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莉:個性化教育的追夢人

2020-09-05 教育導報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潛能優勢,每個人的未來都充滿可能性。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世界的未來,需要全面和諧發展的優秀複合型人才,同樣也需要個性化人才、創新拔尖人才。

——文莉

文莉,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校長。

成都市首批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成員暨校長工作室領銜人,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四川省首批鼎興名校長工作室領銜人,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標兵,四川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個人,成都市學科帶頭人。

不知不覺,這已經是文莉在成都師範銀都小學工作的第二十年。

「20年來,和銀小的夥伴們一直探尋著個性化教育。」在文莉的教育主張裡,個性化是從未改變過的堅守。

「跳出教育」再回來 · 選擇一生的事業

「成都師範學校的馮淑蓉老師創辦了一所學校,你要不要去?」「要!」2000年,文莉來到成都高新區,只是聽到成都師範學校這幾個字,就答應下來。

二十年前的一幕她依然記憶猶新,沒弄清楚是哪所學校,也不清楚在哪裡,更不知道這所學校怎麼樣。「三不知」的她只是心裡想著「跟著母校的老師做理想中的教育,一定沒錯」。

文莉並不是剛畢業的青澀學生。1982年,她考上了位於成都市文廟后街的百年中師——成都師範學校,幸運地遇上四年制改革。198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成都市雙流縣(現雙流區)的一名小學教師。

從教伊始,文莉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在學校和前輩們的指導下,教育教學成績出色。1989年,她參加成都市首屆青年教師語文賽課便獲得第一名,同年,她還獲得成都市首屆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不久後,文莉迎來了職業轉折,她入選成都市人才千百萬工程,1998年,服從組織安排,離開教育領域,擔任了雙流縣婦聯副主席。

「走出學校後,發現當時社會中兒童的教育環境堪憂,區域差異特別大,感受到了教育在整個社會中的無力與緊迫。」上世紀90年代,離開學校做黨政機關工作,跑鄉鎮農村基層了解婦女兒童發展,參加法院少審庭工作,文莉在基層崗位上接觸到了困難兒童、問題少年,看到了學校之外人們的困境,現實的衝擊讓她意識到,「以前做的教育,更多的是象牙塔裡教教材,遠離現實生活與社會」。

這樣的工作鍛鍊機會,讓文莉「跳出教育」,可她卻時刻放不下對教育的關注。「我也說不清楚,只覺得我應該回到學校,跟孩子們在一起。我好像一直在尋找,尋找我遺失的夢想!」文莉漸漸明白,教育才是她一生的事業。

她主動向組織申請返回教育崗位,並得到了支持,回到了心心念的三尺講臺。可要做怎樣的教育呢?選擇的路口,文莉想到了母校。

求學時,成都師範學校讓文莉看到了「最好學校的模樣」:教師團隊優秀和諧,摯愛學生,忠愛教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培養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實踐個性化的教育,以個性優勢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師生共同成長。

「當時成都師範學校的教育跟我們當下、甚至是未來的教育都相符合。比如,語文課,讓學生自己選課自己講;社團課程很豐富,每個學生都能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都能遇到優秀的老師,培養特長;教師要求嚴格,但評定標準與教學內容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不同而量身定製。老師對學生的培養是個性化的。」文莉說。

個性化教育,是文莉要找的答案。成都師範學校的四年裡,她親身體驗,受益成長。銀都小學首任校長馮淑蓉,在成都師範學校從教數十年,正是一位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老師。兩人不期相遇,讓文莉重新踏上了追夢教育之路。

2000年,成都師範銀都小學創立。這是一所由成都高新區與成都師範學校聯合創辦的小學,國家高科技發展示範區和百年中師攜手,首任校長、四川省特級教師、教育心理學專家馮淑蓉結合自己對教育的理解,為銀都小學確立了「尊重生命,彰顯個性」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改革路徑,也確立了「順自然,強基礎,重創新,促發展」的育人思路。

