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英語最易犯的5個錯誤,父母一定要迴避

2020-12-15 軟實力英語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80篇原創文章。

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都是正常的,關鍵是父母要及時認識到這些錯誤,並努力改正錯誤,調整家庭英語啟蒙的方向。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當然,最好是提前認識並迴避這些錯誤。

昨日,有寶爸與我談起孩子看動畫片學英語的事情。

因為寶貝只有三歲,我建議說:在學齡前儘量少給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寶爸:沒關係,我每次都限制時間的。

聽了這話,我當時沒有回覆,但是我心裡想說:上癮容易戒癮難。從教多年,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學生不僅帶手機,而且還在上課的時候偷偷玩手機,有的住校生晚上半夜三更還在被窩裡玩手機。孩子的心都在手機上,還有心思讀書嗎?

不要說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就是成年人,也是一有空就看手機,就如有菸癮的人一樣,一會兒不抽就難受。所以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以免孩子上癮,防患於未然。

學英語亦是如此,及時了解這一路上的常見溝坎,可以及時避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01

關注知識,忽視故事

出於考試的需要,大多數人都把英語到知識來學,詞彙、短語、詞法、句法等,沒辦法,一切為了考試,語言就被分解得支離破碎。

如果是中學生還情有可原,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出現低齡化的趨勢,真的令人痛惜。兒童難道不是應該通過聽讀故事,自然學會一門語言的嗎?至少在英語入門階段,應該通過故事來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而不是通過背單詞去使孩子感到記憶的艱難。

當孩子學英語一直停留在零碎的知識的吸收時,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如果因為記不住單詞或課文而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批評時,心中對英語的恐懼和厭惡就會與日俱增。尤其是現在的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特別缺乏耐心,動不動就使用「語言暴力」,對孩子惡語相向,孩子就會形成心理暗示,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學不是英語或數學等,慢慢就失去了興趣。

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每天是從聽故事開始的,就會發現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每晚聽著英語故事入眠,慢慢就會上癮,逐漸愛上英語閱讀。

02

重視閱讀,輕視發音

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我們學英語就應該重視英語發音。英語屬於表音的「拼音」文字,音和形是一體的,正如自然拼讀的廣告語:聽音能寫,見詞能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小時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學英語都是以閱讀為主,錯失了通過發音學英語的最好機會。現在的小孩條件比我們當年好了許多倍,可以藉助各種高科技產品學英語,極大地方便了兒童學好英語發音,打好英語基本功。

然而,許多父母擔心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準確,或者是對發音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遲遲沒有重視英語發音訓練,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閱讀上,又走到了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的老路上了。幼兒時期是正音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大量的地道英語音頻的輸入,和閱讀啟蒙訓練同等重要。

03

逐字翻譯,遠離語感

一般人做事都有一個慣性,因為這樣做省心省力,屬於人們的舒適區。我們小時候學英語,因為擔心記不住發音和意思,就使用翻譯的方法,老師說一句,我們記一句,一堂英語課,成了練字課,活生生把一本英語書,變成了一本中文書。

等我們的孩子開始學英語,因為慣性作用,我們也使用翻譯教學法,一字一句地給孩子翻譯,硬是把一個生動有趣的英文故事,講成了一堂索然無味的英譯中課。苗爸一直反對在孩子6歲之前,通過翻譯的方式給孩子講英文故事。

因為通過一字一詞地翻譯來幫助孩子理解單詞的意思,就忽略了英語句子意群的特徵,把句子分割成一個個單詞,割裂了語境關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導致孩子對中文翻譯依賴增強,而不願意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生詞的意思。

04

中式思維,不懂模仿

由於輸入量比較少,又沒有大量地模仿正確的表達方式,孩子在輸出的時候,即口語和書面表達,都是按照中文的思維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或寫出的句子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漏洞百出,詞不達意,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現在很多學校高三的英語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學生背誦幾個寫作模板,然後讓學生生搬硬套,一年下來,除了會寫兩三個英語寫作模板之外,連最基本的簡單句都寫不完整,實在是一大悲哀。

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擴大聽和讀的輸入量,同時堅持模仿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輸入是輸出的基礎。聽力和閱讀是輸入,口語寫作模仿也是輸入,是聽讀和說寫的橋梁,是過渡階段,即:聽讀--模仿---說寫。按照這個流程訓練,才能逐漸擺脫英語說寫的中式思維。

