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如何拒絕「勸酒」?壓根用不著吃頭孢,學學胤禛的辦法

2020-12-23 清朝那些人

「江南募捐」尚未歸來,康熙皇帝就又為皇四子胤禛準備好了一件得罪人的差事,一副不將胤禛逼成「孤臣」死不罷休的架勢。只是,這「追比國庫欠款」「江南募捐」還有著明顯不同,募捐只是傷害到了「八爺黨」的既得利益,而追款卻幾乎會得罪自皇室兄弟到各級官員的苦差事。

更重要的是,鑑於皇四子胤禛辦差屢屢得手,而且還第一個被加封了「郡王」爵位,「八爺黨」勢力集團開始將進攻的矛頭對準胤禛。沒等胤禛明確接下差事,以「八爺黨」為首的眾人就齊聚朝陽門碼頭,做好了套、布好了局,等著皇四子胤禛往裡鑽。

正如鄔思道後來給皇四子胤禛的分析,這些欠款的人中,有胤禛的皇室兄弟,有跟隨康熙皇帝南徵北戰的功勳老臣,京中各部堂官更是數不勝數。這樣一個巨大的群體為胤禛設宴接風,胤禛如果欣然接受,則會留下話柄甚至會嚴重追款行動的進行,還會給康熙皇帝留下一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負面形象;可胤禛如果斷然拒絕,則不等追款行動開始便會立馬得罪這些人,甚至會讓這些人生出逆反心理,嚴重阻礙追款行動的進行。

胤禛該怎麼辦?

更何況,在整個「勸酒」的過程中,還接連出現了皇長子胤禔這位老大哥、皇八子胤禩這位「人精」、皇十四子胤禵這個「一母同胞」和皇十子胤俄這個「混不靈」的代表人物。

和現今很多決絕「勸酒」的人不同,皇四子胤禛沒用自己的身體原因擋駕,而是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躲過了這個陷阱!

皇長子胤禔

「老四啊,我們可都是空著肚子在等你這位郡王啊」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皇長子胤禔的形象似乎一直都是康熙皇帝對其的評價——「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力薰心的蠢豬」。但如果較真的來看這個人物,我們會發現胤禔也絕不簡單。

皇長子胤禔的這句話很厲害:

1、以皇長子的身份,刻意強調胤禛「郡王」爵位的加封,這就會給胤禛造成一種「不好意思」的隱形壓力。正常人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勢必是謙虛、恭謹,接下來就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以表示自己爵位晉升以後仍會對老大哥恭敬。

2、刻意強調了「空著肚子」,這就會給胤禛造成一種「道德綁架」。我們空著肚子等著給你接風,你能一杯酒不喝?

有了這些鋪墊,皇長子胤禔便第一個站出來「勸酒」

「這第一杯酒啊,我們同賀四阿哥晉升郡王!」

注意,胤禔並沒有提及「追比國庫欠款」的事情,只是「單純」的給予晉封祝賀,該如何回絕?

來看胤禛的回應:

「胤禛晉升郡王乃皇上恩典,今尚未謝恩,豈敢受賀?這酒,恕我不敢受飲!」

皇長子胤禔想用「老大哥」的身份強行壓制,還試圖用「道德綁架」「感情衝擊」來迫使胤禛就範。那好,胤禛就直接搬出了一個身份更高,更不容拒絕的人物來回應。

「郡王」爵位尚未「謝恩」,就不能算是正式加封,所以,你的祝賀理由並不成立!不服?去找康熙皇帝問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合理啊!

只是,皇長子胤禔畢竟是老大哥,而且還是第一個站出來給胤禛敬酒的人,局面不能弄的太難堪。而且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勸酒」挖坑呢,如果胤禛一上來就和胤禔幹起來了,後面的人該如何對付?

為了暫時保護胤禛,也為了讓局勢不至於太過尷尬,皇十三子胤祥立馬站了出來:

「唉,這次皇阿瑪沒有給我加封,諸位阿哥敬我一杯如何啊?」

好了,這句話更有意思:胤禛獲封,你們祝賀;我並未得到獲封,你們就不祝賀了?這更是明顯的「道德綁架」,甚至有些逼迫別人敬酒的意思。胤祥的這句話一出,試問誰能拒絕?

