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成長「留白」,在教育的原野靈動奔放

2020-12-23 FAMIC共享託育

FAMIC越秀園發起人李穎

早期就職於律師事務所

後選擇經商

涉及外貿、大型商鋪租賃管理

少兒培訓、早教、託管等業務

先後成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具備豐富商業運營管理

以及教育培訓的經驗

中國有一句老話,三歲定八十。兒時的生活環境會影響我們日後的成長。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你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什麼樣的幼兒園呢?

可能有人會說,想送他去充滿童趣,可愛的幼兒園;或者是去能幫助他成長獲得精細照料的幼兒園等等。

但其實每個人對可愛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例如這種↓↓↓

很多幼兒園會把彩虹畫在操場上或者走廊裡。

成年人都知道只有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彩虹才會出現。正是因為彩虹難得一見,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才會被感動。

對小孩子們來說也是一樣,他們偶然發現很特別的事物時會特別開心。我們是不是該把這種探索發現的愉悅留給孩子?

而不是把大人覺得很可愛的東西都一股腦地硬塞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環境裡去。

大家覺得這兩個背景

哪一個更適合做畫?

全白的這個,對吧?我們FAMIC也這麼認為。

以下這幅圖來自一本兒童繪本叫《沃利在哪裡》,就是讓你從人群中尋找主人公沃利。

請大家定睛一看再二看。

好吧,這確實不容易。

但如果我們想讓沃利很快就能被找出來的話,可以只給他留出顏色

這便是FAMIC幼兒成長中心在建園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理念:留白,把關注留給孩子。

孩子是一張白紙,但亦不必塗滿色彩,要留足自由生長的空間。

留白

留白是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

教育也是亦然。

孩子的童年,需要留白,國內外無論何種教育思想,或者課程模式,其核心理念殊途同歸,就是理解兒童尊重兒童跟隨兒童

FAMIC幼兒成長中心無論是在環境創設、課程體系等的設置上,都以「留白」的形式落地生根並迅猛成林。

「留白」處是無限的空間想像,「留白」處是孩子夢與自由開始的地方,「留白」處是給孩子自由探索世界本真的機會。

地址上的「留白」

對於兒童來說,自然不僅是構成教育的元素,更是他們未來獲得幸福感的源泉。

FAMIC幼兒成長中心坐落於華僑新村,華僑新村最具特點的是花園式獨立庭院,庭院就坐落在高低錯落小山坡,小路串聯起整個小區。

相對封閉的路網讓社區自成一個獨立的區域,儼然是鬧市中的世外桃源。

這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國際嬰幼兒成長中心位於獨立花園別墅內,既私密安全又相當便利。

空間上的「留白」

我們在路上總是很容易分辨出附近的幼兒園,因為大部分幼兒園都會使用豐富鮮豔的色彩,但是在FAMIC我們的想法不太一樣。

成長中心不是遊樂場,它的主角是小孩子。

為了突顯小孩子,讓老師能更容易關注到孩子,同時不過度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避免在大環境有過多的色彩。刻意的留白,給孩子空間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

教學理念的「留白」

理想中的託育園,孩子一定是自由的,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

FAMIC幼兒成長中心的教育理念與國際接軌,我們遵循早期教育大綱原則,倡導「玩中學」的理念。

FAMIC的寶寶不應該被老師安排做什麼遊戲,怎麼玩,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遊戲。

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自由探索自由玩耍,發揮最大潛能,從而獲得歸屬感、存在感、成就感

課程及師資

FAMIC幼兒成長中心引入澳洲+自研的託育課程體系,適合中國寶寶的澳洲教育課程:

澳洲NSW FDCA協會旗下超過32000用戶體驗過的自由玩耍課程(室內區域玩耍課程、戶外自由玩耍課程)

FAMIC 0-3歲生活照料課程&養護流程(澳洲生長發育裡程碑、美國ASQ-3/ASQ-SE生長發育評估、美國AAP 0-3歲發育指南)

以及中國特色的主題課程(音樂啟蒙、科學探索、繪本閱讀、藝術創意、感統發展)

主題課程

我們嚴格按照澳洲EYLF早期教育大綱對於老師教育者的資質要求,結合國內託育行業最高標準招聘FAMIC託育老師。

中心標準配備的老師及保育人員均具備正規早教專業資質,大多數具有在大型國際幼兒園工作的經驗。

軟硬體配置及安全保障

FAMIC幼兒成長中心的裝修按照品牌風格由臺灣設計團隊進行定製設計,施工採用業界高標準材料,成長中心內部裝飾、家具均採用高規格產品。

國際成長中心戶內、外監控達到全範圍覆蓋,戶內區域均設置紫外消毒設備。

一切設計都是從孩子角度出發,樸實天然,每個存在都是為功能服務的設計,真正做到精心、安全、可靠。

在繁華的市區有一處清幽的院子,何其難得。

更難得的是當你清晨來到院子,能聽見動聽的鳥鳴聲,落葉飄下的窸窣聲,還有灑滿一地的晨光。

在所有這些聲色匯聚在一起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這裡擁有自然的一切饋贈:

