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毫錐一寸心:軍旅詩人書法家郭傳良最新作品欣賞

2020-12-24 徐厚冰

郭傳良,安徽廣德人,從軍二十餘載,業餘時間鑽習書法、詩詞、楹聯,現為東部戰區陸軍美術書法研究院藝委會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玄武區書協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江蘇省楹聯研究會會員,南京市楹聯家協會會員,《江蘇楹聯》副主編,江蘇春華詩社理事,南京市機關作協會員。

書法以「二王」為宗、勤習唐孫過庭《書譜》,並以宋米芾、元楊維楨為補充,兼習漢魏碑版,書法作品既透著中庸俊雅之韻,又有著古拙雄勁之氣。今輯書法作品數幅,格律詩數首,以饗讀者,更期方家斧正。

八一感懷

八月騰天火,南昌第一槍。

燎原成勁勢,耀域滿紅光。

將士凝龍血,和平慰國殤。

莫收腰下劍,前路有披猖。

庚子·居家防疫有寄

一池淺墨皺勞情,閉戶偷閒若卻生。

每痛蒼黔沉疫苦,還添綠蟻待天明。

鹿迷隱約花紛落,鶴夢依稀歲漸行。

為補春顏聊植翠,移來擱案弄長清。

除夕前夜席上答故人

頻問歸期遠際涯,每臨歲晚始還家。

相逢莫嘆平生事,一笑春風滿樹花。

春日訪山居

快雨晴時幾處花,雲開碧野兩三家。

晚來爐火騰新焰,請試明前第一茶。

詠茉莉仙子

清姿顫嫋月華浮,翠倚輕芬愈婉柔。

妝洗晶瑩瓊玉魄,嗟噓寂寞美人頭。

笑噙別怨盈盈水,羞匿相思淡淡愁。

誰倩雲簫酬燕語,貞盟未願欲還休。

題鄧廣兄步月圖

弦月流西嶺,登臨四墅蒙。

蕭颼鳴老樹,澄寂斷幽鴻。

未覺霜袍冷,猶思宦路崇。

蒓鱸空感念,一曲寄焦桐。

秋夜夢詩

昨夜秋風緩,迷離又夢詩。

神來心曠遠,雁去意依遲。

欲續無新句,將行有故枝。

東橋煙漸雨,擫笛咽歸期。

訪采石磯

每放高情問楚天,慕來牛渚恍前緣。

長橫皓練澄仙月,峻峙雄磯入黛煙。

樓貯秋風留客醉,山尋謫跡枕詩眠。

浮舟載酒呼誰飲,獨嘯雲歌任扣舷。

冬至見梅開

東風繾綣覺流年,又綻新梅傍雪妍。

冷蕊無聲香送語,離襟有寄水分弦。

情長總絆佳人瘦,夢好難隨朗月圓。

雲樹遙空天隔闊,衿期煥爍到樽前。

習書並答酬要字人

相隨苦樂韶光短,聊寄詩書抱素襟。

倦影長沉經浩瀚,殘燈暗弱夜瀟森。

千行墨浸千行淚,一寸毫錐一寸心。

廢紙如山徒敝力,又添筆債落霜侵。

秋訪山居故人(四首)