「當時紫荊校區還是一片工地,我們創業的老師們追隨馮校長,一起擺攤宣傳,一起努力辦一所大家都喜歡的夢中的學校。」文莉說。

在銀都小學,文莉和學校一起重新開始。已經是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標兵的她,重新起步,從語文教師、班主任到教導副主任、副校長、校長。

銀小從創始之初至今,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改革,每個班級人數在30人以內,其核心理念便是個性化教育。二十年過去,立足成都高新區國際平臺,發揮成都師範學校百年中師專業底蘊,如今銀都小學已探索出了一條「關注每一個生命優化成長」的路徑,形成了「國際視野,世界胸懷;小班教育,鑄造精品」的格局。

夢中的學校 · 尊重生命,彰顯個性

2011年,文莉任職銀都小學校長,接過學校發展的「接力棒」,延續著小班化教育的步伐。學校在「尊重生命,彰顯個性」的辦學理念下,小班化教育從初期的學習模仿、外在環境打造,走向內涵發展、創新探索,特色逐漸鮮明。

「當人們走進銀小精緻的校園,看見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神,看見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會說『我看見了我夢中的學校』!」如今,文莉和夥伴們感動於大家的讚嘆與信任,分享著做教育的幸福。

這種幸福感,來自看見每個師生的快樂成長,來自看見一所學校生長壯大,來自不斷看見被教育探索放大的價值與可能。

「小班化教育,是個性化教育的一種探索。無論大班、小班,都需要智慧地選擇周圍所有的一切有利條件,把它轉換為適合個性化教育的機會或者資源。將教育現代化、國際化融於常態,讓每個孩子、每位教師都跟隨時代、面向未來,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成為適應並創造未來的全面和諧而個性化的人才。」文莉解釋道。

如何持續系統創新個性化教育?在原有的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銀小創新「項目孵化制」管理,即發現學生發展新需求,發現教師新潛能,智慧選擇新項目,團隊合作探索,不斷刷新個性化教育。2011年,中外國際共建課程STEM項目啟動;2012年,教師個性化發展項目啟動;2014年,智慧課堂項目啟動;2017年,學校專著之五《小班化教育體育與藝術教育》項目啟動;2020年,四川省電視雲課堂項目啟動。

如何將每個項目轉化為常態個性化教育?銀小創新「三課聯動制」管理。以課題帶動課程、課堂的改革,推動課程體系與機制建設,以促進師生全面和諧、個性化發展。

STEM創新教育項目,陳雪松老師團隊以課題引領,讓SCRATCH等成為全校常態化課程,使每個孩子感受到藉助新技術進行個性化創造的快樂;也讓AI雙師課堂,促進了個性化學習方式的變革;也讓開放學習空間,成為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師生家長共同互動評價的全程開放平臺;更讓各學科課程,走向多學科融合,走向生活與社會。

走進語文教師萬慶華的辦公室,就能看到學生們創作的小說醒目地擺在書架上。《福娃使命》《古蜀部落歷險記》《蟑螂博士》……萬老師從2007年開始,每帶一屆學生就能出一本書。「作家班」在銀小已經不算新鮮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班上人人會寫作,畢業之前能出書」這樣的班集體文學創作,已成為銀小小班化教學的突出成果。

如今,由此延伸而來的「讀創行」課程,銀小已經探索了十年,6個班級原創出版兒童小說7本,義賣捐贈幫助農村、民族地區的孩子們成長。從語文拓展課程,逐漸發展到跨學科融合、校內外、家校社合作的項目課程;逐步從班級課程、學校課程,發展到高新區項目課程。

而另一方面,學校鼓勵全校150餘名教師大膽地發展個性,充分釋放教育才能,同時愛護並尊重其教學風格,形成了數學教師是健美操隊總教練,語文教師是打擊樂愛好者,英語教師能夠寫出一手漂亮的硬筆書法的多才多藝的教師隊伍。