自由治癒充滿想像力

在孩子的童年白紙上適當留白

或許能長出一片茂密的森林來

相關焦點

  • 父母的愛不必面面俱到,學會留白式教育,給孩子的成長留足可能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可以做到不用面面俱到,適當的&34;,給孩子的成長留足可能,反而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加優秀。留白是古代畫家的一種繪畫手法,在整幅畫卷中,留有一些空白。從而讓孩子不能夠發散自我思維,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學會對孩子進行&34;式教育,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擁有選擇的餘地,讓孩子體驗自由發展,孩子才能在磨鍊中逐漸成長。
  • 教育丨孩子的暑期應有「留白」
    「你給孩子報的什麼班?」「哪個班好呢?」……一到暑假,總能聽到家長們互相交流假期班和補習班的信息。「給孩子自由呼吸的教育」。我們不妨為暑假適當「留白」,讓學生從緊張的學業中「走出來」,去接觸豐富的社會生活,觀察平時無暇顧及的事物,讓孩子學會洗衣做飯、給花草澆水,整理家務等,引導孩子熟悉家庭財務狀況和安排,熟悉家族史和父母人際關係網絡,熟悉自己身邊的地理、人文和交通狀況,學會遊泳、騎自行車,學會處理鄰裡關係,學會如何和醫院、圖書館等公共服務機構打交道,學會自主規劃旅行線路,了解在陌生的環境裡如何乘坐高鐵、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等
  • 教育小孩切忌「管太多」,懂「留白」的藝術,孩子更容易成才
    02 從藝術中的"留白"學會教育上的"留白"有些家長也意識到,自己不能處處管著孩子,應該"放管結合",但教育中最大的難題就是不知何時管孩子何時不管孩子,又該怎樣"放管結合"?這時,"留白"藝術就值得我們借鑑了。
  • 張文栢:將 「留白」藝術融入教育智慧
    他給自己「留白」,放著有職有權的法庫縣教育局副局長不做,偏偏要來挑法庫高中校長的擔子;他更為別人「留白」,在教育中融入「留白」理念,張弛有度,四兩撥千斤。在法庫高中,張文栢充滿「留白」智慧的教育理念也已落地生根。
  • 【遊學團105•素質教育探究】親歷香港亞洲華人體驗教育會議——留白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會議共進行了8場學者講座及51場專家工作坊,會議主旨演講涉及了體驗教育的未來走向、效益評估、規範發展、校本教育結合等議題,並邀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等專家就體驗教育在環保教育、情境多元智能、遠徵教育、心靈教育、服務學習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探究。香港教育大學的鄭燕祥教授從體驗教育的廣度、深度、心度三維中開拓體驗教育「深度發展」的未來走向。
  • 想讓孩子獨立自主,父母堅持「留白教育」,放手孩子才能學會飛翔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父母必須要學會放手,堅持「留白教育」,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而媽媽還認為這種大包大攬的方式是在向孩子輸出自己無私的愛,殊不知這種愛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孩子成為了其他孩子眼中的「小少爺」。
  • 孩子的留白教育:不得不說的此處無聲勝有聲
    每當孩子寫完作業呆那兒的時候,他媽媽總要問上一句,可能覺得孩子在浪費時間。搞得孩子很煩。其實,根本不要管孩子,他有權利發呆,有權利休息,有權利玩,有權利在某個時間段不學習。我們稱之為「留白」。「留白」教育不可或缺,因此每周日下午就是我們的留白時間,去爬爬山,騎騎車,逛逛公園,絕口不提學習,甚至都不說話。
  • 「家長問答」為什麼好的教育,都需要留白?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的教育,都需要留白。「留白」指的是,讓孩子有自主安排的機會,有獨立自處的空間。教育留白對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監控孩子學習的方式,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學習的願望,不相信孩子有安排時間的能力。不被信任的孩子也很難相信自己的父母,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並且產生自我懷疑。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個人邊界,不要為孩子安排好所有的生活。
  • 跟孩子要多交流、多溝通?錯!親子互動,父母要巧用「留白」教育
    ,其實「留白」教育,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到未雨綢繆,並懂得一定的技巧,才能讓孩子「留白」不跑偏。三、如何巧用「留白」教育?所以父母在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的時候,還是要多留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當發現孩子的異常舉動時,這時可以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以免孩子誤入歧途,孩子的留白教育,就如放風箏一樣,任由風箏飛翔,但控制方向的繩還是需要父母把控的。
