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專家告訴你,孩子的人際交往和內省智能可以培養!

2021-03-01 貝爾安親


才華,或者說天賦,是上天賦予孩子的最獨特的禮物。如同聖誕老爺爺給不同的孩子送不同的禮物一樣,不同的孩子自有一個符合他性格的,專屬於他的特長。

貝爾安親卓越父母微課堂第35期,特別邀請到臺北教育大學田耐青教授為家長們分享,如何精進孩子的人際、內省、自然觀察智能,為孩子的人生大助力。

經過田耐青教授4期多元智能課堂的分享,您對孩子的「天賦」是否有所發現,準備激發培養了嗎?不妨互動一下,精準發現孩子的天賦智能吧~~

人際交往智能指能覺察他人情緒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於與他人交際的能力。兒童則表現為善於體察家長的喜怒及心情,懂得察顏觀色,能識別他人的情緒變化,善於與他人合作等。人際交往智能強的人如成功的領導者、政治家、外交家、心理諮詢人員、公關人員、成功的推銷員和行政工作人員等。

●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價值 (適度、正確的分享資源、支援情緒)

●整齊清潔、面帶笑容、真誠互動

透過協商解決人際衝突

內省智能指認識自我和善於自我反省的能力,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把握自己的情緒、意向、動機、欲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能自尊、自律,會吸取他。人的長處,喜歡獨立工作,有自我選擇的空間。兒童時期人的自我意識正在生成,因此內省智能尚不十分顯露。優秀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心理學家、教師等都具有出色的內省智能。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觀察孩子的表現,進而讚賞孩子的表現

●家長也可以用出聲思考的方式來進行吾日三省吾身

如果時光倒流,我會做甚麼改變,以避免什麼壞處(或可以有什麼好處),常常這樣反省,內省智能就會比較強。

John Keller’s 學習動機模式裡有提到:當所學跟自身相關的時候,那麼學習動機就最強。內省智能強的人他可能對未來的生涯有一些想法,家長就可以好好應用。

比如:在小學生要學習看指針的時鐘,如果是整點或者是半點或四十分以前都OK,但是越接近五十分,小朋友容易看錯。但發現有一個小朋友他很喜歡時鐘,他覺得能夠開車當dc的師傅是很棒的一件事,那老師引導他說學會看時鐘對你很重要。那我們也就可以用這個來幫助他的職業規劃,他們可以先工作再進修。

自然觀察者智能指人表現出的對自然現象、科學和動物世界等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傾向。兒童喜歡觀察、收集自然物,喜歡了解動物世界,喜歡看電視節目、錄像、書本中介紹的各種自然奇觀。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天文學家、生態學家、獸醫、科學家等都對自然現象有強列的關懷和敏銳的觀察辨認能力。

●荒野保護學會理事長

●意外之財如何使用(買一塊地,把它圈起來,變成荒野地,因為土地開發過度了。所以他就是一個自然觀察智能比較強的。)

●帶領學童在黑夜中持火把於荒野中行走(在大自然中,他就是一個活字典,關於動物植物的種種,他都能夠準確的回答。比如說:看見蛇在吃蛙,孩子可能會把蛇打暈,而他告訴孩子說:「這就是大自然的食物鏈,我們要尊重一切生物生存的權利。)

●參觀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天文館、科博館等

●飼養寵物、種植植物,並觀察記錄

●帶孩子親近自然,住在鄉村幾天,讓孩子親近、觀察、研究大自然及其中的萬物

往期多元智能系列課程:

精準教育,從了解孩子八大多元智能出發

如何發掘孩子的才藝天賦?臺灣教育專家教你六招!

抓住牛鼻子,精進孩子的語文和數學邏輯智能(視頻)


