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在全市小學推廣《弟子規》

2020-12-17 網易財經

【財新網】(實習記者 黃仁澤)近日,記者從北京市教育部門獲悉:北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 《〈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今年3月終審後,有望今秋新學年到來之際在全市小學推廣。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內容進行刪節,而是增加了新編注釋。教學設置上共分8課18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據《〈弟子規〉新解》編委會負責人、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目前,這套教材已在史家小學、府學小學、安外三條小學、黑芝麻小學、校尉小學、特教學校、曙光小學、景山學校小學部、東四七條小學、方家胡同小學、遂安伯小學、匯文一小、忠實裡小學、崇文回民小學、寶華裡小學、前門小學、金臺小學、天壇南裡小學和天壇東裡小學共19所小學進行試點。

2010年12月29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嚴禁中小學校向學生「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他們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李壑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對於各地方教材審定,教育部門沒有統一口徑,不排除有部分地區以此來做為教育工作的亮點。就個人而言,像《弟子規》《三字經》等確實是包含了中華民族智慧文化的結晶,但是在現在隨著時代背景不一樣,不加選擇地作為學生的教材是不合時宜的。

本文來源:《新世紀》-財新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刪減原文
    本報訊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從2007年起在東城開始試點的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初審,對原文沒有刪節,今年3月終審確定後,有望於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在全市小學推廣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對原文刪減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從2007年起在東城開始試點的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初審,對原文沒有刪節,今年3月終審確定後,有望於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在全市小學推廣。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對原文刪節
    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通過審查   《弟子規新解》將在小學推廣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19所小學試點,今年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有望在全市小學推廣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刪節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19所小學試點,今年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有望在全市小學推廣。
  • 今年寒假作業: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今年的寒假作業是——  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成師附小擬在新學期把國學誦讀引入課堂  昨天,成師附小的學生家長們都領受了一項特別的「家庭作業」——在寒假期間陪伴並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用國學經典滋養孩子的心靈。
  • 北京全市擬推廣養生館不得診療賣藥
    該管理辦法即日起在東城區試行,試點成功後有望在全市推廣。  面積至少50平方米  東城區中醫養生機構,將被分為一、二、三級。東城區衛生局副局長劉清華介紹說,一級機構必須能夠提供兩種及以上服務項目,二級機構必須能夠提供三種及以上服務項目,三級機構必須能夠提供四種及以上服務項目。
  • 弟子規該不該讀,怎麼讀?
    這本盛行於清朝康熙年間的童蒙讀物,主要內容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規範。關於這本300年前的幼兒讀物是否適合讓現在的小朋友背誦,卻引起很大爭議:先是一幹學者為此唇槍舌戰,後來北京有對父母向學校申請自己的孩子不讀《弟子規》。這些父母為什麼阻止孩子背《弟子規》?
  • 考棚小學展出《弟子規》書法展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近日,由秦淮區雙塘街道主辦的首家弟子規書法展在南京市考棚小學啟動。本次《弟子規》書法展匯集了江蘇省多位書法名家和弓箭坊書香緣弟子規學堂師生200餘人近320幅書法精品力作。全文《弟子規》書寫的作品就有20餘幅,字體各異,風格異同。  書法展啟動儀式一開始,秦淮區書香緣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弟子規》學堂創辦人孫漢中便帶領學生們現場朗誦《弟子規》,學堂學生史語彤和趙欣悅同學進行了《少年中國說》演講。
  • 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在河北曲陽舉行