「銀小的創新就是課題、項目的相加融合。」老師們通過立課題,匯聚學生,關注他們的個性發展。這些項目打通了學科,連接了師生家長,走出了課堂,聯繫了實際生活。每個項目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老師,成就了學校。

在文莉看來,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潛能優勢,每個人的未來都充滿可能性。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世界的未來,需要全面和諧發展的優秀複合型人才,同樣也需要個性化人才、創新拔尖人才。

推出「銀小經驗」 · 從一所學校到更多學校

銀小能有現在的成就,除了「尊重生命,彰顯個性」的小班化教學改革一貫之、不斷推進、持續創新外,文莉認為還有兩個「基礎條件」保障走得如此長遠。

「一是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精神從一開始就注入學校,教育國際化,放眼全球;二是百年中師的專業精神,教師團隊尊重教育和人的發展規律,教師從學生優點和特長出發,帶動其全面發展。」

文莉常常回顧學校走過的歷程,不單是因為處於建校二十年這個充滿意義的時間節點,同時也因為另一個身份,推著她給出合適的答案。

2018年,她入選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成立「文莉名校長工作室」;同年,評為四川省教育廳首批「鼎興名校長工作室」領銜人。工作室成員共17位,為來自成都、雅安、甘孜州等10個地市州的校長,學校分布於城區、鄉鎮和民族地區。2019年,工作室開啟《新時代小學特色化辦學的實踐研究》課題,以培養卓越校長,打造區域經驗,建設特色學校,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課題實施中,文莉和16位校長夥伴們一起學習國家教育發展規劃,一起探討如何實踐,打算移植「尊重生命,彰顯個性」的「銀小經驗」,為工作室16所學校發展提供突破口。文莉的這個判斷,基於她對教育規律的尊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文莉認為,如今很多學校的起步,是「先全面規範,再個性化」,這樣的發展模式,並不利於教育區域發展質量差異性大的各學校尋找定位。「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每個地方的學校都可以因地制宜,以特色化辦學帶動全面高質量發展。」她主張「用個性化的特色帶動全面」。文莉相信,銀小的經驗帶有教育規律的普遍性,個性化的實質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辦教育。

「面積不足10畝、學生人數3000+。」文莉工作室成員、廣安市鄰水縣鼎屏鎮第二小學校長李志剛面臨著現實難題:學校小場地與大校額反差巨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嚴重脫節。

加入「文莉名校長工作室」後,李志剛將學校特色發展聚焦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課題式」實驗:現代農業課程中走進葡萄園、蔬菜園,了解現代農業技術;動物養殖課上了解兔子的餵養方法;識別百草課裡分辨狗尾草、稗草、馬唐、牛筋草……學校從真實生活和學生發展需要出發,在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建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的實踐性課程。

「學校校區小,可如今課程的綜合實踐基地遍布校外,學生學到了知識,也連接了真實的生活,更加適合學生發展。」這樣創造性的教學改革基於學校發展實際,讓工作室的成員們看到了學校不斷進步的空間。

課題實施兩年以來,工作室如今湧現出如成都市彭州市隆豐鎮小學「川劇教育」,廣安市鄰水縣鼎屏鎮第二小學「小面積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等立足學校實際、有地方文化支撐的特色學校,成為區域教育發展的有益經驗。

20年來,銀小關於個性化教育的探索,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同,也接待了來自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幾十個省市教育同行的來訪,學校師生也應邀赴十多個國家交流;銀小也一直與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結對學校共同攜手前行。

文莉和夥伴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種教育的普遍規律」,即怎樣為未來個性化人才培養尋找途徑和方法。在銀小長達二十年的辦學探索中,個性化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經驗,可以作為問題的答案。

文 | 陳朝和 倪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張尚 | 責編:向穎 | 審核:劉磊

在這裡,見證教育無限可能!