為赴仙邀幾幻迷,林丘對景變詩題。

故人家在雲生處,車過南橋又向西。

路轉巖題上古村,淳風拂袖敞柴門。

一庭葉下無人管,漫撒蒼階化墨痕。

放談怒笑氣升豪,野饌烹來盡綠醪。

醉裡春秋身外事,光顏拭去做凡曹。

風入芸窗落照暉,清茗兌墨染巾衣。

無心寫盡逃禪句,雲外青山度雁飛。

編輯:徐厚冰

相關焦點

  • 唐末詩人王貞白——「一寸光陰一寸金」真正的出處
    導語:從小我們便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名言警句教育,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在有限時間內散發無限的光芒。於是,我們就從小便以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原配」就是「寸金難買寸光陰」。這首出自《增廣賢文》的詩句已經被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 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是唐朝詩人李商隱《七律無題二首》中的最後一句。李商隱的無題詩,與李白的誇張詩及王維的「空詩」一樣,是唐詩的一絕。名為無題,其實是無題無不題,千迴百轉不知何以為題。詩人的詩情,有時是清晰的,有時是模糊的。當朦朧而又濃烈的情緒襲來的時候,詩人寫下的詩篇,也是朦朧而隱晦的,無以名之,只能無題。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比如說,你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句俗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慈禧所作的一首詩中的最後一句;比如說,你知道蘇軾的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以為是描寫景色的古詩,殊不知,這是老夫少妻的隱晦說法。「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比如說,你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句俗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慈禧所作的一首詩中的最後一句;比如說,你知道蘇軾的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以為是描寫景色的古詩,殊不知,這是老夫少妻的隱晦說法。從小求學,就被家長和老師教導要珍惜時間。最常用的古詩句,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而且過去了就永遠找不回來。當時的我們貪玩,很少真正懂得這句古詩的意思。
  • 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到底出自哪首詩?
    有些詩句,我們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卻不知道它是出自哪首詩,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比如說這首唐末王貞白的這首四句小詩《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可以如數家珍地背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出自哪首詩。這首詩是唐末五代初詩人王貞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詩,這首詩是他科考學習狀態的真實寫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果不是被窗外的行人打亂了思緒,詩人還在研究被視為珍寶般的書籍呢。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後代,讓他們汲取經驗增長知識。其中,他們總結的經驗規律中,就包括時間的,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就是時間對人的重要性。那麼,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使用「寸陰」這個詞了。據歷史記載,在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唐詩是文人才子們思想精華的淬鍊,其中不乏人生的真知灼見,有許多句子千古流傳, 「一寸光陰一寸金」便是其中之一。這句勸勉世人珍惜時間的至理名言,我們寫文章常常引用,教導他人更是時時提及。問題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哪裡?下一句是什麼?
  • 你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嗎?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
    說起我國的傳統文學大家都知道那句話,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近現代散文,雖然很多優秀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失傳,但是那些流傳下來的卻成為永恆的經典,而其中尤其是以唐宋的詩詞最為經典,往往是寥寥數語就讓人拍案稱絕,這篇文章筆者還是為大家帶來一首唐代的詩歌,雖然這首詩大家並不熟悉,但是其中有一句卻被大家耳熟能詳
  •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一」瞬間」是多長?只有0.36秒!一「剎那」呢?現代的計時單位,一天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等等,這樣的計時都很好理解。比如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就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一首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那麼,古代的時間為什麼用「寸」來表述呢?把「光陰」稱作「寸」,是有其歷史依據的,那就是源自於中國古代的一種計時裝置——日晷。
  •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陳偉業,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王思娜,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王思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寸的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陳偉業:時間就如同生命,如同金錢。作為學生,我們要記住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的時間用去做有益的事。我們不應該在昨天尋覓什麼,也不應該向著明天祈求些什麼,珍惜當下的時間便是最好的。
  • 和韓磊首次合作戰疫歌曲,軍旅詩人丁小煒這樣表達「愛」
    和韓磊首次合作戰疫歌曲,軍旅詩人丁小煒這樣表達「愛」人物名片:丁小煒,重慶雲陽人,軍旅作家、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軍事文學委員會委員作為知名的軍旅作家和詩人,丁小煒開始萌生要寫一首觀照過去、現在和未來,並給大眾以慰籍的作品。「當我把這個想法和作曲家張宏光老師溝通後,我們一拍即可,並請來了韓磊老師演唱。」日前,丁小煒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與我們分享了《大愛如光》的背後故事以及他的思考和表達。
  •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心莫共花爭發                                 作者:空不悟        唐代詩人李商隱是一個寫愛情詩的高手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句我們耳熟能詳且深入人心的詩,亦是出自李商隱的《無題》。只是,世人皆愛點睛之筆,而我獨喜詩中的故事。        正因為是點睛之筆,所以傳誦千年,也正因為是點睛之筆,所以它的前一句很少人知道。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寸光陰不可輕
    日晷「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千古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後半句是啥?多數人都弄錯了
    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 產生在九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千古名句及這個典故由來的傳說
    接下來,我就講一個發生地在我們九江的典故,如:「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國人皆知的古語。這句勸人要珍惜時間的警示格言。也是現在所有家長們在教育小孩時用的最多的話,知道會說這句話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家對這句古語詩詞的出處和它背後的歷史故事,估計就是沒有幾個人能「道得清,說的明」了吧!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 一寸緙絲一寸金 「絲中之聖」現身石家莊市博物館
    為什麼說一寸緙絲一寸金  「絲中之聖」現身石家莊市博物館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尋找答案古有「織中之聖」和「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又被稱為「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這種古老的工藝究竟什麼樣?它緣何自古以來就備受青睞?3月9日,《「絲中之聖」緙絲藝術作品展》在石家莊市博物館揭幕,對緙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展廳去尋找答案。展覽將展至3月30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本報記者 黃鎣
  • 一寸一寸好人生
    一寸一寸好人生之後一寸蟲利用夜鶯唱歌這時間逃跑了。 這也太曲折了吧?我看的時候都心驚膽戰,生怕一寸蟲被吃掉,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篇故事十分有趣,有空的話,你也可以去看看。一寸蟲急中生智,讓夜鶯唱,自己假裝在量,其實就是在逃跑!最後它終於化險為夷了。我想:一寸蟲真厲害,知道打不過要「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以後遇到困難要積極想辦法,我一定要向那可愛的一寸蟲學習,這樣我就什麼危險也不怕了!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前一句是?詩詞大會選手:我真答不上來啊
    比如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種著名的珍惜時間的詩句,大家都知道。但其實提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都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下半句「寸金難買寸光陰」,而要是問它的前一句是什麼?卻是鮮有人知。連康老師都不高興了,直接穿越千年喊話詩人:我對你有意見,你幹嘛不就寫「寸金難買寸光陰」呢!酈波老師看著自己的師兄氣成這樣,趕忙解釋道:這個「寸金難買寸光陰」出自《增廣賢文》。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若是問下一句,大夥肯定能夠脫口而出"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上一句卻讓參賽者犯難,那麼接下來就看一下它被鮮為人知的上一句吧。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並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王貞白《白鹿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