    央廣網石家莊10月14日消息(記者 於聞)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加強兒童素質教育,解決教育師資難和精神扶貧難等問題,近日在河北省曲陽縣溫家莊小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活動。
  • 東官莊小學德育特色教育——弟子規誦讀 活動實施方案
    東官莊小學德育特色教育——弟子規誦讀活 動 實 施 方 案作為古時少年兒童的啟蒙讀物的《弟子規》,傳播廣泛,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它依然是是少年兒童了解中華文化傳統,接手優秀文化薰陶的重要寶典,是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好教材。
  • 《弟子規》英文版走紅美國,入選小學推薦教材
    據美國《教育周刊》報導,前不久,美國一名小學教師將中國的《弟子規》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受到了許多美國人的歡迎。《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是大清朝幼兒教育的重要讀本。近年來,國內再次掀起了《弟子規》熱,許多課外培訓班以及企業都把《弟子規》當作是教育小孩或員工的重要工具。
  • 《弟子規》: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
    2014年,浙江某小學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近年來,蒙學讀物《弟子規》大熱,被冠上「國學經典」的稱號。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舊蒙學教育隨之衰落;1911年辛亥革命後,新式教育規範化,注重兒童天性的新式中小學教材得到推廣,《弟子規》遂被時代所拋棄。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中收錄的《弟子規》版本僅有2種。
  • >> 《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由余力,則學文……」近日,隨著一句句誦讀古文的聲音飄蕩在校園,愛心小學「學《弟子規》,做文明人」讀書活動開始了。這個學期,以「德育教育」作為學校特色的愛民小學,將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尋找傳統美德。
  • 小學語文 弟子規二(上)
    小學語文 弟子規二(上) 2015-11-19
  • 弘揚國學經典 助力精準扶貧——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在河北...
    央廣網石家莊10月14日消息(記者 於聞)弘揚國學經典,助力精準扶貧---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在河北曲陽舉行。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加強兒童素質教育,解決教育師資難和精神扶貧難等問題,近日河北省曲陽縣溫家莊小學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活動。
  • 首部北京版小學「國學教材」改版完畢 將再次送審
    原標題:首部京版小學國學教材改版完畢呼之欲出 經典國學教材透出濃濃京味兒  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北京歷史風貌、歷史名人、傳統美食……「國學」與「北京風情」的碰觸能撞出怎樣的火花?記者近日從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課題組獲悉,首部北京版小學「國學教材」已改版完畢,將於今年再次送審,審定通過後,有望在北京繼續國家傳統文化課題實驗工作。
  • 《弟子規》不是糟粕,唯一的問題是不應強推
    《弟子規》裡出現幾個和現代教育理念有衝突的地方,是很正常的。更有人從總體上,對《弟子規》提出了批判。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說,從全篇來看,《弟子規》中有43個「勿」字,這顯然會壓抑孩子活潑的天性。這就純粹屬於沒話找話。
  • 《弟子規》童蒙養正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繼《三字經》之後,繼續為大家帶來《弟子規》的吟誦方法。想要正確吟誦《弟子規》,首先要了解它的來源和功能。《弟子規》是清朝秀才李毓秀的作品。朱熹寫過很多關於蒙學的論述文章,最主要的一本書是《小學》。朱熹的《小學》中,很多的理論來自於《周禮》。李毓秀的《弟子規》中,很多言語表達來自於《小學》。這是《弟子規》的傳承。
  • 停課不停學 成長不停歇——東新小學誦讀《弟子規》,做儒雅小學生
    東新小學傳統文化進校園—誦讀《弟子規》,做儒雅小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的豐富的人生智慧,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家園。為此,左各莊鎮東新小學開展了對傳統文化《弟子規》學習的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誦讀《弟子規》,使學生接受聖賢智慧教育。《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聖賢人的學生都叫弟子。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 「九童圓夢 遵行國禮」在渝正式啟動 將在全市推廣國學禮儀
    1月16日,「九童圓夢 遵行國禮——重慶市童行中國夢爭當文明小少年活動」啟動儀式在巫溪縣古路小學舉行。身著古裝的老師和學生紛紛化身夫子與書童,手拿竹簡,晃著小腦袋擲地有聲的誦讀《弟子規》。首席記者 羅嘉 攝  華龍網1月18日17時30分訊(記者 周夢瑩)也許你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也對「弟子規、聖人訓」有所耳聞,但你真的知道文章接下來都寫的什麼嗎?1月16日,「九童圓夢 遵行國禮——重慶市童行中國夢爭當文明小少年活動」啟動儀式在巫溪縣古路小學舉行。儀式上,師生們身著古裝,演繹了一場《天天向上》裡的「中華文明禮儀」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