  • 留白才是孩子教育的關鍵,不放手孩子怎麼成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該放手的時候還是要放手。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在埋怨自己的孩子比不上鄰居家的孩子,說他們不優秀、不獨立。但有的時候,家長應該也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之前過分的溺愛,讓孩子缺少了很多的鍛鍊的機會。本應該是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而家長嫌麻煩便代替他完成。事實上,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能完成,而是父母根本不相信孩子可以。
  • 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留白」
    父母的精力被分散,孩子多半是「散養」,大的帶帶小的,鄰裡幫襯幫襯,親戚家裡混混,孩子就拉扯大了。這種粗放型管理,反而給了孩子們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小時候的寒暑假,我們就像一群被放養的土雞,在大堤上、大院裡、建築工地、同伴家,盡情奔跑、嬉戲、玩耍。
  • 教育不是軍備競賽,要學會留白
    教育變成了一個競技場,一個與戰場一樣隨時論勝負的地方。隨時都像是臨戰狀態帶來的焦慮瀰漫在廣大家長當中,成為一種時代性的焦慮。你的孩子只有六歲,你就已為孩子未來的教育陷入了焦慮當中。閒暇的時光,就是留白,就是給足自由呼吸的空間。如同中國畫強調留白一樣,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或者說好的教育就是留白的教育。留白,讓人可以有時間、有機會去想像、去思考,理想、希望也慢慢培育起來了。
  • 中國父母缺失的一項育兒技能"留白",讓孩子自由成長,更易成才
    在我看來,這樣的教育方法,真的不是很提倡。都是為人父母,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情有可原的,可以理解,但我也清楚的知道,我並不能一直保證孩子在自己的安全範圍內。孩子就像是雛鷹,終有一天,他們必須學會飛翔,去探索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給予孩子更多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便是中國父母缺失的一項育兒技能"留白"。
  • 想讓娃學會獨立,父母試試「留白式」教育,快速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但在家庭生活中,由於日常嘈雜瑣碎與柴米油鹽的裹挾,父母往往難以在這一問題上拿捏好分寸,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留白式」教育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一片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的空白。
  • 跑偏了,孩子人生更需留白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一檔觀察節目當中,劉璇給自己的孩子指定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不說一個未成年人,就算一個成年人看到這樣滿滿當當的時間表都覺得要窒息,張紹剛反覆強調,這樣的時間安排根本不合理,根本不行,而且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壓力太大,太大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天星幼兒園:用靈動的音符開啟孩子的夢想
    該園以「靈動教育」為特色,讓孩子在優美的環境中快樂成長的同時,也獲得了中、省、市等各種榮譽,成為了大英縣幼教事業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一個靈動的環境,對於培養靈敏靈巧、靈氣靈性的健康、全面發展的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 父母更需要「止」的力量,而非「行」的力量 | 一土校長小月:教育需要留白
    忙碌而功利的社會,少有人能給孩子留有玩耍、感知、享受童年的機會,這種美好而簡單的初衷,在現實的教育中,幾乎被生生阻斷。正文 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讓孩子自主思考、規劃、體驗、成長,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
  • 給孩子的童年留白:媽媽,我不上課外班
    最近看的一些幼兒教育的書和文章中多次提到「留白」一詞,百度百科中解釋「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留白一詞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留白」,指的是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多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的成長。
  • 今天,留白英語來了.
    許多人的生活軌跡被改寫,浮遊在宇宙洪荒之中,沉默注視著這一場被動上演的、交織著內卷的魔幻現實舞臺劇。我們便是在這樣的一年裡決定打破現狀,選擇放棄那些看起來帶著光環的、令人羨慕的東西,許自己一個轉身,給生活留一抹白。留一抹未塗色的白,給自己未知的、成長的可能,是我們最初賦予「留白英語」的意義。這幾年,我們參與過教育產品的搭建,也接觸過很多不一樣的內容形態,在英語學習領域,留白這個概念鮮少被提及。
  • 靈動好課 強勢來襲——曲江南湖教育集團「一堂靈動的好課」展示活動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真正地落實部署「名校+」工程的要求,發揮集團化辦學的作用,提升「+校」的品質,以課堂為抓手,辦家門口的好學校。12月15日至18日曲江南湖教育集團開展了「一堂靈動的好課」展示活動。