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有效性存疑《柳葉刀》羥氯喹無效研究文章遭撤回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6月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4日,在醫生和科學家對數據的有效性提出質疑後,一項有關藥物羥氯喹對新冠患者治療無效的研究論文,從《柳葉刀》醫學期刊上撤回。

此前該研究得出結論,服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的患者比未服用的患者死亡風險更高,導致一些研究人員中止了臨床試驗。

該研究的3位作者由哈佛醫學院的曼迪普梅赫拉領導,並於5月下旬發表。但日前,他們從《柳葉刀》撤回了這項研究,原因是獨立的同行評審者無法訪問用於分析的數據。

作者在6月4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都參加了這項合作,在新冠大流行這個非常時期,真誠地做出貢獻。」「對於由此可能造成的任何尷尬或不便,我們深表歉意,向你,編輯和期刊讀者致歉。」

報導稱,該研究使用了醫療保健分析公司Surgisphere Corporation在六大洲的671家醫院中,96000多名住院的新冠患者的數據。不過,該公司告訴同行審閱者,它不會公開用於研究的完整數據集,因為這會違反客戶協議和保密性要求。

Surgisphere Corporation屬於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薩潘·德賽。報導稱,德賽沒有與其他三位合著者一同籤署撤稿申請。

《柳葉刀》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它「非常重視科學完整性問題」,並且「關於Surgisphere和據稱包括在這項研究中的數據,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此前,在總統川普的一名司機新冠檢測呈陽性後,川普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羥氯喹療程。但此前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該藥物不能有效預防新冠。

4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對368名患者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用羥氯喹治療的新冠患者的兩個主要結果,要麼是死亡,要麼是病危,需要使用呼吸機。