然後,就是皇長子胤禔的「就坡下驢」,免除尷尬;就是皇四子胤禛得到的喘息機會,等待下一波「勸酒」

皇八子胤禩

「四哥此次賑災,上為朝廷分憂,下為百姓解難,救活無數生靈,真是功德無量啊!四哥,為此,小弟敬你一杯!」

拋開一切,直接就皇四子胤禛「江南募捐」的差事作為突破口。胤禩如此「勸酒」有著兩方面的優勢:

1、皇八子胤禩素有「八賢王」之稱,對於「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的舉動,最應該站出來發言,這樣才符合其「賢能」的正面形象。

2、胤禛前往江南募捐,是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但根本上而言還是替監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做出了貢獻。也就是說,胤禛募捐成功,胤禩理應表示感謝和祝賀。

面對這種帶有「敬意」的勸酒,胤禛又該如何回應呢?

「提到災民,我倒想說幾句話,這次我和十三弟到了黃泛區,耳聞目睹了災民的狀況,真實合上了四個字——慘不忍睹。買二賣女者,比比皆是,雖說他們已經分到了一點過冬的糧食,但是他們越冬的房屋在哪兒?明天開春的種糧又在哪啊?想到這兒,這酒我喝得下去嗎?」

意思很明確,針對皇八子胤禩兩方面的優勢條件,予以針對性回擊:

1、什麼功德無量,什麼替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你是沒看見受災百姓的悲慘狀況!這次賑災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以後的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你還好意思喝酒?

2、你胤禩本就是監管戶部的阿哥,這次賑災本就是為你做的工作,你不想著多為災民們做點事,反倒在這裡喝酒,你也好意思?

然後,皇四子胤禛又追加了一句近乎直接打臉皇八子胤禩的話:

八弟,你素有「八賢王」之稱!

好了,直接說到胤禩沒臉了!胤禩也只能用一句「如此說來,倒是小弟不合時宜了」來趕緊結束這場對話!

皇十四子胤禵

「四哥,你我一母所生,你可知道你在外面這幾個月,額娘是如何掛念的嗎?」

身份壓制、敬意勸酒,然後又出現一個「套關係」的人物!胤禵的「勸酒」辦法在如今的酒桌上最為常見,套近乎、談感情,目的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特殊性!

既然是談及了「額娘」,那胤禛就不能直接拒絕了,追加問候是必然舉動:

「十四弟,額娘她老人家安好?」

好了,一看胤禛上套了,胤禵就趕緊的將自己「勸酒」的目的拿了出來:

「四哥,讓我們哥倆祝她老人家安好吧!」

一句「勸酒詞」,直接將胤禛架到「孝道」上不好下來了!不喝,就是不孝;喝了,就上當了!

既然如此,胤禛也沒廢話,也從「孝道」入手,直接回擊:

「祝額娘的酒,待我們明天一同進宮,陪她老人家飲吧!」

你同意,我就不喝;你不同意,怎麼,你不想祝她老人家安好?

皇十子胤俄

「四哥,我也不說那麼多廢話了!衝著這麼多的兄弟,喝這麼多的朝廷命官為你接風,你卻滴酒不沾,你這不是拿著冷屁股對著人家的熱面孔嗎?」

在酒桌上最怕也是最難對付的「勸酒」,就是這種「混不靈」的人物。他不給你擺身份,也不給你表敬意,更不給你談感情,就問你給不給面子,喝不喝酒!

對付這種人,就應該用最直接的辦法——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你不講究,我比你更不講究!

「老十,你喝醉了?」

意思很明確:我不願意搭理你!

再來看胤俄的回應:

「我還沒喝呢,醉什麼啊!大哥的酒,你不喝;八哥的酒,你也不喝;老十四的酒,你還不喝;我是皇阿瑪生的不爭氣的兒子,我知道你更不會喝我的酒,可是我還要問你一句,我敬你一杯酒,如果你認我這個兄弟,就喝了它!」

好了,這類人物最有效的「勸酒」辦法出現了——喝不喝酒,和我們之間的關係直接相關,和我的面子直接相關,和你瞧不瞧得起我直接相關!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胤禛該如何拒絕?很簡單,既然你把喝酒和面子、關係甚至尊嚴聯繫起來,我也讓你做出選擇:

「皇阿瑪的意思,你們也都知道了,想派我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這個差事我現在還沒有接。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上上下下牽扯到太多的人,這中間只怕是還有我的兄弟,有從小抱過我親過我的老臣。追急了,礙著手足同僚的情面;可是追不回欠款就是上負皇恩,無法交差;倘若你們大家都能夠自覺地把欠款還了,不要讓我當這個差,做這個蠟,我今天就是喝得爛醉如泥,我心甘情願,怎麼樣?」

你讓我為難,我也給你出難題,拿出一個你絕對不會答應的條件讓你選!你不同意,就不會喝;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咱倆彼此彼此!