微信號 : jydb1988

新浪微博:@教育導報1988

地址:成都市上南大街49號吉祥大廈608

相關焦點

  • 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校長文莉——追夢個性化教育
    時間回溯,不知不覺,這已經是文莉在銀小工作的第20個年頭。 「20年來,和銀小的夥伴們一直探尋著個性化教育。」在文莉的教育主張裡,個性化是從未改變過的堅守。 「跳出教育」又回來,選擇一生的事業 「成都師範學校的馮淑蓉老師創辦了一所學校,你要不要去?」「要!」
  • 追夢個性化教育
    時間回溯,不知不覺,這已經是文莉在銀小工作的第20個年頭。「20年來,和銀小的夥伴們一直探尋著個性化教育。」在文莉的教育主張裡,個性化是從未改變過的堅守。「跳出教育」又回來,選擇一生的事業「成都師範學校的馮淑蓉老師創辦了一所學校,你要不要去?」「要!」
  • 鄉村教育追夢人孟曉東
    從106名學生到2200餘名學生,從一個教學質量低下到成為農村公辦學校第一名,從一個偏遠鄉村學校發展成為全省教育先進單位,從一個瀕臨關閉的學校到發展成為皖北名校……安徽省渦陽縣曹市中學校長孟曉東,一個成長於新時代的追夢人:堅持一切學校,一切為了學生,堅守住了鄉村振興基礎教育的陣地,一個校長帶活了一個學校。
  • 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系列報導
    教師是小班化教育改革的關鍵種子。成都師範銀都小學作為西部地區小班化教育的先驅,已開展了18年的小班化教育,每班人數始終控制在30人。校長文莉分享了學校如何發揮小班化教育優勢,激活教師終身發展源動力的經驗。她認為,小班化教育實質上是教育機會的轉化,將小班帶來的教育機會轉化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支持。教師團隊,是教育機會轉化的最核心的力量。
  • 【萬榮教育名校長】黃自強:勇毅篤行 做教育追夢人
    低調務實、樂於奉獻是這位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性情品格;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是他的人生格言;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發展更是他的教育追求。一、身正為範,人文治校,樂為師生引路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出色的學校總是跟一個出色的校長聯繫在一起。黃自強校長常說,領導一言一行都在師生眼裡,不做出個樣子來,怎麼教育別人。
  • 電視劇《青春追夢人》殺青了
    12月15日,電視劇《青春追夢人》殺青儀式在赤壁市華美達廣場酒店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方平親臨現場看望慰問劇組工作人員,並送上美好祝願。電視劇《青春追夢人》講述了以丁雲夢為代表的一群時代青年在改革開放大潮下眾生百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追逐富民強國夢想的傳奇故事。今年10月份在赤壁正式開機,拍攝期長達3個月,內、外景拍攝均在赤壁市完成。該劇預計於2021年與觀眾見面,將為全國電視觀眾奉獻一部凝聚新時代正能量的大片,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上賀禮。
  • 思科教育曹銘宴做客《追夢人》欄目
    而兒童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  本期節目,珠海市思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運營總監、創始人曹銘宴做客《追夢人》欄目,講述關於思科教育的故事。身處經濟日益騰飛的中國,感覺在教育方面確實還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學前教育,給予一個孩子提供創造力,想像力,情商和人格的培養,以及正確價值觀的樹立,這方面實在太需要了。因此她立志投身教育行業,創立了思科教育,一家以國際化語言和素質教育定位的教育機構。
  • 追夢人歌詞 追夢人歌詞是什麼意思
    歌曲《追夢人》也算是一首很老的歌了,歌詞戳中了不少人的心,至今都還深受不少人的喜歡。下面為大家帶來追夢人歌詞及歌詞含義。  追夢人歌詞  追夢人 - 鳳飛飛  詞:羅大佑  曲:羅大佑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  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  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紅紅心中藍藍的天  是個生命的開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  曾空獨眠的日子
  • 【萬榮縣示範中學】黃自強:勇毅篤行 做教育追夢人
    低調務實、樂於奉獻是這位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性情品格;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是他的人生格言;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發展更是他的教育追求。一、身正為範,人文治校,樂為師生引路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出色的學校總是跟一個出色的校長聯繫在一起。黃自強校長常說,領導一言一行都在師生眼裡,不做出個樣子來,怎麼教育別人。