05

推崇背誦,缺乏表達

雖然說,現在父母的英語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能夠和孩子進行口語對話的畢竟還是少數。於是,大家為了揚長避短,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文章背誦訓練,希望通過大量的背誦,提高孩子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不可否認,背誦的確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方法,尤其是對成年人來說。無論是瘋狂英語的李陽,還是新東方的俞敏洪,都曾經強調過背誦的重要性,並且他們自己也是背誦的最大受益者。其中,俞敏洪強調背誦200遍新概念英語,受其影響,許多人都堅持背誦過新概念英語,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新東方的名師江博、強浩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搜索觀看「新東方強浩演講」(2009年西北師範大學)。

令人擔心的是,在啟蒙時期,如果忽視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訓練,而把背誦當作唯一的英語啟蒙訓練方法,那就走到了一個極端。背誦可以為英語口語奠定基礎,但是背誦不能代替口語訓練。背誦是機械的重複,口語需要雙向的交流。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2018考研英語寫作:套用模板最易犯的三類錯誤
    以下為純乾貨,大家一定要用心看完。   易犯錯誤一:模板中的句型套用不正確,不完整。再比如:小作文的摘要,是要根據漢語文章歸納出中心內容進行英語寫作,這個一般都是客觀的描述,而學生卻用了一個寫圖畫作文的模板,通篇都是「我」認為,這如何又能得高分呢?   易犯錯誤三:模板套用千篇一律,沒有新意。   再好的模板,如果所有的學生都是用也就變成了一張白紙,沒有任何亮點。而這個錯誤也正是急功近利的學生容易犯的。
  • 考研英語作文指導:利用模板易犯的三大錯誤
    2012研究生入學考試日益臨近,很多學生都已經開始把複習的精力轉移到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上,對於英語來說,最容易提分的部分是寫作很多學生都認為只要考前背誦一些範文和模板就能考出不錯的分數,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學生在使用寫作模板這個問題上存在很大的誤區,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總結:使用考研英語寫作模板易犯錯誤及對策
    201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日益臨近,很多學生都已經開始把複習的精力轉移到比較容易得分的專項上,對於英語來說,最容易提分的部分仍然是寫作部分。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只要考前背誦一些範文,模板就能考出不錯的分數,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學生在使用寫作模板這個問題上存在很大的誤區,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 英語寫作: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寫作中易犯的典型語言錯誤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英語寫作: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寫作中易犯的典型語言錯誤 2006-09-19 09:2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易犯的幾個錯誤,您中了哪些
    在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中國的父母普遍容易犯以下這些錯誤,應當及時地糾正過來:  錯誤1:習慣於代替孩子做計劃、做安排,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個人意願。  許多家長由於過於擔心孩子犯錯誤,不夠信任孩子,就直接不給孩子獨自嘗試的機會。當孩子到了中學階段,自我意識的發展使他們變得渴望去探索。
  • 父母「換衣服」不迴避孩子的3個可怕結果,家長要注意了
    如果問誰是孩子最親近的人,都會說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從出生起就一直依靠父母,他的衣食住行都是靠父母,因此用「親密無間」一詞來描述親子關係是最恰當的。俗話說「女大避父,兒大避母」,這意味著孩子長大後,父親應與女兒保持一定距離,兒子應與母親保持一定距離。
  • 怎樣讓孩子愛學英語?培養英語的幸福感。玩著學」變為「學著玩」
    「玩著學英語」變為「學著玩英語」很多家長都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學習英語是個漸進的過程,如果過早地進入真正的英語學習,怕把孩子弄煩了。這樣的做法有幾個大誤區。1 將自己從前在學校學的那種學習做卷子的課認為是真正的英語學習。實際上,英語的學習是全面的,滲透於各個方面的,英語的本身其實也是挺好玩的,學習英語其實也是挺好玩的。
  • 孩子牴觸與人交流?「迴避型人格」的5個特點,家長要小心
    5. 不願意參加有風險的事情,更喜歡一個人,因為這樣比較安全。綜上所述,這就是迴避型人格的典型特徵。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地發現孩子潛在的迴避型人格,因為這種人格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被動,更不喜歡接受一切。三、「迴避型人格」往往來自於家庭王先生平常總會責備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的體能較差,王先生希望孩子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年,所以每次回家之後,他都會督促孩子做50個蹲起和30個伏地挺身。孩子的體能的確不能夠一次性接受這麼多,可是王先生卻指責道:「任何孩子都能做到,你憑什麼做不到?」