既然你不喝,那我就可以下結論了:

「既然你們都不喝,那就是瞧不起我胤禛,而不是我瞧不起諸位了!」

現在,你學會如何擋住「勸酒」了嗎?用頭孢來擋,太低級;用身體原因來擋,又不顯真誠;用語言當盾牌,就能擋住所有你不想喝的酒!

語言是門藝術,是一門放之任何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極為有效的藝術!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鄔思道桀驁不馴,不願出仕為官,卻為何甘願為胤禛出謀劃策
    一 背景 在《雍正王朝》這部歷史劇中,要說最有智謀的一個人,那就是鄔思道了。鄔思道不僅能夠猜透康熙的意圖,還能為胤禛出謀劃策。正是由於鄔思道的輔佐,胤禛才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 雍正王朝:王掞逼死鄭春華,果真是為了四阿哥胤禛?我們都被騙了
    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發生的荒唐事,康熙皇帝不是不知道;況且,這等直接關乎皇帝權威、皇家顏面的宮廷醜事,該如何被皇八子胤禩當成制約皇四子胤禛的把柄?在關鍵時刻拿出來,讓康熙皇帝難堪嗎?所以,王掞用來勸說皇四子胤禛處死鄭春華的理由,並不成立。甚至,皇八子胤禩壓根就不知道鄭春華到底是生是死。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一、拜師鄔思道鄔思道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從大獄中接出,並在回京後,帶領全家老小行跪拜禮,正式成為自己以及弘曆他們的老師。
  • 《雍正王朝》老八和老十四為什麼會忽略真正的對手四阿哥胤禛?
    (他們感覺胤禛已經被排除出去了)無論是胤禵還是胤禩都覺得,老四胤禛就是「胤礽黨」,胤礽被廢,他們被打壓也是情理之中的。加之胤禛一直是」立志」做康熙」孤臣」的。而胤禵也不斷感受到康熙傳來的善意,甚至還有胤礽倒臺,胤禛釋放的善意(曾經主動舉薦自己做平遠大將軍王),更關鍵的是一心儲位的老八胤禩開始逐漸釋放不友好了。那更證明自己有資本去」爭一爭」了。
  • 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何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原來是因為這兩件事
    導語: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何對鄔先生「言聽計從」,原來是因為這兩件事文/小青菜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有個鄔思道,此人是四阿哥胤禛的師爺,對外是胤禛的兒子們的教書先生。在電視劇裡,鄔思道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 康熙派胤禛清理刑部冤案,胤禛裝病不去,康熙的小算盤徹底被打亂
    在《雍正王朝》第七集中,康熙派胤禛清理刑部冤獄,當時四阿哥和八阿哥為了表現自己都接了這個任務,可後來胤禛卻裝病不去,康熙聽說之後非常失望,那麼康熙為啥失望呢?他是因為四阿哥未接任務失望呢?還是因為識破四阿哥的計策而失望呢?
  • 雍正王朝:雍正和老十四才是親兄弟,為何與他最親密的卻是老十三
    文/青史留名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 雍正無疑是雍正王朝裡的最主要的人物,雍正王朝用了將近一半的劇集來記錄九子奪嫡的爭鬥,為雍正皇帝的統治來進行鋪墊
  • 雍正王朝:江南募捐,胤禛為何重懲李淦?一場辯論賽中的殺雞儆猴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李淦,乃係池州知府,按照《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知府,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公務員級別中的廳局級正職,等同於地級市市委書記。對於一個正四品的知府而言,領欽差大臣銜的當朝皇子——四貝勒胤禛和十三貝子胤祥,還真就像胤祥所言,如果沒有「吃了什麼藥,還是有人給你背後撐腰」,李淦還真就不敢造次。
  • 《雍正王朝》雍正死亡時一口血滴在奏摺上,這是在暗示著什麼?
    血雨腥風的一生 在《雍正王朝》裡,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嫡,雍正即位之後的逼宮亂政,以及後來雍正皇帝殺子,都是以八爺胤禩和胤禛之間的政治鬥爭為主線的,雍正殺死自己的兒子弘時,不過是這種政治鬥爭的延續而已。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血雨腥風的,這種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一、從歷史上雍正和老八的關係說起《雍正王朝》的熱播讓大家對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印象深刻,兄弟們之間的奪嫡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到了這個時候,人人心裡有數,大家都上了擂臺,不把對方打得魂靈出竅,自己便難以站腳了。