  • 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喜迎建國70周年」營小教育集團主校區藝術節暨慶六一表彰活動今天我們隆重集會,召開營坊道回族小學教育集團主校區第四屆「營小人的幸福夢」系列活動之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喜迎建國70周年」主題活動暨少先隊慶六一表彰活動。
  • 父母成長課堂|什麼是個性化教育,家長如何實現個性化家庭教育?
    相比較以往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發展的傳統教育,現在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個性化教育似乎更受歡迎。那麼什麼是個性化教育?家長該如何實現個性化的家庭教育呢?不妨一起來看看吧!通俗點來講:個性化教育就是細化到每個孩子,熟悉了解
  • 成都市新津區實驗小學校長李躍輝:不忘初心 做教育的追夢人
    成都新津區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專題報導2020年9月,經基層推薦、材料評分、網絡投票、現場展示、部門會審等環節,成都市新津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決定評選李躍輝等10位同志為「新津區十佳校(園)長」。
  • 映像視角|我們都是追夢人
    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都是追夢人每一站都是新起點踏著長長的鐵路線看那霞光染紅了軌道朝陽照亮我的追求>鐵路情懷蕩漾我心田我們無悔的付出只為那條平安大道一路暢全身投入克克業業用平凡的業績詮釋新時代鐵路人的風採我們都是追夢人腳下的路縱橫交錯
  • 做新時代徐庶追夢人!
    同時,我也希望全體教師儘快調整心情、調整節奏、調整狀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帶著疫情下的深刻思考,好好教書,好好育人,完美自己的教育人生,為實現本學期工作目標開好局、起好步!老師們,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伴隨著我們匆匆奮進的腳步,徐庶學校已經走過了三個春秋。
  • 個性化教育離我們還有多遠?
    因為這樣,家長為孩子謀劃的出路就很單一了,很難實現個性化教育。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國外與國內個性化教育的實踐都開辦的學校。但是,中國化的個性化教育除了在家上學稍有成就外,很多都被功利化,僅僅為了掙錢,而迎合家長的心理罷了。夏山、華德福、伊頓等一批秉承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學校也如雨後春筍,飛快的生長起來。這些學校的理念都是沒錯的,然而,在我國的土壤中是否適合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 懷府之聲《丹約》勵志家庭教育的追夢人——王迎果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必須要接受的三種教育。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開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想要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就必須要有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 掌門教育:匠心打造「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
    而該計劃作為中國首個K12在線教師示範培訓項目,預計將繼續推動掌門教師隊伍標準化、系統化管理,實現在線教師能力素養的全面提升,給用戶帶來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在線教育服務。推動個性化教育普惠 「偏遠地區教育不應成為個性化在線教育的一個窪地。」
  • 璐瑤媽媽就個性化教育給出方案
    古有孔子因材施教,今有璐瑤媽媽助力個性化教育。孔子曾經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也許這是最早關於個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了。今有大咖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在人民日報專訪中給出答案,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璐瑤媽媽如何闡述個性化教育。
  • 湘儀追夢人的先鋒
    開學第一天,2月15日上午,湘儀學校黨總支召開支部書記、支委會議,拉開了我校以黨建為引領,助推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序幕。會議由黨總支顏彥書記主持,劉滿雲副書記及全體支部書記及支委會成員參加。圍繞本學期我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工作重點,支委成員進行本學期工作研討與規劃。
  • 清大優學---中小城市個性化教育新模式的倡導者
    投資教育領域特別是中小學個性化領域,必須具備強大的品牌實力、成熟的教學體系、豐富的市場運營手段,這些都不是孤軍作戰可以解決的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國教育行業發展前景和潛力不可估量。  在這樣大好的背景下,清大優學一對一(簡稱清大教育)提出,在全國四五線城市尋求合作共贏夥伴合縱連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