儘管不是嚴格的試驗,但包括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世界衛生組織領導的試驗,羥氯喹的隨機試驗仍在進行中。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柳葉刀》對一項羥氯喹觀察性研究中的數據提出擔憂
    周二,世界著名醫學期刊之一的《柳葉刀》發表了一份「編輯部關切」,稱最近的一項觀察性研究據稱將該藥與COVID-19患者的心臟問題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聯繫在一起,並提出了 「嚴重的科學問題」。這項研究最初發表在5月22日的《柳葉刀》雜誌上,研究觀察了超過9.6萬名患者,其中近1.5萬名患者接受過氯喹或羥氯喹治療。
  • 羥氯喹研究陷入羅生門:兩頂刊被迫撤稿,從政客到學者都參與輿論...
    圖片來源:《柳葉刀》 該論文於 5 月 22 日發表在《柳葉刀》上,作者宣稱用抗病毒藥物羥氯喹和氯喹對新冠治療沒有任何益處,甚至增加了其死亡的風險。 但這篇叫衰羥氯喹的「神論文」並未能風光多久,短短 2 周后便被撤稿,《柳葉刀》在撤稿聲明當中表示: 「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後,關於 Surgisphere 公司及其創始人和合著者薩潘・德塞(SapanDesai)在我們的文章中進行的數據和分析的準確性,人們提出了一些擔憂。
  • 川普大戰福奇:羥氯喹是新冠神藥還是毒藥?
    該文章顯示,梅赫拉博士和團隊對全球全球671家醫院大約9.6萬份病歷作回顧性分析,發現羥氯喹和氯喹對抵禦新冠病毒無效,甚至可能因引發心律不齊等併發症而增加患者病亡風險。柳葉刀的稿件發出2天後,白宮冠狀病毒工作組前專家,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立刻在CNN上表示羥氯喹可能會導致「心血管方面的不良事件」。
  • 新冠肺炎試藥羥氯喹為何一波三折?
    6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恢復羥氯喹用於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研究。羥氯喹研究是世衛組織在3月宣布啟動的治療新冠肺炎「團結試驗」中的一個,5月25日,世衛組織曾決定暫停在「團結試驗」中使用羥氯喹。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尋找治療新冠肺炎有效藥物的努力就一直在繼續。
  • 兩大頂刊羥氯喹論文被撤回!英媒扒出「大瓜」:數據來源可疑,共同...
    此前,《柳葉刀》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羥氯喹和氯喹治療的新冠患者更易死亡。但周三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在審查了有關該藥物的可用數據後,發現「沒有理由中止」,因此決定恢復羥氯喹實驗。而在英媒《衛報》的一項調查發現數據不一致後,聚焦了無數人目光的該篇《柳葉刀》論文已被撤回。
  • 法國新令不再準許使用羥氯喹治療新冠
    這是4月29日在法國巴黎一家藥店拍攝的藥品賽能(羥氯喹)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奧雷利安·莫裡薩爾 攝)羥氯喹常用於治療瘧疾和狼瘡或類風溼關節炎等自免疫疾病,新冠疫情出現以來被篩選為可能對新冠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 對新冠無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停止羥氯喹臨床測試 此前已有470多...
    (NIH)已經停止了一項臨床試驗,該試驗主要是評估羥氯喹治療新冠住院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HLBI的急性肺損傷預防和早期治療(PETAL)臨床試驗網絡正在對有症狀疾病的住院患者(或ORCHID研究)中的患者進行與羥氯喹治療的COVID-19相關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的數據表明,與安慰劑對照相比,該藥物在住院患者中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作用沒有增加。
  • 柳葉刀撤回論文作者曾促WHO叫停試驗,小公司掀知名期刊信任危機
    《柳葉刀》撤回氯喹治新冠論文。 新華社 圖當地時間6月4日,英國權威科學期刊《柳葉刀》宣布撤回一篇頗具爭議的「重磅」氯喹和羥氯喹論文,理由是作者無法保證原始數據源的準確性。該撤稿論文稱,氯喹或羥氯喹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更高和心臟問題增加有關。
  • 新冠熱門研究論文撤稿,《柳葉刀》陷入信任危機
    》發表了來自三位作者的聲明,他們主動撤回了5月22日發表的一篇倍受爭議的氯喹和羥氯喹的臨床觀察性研究論文。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陷入了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重大學術醜聞。周四,《柳葉刀》發表了來自三位作者的聲明,他們主動撤回了5月22日發表的一篇倍受爭議的氯喹和羥氯喹的臨床觀察性研究論文。
  • 世衛組織叫停「神藥」羥氯喹 川普服用兩周後停藥:沒感到副作用
    來源:金融界網站當地時間25日下午,在世衛組織的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總幹事譚德塞宣布,世衛組織已經暫停了在臨床試驗中對羥氯喹的測試,數據安全檢測委員會將進一步研究羥氯喹的相關安全數據。被叫停的是世衛組織「團結試驗」項目中關於羥氯喹的臨床試驗。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解釋稱,「團結試驗」中只涉及羥氯喹,並未使用氯喹,由於存在不確定性且出于謹慎考慮,才決定暫停羥氯喹治療新冠試驗。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曾向公眾推薦羥氯喹,還稱自己服用該藥物以預防新冠病毒。5月24日,川普表示自己已停止服藥。
