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募捐」尚未歸來,康熙皇帝就又為皇四子胤禛準備好了一件得罪人的差事,一副不將胤禛逼成「孤臣」死不罷休的架勢。只是,這「追比國庫欠款」和「江南募捐」還有著明顯不同,募捐只是傷害到了「八爺黨」的既得利益,而追款卻幾乎會得罪自皇室兄弟到各級官員的苦差事。
更重要的是,鑑於皇四子胤禛辦差屢屢得手,而且還第一個被加封了「郡王」爵位,「八爺黨」勢力集團開始將進攻的矛頭對準胤禛。沒等胤禛明確接下差事,以「八爺黨」為首的眾人就齊聚朝陽門碼頭,做好了套、布好了局,等著皇四子胤禛往裡鑽。
正如鄔思道後來給皇四子胤禛的分析,這些欠款的人中,有胤禛的皇室兄弟,有跟隨康熙皇帝南徵北戰的功勳老臣,京中各部堂官更是數不勝數。這樣一個巨大的群體為胤禛設宴接風,胤禛如果欣然接受,則會留下話柄甚至會嚴重追款行動的進行,還會給康熙皇帝留下一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負面形象;可胤禛如果斷然拒絕,則不等追款行動開始便會立馬得罪這些人,甚至會讓這些人生出逆反心理,嚴重阻礙追款行動的進行。
胤禛該怎麼辦?
更何況,在整個「勸酒」的過程中,還接連出現了皇長子胤禔這位老大哥、皇八子胤禩這位「人精」、皇十四子胤禵這個「一母同胞」和皇十子胤俄這個「混不靈」的代表人物。
和現今很多決絕「勸酒」的人不同,皇四子胤禛沒用自己的身體原因擋駕,而是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躲過了這個陷阱!
皇長子胤禔
「老四啊,我們可都是空著肚子在等你這位郡王啊」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皇長子胤禔的形象似乎一直都是康熙皇帝對其的評價——「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力薰心的蠢豬」。但如果較真的來看這個人物,我們會發現胤禔也絕不簡單。
皇長子胤禔的這句話很厲害:
1、以皇長子的身份,刻意強調胤禛「郡王」爵位的加封,這就會給胤禛造成一種「不好意思」的隱形壓力。正常人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勢必是謙虛、恭謹,接下來就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以表示自己爵位晉升以後仍會對老大哥恭敬。
2、刻意強調了「空著肚子」,這就會給胤禛造成一種「道德綁架」。我們空著肚子等著給你接風,你能一杯酒不喝?
有了這些鋪墊,皇長子胤禔便第一個站出來「勸酒」:
「這第一杯酒啊,我們同賀四阿哥晉升郡王!」
注意,胤禔並沒有提及「追比國庫欠款」的事情,只是「單純」的給予晉封祝賀,該如何回絕?
來看胤禛的回應:
「胤禛晉升郡王乃皇上恩典,今尚未謝恩,豈敢受賀?這酒,恕我不敢受飲!」
皇長子胤禔想用「老大哥」的身份強行壓制,還試圖用「道德綁架」和「感情衝擊」來迫使胤禛就範。那好,胤禛就直接搬出了一個身份更高,更不容拒絕的人物來回應。
「郡王」爵位尚未「謝恩」,就不能算是正式加封,所以,你的祝賀理由並不成立!不服?去找康熙皇帝問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合理啊!
只是,皇長子胤禔畢竟是老大哥,而且還是第一個站出來給胤禛敬酒的人,局面不能弄的太難堪。而且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勸酒」挖坑呢,如果胤禛一上來就和胤禔幹起來了,後面的人該如何對付?
為了暫時保護胤禛,也為了讓局勢不至於太過尷尬,皇十三子胤祥立馬站了出來:
「唉,這次皇阿瑪沒有給我加封,諸位阿哥敬我一杯如何啊?」
好了,這句話更有意思:胤禛獲封,你們祝賀;我並未得到獲封,你們就不祝賀了?這更是明顯的「道德綁架」,甚至有些逼迫別人敬酒的意思。胤祥的這句話一出,試問誰能拒絕?
然後,就是皇長子胤禔的「就坡下驢」,免除尷尬;就是皇四子胤禛得到的喘息機會,等待下一波「勸酒」。
皇八子胤禩
「四哥此次賑災,上為朝廷分憂,下為百姓解難,救活無數生靈,真是功德無量啊!四哥,為此,小弟敬你一杯!」
拋開一切,直接就皇四子胤禛「江南募捐」的差事作為突破口。胤禩如此「勸酒」有著兩方面的優勢:
1、皇八子胤禩素有「八賢王」之稱,對於「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的舉動,最應該站出來發言,這樣才符合其「賢能」的正面形象。
2、胤禛前往江南募捐,是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但根本上而言還是替監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做出了貢獻。也就是說,胤禛募捐成功,胤禩理應表示感謝和祝賀。
面對這種帶有「敬意」的勸酒,胤禛又該如何回應呢?
