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還在說be careful?老外很少這麼說!

2021-02-19 阿卡索英語club

記得前不久,約了一個外國朋友去廣東某知名景點遊玩,在洗手間的時候,外國朋友看到了洗手池旁寫著「Slip carefully」的牌子,一臉懵逼……

為什麼要「小心的滑倒」?

我們經常見到的Slip carefully,其實就是一句中式英語,翻譯過來是「小心的滑倒」而並非「小心滑倒」。其正確說法應該是Be careful not to slip and fall~

不過還是因為太長了,老外一般不說,而是會用「wet floor」來代替。

同樣的,be careful也是比較「中式」的一句英文。

be careful很多時候被用來提醒別人「注意集中精力小心某事」,比方說走在溼滑的地板上的時候、抱著小孩的時候,都適合使用這個詞。

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危險情況下,be careful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

比方說高壓電線、工業鍋爐這些危險係數比較高的場所,用「danger」來警示顯然更有效果,而飲品杯蓋上印著的,常常是「caution」這個詞,公眾場合的通報和廣播,通常會用「attention」來開頭,醫院警局等場所,更傾向於使用「alert」來使人們警戒。

在這裡分別舉一個例子,大家可以辨析一下:

Danger:

The building is in danger of collapsing.

這棟建築有垮塌的危險。

Caution:

Caution!large doses of this remedy are emetic. 

注意!大量服用這種藥物會引致嘔吐。

Attention:

Pay attention to traffic regulations.

注意交通規則。

Alert:

Hearing this, I was instantly on the alert.

我一聽這話,當下就警惕起來。

而在口語中,表達「當心!小心!」歪果仁最常用的其實是watch!比方說:

Watch out!小心!

Watch your steps!當心腳下!

Watch your head!小心頭頂

Watch your mouth!說話注意點!

有的時候,外國人也會用look out來代替watch out,只不過聽起來不如前者朗朗上口,更有衝擊力。

Look out! Don't knock the stool over. 

小心,別把凳子碰倒了!

根據場景的不同,表達「小心,警惕」也有不同的說法,當你的朋友拿著一個易碎的物品,或者抱著嬰兒,這個時候提醒他小心,有著更合適的說法:

Be gentle: 小心,輕柔一點

Be gentle with my best china! 

對我最心愛的瓷器要輕拿輕放!

而如果親人遠行表達「路上小心」,或者是勸誡朋友要對某人警惕,可以說:

Be on guard: 警惕,防範

We should be on guard against such people.

我們應警惕這種人。

更多原創文章

MORE | 文末福利

長按領取免費外教課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