  • 商務英語中最易犯的五個錯誤
    並且無懈可擊的英語能讓你獨佔鰲頭。你認為太難實現嗎?一點也不!看一下你的競爭對手常犯的商務英語錯誤列表並馬上佔領領先地位。  1、Personal vs. Personnel  密切注意這些單詞的拼寫和重音!Personnel是個名詞意思是公司的職員。
  • 父母「英語渣」,要怎麼啟蒙孩子英語?這5個方法對你應該有幫助
    但是現在很多我們這種90後的父母英語水平不堪入目,可以說就是個「英語渣」這樣的我們怎麼會能幫助到孩子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從幾歲開始接觸英語是最好的哈佛大學的教授此前進行了一次腦科學研究結果發現:嬰兒在出生之後就已經可以辨別所有語言發音了,這種能力會在其6~12個月時迅速下降。
  • 澳洲essay寫作5個易犯錯誤 留學生英文論文摘要怎麼寫
    留學生Essay寫作易犯的五個錯誤Five common mistake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ssay writing不管留學生們對Essay有多麼的討厭,你都得老老實實把它完成,畢竟平時的Essay寫作是直接跟大家的成績掛鈎的,所以還是要努力寫好
  • 害怕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當娃出現這些特徵時,父母要多注意
    只有到了父母來看她的時候,她才會表現得比較開心,小可很喜歡父母,一直以來她都想要父母照顧自己。但是父母出於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帶孩子,只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回老家看小可。因為從小就缺少了父母的關懷,小可在上了學以後很少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她早就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玩,不願意和別人有過多的交流。
  •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孩子遇事總是膽小逃避?可能養成了「迴避型人格」,父母要警惕
    1、對熟悉之人的過度依賴在陌生的環境下,孩子們都會產生天然的戒備心理,本能地依賴身邊最熟悉的人,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解決眼前的狀況。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比如在酒席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孩子,坐著要靠著媽媽、去廁所要叫媽媽、吃飯要媽媽夾菜,全程都非常安靜,面對身邊的陌生人非常膽怯。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但是,太過內向的孩子,倘若不加以改變任其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迴避型人格」。正如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臨床心理科的瞿偉主任所說,「迴避型人格」大多數都是在早年形成的,與遺傳和個人經歷以及家庭有關。而這種人格都會有以下行為表現。
  • 家長英語不好,該如何教孩子學英語呢?這三個方法一定要記牢!
    身邊的家長也全部開始在起跑線就準備衝刺了,都特別的重視孩子英語方面的學習,很多孩子小小就開始上英語培訓班,有的也開始報名線上外教課程,真是不願自己的孩子落後分毫,但是恰恰在這個時候,就是家長最容易陷入誤區的時候,父母以為交給老師孩子就可以學會了,只要孩子聽老師講課就夠了。No!No!No!
  • 年輕父母教育孩子最容易犯的10個錯誤
    所有父母都會犯錯誤,新手爸媽在育兒方面尤其如此。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由專家總結出的「新爸媽常犯的10個錯」,值得所有父母們重視。  1.遇到啥事都恐慌。往往帶孩子的頭一年,父母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神經緊張。其實寶寶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反倒是你的恐慌可能會帶給他們不好的影響。
  • 學英語時最常見的5類英語錯誤
    每個人在學習新語言時都會犯錯誤。當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你說話或寫作時經常會出錯,你也許會為此感到尷尬。不過不要擔心,每一次犯錯都會幫助你了解如何做得更好,為你帶來進步。實際上,我們建議你多通過英語寫作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所想。這不僅有助於你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助於你採用英語思維去思考。那麼,如何應對寫作中的語法錯誤呢?
  • 語法 英語學習者最易犯的10大語法錯誤
    英大特盤點了英語學習者最容易犯的10大語法錯誤,送給你們!下次和英大說英文或寫郵件的時候千萬不要出現語法錯誤哦!咳咳,有同學問:怎麼和英大說英文?怎麼給英大發郵件?去看滬江英語微信最下面的按鈕>>找英語社團>>英語酷吧,可以盡情說英文哦!
  • 守門員丨接球的正確技巧和易犯的錯誤
    守門員丨接球的正確技巧和易犯的錯誤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接球的正確技巧和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