  • 較真| 是時候放下對「新冠神藥」氯喹和羥氯喹的迷信了
    4月7日,美國CDC將該用藥指南撤下,並聲明稱FDA沒有批准任何藥物或其他療法來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且羥氯喹和氯喹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4月8日,頂級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稱:氯喹和羥氯喹的相關研究還不太成熟,且具有潛在風險。至此,關於氯喹和羥氯喹療效問題在大家心中有了答案:它們並不是特效藥,判斷其治療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FDA撤銷對羥氯喹/氯喹治療新冠的緊急使用授權;完整回顧,引以為鑑
    美國:大樣本量研究顯示羥氯喹無效 5月7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剛剛發表了一項重要的觀察性研究,報導了羥氯喹的治療COVID-19臨床療效,結論是無明顯效果。美國:超大樣本量顯示氯喹/羥氯喹無效且有害(撤稿) 5月22日,哈佛大學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在柳葉刀(Lancet)發表了一個多國登記分析(MRA)氯喹治療COVID-19的臨床研究,結果發現氯喹或羥氯喹可能增加住院COVID-19患者病死率,並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
  • 美國最新研究:羥氯喹治新冠,死亡率反而增加_身體_澎湃新聞-The...
    醫學界迄今為止的最大研究備受美國總統川普推崇的「抗疫神藥」羥氯喹,即將發布最大規模回顧性分析結果。「我們回顧了20多家醫院、約160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數據,並完成初步分析。結果都已上交紐約州衛生部門,將由其發布。」
  • 新冠「特效藥」(羥)氯喹副作用大?FDA緊急授權被譴責!
    不少的跨國藥企向全球各地捐贈了氯喹或羥氯喹藥物,比如諾華(Novartis)承諾將捐贈多達1.3億的羥氯喹、拜耳(Bayer)向美國捐贈了300萬片氯喹藥物。FDA前任專員Margaret Hamburg表示:「我們理解希望早日找到治療COVID-19藥物的願望,但在鼓勵廣泛使用之前,需要更多的證據去證明藥物的有效性,此外本可以在幾周內收集到關於抗瘧疾藥物治療COVID-19有價值的臨床數據,但是緊急使用授權增加了收集有效數據的難度。」
  • 到底羥氯喹治療新冠病毒有沒有用呢?看看它的有效性及副作用
    硫酸羥氯喹作為FDA 妊娠C類用藥,孕婦可用,視網膜副作用一般只會發生於累計用藥超過1000g的慢性病患者。相對氯喹來講,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硫酸羥氯喹對新冠的作用分析:從氯喹延伸而來2020年1月,武漢病毒所在cell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文章[1]。當時做的體外實驗中,提到了Remdesivir和Chloroquine。
  • 「羥氯喹神話」從哪裡開始?又如何破滅?
    6月15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撤銷氯喹和羥氯喹治療部分新冠患者的緊急使用授權,原因是治療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較大。FDA在聲明中說,根據對緊急使用授權和科學數據的分析,該局認為氯喹和羥氯喹對治療新冠病毒效果不大。同時,藥物會造成嚴重心臟不良反應及其他潛在副作用,使用藥物的已知和潛在風險已超過其已知和潛在的益處。
  •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新冠病毒一周進展報告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另外,5月14日,Nature發表了點評文章,指出沒有證據表明狗可以將病毒傳播給人,因此狗狗主人尚無需恐慌。
  • 曾遭權威期刊質疑,試驗數據待公開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16日(周二)公布一則好消息:英國一項研究稱,激素類藥物地塞米松可以挽救新冠重症患者的性命。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這是第一種能夠有效救治需要氧氣或呼吸機支持的重症患者的方法。皮質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至今已有約60年歷史,常用於治療關節炎、哮喘和一些皮膚病。
  •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再引爭議,氯喹使用效果需重新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羥氯喹/氯喹單藥或與大環內酯聯用,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無益處,反而增加了院內死亡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其死亡較對照組高33%。這是一項回顧性觀察研究,96032名新冠住院患者來自6大洲671家醫院。研究團隊是來自美國和瑞士的四名醫學教授。此研究論文首發時間是5月22日,經同行審議後修改了相關數據,後又於5月29日正式刊發。
  • 川普藥白吃了,新研究發現:羥基氯喹對治新冠無效,還有副作用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川普總統及其高級顧問吹捧的一種抗瘧藥對治療新冠病毒無效,並可能導致副作用,而川普此前還服用了這種藥物。在這項研究中,輕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被分成三組,其中一組接受羥氯喹治療,另一組在服用羥氯喹的同時服用阿奇黴素(一種抗生素),最後一組兩種都不服用。所有組都接受了新冠肺炎的標準治療。研究發現,七天療程的羥氯喹,無論是否使用抗生素,都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