解和認同感。跨文化交際中,中外學子一起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鑑,化身為參與國際事務的跨文化傳播使者。

  「思政之鹽」溶入《高級英語》課程,教書育人的內涵得以落實在課堂教學主渠道,讓南昌航空大學的外語課程散發出了「思政味道」,「立德」和「樹人」相攜互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育人效果。(作者系南昌航空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 王漢定)

責編:sorrssq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網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網不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 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外語課堂除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也要引導他們理解語言表達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由衷的自豪,這種熱愛與自信可以成為他們的愛國之源。」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時說。
  • 南昌航空大學: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她認為,最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性「課程思政」的目的。做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專業課教師也要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思想引領有力度,課堂教學才能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原標題: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公共基礎課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自然地融入教學全過程是較大難點。「在教材開發過程中,我們堅持課程與教材一體化推進,線上線下課程內容—體化設計,旨在打造具有新時代特色的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教材體系。」《21世紀大學英語口語初級教程》主編彭楠副教授說,「我們開發的這套教材,根據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融入了豐富的中國元素,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同時,達到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的目的。」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復旦大學2016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本科生張瑞祥說。  除了《經濟與社會》,復旦大學首批還開出《人文與醫學》《政治與社會》《環境與人類》等6門「課程思政」公開課,主講教師來自醫學、國際關係、物理等院系,每一門都是學生熱捧的「秒搶」課。
  • 安徽理工大學: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
    在防控新冠肺炎延遲開學期間,安徽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實施「網際網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多措並舉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門課程教學之中。
  • 外語課程思政(三)| 楊金才:新時代外語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幾點思考
    摘  要:新時代的外語人才培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需要在直面西方意識形態這一特殊背景下進行價值觀引導。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導下,本文以南京大學英語系美國文學課程實踐為例,探討高校外語專業的課程建設應考慮的幾項思政元素,堅持中國立場和文化自信,正確理解世界文化多樣性,為國家建設輸送道德品質、專業技能、思想認識全面發展的優秀外語人才。
  • 「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
  • 打造線上線下混合理實一體思政金課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3月18日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性,增強大學生思政課的獲得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以思政課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斷探索打造思政金課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中國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田馳正)12月11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報告廳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各機關職能部門正職,2019年樹人班全體學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生,學生黨員代表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劉筱毅主持。
  • 南開大學思政課程融入「金課」建設
    南開大學正用高標準打造「思政金課」。「同學同研」有用有效對於高校來說,建設高質量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是首要任務。南開大學提前謀劃、紮實推進。特別是『新時代教育事業與時代新人培養』這一專題在設計上很有特色,我們希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擔當和時代使命。」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生升說。南開大學要求主講教師注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緊密結合,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本文載於《中國大學教學》2020年第10期[摘 要]專業思政和課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有效手段,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有利於整體提升協同育人效果。(2)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將核心素養融入人才培養的各個角落,與專業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打造突出核心素養生成和專業特色的育人環境。
  • 南昌航空大學:暑期思政教育「不放假」助力學生成長
    為積極回應學生思想關切,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確保思政工作不斷線,暑假期間,南昌航空大學開創「1+7+1」暑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過完善輔導員線上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切實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和連續性,增強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推進全程育人體系建設,構建家校協同工作格局,促進學校學生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 「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穗舉行
    暨南大學教授魏傳光著眼課程思政之後的思政課程建設,認為思政課教師應在事實闡釋與知識傳授中進行價值教育,思政課程應秉持「理論為王」,在系統化整合過程中發揮對課程思政的引領作用,堅持「內容為王」,深化教學供給側改革,增強思政課教師競爭力。
  • 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浙外打造多語種課程思政「金課」
    浙江在線杭州3月20日訊(通訊員 姚祥燕 李娟 記者 吳俏婧 )如何將學校外語特色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如何挖掘外語課程中蘊藏的思政元素,構建具有外語特色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如何在疫情逆境中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浙外一直在探索。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其目標是通過「三全」育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之上提出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求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有所裨益。「課程思政」形成的背景與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全國各個學校就「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與思考。
  • 浙江外國語學院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打造多語種課程思政「金課」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葉晨曦 通訊員 姚祥燕 李娟)如何將學校外語特色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如何挖掘外語課程中蘊藏的思政元素,構建具有外語特色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如何在疫情逆境中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浙外一直在思考。
  •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2021-01-14 11:23:58   來源:安青網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多維發力 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金陵科技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為遵循,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著力構建新時代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堅持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多措並舉、多維發力,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 「行芸流水」名師工作室 : 讓網絡思政育人更走心
    工作室通過主持和協調建設2門思政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持續開展戰疫思政課、法治思政課等網絡教學與展示,並利用網絡課程平臺開展網絡育人,有3位團隊老師獲得省市教學展示一二等獎5項。(二)建特微信公眾號,傳遞「好聲音」工作室堅持以小平臺傳遞好聲音,以平凡的小故事講述校園大精彩,推出更為豐富、更加有用的內容吸引學生主動關注、及時了解校園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