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10日訊 近期,哈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街派出所民警在大水晶街市場巡邏時,發現了一種新的詐騙手段,通過民警的制止,及時避免了受害人的損失。
民警告訴記者,騙子先通過外賣軟體等找到商家電話,直接打電話給商家要求大量訂購奶茶、果籃、快餐等,並主動提出要提前付款,還稱一會上門自提。為方便付款,「買家」告訴店主,只要打開支付寶,找到付錢按鈕,點擊條形碼下面查看數字,把18位數字告訴他,他就可以直接付款,並稱這是支付寶的一個新功能。剛剛開店的店主信以為真,就按照要求操作後,彈出一條提示:付款碼數字僅用於付錢時向商家出示,為防詐騙,請不要發送給他人。這時「買家」很快在電話裡解釋:「這個提示是對我們這些買家來說的。你是老闆,是商家,我要付錢給你,要詐騙也是你騙我,你放一百個心吧。」於是店主將這串數字告訴「買家」後,錢就被騙走了。
民警介紹,這個付款碼數字可以理解為是付款碼的「另一種形式」,你給了別人,你就成了顧客,別人就成了商家,可以通過手動輸入數字的方式直接扣款。而且騙子也可以把這些數字反翻譯成條形碼,直接掃碼扣款。同時,現在很多支付軟體都默認1000元以下免密支付,騙子便故意只定幾百元的東西,就是為了不讓商家輸入付款密碼,以免識破騙局。如果騙子想多騙錢,就會故意拖延一分鐘後,以數字失效為由,讓商家重新報一遍數字。因為這些付款碼一分鐘就會刷新一次,每報一次就會給騙子多一次扣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