  • 雍正王朝:什麼叫「賢內助」?來看下四福晉和四爺的「夫唱婦隨」
    在鄔思道的指點下,皇四子胤禛決定用對皇十四子胤禵的舉薦,換回年羹堯的「川陝總督」官職,這樣既能彰顯自己的「人君氣宇」,又能控制胤禵的西北大軍。「十四叔,你的壽禮準備好了嗎」,意思就是這些禮物可沒胤禵的份兒,就是在提醒胤禛:如果你不願意分給胤禵,或者還是想把這些禮物退給年羹堯,我也給你留退路了。也就是說,不管皇四子胤禛接下來如何回應,四福晉的這句前提都能讓其收放自如,不至於尷尬!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所以,胤禵才是繼位之初的雍正皇帝最大的擔憂,而且單憑一個年羹堯從糧草物資上的鉗制,雍正皇帝明顯並不放心。讓胤祥掌握全國兵馬、掌管京城周邊的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乃至密雲、熱河駐軍,用壓倒性的軍事優勢應對可能出現的武裝政變,才是萬全之策,才是唯一能夠讓雍正皇帝放下心來的辦法。
  • 雍正王朝:從奴才到將軍再到自盡,年羹堯的人生全在這首童謠裡
    在《雍正王朝》的諸多角色設定中,有三位人物的命運著實令人唏噓,一位是不動聲色卻能將大局牢牢掌控的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縱橫一生,到底落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爭」的悲涼局面;一位是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殫精竭慮的雍正皇帝,雖然坐穩了江山卻也落得一個「從孤獨中來,到獨孤中去」的無奈結局;還有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年羹堯,從胤禛府中的潛邸奴才,到節制四省、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的撫遠大將軍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2、從皇四子胤禛離開潛邸時,交給鄔思道的欽差「關防大印」到胤禛剛一繼承皇位就讓張五哥交給鄔思道的「金牌令箭」,鄔思道在雍正皇帝繼承皇位的同時,幾乎掌握了大清王朝所有的武裝力量。這說明,鄔思道索要「關防大印」的目的根本不在於釋放皇十三子胤祥,更不在於解救皇四子胤禛,而在於對自己後路的安排和打算。皇四子胤禛在將「關防大印」交給鄔思道的時候,也想到了這一層,只是礙於對胤祥的希望寄託和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做出的無奈選擇罷了。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只是,康熙皇帝卻不這樣認為:「作為上書房大臣,你的顧慮不是不對,但你想的是現在,而朕想的是將來。」所以,對於太子胤礽的處置,他不能等,也等不起!2、這次廢黜太子和第一次明顯不同,第一次可能會背負上「謀奪儲位」的嫌疑,但這一次卻是維護康熙皇權的最佳機會。太子被廢,儲位虛懸,康熙皇帝就勢必會考慮新任儲君的人選,而這次扳倒太子的行動就是凸顯這位新任人選的最佳機會。
  • 雍正王朝:在打擊「八爺黨」時,雍正為什麼對十阿哥網開一面?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徹底粉碎八爺黨密謀篡權(八王議政)的陰謀後,雍正皇帝終於亮出了自己的獠牙,不僅將老八、老九褫爵抄家,還將他們削去宗籍,冠上「阿其那」、「塞思黑」的惡名,意圖給這些恨之入骨的政敵,以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
  • 雍正王朝:秋月臨終那句「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到底什麼意思
    導讀:《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自始至終都是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政治工具。對於生在皇家的胤禛而言,愛情是奢侈的;對於一國之君的雍正皇帝而言,愛情更是要堅決讓步於政治、讓步於國家的。
  • 雍正王朝:皇十三子胤祥——甘於命運多舛,卻不甘於青春的腐爛
    導讀:作為一個對娛樂明星後知後覺的人,剛剛才無意間聽到了張韶涵的《阿刁》,可是一聽就入了迷,無數遍循環以後,讓我竟然想起了《雍正王朝》中的「俠王」——皇十三子胤祥。他忠於太子胤礽,卻也不像皇四子胤禛那樣,心中另外有著奪嫡的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於太子面前,全了那份君臣和兄弟之間少見的情義。這份忠心卻換回了被康熙皇帝「不分青紅皂白」的短暫囚禁。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臣在萬歲這裡蒙恩十餘年,顧問侍從,無不聽之言,無不從之計,無數驚濤駭浪之中早已殫精竭慮耗盡心力,譬如已經熬幹了的藥渣,萬歲何堪再用?倘若萬歲念思道忠貞不貳之心,放臣還山,沐浴聖化之中,舞鶴昇平之世,在萬歲為全始全終之主,在臣為明哲知理之臣,傳之後世,亦為一段風雲際會佳話。萬歲若不允臣之所請,臣今夜就仰藥自盡,不傷聖人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