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進入免疫治療新時代 兩年生存率提高近3倍

2020-12-24 生物谷

▪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進入免疫治療新時代 兩年生存率提高近3倍


▪歐狄沃是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治療頭頸部鱗癌的PD-1抑制劑


▪歐狄沃是首個經III期臨床試驗證實可顯著改善頭頸部鱗癌患者生存期、生活質量的單藥治療


▪與標準治療相比,歐狄沃可降低死亡風險32%,提高兩年生存率近3倍1


▪歐狄沃已被國內外權威臨床指南列為頭頸部鱗癌二線治療的推薦用藥2,3


百時美施貴寶今日宣布,其PD-1抑制劑歐狄沃

®

(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擴大適應症,適用於治療接受含鉑類方案治療期間或之後出現疾病進展且腫瘤PD-L1表達陽性(表達PD-L1的

腫瘤

細胞≥1%)的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SCCHN)患者。


作為中國首個免疫

腫瘤

藥物,歐狄沃於2018年6月率先在中國獲批用於經治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頭頸部鱗癌是歐狄沃經中國藥監部門優先審評審批後予以批准的第二項適應症。伴隨該項獲批,歐狄沃成為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用於治療頭頸部鱗癌的PD-1抑制劑,標誌著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正式邁入了免疫治療新時代。


「此次獲批是基於CheckMate-141臨床研究,包括了不論PD-L1表達和HPV狀態的經鉑類治療失敗的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患者。結果證實,經歐狄沃治療的患者可觀察到持續的總生存獲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頭頸腫瘤專委會主委、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兼一期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郭曄教授表示

,「歐狄沃是首個經III期

臨床試驗

證實單藥治療可顯著改善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生存預期與生活質量的免疫

腫瘤

藥物,將引領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的變革。」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馬駿教授

表示,「歐狄沃的此次獲批將突破中國頭頸部鱗癌數十年未有新藥出現的困境。我相信免疫

腫瘤

治療在未來將與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 『齊頭並進』,為中國頭頸部鱗癌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


在中國,每年新發病的頭頸部

腫瘤

患者超過13.5萬,死亡病例約為7萬

4

,人數遠超其他國家及地區,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頭頸部鱗癌患者中,約50%會出現復發且多發生於2年內

5,6,7

。對於一線治療失敗的復發性或轉移性患者,其五年生存率僅3.6%

8


此外,由於頭頸部腫瘤位置特殊,傳統療法與

腫瘤

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壞頭頸部器官功能,影響患者語言及進食,導致其營養攝取、心理健康與社會功能顯著受損

9

。患者迫切希望出現新的治療選擇幫助其延長生存、提高生活質量。


高質量長生存,歐狄沃革新頭頸部鱗癌治療


此次歐狄沃獲批治療頭頸部鱗癌是基於一項納入中國患者人群的全球III期臨床研究CheckMate-141

10

。結果表明,與研究者選擇的標準治療(多西他賽、甲氨蝶呤或西妥昔單抗)相比,歐狄沃將鉑類治療失敗的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患者的兩年生存率提高近3倍達到16.9%(標準治療組6.0%),中位生存期延長至7.7個月(標準治療組5.1個月),死亡風險降低32%,任何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1.9%(標準治療組79.3%),3-4級治療相關的

不良反應

發生率僅為15.3%(標準治療組36.9%)

11


在頭頸部鱗癌PD-L1表達陽性(≥1%)的亞組中,歐狄沃帶來的生存獲益更為顯著。與標準治療相比,接受歐狄沃治療的PD-L1表達陽性患者的兩年生存率提高超5倍達到18.5%(標準治療組3.4%),中位生存期達到8.2個月(標準治療組4.7個月),死亡風險降低45%。


根據頭頸部

腫瘤

生活質量評估量表(EORTC QLQ-H&N35)結果,與標準治療相比,歐狄沃在治療第9周或第15周被觀察到可顯著改善患者生理疼痛、張口問題、認知及社交功能。在歐狄沃治療組中,患者總體健康狀況維持或改善的時間延長至對照組的近2倍,中位時間達到5.4個月(標準治療組3.1個月)

。這證明了歐狄沃不僅可延長頭頸部鱗癌患者生存期,還可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


「歐狄沃在中國擴大適應症的意義非凡。它印證了中國政府加速創新藥惠及中國患者的『新力度』,同時也標誌著歐狄沃在中國將正式開啟泛癌種治療的『新徵程』。」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裁Marek Vasicek表示

,「作為第一家將免疫腫瘤藥物帶向世界、惠及中國患者的生物製藥企業,我們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將自身在免疫腫瘤領域的國際視野與全球經驗引入中國。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中國患者最迫切的臨床需求,積極探索免疫

腫瘤

治療在胃癌、

肝癌

、食管癌等中國高發癌種中的應用,為更多中國患者實現『給生命以時光』的美好願景。」


歐狄沃是唯一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直接參與開發的PD-1抑制劑,目前已在全球超過65個國家及地區獲批18個適應症,涵蓋肺癌、頭頸部鱗癌、胃癌、

