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家長希望孩子總是「窩」在家裡,因為只有走出家門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才不至於成為「不合群」的那個。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從小就是人群中的「焦點」。但有些孩子的性格卻相對慢熱,總是很難打開自己的心扉跟人交往。
相對來說,肯定是那些性格活躍,善於跟他人打交道的孩子適應性更強一些。因為跟融入陌生人的圈子也是一種「技能」,這需要孩子具備活潑的性格,同時還要有精湛的語言表達,另外就是共情能力。若是一個孩子身上有這麼多的優點,那他日後的發展定然是「前途無量」的。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從小就懂人際交往的孩子,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強的親和力。除了喜歡跟別人一起玩鬧之外,更樂於去幫助別的小朋友,重點是他們懂得去分享和合作。也正是因為這些優點,才讓孩子能快速在集體環境中適應,並且找到好朋友。關於人際交往,其實家長都知道好處頗多,只是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呢?這才是家長關心的重點,畢竟學會交際,才能讓孩子的生活不再孤單。
1、朋友會變得更多
懂交際最大好處就是好朋友特別多,哪怕只是「遊樂場」這種流動性比較強的地方,孩子也能通過幾個小時的玩耍交到好朋友。人際交往的魅力或許就在這裡,能讓孩子短時間內把自己推銷出去,快速的讓別人了解和熟悉自己,然後通過幫助或者分享等方式,迅速的跟他人成為朋友。
這樣的孩子,即使日後到了工作中,也能快速的讓大家記住他。僅從工作這方面來看,懂交際無疑是孩子最大的優勢,明顯會在人緣方面佔很大優勢。
2、孩子的整體發展會更好
必須承認的是,那些善於經營人際關係的孩子,他們的頭腦都是很聰明的。因為從小他們就懂得怎樣跟人交流,並且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最好,同時還懂得互幫互助和合作的重要性。總之,這樣的孩子絕對屬於高情商的哪一類。
要是家長從旁給予引導的話,孩子聰明的頭腦會表現的更為明顯。生活中,善於跟人交際的孩子脾性都很好,幾乎沒有那些與人爭吵和霸道的行為,更多的是寬容和幫助心理。
看來,讓孩子學會交際的好處還是頗多的,最起碼能讓他們在收穫友誼的同時,還能懂得經營友情。若是想讓孩子在交際方面有質的飛躍,家長可以試著從這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相信結果會給家長驚喜。
1、著重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既然是交朋友,那一定得把孩子的口頭語言能力提升去,因為這是最直接有效的交友方式。目前孩子的思維還都在發育階段,若是語言表達比較強的話,還是比較佔優勢的。因為語言表達清晰的時候,很容易吸引其他小朋友的關注,還容易成為小朋友中的「核心」人物。
所以說,父母要著重的去鍛鍊孩子說話及表達的能力,讓他們努力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錯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若是有朝一日,孩子可以口齒伶俐的去敘述的話,那他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有明顯變化。
2、努力克服孩子的膽怯心理
那些不善於跟人交流的孩子,其實他們內心多少都是有些膽怯的,所以想讓孩子勇敢的走出來與人交往。那第一步當然是克服內心的膽怯,只有讓孩子的心理變得勇敢,不再懼怕跟人交流,這樣才能融入到同齡人的世界中。
建議家長多給孩子創造與人接觸的機會,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跟同齡人相互玩耍了,所以孩子居多的遊樂場就是首選。
3、教會孩子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想要跟他人成為朋友,肯定要先在內心喜歡上他,因此學會欣賞別人,以及讚美別人就顯得很重要。想得到他人的肯定是每個小朋友的心願,尤其是身邊同齡人的讚美,更是會讓孩子有「優越感」。
因此家長多教孩子去欣賞別人,只有看到了他人的閃光點,孩子才願意不吝嗇的去讚美他人,這樣才能為接下來展開的人際交往做好鋪墊。
每個孩子對於友情都是渴望的,只是暫時還沒有學會如何與人交往而已。所以家長有必要先替孩子做「決定」,給他們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