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省的是什麼

2020-12-11 王明日教練

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出自《荀子·勸說》)

大凡儒家的說法,為「三省吾身」,為自察反省已過。其方法自古至今,多為應用,效用也非常明顯,常有美談流傳下來。很多出名的人也都有自省的習慣,那我們普通人「省」什麼呢?

其實就是一天的總結,總結的方向是什麼,今天做的好的是什麼,有哪些不足需要提升的,通過這些去發現了自己什麼原因會拿到這種結果,有效和無效的是什麼,一天下來關於目標都做了什麼,調整了什麼。

還有一個建議是:靜坐,靜坐的好處你去搜一下就知道了,可能一開始不適應或者頭腦停不下來,這也沒關係。去觀察你的頭腦或者身體的不舒服,不去評判,可以跟著頭腦走不著急拉回來。如果身體不舒服,也只是觀察。每天20-30分鐘。

相關焦點

  • 三省吾身
    >       sān xǐng wú shēn【釋義】       省:檢查、反省;身:自身。       每日三省吾身:白嗎?富嗎?美嗎?高嗎?帥嗎?好了,快去上班吧!【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晚年收了一個學生,名叫曾參。曾參又名曾子,姒姓,曾氏,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一說山東嘉祥)人  。
  •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陳教授譯: 曾子說:「我每天數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守信了?對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認真複習了?」
  • ​ 什麼叫反聞聞自性?和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一樣嗎?
    什麼叫反聞聞自性,什麼叫反聞?什麼是自性?怎麼做叫反聞呀?和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一樣嗎? 答:我現在講12345,大家是不是想,哦,12345,後面肯定是67890,這叫往外聞。怎麼叫反聞呢?比如我在講12345之前,12345在不在這裡?在。一定在我的心裡,如果心裡不想12345,嘴裡能不能講出來?不能。在心裡,它有沒有什麼任何形相啊?沒有。
  • 「三思而後行」:吾日三省吾身,自省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吾日三省吾身,自省而後行三思而後行,傳承了幾千年的經典話語,也是做人做事之根本。《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他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踐行者,每天早晨聞雞起舞,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寫日記,把每天在什麼地點發生的任何事都記錄在日記本上,在日記本上研究一天發生的事,有什麼不足之處,不足在哪兒,這件事換位思考,在別人身上又是怎樣?
  • 閒思論語之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通譯(略修改):曾子說:我每天都會注意反省自己:為人謀劃時是否有不夠忠實的地方。與朋友的交往中是否有不夠誠信的地方。慎獨的原因,就在於一個人獨處之時,沒有外界影響,沒有什麼監督,反正只是在一個地方,與世隔絕那麼一下下,走出去之後,裡面曾經發生了什麼,天知地知而已。這種時候,恰恰是最能看見自己本心的時候。因為你可以很自然的感受到自己對某件事物最直觀的想法,於是,就可以以此反推,並對自己的本心進行反思。我們應該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比如正和朋友聊天,因為某些話語,二人哈哈大笑。
  • 吾日三省吾身』,英語表達竟然這麼詩意!
    倒是有點吾日三省吾身那種自我反省的感覺。 不過dark night of the soul表示曾發生過不好的行為。當我們用這個短語的時候,意思就是某人已經改變想法,改過自新,為過去的錯誤道歉。
  • 吾日三省吾身,他們的話,道出了反省之於人生的重要意義
    孔子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論語·學而》篇中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所體現出來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位有志之人都要學習的。所以,雖然「吾日三省吾身」早已家喻戶曉,甚至成了一些人的座右銘,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其原因無非是缺乏認錯的勇氣。「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這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
  • 國學智慧:吾日三省吾身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注釋】 曾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參(shēn),字子輿,比孔子小四十六歲。
  • 古蜀之地丨吾日三省吾身,肚子咕咕叫了,我們吃些什麼呢?
    那問題來了,吾日三省吾身,肚子咕咕叫了,早點吃什麼?午飯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出來遊玩,沒有美食怎麼可以?不用擔心我都給你安排好了~早上,喋一碗酸菜面。
  • 陽光正好,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諸己…
    眼之所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質量人,你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了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出謀劃策而不忠誠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mp06:56來自小施時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要多次反省自己,最怕的就是人不會反省自己,也就是反身自問,具有批判性精神,批判性精神就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批判,這就是我們缺乏的。我們每天生活在慣性當中,總是隨波逐流,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我們只批判他人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應該停下來去反思自己。
  • 居安思危不是多此一舉,三省吾身才能防患未然
    中華5000年歷史文明蘊含了人生大智慧和無數經驗方法,需要用心學習、三省吾身,經年累月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疫情的影響尚未過去,我們唯有時刻提高警惕,精誠團結,做好準備,才能不讓身赴一線戰鬥的勇士們的心血付諸東流,讓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 「論語心解」「吾日三省吾身」
    ——張珊老師寄語學而篇第四則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 「吾日三省吾身」,減少自己的過失才能有所成就
    而佛教更是讓人不斷修行,修行什麼?就是修行自己的言行,在動息、語默之間,發現自己的過失而不斷改進。人不怕犯過,怕的是犯過之後不能悔改,就像是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古人的修德能夠如此,我們修行人更應該以此為榜樣,不斷修正自己,這也是佛門講的覺悟。我們覺悟什麼?就是覺悟自己的過失,這就是開悟。
  • 三省吾身——與小學生一起讀《論語》(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就說:「小孩子也不能騙,小孩子懂什麼?他們都是聽父母的,你今天騙他是要告訴他以後去騙人啊,那以後不就麻煩大了?再說,你今天欺騙他,他還會信任你嗎?」曾子就真的把豬給殺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
  • 蛻變「法寶」之《省思本》——「斌心蛻變之旅」第七天
    在每一屆的伏羲體驗營中,對於孩子的成長痕跡,都是記錄在《省思本》上的。「吾日三省吾身
  • 吾日省吾身:關你什麼事?關我什麼事?
    嚴格說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大體是分為這兩類的,第一是關你什麼事,第二是關我什麼事。眾人每日三省吾身的其中一省要是能夠囊括這個理念,那想必遇見的煩心事和看不慣的事都會大大減少。忽然想起這個有名的理念起因於武漢大學,這是一所多元化到願意包容任何不同的院校,包容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連美食街的店家都願意豎起彩虹旗,反對歧視同性戀。
  • 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點進來告訴你
    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似乎我們總是被每天要吃什麼所困擾。不過不用擔心,遇上小編我,你就不會犯愁了。看下面我為你準備的兩道菜吧!
  • ​臺灣專家告訴你,孩子的人際交往和內省智能可以培養!
    貝爾安親卓越父母微課堂第35期,特別邀請到臺北教育大學田耐青教授為家長們分享,如何精進孩子的人際、內省、自然觀察智能,為孩子的人生大助力。經過田耐青教授4期多元智能課堂的分享,您對孩子的「天賦」是否有所發現,準備激發培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