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80篇原創文章。
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都是正常的,關鍵是父母要及時認識到這些錯誤,並努力改正錯誤,調整家庭英語啟蒙的方向。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當然,最好是提前認識並迴避這些錯誤。
昨日,有寶爸與我談起孩子看動畫片學英語的事情。
因為寶貝只有三歲,我建議說:在學齡前儘量少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寶爸:沒關係,我每次都限制時間的。
聽了這話,我當時沒有回覆,但是我心裡想說:上癮容易戒癮難。從教多年,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學生不僅帶手機,而且還在上課的時候偷偷玩手機,有的住校生晚上半夜三更還在被窩裡玩手機。孩子的心都在手機上,還有心思讀書嗎?
不要說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就是成年人,也是一有空就看手機,就如有菸癮的人一樣,一會兒不抽就難受。所以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以免孩子上癮,防患於未然。
學英語亦是如此,及時了解這一路上的常見溝坎,可以及時避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01
關注知識,忽視故事
出於考試的需要,大多數人都把英語到知識來學,詞彙、短語、詞法、句法等,沒辦法,一切為了考試,語言就被分解得支離破碎。
如果是中學生還情有可原,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出現低齡化的趨勢,真的令人痛惜。兒童難道不是應該通過聽讀故事,自然學會一門語言的嗎?至少在英語入門階段,應該通過故事來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而不是通過背單詞去使孩子感到記憶的艱難。
當孩子學英語一直停留在零碎的知識的吸收時,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如果因為記不住單詞或課文而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批評時,心中對英語的恐懼和厭惡就會與日俱增。尤其是現在的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特別缺乏耐心,動不動就使用「語言暴力」,對孩子惡語相向,孩子就會形成心理暗示,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學不是英語或數學等,慢慢就失去了興趣。
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每天是從聽故事開始的,就會發現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每晚聽著英語故事入眠,慢慢就會上癮,逐漸愛上英語閱讀。
02
重視閱讀,輕視發音
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我們學英語就應該重視英語發音。英語屬於表音的「拼音」文字,音和形是一體的,正如自然拼讀的廣告語:聽音能寫,見詞能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小時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學英語都是以閱讀為主,錯失了通過發音學英語的最好機會。現在的小孩條件比我們當年好了許多倍,可以藉助各種高科技產品學英語,極大地方便了兒童學好英語發音,打好英語基本功。
然而,許多父母擔心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準確,或者是對發音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遲遲沒有重視英語發音訓練,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閱讀上,又走到了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的老路上了。幼兒時期是正音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大量的地道英語音頻的輸入,和閱讀啟蒙訓練同等重要。
03
逐字翻譯,遠離語感
一般人做事都有一個慣性,因為這樣做省心省力,屬於人們的舒適區。我們小時候學英語,因為擔心記不住發音和意思,就使用翻譯的方法,老師說一句,我們記一句,一堂英語課,成了練字課,活生生把一本英語書,變成了一本中文書。
等我們的孩子開始學英語,因為慣性作用,我們也使用翻譯教學法,一字一句地給孩子翻譯,硬是把一個生動有趣的英文故事,講成了一堂索然無味的英譯中課。苗爸一直反對在孩子6歲之前,通過翻譯的方式給孩子講英文故事。
因為通過一字一詞地翻譯來幫助孩子理解單詞的意思,就忽略了英語句子意群的特徵,把句子分割成一個個單詞,割裂了語境關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導致孩子對中文翻譯依賴增強,而不願意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生詞的意思。
04
中式思維,不懂模仿
由於輸入量比較少,又沒有大量地模仿正確的表達方式,孩子在輸出的時候,即口語和書面表達,都是按照中文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或寫出的句子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漏洞百出,詞不達意,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現在很多學校高三的英語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學生背誦幾個寫作模板,然後讓學生生搬硬套,一年下來,除了會寫兩三個英語寫作模板之外,連最基本的簡單句都寫不完整,實在是一大悲哀。
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擴大聽和讀的輸入量,同時堅持模仿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輸入是輸出的基礎。聽力和閱讀是輸入,口語寫作模仿也是輸入,是聽讀和說寫的橋梁,是過渡階段,即:聽讀--模仿---說寫。按照這個流程訓練,才能逐漸擺脫英語說寫的中式思維。
05
推崇背誦,缺乏表達
雖然說,現在父母的英語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能夠和孩子進行口語對話的畢竟還是少數。於是,大家為了揚長避短,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文章背誦訓練,希望通過大量的背誦,提高孩子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不可否認,背誦的確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方法,尤其是對成年人來說。無論是瘋狂英語的李陽,還是新東方的俞敏洪,都曾經強調過背誦的重要性,並且他們自己也是背誦的最大受益者。其中,俞敏洪強調背誦200遍新概念英語,受其影響,許多人都堅持背誦過新概念英語,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新東方的名師江博、強浩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搜索觀看「新東方強浩演講」(2009年西北師範大學)。
令人擔心的是,在啟蒙時期,如果忽視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訓練,而把背誦當作唯一的英語啟蒙訓練方法,那就走到了一個極端。背誦可以為英語口語奠定基礎,但是背誦不能代替口語訓練。背誦是機械的重複,口語需要雙向的交流。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