肝癌

、腎癌、結直腸癌、尿路上皮癌、

黑色素瘤

、霍奇金淋巴瘤、胸膜

腫瘤

在內的10個瘤種,惠及超過300,000名患者。


參考文獻:


1. Robert L. Ferris, George Blumenschein Jr., et al. Nivolumab vs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2-year long-term survival update of CheckMate 141 with analyses by tumor PD-L1 expression, Oral Oncology 81 (2018) 45-51


2.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ead and Neck Cancers (2019.V1)


3. 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2019.V1)


4. Wanqing Chen, Rongshou Zheng, Peter D. Baad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00:00–00


5. Pignon JP, le Ma?tre A,  Maillard E, Bourhis J. Meta-analysis of chemotherap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MACH -NC): an update on 93 randomised trials and 17,346 patients, Radiother Oncol 2009;92:4-14.


6. Bernier J, Domenge C, Ozsahin M, etal,.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with or without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0:1945-52.


7. Cooper JS, Pajak TF, Forastiere AA, etal. Postoperative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high-risk squamous-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N Engl J Med 2004;350:1937-44.


8. Argiris A et al. Cancer. 2004;101(10):2222-2229.


9. 馬秀芬, 鄭家偉. 頭頸癌病人手術後的心理特點分析[J]. 中華護理雜誌, 1993年第九期:557-558.


10. Naomi Kiyota, Yasuhisa Hasegawa, et al.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of nivolumab vs. therapy of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A subanalysis of Asian patients versus the global population in checkmate 141, Oral Oncology 73 (2017) 138-146


11. Robert L. Ferris, George Blumenschein Jr., et al. Nivolumab vs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2-year long-term survival update of CheckMate 141 with analyses by tumor PD-L1 expression, Oral Oncology 81 (2018) 45-51


12. Kevin J Harrington, Robert L Ferris, etal. Nivolumab versus standard, single-agent therapy of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CheckMate 141):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相關焦點