如果您想更多了解貝爾安親,點擊「閱讀原文」諮詢留言

↓↓↓

相關焦點

  • KaDa故事發布年度人際交往繪本榜單,助力孩子情商培養和發展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走出孤單,學會交往,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當然,對於孩子人際交往的培養也宜早不宜遲。從娃娃階段抓起,在生活中重視每個人都有社交屬性。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會與人相處,更好地融入集體,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主判斷能力,增強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信心。
  • 幼兒園是個「小社會」,如何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通常和家人生活。在短暫的3年裡,家人和孩子有了最親密的情感。因此,當孩子被送入幼兒園後,通常會有抗拒的情緒。在入園前的幾天內,更是如此。然而,有些孩子的適宜能力相對較強,很快便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有些則不然,在經過很長一段幼兒園的生活後,依舊沒能習慣園裡的生活。
  •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 寶媽給孩子看這一套就夠了
    它告訴我們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具備「換位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故事中向小刺蝟借「叮咚」的小夥伴們,在一開始只關注自己的喜好和目的,借來「叮咚」做自己的事,卻忽略了小刺蝟的感受,這其實是一種換位思考能力的欠缺,也是很多孩子在日常交往中會暴露出的問題。
  • 善於「人際交往」的孩子,未來成就不會差,遠超同齡人
    除了喜歡跟別人一起玩鬧之外,更樂於去幫助別的小朋友,重點是他們懂得去分享和合作。也正是因為這些優點,才讓孩子能快速在集體環境中適應,並且找到好朋友。關於人際交往,其實家長都知道好處頗多,只是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呢?這才是家長關心的重點,畢竟學會交際,才能讓孩子的生活不再孤單。
  • 『多元智能』內省智能 | 兒童自我內省智能的培養
    ▲內省智能是分辨自己內心世界的智慧。內省智慧強的人,能夠清楚地把握自己的情緒、動機、脾性,能恰當地認識自己的特點、長處和短處,並能據此做出適當的行為。圖/文|陳婷婷編輯|蘇光毅視覺設計|未來新創者來源|藍天國際幼兒園▲3-6歲是提升內省智能的重要時期。
  • 教育專家:孩子進入人際交往敏感期,最先學會交換玩具和食物
    人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動物,想要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存,學會人際交往是最重要的一點,而孩子也是如此。教育專家孫瑞雪曾經提到過:孩子的人際關係就是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開始相互依戀。
  • 兒童的八大智能及培養方法
    兒童的八大智能分別有: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人際智能、內醒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運動智能、藝術智能(音樂智能)、自然智能。具有較高人際智能的孩子表現:① 喜歡和別人玩② 喜歡和別人呆在一起③ 注意別人 關注別人 教育別人
  •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要錯過!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怎樣做能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呢?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能錯過!讓孩子對人有信賴感、安全感,是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基礎。而,缺乏信任感的孩子,時常不相信別人是友好和富有同情心的,就可能在人際交往和環境探索中以退縮來保護自己
  •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裡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2、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進行積極的社會交往,建立和諧的社會關係,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及控制自身行為能力,用以適應社會的心理特徵。
  • 孩子社交障礙?人際交往能力差?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掉以輕心
    在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對孩子說「別亂說話,你這麼小,懂什麼」!在孩子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成果的時候,家長不以為意,甚至否定孩子的成功。這些都是導致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家長的這種行為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長期如此,會令孩子變得極度缺乏自信。不敢說、不敢做,本能地抵制社交、迴避人際交往。
  • 重視孩子人際交往,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遇到的困難是許多父母關注的話題,社交能力伴隨了孩子的一生,小到幼兒園,大到成年工作。學會與他人相處是孩子邁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但是,許多家長卻總是頭疼,孩子在家好好的,一去外面就不能跟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家長們也是束手無策。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禮貌用語,豐富孩子的語言,比如見到別人問聲好,離開事說聲再見;二來可以豐富孩子的交往的經驗,比如,到別人家做客時,引導孩子進門時先敲門,得到允許再進入,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想玩什麼玩具要先禮貌地請求,得到允許再玩耍。這樣一來,見了生人知道說什麼,怎麼說,怎麼做,孩子便不再怕見生人了。
  • 這樣做,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和他的學習能力、言語發展、智能活動、情緒反應、社會行為等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語言溝通,家長除了要多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判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幾個指標是:說話時聲音響亮,態度自然,用詞恰當,能比較完整連貫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扮演5個角色,掌握8大技巧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關乎孩子人格形成及社會適應性的重要一環。為此,父母應當在了解兒童人際關係特點的基礎上,扮演好5個角色,掌握住8大技巧。相比階段性的學習成績,人際交往能力才是孩子將來走向社會,能否具有成長性和競爭力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父母應扮演好以下角色。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孩子的人際交往
    你說,哪個方式更好呢?我想,並沒有哪個更好,重要的是——那個人能夠享受其中,獲得平靜、樂趣、力量、希望和支持。那麼自然,你的孩子,就可能會受到你這方面的影響。那當然,也有一些孩子,他就天賦異稟,父母很內向,不怎麼社交,但是他這個社交能力特別強。如果想要幫助孩子對群體感興趣,具備合群的能力,父母嘗試著多帶他去不同的社交場合,公園、遊樂場、讀書會、畫展、英語角等等,提供一些類型豐富的社交,讓他去體驗和練習。了解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群體互動中,習得豐富的群體交往經驗。
  • 錢志亮:這樣做,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和他的學習能力、言語發展、智能活動、情緒反應、社會行為等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 良好的交往能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培養。01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包括理解別人的能力和表達自己的能力。
  • 如何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學習?
    另一個關鍵是孩子能夠從人際交往中獲得快樂。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物質條件優渥的環境中,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卻缺乏豐富的情感刺激,容易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表現為愛招惹別人、侵犯別人、自私、孤僻、缺乏責任感、不會與人交往等等。
  •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雖然電話方便高效,但它不能代替人際交往
    漸漸的,小昭不喜歡和媽媽一起出門,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話也很少,和同學也不怎麼來往了。放學的時候,為了避免見人,他常常選擇沒人的小胡同走。一天,他正獨自走著的時候,結果被人販子堵住了,正要將他往車上放的時候。
  • 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
    導讀: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錯過「人際交往敏感期」的孩子,如同孤島一般存在,家長你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需要了解這些
    大人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小孩也不例外,通常孩子到了三、四歲,開始重視與周圍的同學關係,並且需要對方的認同,這常是為何他們會不肯換學校,或者希望與朋友在一起慶賀他生日的緣故。幼兒階段人際關係欠佳,將影響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如果父母早一些察覺到孩子的孤僻或過於文靜,可以和學校老師商量,安排他跟活潑開朗的同學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