「提到災民,我倒想說幾句話,這次我和十三弟到了黃泛區,耳聞目睹了災民的狀況,真實合上了四個字——慘不忍睹。買二賣女者,比比皆是,雖說他們已經分到了一點過冬的糧食,但是他們越冬的房屋在哪兒?明天開春的種糧又在哪啊?想到這兒,這酒我喝得下去嗎?」
意思很明確,針對皇八子胤禩兩方面的優勢條件,予以針對性回擊:
1、什麼功德無量,什麼替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你是沒看見受災百姓的悲慘狀況!這次賑災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以後的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你還好意思喝酒?
2、你胤禩本就是監管戶部的阿哥,這次賑災本就是為你做的工作,你不想著多為災民們做點事,反倒在這裡喝酒,你也好意思?
然後,皇四子胤禛又追加了一句近乎直接打臉皇八子胤禩的話:
八弟,你素有「八賢王」之稱!
好了,直接說到胤禩沒臉了!胤禩也只能用一句「如此說來,倒是小弟不合時宜了」來趕緊結束這場對話!
皇十四子胤禵
「四哥,你我一母所生,你可知道你在外面這幾個月,額娘是如何掛念的嗎?」
身份壓制、敬意勸酒,然後又出現一個「套關係」的人物!胤禵的「勸酒」辦法在如今的酒桌上最為常見,套近乎、談感情,目的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特殊性!
既然是談及了「額娘」,那胤禛就不能直接拒絕了,追加問候是必然舉動:
「十四弟,額娘她老人家安好?」
好了,一看胤禛上套了,胤禵就趕緊的將自己「勸酒」的目的拿了出來:
「四哥,讓我們哥倆祝她老人家安好吧!」
一句「勸酒詞」,直接將胤禛架到「孝道」上不好下來了!不喝,就是不孝;喝了,就上當了!
既然如此,胤禛也沒廢話,也從「孝道」入手,直接回擊:
「祝額娘的酒,待我們明天一同進宮,陪她老人家飲吧!」
你同意,我就不喝;你不同意,怎麼,你不想祝她老人家安好?
皇十子胤俄
「四哥,我也不說那麼多廢話了!衝著這麼多的兄弟,喝這麼多的朝廷命官為你接風,你卻滴酒不沾,你這不是拿著冷屁股對著人家的熱面孔嗎?」
在酒桌上最怕也是最難對付的「勸酒」,就是這種「混不靈」的人物。他不給你擺身份,也不給你表敬意,更不給你談感情,就問你給不給面子,喝不喝酒!
對付這種人,就應該用最直接的辦法——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你不講究,我比你更不講究!
「老十,你喝醉了?」
意思很明確:我不願意搭理你!
再來看胤俄的回應:
「我還沒喝呢,醉什麼啊!大哥的酒,你不喝;八哥的酒,你也不喝;老十四的酒,你還不喝;我是皇阿瑪生的不爭氣的兒子,我知道你更不會喝我的酒,可是我還要問你一句,我敬你一杯酒,如果你認我這個兄弟,就喝了它!」
好了,這類人物最有效的「勸酒」辦法出現了——喝不喝酒,和我們之間的關係直接相關,和我的面子直接相關,和你瞧不瞧得起我直接相關!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胤禛該如何拒絕?很簡單,既然你把喝酒和面子、關係甚至尊嚴聯繫起來,我也讓你做出選擇:
「皇阿瑪的意思,你們也都知道了,想派我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這個差事我現在還沒有接。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上上下下牽扯到太多的人,這中間只怕是還有我的兄弟,有從小抱過我親過我的老臣。追急了,礙著手足同僚的情面;可是追不回欠款就是上負皇恩,無法交差;倘若你們大家都能夠自覺地把欠款還了,不要讓我當這個差,做這個蠟,我今天就是喝得爛醉如泥,我心甘情願,怎麼樣?」
你讓我為難,我也給你出難題,拿出一個你絕對不會答應的條件讓你選!你不同意,就不會喝;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咱倆彼此彼此!
既然你不喝,那我就可以下結論了:
「既然你們都不喝,那就是瞧不起我胤禛,而不是我瞧不起諸位了!」
現在,你學會如何擋住「勸酒」了嗎?用頭孢來擋,太低級;用身體原因來擋,又不顯真誠;用語言當盾牌,就能擋住所有你不想喝的酒!
語言是門藝術,是一門放之任何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極為有效的藝術!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