  • 易俊林教授:立足指南更新,解析頭頸部鱗癌免疫及放射治療進展
    頭頸部鱗癌方面有哪些治療策略的調整?我國頭頸部鱗癌放射治療處於什麼水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療科易俊林教授對此進行了深度解析。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治療的更新:免疫治療取得極大進展 治療部分主要的更新是在復發性頭頸部鱗癌方面。近兩年免疫治療取得很大進展,在復發性頭頸部鱗癌患者中獲得了很好的證據,不論是二線挽救治療還是一線治療都有很好的證據支持免疫治療聯合放療/化療比單用或既往標準方案有更好的效果。
  • 健康|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膀胱癌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我國膀胱癌發病率在男性腫瘤中位於第六位,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三倍,且城市發病率高於農村。膀胱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增高,50 歲以上佔患者絕大多數。專家表示,國內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療近 30 年來無突破性進展,但隨著國內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獲批,我國尿路上皮癌的治療正式進入免疫治療時代,能延長化療無效、不耐受、腎功能不好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期。
  • NK細胞治療肝癌招募受試患者,肝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顯示,全球一半新增肝癌在中國。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 肝癌主要治療方法有手術切除、放療或全身化療等,放療或者化療手段療效不甚理想,易造成耐藥和復發,存活率低。即使是肝臟切除,3年內約有70%的人在殘留的肝臟內發生新的癌症。
  • 晚期腎細胞癌(RCC)免疫治療!Opdivo(歐狄沃)單藥治療5年生存率26%...
    結果繼續證實,與依維莫司(everolimus)相比,Opdivo治療延長了總生存期(OS)、提高了客觀緩解率(ORR)。CheckMate-025是一項開放標籤、隨機III期研究,在803例先前接受過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RCC患者中開展。
  • 精確放療時代,頭頸部腫瘤治療中如何保器官、保功能?
    由於頭頸部顱底解剖結構複雜,血管神經縱橫交錯,視覺、聽覺、嗅覺、呼吸、吞咽等生命和生活相關的重要功能器官集中,同時大多數頭頸部腫瘤對放化療較敏感,使得放化療在頭頸部腫瘤的治療和器官功能保留和保護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鱗癌好治嗎 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鱗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嗎,這也是一種惡性腫瘤,對人體傷害極大。我們都希望可以治好這種疾病。那麼,鱗癌好治嗎?鱗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術後飲食要注意哪些?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鱗癌好治嗎鱗狀細胞癌被簡稱為鱗癌,很多的癌腫都會出現鱗狀細胞癌,例如肺癌、宮頸、食道等癌症。所以,要做好檢查,及時針對治療。
  • 重磅免疫治療藥物泰聖奇中國上市,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30年困局
    今年2月13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泰聖奇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標誌著羅氏在中國正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中國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從此不再無藥可醫,打破30年「藥荒」窘境。泰聖奇(英文名:Tecentriq,通用名: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是全球第一個,且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療法。
  •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二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臨床研究達到...
    ORIENT-2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徐建明教授表示:「亞洲國家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遠高於西方國家,目前的治療方式仍以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為主,傳統的化療藥物對二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患者的效果十分有限。過去10年中,免疫治療在多個瘤種中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食管鱗癌中的研發進展緩慢,臨床上存在著巨大未被滿足的需求。
  • 胃癌免疫治療大有可為
    基於大型Ⅲ期臨床研究ATTRACTION-2結果,3月,中國首個免疫腫瘤藥物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被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使晚期胃癌患者有了新的治療方案選擇。
  • 頭頸部癌症太複雜?這樣分清楚!建議收藏
    幸運的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新方法的迅速發展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目前,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已被寫進臨床診療指南[2]。圖2 復發和(或)轉移頭頸部鱗癌治療的靶向治療方面,基於EXTREME研究及CHANGE-2研究,NCCN臨床實踐指南、ESMO指南,以及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均推薦西妥昔單抗聯合鉑類方案為頭頸部鱗癌患者的一線優選治療方案
  • 免疫聯合再革新!替雷利珠單抗+化療,肺癌一線治療有效率生存期雙雙...
    但隨著多種治療藥物和技術的革新,肺癌死亡率大大降低,生存率不斷提高。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過去,晚期肺癌患者只有化療一種治療手段。如今,隨著分子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肺癌治療走向了更精準更多元化的局面,患者也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顯著改善晚期患者生存率!肺癌將迎來第五款免疫療法|免疫療法|抑制...
    FDA已批准的四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近兩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疑是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已經改變了NSCLC的治療前景。目前獲批用於肺癌的四大PD-1/L1Pembrolizumab(帕博麗珠單抗),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atezolizumab(阿特朱單抗),durvalumab(得瓦魯單抗),將晚期肺癌不到5%的五年生存率一下提高到16%,翻了整整3倍,讓不少患者乃至醫生為之振奮。免疫療法正在逐漸成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特效」藥物。
  • TIGIT能否引領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8 月 25 日,羅氏旗下一款 TIGIT(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 細胞免疫球蛋白和 ITIM 結構域蛋白)單抗新藥 「Tiragolumab」 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適應症為: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食管鱗癌。
  • 跟隨王哲海教授細讀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肺鱗癌的III期...
    RATIONALE 307研究是首個成功的針對中國鱗癌患者一線免疫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替雷利珠單抗將為中國肺鱗癌患者帶來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可及性更高的治療新選擇。
  • 九月免疫爆發月,8大PD1/PDL免疫藥物最新重磅數據一覽!
    在PDL1陽性人群中,雙免疫治療還可以達到5.8%的CR(完全緩解)率。對於PD-L1 這是首個也是唯一顯示與化療相比,雙免疫聯合治療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能夠為患者帶來顯著生存獲益的臨床研究。為肺癌一線無化療時代添一把火,新的希望所在。
  • 100%五年無病生存率!免疫治療迎來「開掛」的一年
    免疫治療,是被稱之為「目前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治療方式」,在此之前,我們也看到了免疫治療登陸臨床帶來的治療成果。在今年之前,我們說免疫治療完全攻克某一個癌症,似乎總是少了那麼點「底氣」,但是今年來不斷突破的好消息,讓我們看到,免疫治療或許真的有可能終成為癌症的終結者。
  • 蔡世榮:全球近一半胃癌在中國!如何提高胃癌生存率?
    今天推出第46期:《蔡世榮:全球近一半胃癌在中國!如何提高胃癌生存率?》。 【視頻】蔡世榮教授:胃癌 每年全世界的新發病例,有近一半在中國,且多數是進展期胃癌。目前,我國胃癌的5年總體生存率僅達36%。提高胃癌的療效,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為何日韓胃癌的生存率會比我們高?
  • 免疫治療「中國力量」代表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正式獲得國家...
    腫瘤免疫治療的「中國力量」,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20年6月19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時獲批兩項適應症: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二線治療。
  • 口腔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病因和診斷手段多,治療可靠
    其實口腔癌也並非罕見,它是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主要發生於40~ 70歲的菸酒嗜好者。近年來口腔癌的發病率在中國、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均有上升趨勢。本文就口腔癌的病因、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進行闡述。3、嚼檳榔口腔癌的發生也與咀嚼堅果的時間成正比。最常見的部位是頰部,患頰癌的風險是不咀嚼堅果的7倍。長期刺激不良的口腔修復和銳利的殘根和牙冠也是導致口腔癌的原因之一。
  • 中大腫瘤專家新治療方案可讓生存期...
    核心提示:據悉,目前食管癌是世界上第6位常見的惡性腫瘤,而在中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佔到了世界的一半,其中90%的中國食管癌患者為鱗癌,沒有「驅動基因」,缺乏有效可靠的靶向藥物,手術依然是治療這類食管癌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